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分享]浅析调节( 乔红)

风刀霜剑 2009-1-6 12:21:00
  乒乓球是综合智能、体能、技能的运动项目,其中智能为指导,体能为保证,技能为体现。对球的调节能力是能否打好乒乓球的重要因素之一。调节球的技巧性很强,在运用中讲求及时、合理、符合客观的击球规律。在智能指导下,这种调节球的技能才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
  
  调节是乒乓球的核心
  
  调节技术可以反映出运动员的素质。通常调节能力好的人,对项目的认知、感知水平高,对球的悟性深,在实际操作中手上感觉好,掌握技术相对全面。如果运动员可以合理地调节每一个球,那么他在比赛中就更容易稳定地发挥水平。对球的调节体现在击球的全过程中,然而对不同的球有不同的调节方法,因此提高运动员的调节能力,是我们训练和科研工作的关键。
  在实践中,很多条件、能力都相似的运动员,他们在同样的训练环境中却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原因即是他们对球的调节意识、能力有很大不同。通常,优秀运动员对调节都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如邓亚萍、王涛、刘国梁、马林等顶级选手,都具备了超强的调节能力。
  我们应当明确一个概念:在乒乓球运动千变万化的对抗中,仅靠一成不变的动作对付所有来球是不可能产生好效果的:只用一种旋转、速度、力量与对方周旋也是狭隘的。调节球的目的就是根据对方的来球和自身的实际能力,通过正确的击球动作和方法,使击球过程更加合理,从而获得最佳的击球效果和稳定性。
  
  调节的原则
  
  调节技术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提高和发展,因此在技、战术训练中要有一套科学的训练体系。每个运动员都有不同的调节方式,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任何方式都有一定的原则:
  
  调节球的先决条件
  要想掌握好调节技能,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认知水平。其一要具备判断能力:在比赛中运动员既要善于观察对手,又要以自我为中心,这样才能在击球时有据可依,有的放矢。在实战中判断能力强,可以使自己对局势有客观、准确的分析,会减少因判断失误造成的心理压力。其次要能认知球性——乒乓球运动球体轻、速度快,球拍的性能种类繁多,打法、风格、特点各异,击球感觉细腻,因此对不同打法的特点要有充分的认识,一旦认知出现问题,传导系统就会产生错误的信号。这种认知的能力需要靠平时的经验慢慢地积累。在实战中,很多运动员因为对来球的性能、方向、节奏产生错误判断而影响击球的命中率,因此提高对球性的了解十分重要。
  
  击球动作要放松、协调、合理
  击球动作一定要规范,击球前要放松,击球过程中动作要协调。培养良好的手感,是掌握调节技术的基础。在练习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还原
  击球后还原重心(腰、胯、腿)是连续击球的前提条件。在击球过程中,许多人完全靠手臂发力,这样的动作缓慢、僵硬,没有支点。控制好身体重心可以使击球动作更加合理。在击球后,以重心的还原为主,并适当地带动手臂,这样可以减少手臂多余的动作,还可以加快还原速度。迅速地还原有助于下一板球的放松、发力和调节。
  
  协调
  协调性对调节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乒乓球是全身性的运动项目,绝不是手臂的局部运动。大部分击球动作都包含着腿、腰、大臂、前臂、手腕、手指的力量。击球时我们要像练武功那样,将全身的力量融会贯通,巧妙地将力量传输到手腕、手指和球拍上。因此,上肢与下肢的配合非常关键,两者必须同一时间向同一方向发力,击球才能协调。
  
  感知水平
  运动员对自己的击球动作要有正确的感知,在教练员的启发、引导下,通过系统的训练,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提高自身感知水平,首先要做到发力集中(制动),这样可以加深感觉,稳定动力定性,抵消旋转,确保击球质量。其次要突出关键发力部位的感觉,任何击球动作,均有某些肌肉或肌肉群发挥着关键作用。如横板反手攻球发力时,手腕和手背下端起着主导作用;而直板快攻进攻时,拇指、中指及虎口上端将作为支点发挥主要作用。在击球时将各部位的力量传至拍头(球拍的下端)经过神经末梢的细微调节制造击球的弧线,这是必须掌握的要点。再次,要注重击球条件,包括击球的位置、击球时间、击球的距离和击球的自我感知。击球的位置要在身前,手臂和身体要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上,切忌击球位置过前、贴身和身后,切忌身体站得过平;击球的时间分为上升期、最高期和下降期,我们要根据来球合理选择不同的击球时间;通常击球前,球与拍之间的距离越大,力量越大,威胁性越大,而距离越小,力量越小,稳定性越高;击球者对自己的击球动作要建立正确的感知,要通过示范、直观教学(自我图像)反复演练,让自己掌握正确的感知体会,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调节能力。
  
