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直拍横打,技术心得(教导篇)2

LEADER 2010-4-17 11:22:00

题目:全面的直拍横打球员,技术补充


反手近台的处理方式有两种:
(1)反面挑打
(2)反面侧旋
(3)拧

(1)反面挑打

要“运用整个身体向前冲的力量”,球拍去到近台,用球拍的反面去拉球。(如果只是单纯的运用手腕的动作,没有配合身体向前冲的力量,没有办法在台内做到反面挑打)

虽然贵为台内拉球,可是击打的成分多于摩擦的成分。


(2)反面侧旋

当我们要使出反面侧旋时,我们用球拍的反面,去摩擦乒乓球的旁边。乒乓球左侧的部分。

挥拍路线是,球拍先引向球员身体部分,向前摩擦乒乓球的左侧,拐向前面右边。有一点弧形的动作。

球出板后,是“下旋”。


(3)拧

反面从顺时钟方向的30分(时钟里的第六的号码),“转”向15分(时钟里的第三个字)。 拧用于台内下旋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手远台有两种打法,击打球和拉球。

对于拉球,你要越打越后退,以便有足够的空间让你继续拉球,因为拉球的话,它的球会越拉越远,你需要更多的空间继续拉你的球。

对于击打球,你就不用越拉越后退了,你可以继续站在你原本的站位距离。不过不可以太近,要像横拍选手的距离。

而你们喜欢越打越后退的打法,还是继续站在你们的站位上,就用这个根据决定反手远台是否要“拉”球还是要“击打”来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拍横打,反手拉下旋球有两个方法:

(1)前冲弧圈球

引拍时,球拍拉向台下。

球拍角度接近“平放”的角度(角度接近,把书本平平地,横放在桌面上的角度)(不过球拍角度不是完全的平放到0度),角度大约10度。

拉球时,球拍向上挥出,动作结束时,球拍角度保持平放。


(2)加转弧圈球、高吊弧圈球

引拍时,球拍拉向台下。

球拍角度接近“垂直”的角度(角度接近把书本垂直地,直立在桌面上)(不过球拍角度不是完全的垂直到90度),角度大约80度。

拉球时,球拍向上挥出,动作结束时,球拍角度保持垂直。


(注:跟“正手”拉这两类弧圈球的方式相同。)

(过去我都是拉加转弧圈球的,因为把球打过去的巴仙率比较高。我也不知道原来直拍横打,反手拉球也可以拉前冲弧圈球。可是老是拉加转弧圈球,你的杀伤力就弱了,有的人看我反手要拉球时,甚至已经准备好杀球了或反手推球了。现在我直拍横打用前冲弧圈球,杀伤力增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帖子,对直拍横打反手,提出的问题,有很深刻的见解。

帖子:询问大家,反手拉球
http://www.sundns.org/discuz/viewthread.php?fpage=1&tid=125333

问题:
对手正手侧身发“侧下旋球”时,好象有一股很强的左旋力量将我“横拉”过去的球带到对手的反手,要吗出界,要么到他的反手。总之我是找不到一个理想的方法卸掉他的左旋力量,请多多指教。

回答1:不用理会它的侧旋,直接拉球中上部并向上部摩擦,使球向前,摆速快一些,就可抵消侧旋之力,拉出中路、中路偏左或中路偏右的球,在此基础上,调整手腕和对球姿势,拉出直线球。

回答2:看来pp95还不懂"借力"(知道球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吗)。你会"借转"不会"避转"{侧旋球应多向前用力}
作为直拍横打球员横打时:
对手正手侧身发“侧下旋球”时,向左下腰处引拍,关键是拍面略正对前上(略翻拍),向球中下往左上发力"打磨"。----这样既借力又借转,威力不言而喻。


问题:
我发觉反手拉球不带有威胁力。尤其是拉上旋,速度旋转都不行。人家反手用力一推,我们就制于被动了。

你同意吗?如果不同意,你是如何把反手横拉,变得有杀伤力的?

谢谢大家的指教!

