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送正手

pts888 2010-11-25 15:17:00
送正手   
    送正手前言
    乒乓球台就那麽大,白色小球也就那样在球网两边一来一去。就是这样子的一来一去,却被我们许多天才教练员运动员,利用不同旋转、不同力量、长短缓急、正反左右的技术,把它演绎得灵幻慧思变化无穷,奇效战术屡屡出新。如现在的送正手战术,就是一束绚丽的新艳奇芭。
 
    送正手的产生
    今天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已经达到了只要脚下步伐到位,球台上任何一个点都能发力。只要脚下步伐到位,场上任何一个角落就几乎没有回不过去的球。特别是正手,即使对方暴打、暴冲过来的球,也常常能发力反打、反冲回去。到了这种技术时代,出现新的送正手战术当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送正手产生的原因
    双方每一分的竞争,都是从近台发球开始的。因为发球时不可能像暴打暴冲那样发力。那麽,从发球开始,谁都会想这个球发过去也绝不能让对方发上力;同时还都企望对方回过来的球能便于自己发力。接发球的也是这样,好发力肯定上手,我不好发力的球也绝不能让你轻易发力。形成相持后更是这样,直至一方出现机会。

    这样,问题就出来了。从发、接发到相持,只要是自己不便发力,那这个球给过去也一定要使对方不易发力、特别是很难发大力。小小球台有这样一个地方吗?有。我们卓越的教练员、运动员硬是把它给找了出来。就是在对方执拍手近处,有一个送球的最佳点。
 
    送正手的最佳点
    送正手的最佳点不是特指在球台的哪一个部位,而是在对方执拍手自然下垂状态时,手臂外侧近处的台面区域
    这个最佳点区域是活动的,是依据对方不同站位而随之变化的。
    所谓臂外侧近处,这个“近”字饱藏玄机,至重至要。
 
    送正手的定义:
    打球嘛,左左右右、正正反反的往正手去的球很多,左右调动、压反调正、突袭正手、从正手突破等等。那麽,什麽是送正手呢?送正手有它独特不二的定义,它的定义是:非发力进攻往对方正手给球。
    送正手与压反调正突袭正手、从正手突破战术思想比较:
    送正手战术是由压反调正、突袭正手、从正手突破等各种往正手去球的战术衍生、细化、发展过来的一种新战术。它们之间的区别:
    压反调正突袭正手的思想是:
    1. 不让对方使用正手。
    2. 破坏对方侧身意图。
    3. 偷袭对方正手空当。
    这一战术的核心是控制对方使用正手,看准机会抢对方空当。
    从正手突破的思想是:
    1. 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碰硬。
    2. 直接冲击对方的自信心。
    3. 胶着时易术变招,寻求突破。
    这一战术的核心是目标明确,相信自己,集中火力持续朝一个方向猛轰。
    送正手的思想与以上二者不同:
    1. 把球送到对方正手,就是想让对方用正手。
    2. 但球的落点让对方难发力,更难发大力。
    3. 对方的弱威力正手出球,即是返送给我机会。
    4. 即使对方进攻,也在我有备之下。
    这一战术的核心是故意送正手,诱迫对方正手在别扭状态下上手进攻。为自己制造机会。

   
    “压”、“袭”的特点是“控”和“抢”;
    “突”的特点是“猛”;
    而“送”的特点则是“刁”。
 
    送正手的可行性
    现在的正手都那麽厉害,为什麽还要送正手呢?把球送到这个最佳点区域,为什麽就能诱迫对方低质量出球呢?送正手的可行性在哪儿?这里有一个客观因素,还有一个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正手进攻力量大、特别是侧身进攻力量大,是因为抡开了大臂,增大了半径,拉长了加速距离。但在中近台进攻发力,无论是谁正面对着球台时,都不可能发出很大的力。为什麽说对方执拍手臂外侧近处的台面区域,就是送正手的最佳点呢?因为在这个位置,他的执拍手是窝着的。手臂伸不出去也抡不开,没有加速条件,所以很难发力、特别是很难发大力。存在这样一个软肋,当然就很难打出质量很高、杀伤力很强的球了

    主观因素——乒乓球运动员从小接受训练,教练就一直强化他“到正手的球就一定要上手”的正手意识。只要不是根本没办法上手,那怕别扭一点,勉强一点{如“不管怎麽样,先把它拉起来呀!”},一般都会上手进攻。

    有了上述这样两个因素,就有了送正手的可行性。
    当然,有一个问题一定要注意:出台球一定要在看准对方站位较定时才能送。如果对方已经在想侧身,你还木呆木呆往人手里送,那就不是诱人正手,而是正儿八经的送肉上砧板,找挨刀。
 