  主要调节方法
  
  调节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摩擦调节、拍形调节、力量调节和节奏调节。
  
  摩擦调节
  摩擦调节就是利用手腕、手指力量,在击球时进行摩擦以获得旋转和弧线的方法。摩擦能产生旋转亦能制造弧线。经过多年的发展,几乎所有乒乓球技术流派,都已逐步统一了认识和方向:由单纯的速度、旋转以及两者间的对抗,发展到今天速度与旋转有机的结合,发挥出更大的威力。掌握摩擦调节,对加强旋转、制造弧线、增进威胁、提高命中率都是可靠的保证。
  如今,击球的理念发生了质的变化。尤其是在拉弧圈球时,撞击和摩擦的争论结果已日趋明朗。过去有很多人为了一味地追求速度、力量,在击球时以弹、敲为主,这种做法已经落伍。在实战中,对付单纯的速度,只需退后半步,问题就迎刃而解。因此,单纯的速度并不能构成威胁,而在冲杀中加上适当的摩擦,同样的力量所产生的杀伤力却截然不同。
  很多人认为,摩擦过程是以重心、大臂、前臂为顺序来完成的,这种观念未免片面。笔者以为,以手腕、手指为主,发力时带动前臂收缩的摩擦,动作幅度小,上手空间大,击球效果好,它对台内进攻、抢拉半出台球包括所有的拉球,均能有所帮助。
  借助摩擦球的过程,不但可以调节球的旋转,还可以调节球的弧线。合理的弧线与准确性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如邓亚萍认为横拍扣杀机会球其实是有相当难度的,也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因此,在扣杀时她极其注意手臂、手腕、手指、拍头向前下方发力,力求使球的运行轨迹由上而下,这样就能较好地保证扣杀的命中率。对合理弧线的追求,正是她的过人之处。
  调节弧线的方法很多。手位的高低,可以调节弧线;重心的转移方向,可以调节弧线;而利用摩擦来调节弧线,是最直接、最方便的方法。有的人以为,只要有摩擦,自然会有合理的击球弧线,其实不然。在借助摩擦产生旋转时,一定要有制造、掌握、控制弧线的意识和能力,否则是不可能到达顶
级水平的。另外,反手拉球技术日益发展,以欧洲选手格林卡为代表的力量型打法,为了增加反手进攻的威力,在反手拉球时,抬高手位由左向右横向发力摩擦,此种拉球速度快、力量大,特别是压低了球在运行中的弧线,使击球的质量明显提高,堪称目前世界第一反手。这种方法是一种创新,值得我们借鉴。
  
  拍形调节
  拍形调节,是指通过变换击球前球拍的角度,来击打球的不同部位,以控制球的运行轨迹,保证较高的命中率。
  拍形调节这种方式,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被广为采用,随着弧圈球打法的出现和日臻成熟,许多人为了对付弧圈球,采用了压低并固定拍形以控制回球弧线的方法。客观地说,这种方法只是权宜之计,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倒退。因为压低、固定拍形,会令回球速度、力量有所减弱,而且还缩小了击球调节的范围,对台内球和下旋球的处理会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我们绝不能忽视拍形调节的优势:易于改变击球力量,改变击球旋转,改变击球弧线,扩大击球的调节范围,尤其在进攻台内球、下旋球时,通过调整拍形,可以获得更好的击球效果。
  