回答1:

近台拉上旋和不转用“快撕”比较好。上旋相持中多用弹打、弹推、弹拨,既借力,又发力。若使用横拉要注意好两点,一是手腕要活,即有弹性,拉的时候手腕放松,手腕动作才会快,手指要稳才有力。二是拉的时候一定要预留发力距离,一旦被球逼着,动作没出来,球已触板,失误就多。拉转球时动作多向上,拉冲球时动作多向前。

要求杀伤力,还是要正手多侧身,应注意侧身时步法能支持拉冲两条线,视对方动静决定是直线还是斜线。

回答2:拉"("磨打")上旋,速度旋转都不行,你应改为上升期"冲"("打磨")上旋。打成份多点就是了("打磨")。这样既借力又不容易吃转,自己又发上力,威力也不言而喻。


这点和2楼说的类同----"近台拉上旋和不转用“快撕”比较好。上旋相持中多用弹打、弹推、弹拨,既借力,又发力"

------------------------------

因为以上的回答有太多乒乓术语,你们可能看不懂以上的教导.这里有解释:

问题:什么是“快撕”?快撕的含义,是不是,拉球的一种。不过“打”多于“磨”?
回答:快撕与拉球差不多,磨擦较多,动作比拉球小,以甩手腕及摆小臂的力量为主(拉球侧以身体的力量为主),击球的上升期或高点期,由于拍形较前倾,若在下降期就“撕”不了了。

问题:请问这里,你要表达的“借力”的定义是什么?
回答:借力是指在来球的上升期,球触板后会反弹回去。因为球是从触台的点向上空射,这是来球自已的力,可以借用。若来球处于下降期,它是从最高点向下射,这个力触拍后反射向台面,借用的价值不大。

问题:什么是“反射角”?
回答:来球触拍后,不可能粘在拍上,必定向某一个方向反弹,这个方向与拍面之间的角度就是“反射角”,好象镜子反射光线,既有光线入射镜子的角度,也有镜子反射光线的角度。

问题:什么是“入射角”?
回答:参考上点

问题:什么是“借转”?
回答:借转就是利用来球的旋转,顺旋转击球,例如削弧圈球,拉下旋球,正手撇左侧旋球(正手撇右侧旋球就变成逆旋转击球,不能借转)。可见用同一种技术可以应对不同的旋转,例如削弧圈球与削下旋球,拉下旋球与拉上旋球,撇左侧旋与撇右侧旋,分别就是借转与不借转。

问题:什么是“避转”?
回答:旋转来球有一条看不见的“旋转轴”,球体依轴旋转,旋转轴的两端,旋转的力量最小,好比地球的南极点与北极点理论上是不转动的。击球时击在旋转轴附近就可避转。例如台内下旋难拉,于是开发了“台内拉侧旋”技术,就是避转。

--------------------------

我问完术语,我紧接着问下去:

我发觉反手拉球不带有威胁力。尤其是拉上旋,速度旋转都不行。人家反手用力一推,我们就制于被动了。你是如何把反手横拉,变得有杀伤力的?

王皓的应对方法是:反手“拉上旋球”时,第一粒拉过去后。第二粒球对手挡回来,它的旋转是很强很暴的。在这种情形,王皓就退后一步,再反手拉,再反手位退后一步,退到一定的位置,基本上,这是乒乓球可以退的最远底线了,不用退了。然后王皓就继续用反手拉。

问题:
(A)你用反手拉上旋球,有没有像王皓一样,一面拉,一面退?
(B)如果你没有退,你怎么应付它越来越强的上旋球和速度?
(C)什么是“快撕”?快撕的含义,是不是,拉球的一种。不过“打”多于“磨”?