    送正手的时机与方法
    送正手的时机一是发、接发,二是相持段。送正手的球主要有在近台,以短球为主。看准对方站位较定时,也可以给长球。

    发球时送正手短球例如:06年初央视五套转播的萨姆索诺夫对陈玘的决赛。萨的赛点就是发球时给陈送了一个正手短球,直接拿下。

    发球时送正手长球例如:4月11日的锦州热身赛,刘诗雯对曹臻的第二局。3比3时,曹见刘站位较定没有侧身意向,便发了一个长球给刘正手最佳点,直接得分。
    接发球时送正手例如:4月10日央视转播的锦州热身赛,王励勤对詹健第二局王10比9领先。王发球,詹接发球给王送了一个正手出台球。这个球不急不低不短也不怎么转,对我们业余爱好者来说,都只是一个你想打不到才真叫难的球。可谁知道,我们的大王非拉非打非摆非撩,就用正手把这个球莫名其妙给打出界外。

    相持时送正手长球例如:02年初,张怡宁与李晓霞在一次国际大赛上打决赛。好像就是第一局的前几分球,张、李两人反手中等力量相持五到七板球时,李见张站位较定,便改变方向送了张正手一个最佳点。这个球一送就灵,拿下了这一分。

    相持中送正手出台球时,首先要肯定对方没有侧身时间,并没有侧身意图。
    送正手的球转与不转,上旋还是下旋,这要看对方技术特长、临场状态及其打球习惯而定。
 
    送正手之后的准备
    送正手之后的准备主要有三点:第一是封,第二是攻,第三是控。
    封——主动送正手的目的就是让对方上手,所以自己一定要首先作好封防准备。让对方正面上手的目的就是要避开对方可能的侧身发力,因为侧身发力是乒乓球击球技术中的最高级发力。避其侧身送其正手,这也叫两害相权取其轻。再说,即使你这个点送得不错,但要清醒,任何运动员的正手都不是吃素的。即使勉强上手,也都还是有相当杀伤力的。至于怎麽封?在哪儿封?这除了要紧盯对方的击球动作,还可以作预判。预判的依据是你自己送球的质量、送的是什麽球,以及对方的特长、特点和走球习惯。

    攻——送正手的目的,就是企图诱迫对方低质量出球。所以肯定要做好有效进攻的准备,要力争一击致胜,同时还要作好连续衔接的准备。

    控——有这样两种运动员:一种是非常稳健,不好发力的球决不乱上手。一种是头脑清醒反应灵敏,处理球特别理性。这两种人不会轻易入套。他会把球稳住,会把球回到一个你也不容易发力的点上。这时候你就要把控好自己不要乱上手,同时把控好回球质量,进入相持,为再次创造机会保留主动。

    例如4月10日锦州热身赛王励勤对詹健的第二局,王10比9领先时发的那个球。詹接发球非常清醒,他就不上手,而是给王回送了一个正手出台球。如果这时王脑子里多有一个控字,它能控制好自己,当然也就能控制好这个球,也就不会莫名其妙把这个球给打出界外。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我们的优秀运动员在使用新的送正手战术的同时,还可以对它加深一些认识并掌握它的多方位要素。
 
     送正手的希望
    现在,非发力进攻往对方正手给球的送正手战术,在国际国内最高水平的赛场上几乎已场场有秀。它的战术效果也确实常常奇好,令人瞠目。不过,这些还都只是处在教练员、运动员临场比赛时灵活应用的经验阶段。如果我们对它进一步深入研究,科学探讨,把教练员、运动员这方面的好经验、好心得作一个系统总结,理论升华,那将来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送正手战术,一定会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06年2、3月份,央视五套转播鲍罗斯对林菱的比赛。林菱的正手原本是强项,弧圈力量大、质量高,很具杀伤力。可这场球林菱没打好,输掉了比赛。当林菱大势已去,比赛将结束时,嘉宾李晓东教练画外音评点林菱的正手发挥时,突然语速迟缓、语气犹疑,声音低弱似喃喃自语:“看来这正手……{大意}” 他甚至都没顾得上理会杨影,象是径自陷入了一个新的困惑和思考。他会是想些什麽呢?我臆测并希望他其时的思考与我的观点相通相近。

    我希望并相信新的送正手战术会得到更多更深的关注和探讨,因为它确实存在、确实有效,也一定会为现代乒乓球运动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精彩。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9条评论

qphtao 2010-11-25 15:36: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iredphoenix 2010-11-25 16:51:00

正手偏内一点,尤其是横板的最弱点,世界级的乒乓高手发球,如果不强调变化,大多发这个位置的短球。

 

也因此,横板反手拧接这个位置的球,如今大行其道。拧正是对付这个“送正手”的绝佳招法——连俺都会这一招了,只不过同样的一招,细处也要有很多的发挥才真见水平。

红鸟正蓝省反敏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ccyhb 2010-11-25 16:14:00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凤城乒乓 2010-11-25 16:12: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jtsai 2010-11-26 22:08:00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3394713 2010-11-28 05:58:00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乒王 2011-1-14 11:19:00
送正手的同时,要有防反意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天上飞啊飞 2011-1-15 13:35:00
好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乒论 2011-1-15 15:44:00
高水平的文章,楼主概括得太精辟了,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