  力量调节
  力量调节是调节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对方来球的性质,合理地调节自己击球的力量,是提高击球准确性的重要保证。对于击球的力量,我们可将其细分为:大力量、中等力量、借力中发力、借力、卸力(也称“泄力”)等几种。即使是大力量,我们也不提倡百分之百地发死力,它基本作用于扣杀、冲杀机会球;中等力量,主要作用于主动进攻,在实战中由于对它的使用最多,故可以将其作为基础的力量来重点练习;借力中发力,主要作用于快速相持和防守转攻,此种力量以技巧为主,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借力,常作用于积极的防御;卸力,主要用在发短球、摆短、吸挡短球方面。
  在实践中,根据对方的来球,要使用合理的力量击球。在力量调节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应以速度、力量为主。我们的打法以及技、战术组合要适宜、合理、流畅、自然,不能过分追求质量、威胁,逞一时之勇。
  力量调节首先要具备发力技巧。在学习、建立、掌握任何技术和动作时,均要先掌握发力的技巧,只有把力量发出来,击球才有质量,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弧线、节奏等技巧性的调节练习。
  “合力”意识是力量调节的基础。合力就是将对方来球的力与我方击球的力叠加在一起(亦称借力中发力),这样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合上力的球出手突然、速度,陕、命中率高,在实战中,如果能合上力,通常自身发五成力,便可以获得八成力的出球效果,因此它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技术,每一次击球中都包含着合力的可能和成份。
  合力击球的前提是判断、取位、寻找击球的最佳时间(合力点)。合力点在上升晚期和最高点为宜,在此时间段击球,对方回球的前冲力大、旋转不强(还未完全发挥作用),比较容易借力、控制。无论使用何种技术,合力时一定要出手迅速,击球前放松,击球时发力集中,才能将球打“实”,才能有好的效果。
  
  节奏调节
  利用旋转、出手快慢调整击球时间,变换击球的速度,可称其为节奏调节。节奏调节是当今乒乓运动发展中的时髦话题,在速度、力量、旋转发展至相对极限时,人们都把目光聚焦在了节奏调节上。尤其在最高水平的抗衡中,利用节奏调节来完善打法、充实战术、调节技术已经成为取胜的重要法宝。
  在凶、狠、变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威胁性和全面性是相辅相成的。实战中,当凶、狠、变不占优势甚至略处下风时,利用以转制快、以慢制快的节奏变化,打乱对方固有的模式,亦可达到扭转战局的目的。因此,我们可将节奏调节作为一种战术手段通过训练进行强化。
  常用的几种节奏调节规律是:
  敌慢我快——主要作用于我方的主动进攻;
  敌快我快——主要作用于双方的快速相持;
  敌快我慢——用旋转和慢节奏来抑制对方的速度;
  敌慢我慢——双方进行控制和反控制。
  在节奏运用上,快速是威胁最大的,也最为先进,但一成不变地偏激求快,只能显得单调、单薄。为了全面、完善,必须掌握各种节奏并适时合理运用。尤其在基础阶段的训练中,许多人过于追求匀速的速度,这样对运动员的发力能力、变化意识、手上调节极为不利。在训练中,适当地强化对慢节奏的处理,强调自我发力、增加弧线调节,掌握节奏调节的能力,对你向更高水平发展将大有裨益。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忘掉你的身份,忘掉你的年龄,忘掉你的卑微,忘掉你的显赫,忘掉现实的许许多多——把你和我当作一个小小的音符,让乒乓来组合最美好的音乐.以球交友,共享国球快乐。QQ:328795331

32条评论

黑格 2009-1-6 12:34:00
[em51]
未经许可,论坛头像不允许转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jp5700 2009-1-13 21:48:00
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长春居士 2009-2-24 09:24:00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风刀霜剑 楼主 2009-2-24 16:02:00
每看一遍都会有新收获:横板反手攻球发力时,手腕和手背下端起着主导作用;而直板快攻进攻时,拇指、中指及虎口上端将作为支点发挥主要作用。
忘掉你的身份,忘掉你的年龄,忘掉你的卑微,忘掉你的显赫,忘掉现实的许许多多——把你和我当作一个小小的音符,让乒乓来组合最美好的音乐.以球交友,共享国球快乐。QQ:3287953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黄杰 2009-2-25 20:55: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276307828手机认证 2009-3-12 14:25:00
好东东,一定要支持,收藏备用
踩着上帝的头顶爬上天堂的屋顶,向地狱的第十八层堕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tian203xy 2009-4-5 09:52:00

与李晓东教练《击球有理》中的观点一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没你不行 2009-10-7 01:45:00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没你不行 2009-10-7 01:46: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