回答1:

1."拉"("磨打")上旋,速度旋转都不行,你应改为上升期"冲"("打磨")上旋。打成份多点就是了("打磨")。这样既借力又不容易吃转,自己又发上力,威力也不言而喻。
这点和2楼说的类同----"近台拉上旋和不转用“快撕”比较好。上旋相持中多用弹打、弹推、弹拨,既借力,又发力"
2.上旋球:能打则打、否则"打磨"、“快撕”等』哈哈你选择了最差方法了"拉"难怪被人家反手用力推。
3.不要以为王皓是反手之王、奥运会被柳反冲、世界杯被马琳反冲、被王励勤反冲....只有一面拉一面退了。
4.大家反打要学格林卡的意识、反手多"打磨"反手才有一板杀的威胁。要知道乒乓球以速度为主、旋转次之。
5.如果人家反手用力一推,反手位直接快带直线啊、必死无疑。正手位还用说吗、冲。

回答2:

(A)你用反手拉上旋球,有没有像王皓一样,一面拉,一面退?
要预判,例如你送出一个出台球,预计对方上手时,就要退台,退到中台就不用退了,因为退到远台的话,就只好放高球了。王皓一面拉,一面退,是用近台快撕后,马上退台准备拉冲下一板。

(B)如果你没有退,你怎么应付它越来越强的上旋球和速度?
因我两面能拉,所以除上步处理台内球时,一般都退到中近台准备相持。来球速度快旋转强,即顶手时,一般用小动作回击,如弹打、推挡;来球速度不是很快,动作就可以稍大一点,如弹拨,快撕;来球速度较慢的时候,就可以冲出去,拉冲或横打,动作大一点也不怕,当然动作大就会要求发力距离足够。相互之间不断交替使用,例如快撕后不退台的话,就要准备弹打,若准备发力拉就只好选择退台。

问题:
快撕是: “磨”多,还是,“打”多?

回答:
快撕:类似快拨但比快拨更快、有鞭打的感觉、明显应“打”多些来

----------------------------

分开回答:

对于正手侧身发侧下旋球,如果球速快:

问题:(1A)要不要反手拉球?


回答:当然可以用反手拉球了,如果你对自已的反手有信心的话。如果功夫未到,就用其他的接发球技术好了。对于带“侧”较厉害的发球,不要老搓,搓容易冒高,用推、撇较好。当然最好是用拉了。


问题(1B):这种情形“怎样”反手拉球,过的巴仙率比较高(有一股很强的左旋力量将我“横拉”过去的球带到对手的反手位,时常出界)?
回答:主要是站位了,站位不要太近台,短球就上步,长球就直接拉,参考第二楼所说的方法。要命中率高,无非是稳。发中等力量会稳,握拍手指减力会稳,加强磨擦减少击打会稳,用腰力控制就会更稳。但须注意手上的动作要快,即球拍摆速快。拉球时要注意动作标准。


问题(1C):还是说,遇到这种情形,每一次都把球削回去?
回答:参考1A


问题(1D):如果用正手侧身拉球,要怎么做,命中率比较高?
回答:正手要有很好的基本功,动作较小,发力集中,涉及脚掌、膝、腰、臂、腕、指的发力和协调问题。判断要准确,步法要到位。非一日之功。


(2):我看王皓的反手拉前冲弧圈球。第一粒反手拉球,第二粒反手拉球,第三粒正手侧身拉中路,然后第四粒正手拉球攻对方正手位。整个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很好看、很美丽、很壮观。

可是“缺点”是,如果人家知道你很拿手这一套系列的动作了,对方第二粒球就不放你反手(放你正手),你就无法完成这一套系列的动作了。

问题:
(2A)练习这么一套系列的动作,是否实用?

回答:这是相持中的正反手转换,没有规定第一球去哪里,第二球又去哪里,全是不定点的。脚下的功夫也很重要。王皓退台后,马步很稳,已经作好拉冲的准备,这时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来球到了反手,正好拉冲。若来球到正手,这个站位也正好可以跳步或跨跳步或交叉步去正手。甚至还可以侧身。但倘若他左脚在后,全部的步法都会锁死,必须要再来一个小垫步或小换步才能恢复对全台的攻击威胁。

问题(2B):反手拉前冲弧圈球是否实用?

