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技术动作的“表”与“里

黄革 2009-10-19 20:07:00
  一次击球,其结果只能表现为命中或失误。失误固非我所愿,“每球命中”亦不可能尽如人意。所以每个打球的人都会寻求合理有效的击球方法并努力练习,每次击球失误以后都会或深或浅地反思一下自己运用技术的得失,你看,比赛中常见有运动员比划自己的击球动作,然后露出不同的表情:或恍然大悟,或懊悔不迭,或迷惑不解。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正确分析出失误的原由,多数人只能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而已。

    击球失误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受迫性失误”,即对方来球的速度、旋转、力量或变化等诸因素之一或多因素的组合完全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这就不在本文的分析之列了(面壁十年,苦练真功吧);其二是所谓“非受迫性失误”, 对方来球水平并没有完全超过自己的能力,但应对失当导致失分。以下所说的“失误”仅指后者。

    失误,或者按规则叫“不能合法还击”,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下网”(含触网以后出界,其本质原因与下网是一样的),另一种是“出界”(分为从边线出界和端线出界)。

    “下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来球的旋转性质或旋转强度的误判是主要原因,但有些不起眼的因素往往为大多数人所忽视:比如引拍过高,击球方向只能向下,遇上低弧线的球多数下网;重心略偏后而来球软、“不走”;站位过分近台,来球“顶拍”过早击球;……至于架肩、抬肘、翻腕等明显的毛病就不要说了。

    至于出界,《乒乓世界》上有人统计过,占多数人失误的大半,这是因为现代乒乓球的主流技术是上旋球。其失误的根本原因也许不是手法,而是我们常常忽略的地方:比如重心后坐,身体后仰,引拍过低,发力的方向错误……

    击球命中,并不一定能说明这次的动作正确,只能说有它合理的地方。例如,球打在拍柄或手指上而后命中对方台面,肯定不能说是正确的击球,但却往往有比较好的效果。这是比较极端的个例,实战中“错误之花结出正确之果”的例子也很常见,然而,依靠偶然性是不能经常取胜的,这肯定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方向,我们需要学习击球的原理,作深入的思考。

    击球失误后,单纯从某一点去分析显然是片面的,看很多业余爱好者失分后总是比划一下手法或板形,似乎没有想到其他因素:一次合理的还击,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注意对方的器材、板形、手法、力量,根据自身的器材、站位,观察来球的弧线、落点,瞬间作出反应,在合适的时机以适当的板形和手法击球。我们要在全面分析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逐步改进技术动作。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3条评论

笑天《水晶》 2009-10-20 07:00:00
不错不错,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左手功 2009-10-21 12:18:00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热土 2009-10-21 22:35:00
这个我也喜欢,支持一下!
乒乓世界 魅力无限 lyzmw@petrochina.com.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