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法源寺随笔(兼记与出家人打乒乓)

安居乐业 2009-9-27 18:08:00

 

      我在青岛的一个汉族同事,娶了个回族姑娘,闲聊时,他披露了一些生活中的无奈和趣事。这个话题成为引子,我向他谈起了我小时候的家附近有一座1千多年前建造的清真寺-牛街礼拜寺,和一座于50年代末期建在乱坟岗子上的伊斯兰教堂(俗称:大绿包)。进而又牵扯到位于伊斯兰教堂后面不远的法源寺。

 

      我蓦然意识到,就在我呱呱坠地并长大的居住地,方圆不足1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竟然拥有3座宗教圣殿!

 

      我的家位于宣武区南横西街,而法源寺位于法源寺前街,两条街均是东西走向,中间夹着北京市第五十八中学,直线距离恐怕连200米都不到。我不记得幼年时期,家人是否曾带我到此来过,对它的最初记忆产生于我上小学的时候。

 

      我的小学时代是在法源寺小学度过的。当时,学校教室少,班级多。各个班分别在上、下午上课,上午有课的,下午到家庭学习小组做作业;反之,下午上课的,上午到家庭学习小组做作业。

 

      家庭学习小组一般都设在住房条件较宽松的同学家中,每个小组3到5人不等,给我们提供场所的同学的家,与法源寺就一墙之隔。写完作业,我们常常就在法源寺门前的小广场上做游戏,有时候还爬到法源寺门前威风凛凛的石狮头上去。

 

      那时,法源寺似乎并不对外开放,所以一直没有机会入内。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不久的一天上午,我们正在写作业,忽然听到街上一阵骚动,出来一看,好家伙,58中的一群中学生如同洪水一般涌向法源寺内,他们喊着“破四旧,立四新”之类的口号,群情振奋,排山倒海。

 

      我也挤进去看热闹,这是我第一次踏入法源寺的大门。印象中,就我目所能及而言,那次“革命行动”对庙宇建筑、佛教文物等等似乎都没造成太大的损坏。毕竟是一帮年幼的15、6的中学生,如果换了北大的那些冲在文革风口浪尖的革命小将,也许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长大以后,80年代后期,我常在位于南横西街的首都医学院分院与退休体育教师切磋乒乓。一次,他对我说:“佛学院有几个学生乒乓水平挺高,咱们组队去打场团体赛吧?”

 

      “佛学院在哪?远么?”

 

       “就在法源寺里面!”

 

       “啊?我还真不知道法源寺什么时候变成了佛学院,真是孤陋寡闻!”

 

        体育老师又约来了宣武师范学校的老师,我们3人组队奔赴法源寺。

 

      记得比赛是在十月一日上午进行的,在宽敞的娱乐室内,摆着2张乒乓球台,活跃着一群与“光头一板弹”相同“发型”的年轻人。其中一些不打球的人围坐在电视机旁,观看直播的庆祝游行,时而雷鸣般地鼓掌,时而喊声震天。

 

       此情此景与我印象中清心寡欲、不苟言笑的和尚大相径庭。时代的变迁,导致佛家子弟的日常生活也起了不小的变化啊!

 

      聊天中得知佛学院的学生中极少数人是高中毕业直接考进来的,而绝大多数是已经从事过若干年佛事的出家人。

 

      比赛采用9盘5胜制,虽然我保持3战全胜,但是另外两位队友因年事已高,水平有限,最终我们艰难地以5:4险胜。赛后,没机会上场比赛的光头学生们向我展开车轮大战,幸好他们并非少林弟子,这也不是什么武术比赛,否则,我还不得鼻青脸肿啊?


      90年代初期,我家所居住的区域喜逢危房改造,昔日破烂不堪的小平房顷刻间不见踪影。

 

      21世纪初,58中学也夷为平地,政府在此地建造了一座街头花园,这里有宽阔的广场,有艳丽的花坛,有翠绿的草坪,它被人们称为法源寺广场。

 

       每当太阳冉冉升起之时,这里是太极拳爱好者的乐园,而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后,这里又成为交谊舞爱好者的天地。

 

      儿时,从家里去与法源寺一墙之隔的同学家要绕个很大的弯子,如今闻着花香,沿着绿地中延伸的小路穿行,不大工夫就可抵达法源寺门前。

 

 

      法源寺,我生命长河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27 18:13:10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安居乐业者,有公寓住,就不奢望别墅;有乒乓打,就不希罕烟酒;有“天籁”当步,就不追求“奔驰”;有贤妻在,就不拈花惹草。 日常生活,三点一线:居所—单位—球馆,循环往复,悠哉乐哉。

15条评论

安居乐业 楼主 2009-9-27 18:15:00
 

关于法源寺,在百度上搜到了如下的信息:


    法源寺始建于唐朝。唐代的第二位国君、唐太宗李世民,曾亲统大军东征高丽。为悼念此次征战中阵亡的将士,遂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下诏,在幽州城东南隅兴修一座寺庙,历经五十一年,于武后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建成,并赐名“悯忠寺”。安史之乱时,曾更名为“顺天寺”。唐中和二年(公元882年),悯忠寺被火烧毁,后又重新修建。五代时,曾一度被改为“尼庵”。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又对此寺进行修葺,并改名为“崇福寺”。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改建,称“法源寺”。