人们吃了第一次亏之后,他不见得第二粒球会放你反手。你两只脚向后跳一步,引拍准备拉反手前冲弧圈球时,对方这时候却把球放到你的正手位。你的反手第二粒前冲弧圈球,就失去攻杀作用了。

所以,反手拉前冲弧圈球,在实战中,“实用性”是否高?(仿佛美丽有余,实用不足。)


回答:当然实用,前冲的威胁要比加转大,因为它速度快而且带旋转,反手相持不会吃亏,对手不敢轻易变线。因为对手在反手位变直线,对王皓来说是正手小角度,王皓很轻易在正手位小角度拉回斜线,这是大角度斜线,如果拉侧旋的话,角度更大,对手很难防。所以高手对决一般不会轻易变线,除非有足够的信心或准备。

问题(2C):如果第一球反手拉。第二球要侧身正手拉,来得及吗?


回答:这要看胆量,第一球反手拉出质量,对手就不能轻易变线,第一球拉后马上侧身,绝对来得及。要待看清楚球路再侧身,那是来不及了,除非这是一个机会球。

-------------------------------


问题(1):对方正手侧身发侧下旋球,球速快。我们要“反手拉球”,而这时我们站得近了,要用什么步法退后一步?以下哪一个对?

(1A)左脚向后退一步。
(1B)“两只脚”同时向后“跳”一步。

回答:计划用反手拉球,站位不宜近,须知上步容易退步难。倘若你一定要这样做,(1A)会容易一些。

问题(2A):一般上,世界级选手,反手拉下旋球后,第二粒到反手位的球是怎么应付?
回答:打反面反胶的,就会准备反面冲;打生胶的,大多准备弹打。

问题(2B):马琳反手拉下旋球后,他是怎么应付,第二粒到反手位的球?
回答:很少见马琳连续用反手,而且现在他不再拉下旋了,基本上都是冲下旋,下一板的连接就是正手侧身冲了。

问题(2C):有没有你认为特别的、或者优秀的个案,反手拉下旋球后,第二粒处理得优秀的列子,深深印在你的脑海里的?
回答:嘻嘻,不好答,答不好。
现在反手拉下旋大家都不用了,都是反手冲下旋的多。有可能的话,多冲少吊。

-----------------------------

问题:

请问大家,

(1)什么是“冲”?

(2)“冲”和“拉”,有什么分别?


回答:平时都说前冲弧圈球,就是你说的"冲" 正因为全称里有"弧圈"二字,所以它里面还是有拉的成份,"拉"我个人认为就是"摩擦",所以,冲!就是大部分的击打再加上一小部分的摩擦之出去的球,就是冲.
至于你说拉和冲之间有什么区别,我想这还是以前的提法,由于现在反胶打法的大行其道,就使冲和拉的界线分的不是很清了!

回答2:小弟说几句!~~

正如所言,现在弧圈大行其道的时候,冲和拉的区别确实不太大了,但要细分的话,还是可以区别的!~~

(1)练习乒乓球,在正手位的话,还是应该从练习正手攻球开始,这样可以掌握好的球感,可以很好的理解撞击的含义,可以掌握好很好的以腰腿发力为主的运动模式,关键说来就是以腰腿用力带动手臂和手腕击球,使身体形成一个小弧线。

(2)当你练习好这个技术以后,你可以退后半步,在正手攻球的基础上加强摩擦的比例,还是在以腰腿发力的基础上,带动手臂,此时,你可以稍向下引拍,通过身体的转动多向上用力,注意体会摩擦的作用,弧线可以不必追求,可高可低,要尽量的多摩擦球,使球尽可能的转一点。

(3)那么现在好了,你有了攻球向前发力的习惯,又有了向上发力摩擦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你养成了以腰腿带动手臂为主的发力方式!!!(很关键)你就可以尝试在在攻球的基础上加点摩擦,使摩擦和撞击同步进行,这也就是打磨结合了!

(4)拉磨结合的比例的多少便是拉和冲的区别了!打的多就是冲,磨的多就是拉!冲可以对付上旋,下旋所有旋转,就算对手暴冲过来,对手强打过来,你照样可以冲,只要你有这个能力;而拉就不一样,拉一般都是对付下旋,侧下旋来球,或是步伐不到位的情况下的来球。

小弟懂的也不多,先说这么多,您要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说出来,大家一起交流!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条评论

rreennttaaoo 2010-4-27 23:30:00
王浩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