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用技术训练的手段改善身体协调性问题

笑天《水晶》 2009-8-10 05:19:00
身体协调性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先天因素属基因遗传的影响,后天是不可能有多大改变的,后天因素主要是通过人体的活动进行改善。这就是说,如果先天因素决定了你身体协调性具有潜质,那么后天的运动训练可以将这种潜质充分的挖掘出来;如果天赋条件并不理想,那么就只有通过后天的身体实践来尽可能的进行弥补。反过来,如果先天具有很好的遗传素质,但你没有通过后天的训练去激发它,同样,也不可能自然的显示出来;而缺乏先天潜质的人,只要后天通过努力,所获得的能力会比有潜质而没有通过训练的人要强得多。从训练学和遗传学的角度,可以看出选材的重要性,即从小就把那些具有先天运动潜质的人发现和选拔出来从事合适的运动项目的训练,但由于测试条件的制约,目前还不太可能达到这样的要求。绝大多数的情况是教练员在启蒙初期通过训练,用筛选和比较的的办法来发现他们所需要的好的苗子,估计这样的方法还将继续下去。

      我们不讨论专业运动员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因为我们中间更多的人是通过乒乓球这项运动来健康身体,娱乐心身。但是,参与这项运动的人群中,在身体协调性方面肯定不会在同一个水平上,而乒乓球运动又对身体的协调性有很高的要求,在除开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之外,通过技术训练的手段来改善身体协调的问题就浮出水面。

      在参与乒乓球练习的过程中,有的人就会发觉自己在身体协调性方面存在问题,不同程度的影响到自己掌握技术的进度。在没有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自己很难找到改善的途径。其实,对广大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来说,尽管通过专门的身体训练可以改善身体的协调性,但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寻求技术练习以外的方法,还不如通过技术训练的手段,结合技术练习改进起来直接的和有效得多。

      技术练习中身体欠协调在哪些方面暴露出来的呢?我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运动环节在参与上的无序。实质上是指身体各个部分参与运动的时间顺序有错位的现象。比如应该是先动腿后动手,结果是先动手后动腿;再如应该是先动腰后动手,结果是先动手后动腰。第二是身体在使用技术时空间感差。实质上是指身体各个部分运动的方位出现错误。比如,拉球时身体应该随手臂的前上挥摆而顺势转动,结果是手臂向前上挥摆而身体往后下方坐;再如打高球半高球找不到击球点,不是早就是迟,漏球或失误频频。第三是动作的“收”“放”不太自如。实质上是指肌肉的紧张过度,放松不够。比如引拍与挥拍击球动作都很紧张,肌肉没有放松与收缩的交替。第四是动作没有节奏感。实质是指身体的调节与适应能力不高,动作缺乏控制,动作频率与节律掌握不好。

      其实,任何初次参加乒乓球练习的人都会存在着身体不协调的现象,不同的是,通过练习,有的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逐步的使身体协调起来,而有的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还有很少的甚至很难达到协调的程度。除了先天因素和运动基础之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练习的方法存在着问题。

技术训练的过程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因此,每次训练都应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这个过程也是个技术与经验积累的过程,通过反复的练习和专门的方法,来不断的提高运动水平。假如我们的练习是以提高运动水平为主,而不是以娱乐为主或以健身为主,那么,训练的目的性就要十分明确。通常来说,训练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以技术训练为主要目的,重点是熟练技术和提高技术质量;二是以战术训练为主要目的,重点是掌握实战的方法和系统的进行战术配套练习,提高运用技术的能力;三是以身体训练为主要目的,重点是通过技术练习来改善身体状况并使之适应专项技术发展的需要,提高专项素质能力和水平;四是以心理训练为主要目的,重点是结合实战,从心理方面来加强指导,掌握在不同情况下有效的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水准。由此可以看出,训练过程也不单纯是一个技术的练习过程,而是一个以技术训练为主,具有综合训练特征的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我们说通过技术训练的手段来解决身体协调性的问题,应该是属于上述所说的第三种训练类型,当然不仅仅只局限于改善身体协调性的问题,还应当包括与专项身体素质有关的其它方面,比如专项速度、专项力量、专项耐力等。

      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技术训练手段对改善身体协调性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呢?我以为,根本的途径有两条。

      第一,通过节奏变化来改善身体的协调性。

      一般球手都喜欢在同一种节奏下击球,这样来回较多,尤其是初学不久的,大都能在来回球的不断增长中体验到乒乓球的乐趣和享受到进步的成就。分析起来,单一节奏往往与单一旋转是相辅相成的。比如说对攻、一推一攻(拉)、对搓等。另外,单一节奏与单一的力度也是紧密练习在一起的,如果以相同的力度击球,节奏肯定就稳定得多。稳定状态下击球,对身体的要求显然要比在动态情况下击球难度要小。难度小,身体就容易协调。但实际上,乒乓球实战并不是在单一的节奏下进行的,而是不断的变换节奏,因此,单一节奏形成的技术往往在比赛中就难以发挥。要适应比赛的要求,就要在练习中不断的变化节奏,节奏一变化,对身体的协调性就自然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许多球手,在单一节奏下身体比较协调,但在节奏变化后,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在不同节奏下进行练习。由此,平时练习中有目的的去打一些变换节奏的练习是很有必要的。