    大雄宝殿,殿前矗立着明、清时代的石碑六座,其中清雍正十二年刻的《法源寺碑》,是法源寺的一篇庙史。殿内梁上,悬挂着清朝乾隆皇帝题写的“法海真源”匾额。殿中供奉着明代塑造的释加牟尼佛和文殊、普贤菩萨像。大殿两旁,排列着清代木雕十八罗汉像。

    悯忠台最初叫观音阁,也叫悯忠阁,建于唐中和年间(公元881-884年)。原阁七间三层,后在地震中毁掉了。现在的悯忠台,是在悯忠阁的基础上重建的。里面陈列着法源寺历代所藏碑刻和经幢。

    毗卢殿内供奉着一尊明代铸造的铜五方佛。五方佛像高五米多,分上中下三层。下层为千叶莲瓣座,每一个莲瓣上有一尊佛像;中为四方佛,分别有向东南西北四方;上层为毗卢佛。殿前还有一个巨大的石钵,又叫玉海,制于元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

    观音殿内的横梁上,悬挂着清朝康熙皇帝为当年法源寺住持授玺和尚写的“存诚”匾额。

    藏经楼,亦名紫檀千佛殿是法源寺中轴线上的最后一座大殿,上下两层。楼前有一株树龄数百年的银杏树和两棵乾隆年间种植的西府海棠。楼内陈列着紫光檀千佛和许多珍贵的佛教文物。

安居乐业者,有公寓住,就不奢望别墅;有乒乓打,就不希罕烟酒;有“天籁”当步,就不追求“奔驰”;有贤妻在,就不拈花惹草。 日常生活,三点一线:居所—单位—球馆,循环往复,悠哉乐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彭秀利 2009-9-27 19:57: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热土 2009-9-27 23:47:00
不错不错,赞一个!
乒乓世界 魅力无限 lyzmw@petrochina.com.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angf72 2009-9-28 08:40:00

我常陪夫人去法源寺和佛学院,还认识那里的学生呢。

杨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光头一板弹 2009-9-28 07:57:00
长知识。[em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激动 2009-9-28 21:04:00
把标题看错了
以为楼主这两天和家人去法源寺打乒乓了
呵呵
看完才发现是和出家人打乒乓
:)
以低分高能为最终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阿木 2009-10-1 23:01:00
安居兄这一随笔让俺不禁想起了成吉思汗,金戈铁马,信马由缰啊。
随心而动,率性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ee-1001 2009-10-1 22:39:00
QUOTE:
以下是引用安居乐业在2009-10-1 13:04:00的发言:

 

至于缀在几个字,那是担心~~没人点击的不得已手段。

哈哈,我在《安居乐业本传(上)》里跟贴,预测大哥在近日将获某重要奖项,结果就出现了没人点击的情况,好像没人信我说的呀。我再次大胆重申[em57]:大哥将获奖。如不获奖,我请大哥吃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2 0:16:13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安居乐业 楼主 2009-10-1 13:04:00
QUOTE:
以下是引用lee-1001在2009-9-30 3:32:00的发言:

都是安居大侠“随笔”两字惹得祸,一般记事的随笔都是“触”景生情,安居兄是在青岛说起了北京的事,说的还是两代人以前的事,哈哈~~

我告诉你,误会的不止你一个人,至少俺当时看帖子时“也是这样想滴”,你心里平衡了吧?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突然想起点事,俺也在这借安居大哥宝地随笔一下:

鲁迅说过,中国人聪明,还特别说过中国人想象力特别丰富。好像还听谁说过,诗人的想象力都很丰富,缺乏想象力的人永远成不了诗人。看安居大哥的这篇随笔,有一点觉得特别有意思,就是这篇随笔的巧妙的构思过程和安居大哥丰富的想象力:

同事结婚——于是联系到娶个什么样的老婆——从回族老婆想到清真教堂——从清真寺想到佛教寺庙——于是想起法源寺,于是想起了佛学院,于是想起了那里的学生,于是想起了跟他们打球的事,于是就有了这篇随笔,于是激动一不小心一激动就被激动了一把~~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30 3:56:03编辑过]

 

我们公司员工用的电脑都是“联想”牌的,我的笔记本也是“联想”。

我喜欢“联想”品牌。我也新欢联想。

 

说到构思,说真的,我根本没有特意去构思,属于那种写到哪算哪的随意写法,

原本题目定为《关于法源寺的记忆》,后来,感觉文章过于随意,所以改为《法源寺随笔》

当然,此随笔非彼随笔。

 

至于缀在后面的“与出家人打乒乓”几个字,那是担心球友误以为此文是讲佛学的,从而没人点击的不得已手段。

安居乐业者,有公寓住,就不奢望别墅;有乒乓打,就不希罕烟酒;有“天籁”当步,就不追求“奔驰”;有贤妻在,就不拈花惹草。 日常生活,三点一线:居所—单位—球馆,循环往复,悠哉乐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