      变换节奏最直接的方法有三个。一是改变击球力度,要求对方有意识的加大或减小击球时的力量,使自己多在常规击球节奏之外的条件下练习,使自己的身体适应来球节奏的变化,调整身体重心与击球动作,达到改善身体协调性的目的。比如常规力量练习中突然加力推或减力挡等。二是改变球的速度,要求对方有意识的加快和减慢来球的速度,提高在速度变化中调整击球动作与身体重心的能力,促使身体更加协调。比如采用上升期、高点期和下降期击球等。这里要指出的是改变力度与改变速度有所关联,但也有所区别,前者是在击球时间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力量调节来达到改变节奏的目的,后者是通过改变击球时间来达到改变节奏的目的。三是改变球的旋转,要求对方有意识的在上旋和下旋之间进行转换,以此来改变球的节奏,达到适应快慢节奏变化的要求。比如先下旋后上旋,或先上旋后下旋等。当然还有其它更为复杂的手段,比如侧推(挤)、滑板、晃搓(拉)等,有的是力量与速度之间的结合,有的是力量、速度、旋转三者之间的结合,这里不作重点介绍。

      第二、通过落点变化来改善身体的协调性。

      除了通过节奏来改善身体的协调性以外,另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落点变化来改善身体的协调性。节奏与落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比如,长短落点的变化就会影响到节奏变化。但落点的变化并不代表完全改变球的节奏,如正手位底线长球与反手位底线长球所反映出来的主要是落点变化后对身体的协调要求,而不是节奏变化上的表现。

      通过落点来改善身体的协调性方法很多,但归纳起来,从落点变化的范围而言,不外乎两类。第一类是同侧位的落点变化,另一类是异侧位的落点变化。

      同侧位的落点变化又包括正手一侧和反手一侧的落点变化。从移动范围上看有1/2台、2/3台、全台。比如正手走动攻(拉)、反手走动攻(拉)。从练习的形式上看,又分有规律与无规律。从使用技术的手段上看,又有相同技术与不同技术之分。比如正手位的连续拉或反手位的连续攻,正手位的拉、打结合,搓、拉结合等。从移动的方式上看,有顺向移动与逆向(反向)移动的区别。即右手持拍向右侧移动为顺向,向左侧移动为逆向。

异侧位的落点变化包括先左后右和先右后左的落点变化。它是正反手两面不同技术交替和交错使用的运动形式。比如反手搓后接正手拉打,正手拉后接反手推拨,正手搓后接侧身拉打,反手发球后接正手抢攻等。与同侧位的落点变化一样,异侧位的落点变化也存在着移动范围、有规律与无规律、技术相同与技术不同等方面的因素。

      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同侧位和异侧位落点变化中,移动的范围越大、击球的无规律以及在使用不同技术的时候,练习的难度要大,而移动的范围小、击球的有规律以及在使用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时,练习的难度要小。而在同侧位与异侧位落点变化之间的比较中,显然,后者在练习时的难度要大得多。这就提示我们,在开始练习时,要选择从容易的练习内容入手,然后从易到难,逐步将练习的重点转移到难度较大的练习上去。

      落点变化练习的过程中,如果从落点的长短来进行有意识的控制,即过渡到了把节奏与落点结合起来练习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往往被我们许多球手所忽略,但却与比赛的实际更贴近。比如,反手或正手摆短后接底线的拉打练习,拉后接快攻或扣杀的练习等。在上下左右的无规律的移动状态下能合理的使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准确而又稳定的进行还击,是身体协调性高度而又集中的反映。什么时候你达到了这个境界,你的身体协调性就算是基本上满足了乒乓球运动的需要。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5条评论

冷笑 2009-8-10 21:30:00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佳铭 2009-8-10 09:22:00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风刀霜剑 2009-8-10 07:28:00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忘掉你的身份,忘掉你的年龄,忘掉你的卑微,忘掉你的显赫,忘掉现实的许许多多——把你和我当作一个小小的音符,让乒乓来组合最美好的音乐.以球交友,共享国球快乐。QQ:3287953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uifuyi 2009-8-10 08:03:00
楼主的好贴,犹如黑暗中的明灯,给我指引了方向。谢谢!
我终究没能飙得过那辆宝马, 只能眼看着它在夕阳中绝尘而去, 不是我的引擎不好, 而是我的车链子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群秘书 2009-8-11 21:38:00
受益了,谢楼主[em10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