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分享]正手弧圈球的动作要点

情长情更长 2011-9-1 22:12:00

 

近期我在拉正手弧圈球(右手横板反胶)时候,有一些心得,现将我所体会的动作要点写出来,供各位球友参考。 1、正手弧圈球的击球点。我的经验是在身体的右前方(以右手为例),和以胸腹为平面成大约30°到60°角之间,距离不小于前臂的长度,而不超过整个手臂伸直时的长度,前提是这个长度不能用身体的被动前伸和后退来调节。确切的说,击球点实际是上述所描述的一个大致范围。 2、判断最佳击球点。要判断拉正手弧圈球的最佳击球点,当然需要良好的步法,主要是向右前方的跨步、扑正手位大角的交叉步、向后的交叉步(侧身)、以及用于调整身体重心的小垫步。判断最佳的击球点位置,好比是足球和篮球中的跑位,我称之为“跑点”。跑点是保证拉好正手弧圈球的关键,无论是拉前冲弧圈球还是加转弧圈球。否则,拉球的动作就不舒展,发力也不能充分,至于还原和拉球的连续性就更加无从谈起了。跑点时,主要是判断击球点,决定身体重心是向右前方跨步移动,还是迎前上步;是向右(右后)方移动,还是要向左(左后)方侧身移动,使得拉球时不是别扭的做动作。 3、力量的传递。大家都知道拉弧圈球主要以腰腿发力为主,但力量还是要通过手臂传到球拍上,腰腿力量靠什么传递到小臂,进而到球拍呢?我认为是靠肩,不仅仅是肩关节,而是整个肩部,力量的传递要靠肩部由后向前的转动来完成,进而带动手臂来完成腰腿力量的传递。很多球友在拉球时候,觉得自己是蹬腿转腰了,但力量怎么还是不大呢,就是因为没有转肩,光挥动手臂而没有转肩是不能将下肢的力量传递到球拍上的。而且是要用肩部的转动来带动手臂的挥动,而不是用大臂的挥动来带动肩部。这里有个主次问题。所以身体发力的先后顺序是:蹬腿、转腰、转肩、挥臂。 4、拍型的控制。控制拍型前倾角度也非常重要,否则拉球就容易失误。弧圈球讲究打磨,拍型前倾的角度过大,一是会造成对球的压力不够,影响速度,二是影响摩擦球时,由于对球的压力不够,球拍不能很好的吃住球。球拍的前倾调度一般在60°到80°之间。有人拉球时喜欢转动手腕,但在挥拍的过程中,手腕一定要蹦紧,保持稳定,否则会影响拉球质量,甚至会造成拉球失误。 5、引拍的方式。有人喜欢向后引拍,而有人喜欢向下引拍。这都无所谓。但最重要的是:挥拍的过程中(从身后引拍到球拍触球前这段过程),球拍运行的轨迹不能起伏太大,要保持平稳,用数学的术语解释就是引拍的轨迹线弯曲不能太大,尽量是平直的。这主要是保证拉球的稳定性,减少失误。 6、身体重心的移动。拉球时候,身体重心是有起伏的,但起伏不能太大。重心移动的轨迹和挥拍的轨迹相似,而且是一致的:先是重心降低,然后随着挥拍向前上方升起,在球拍触球瞬间,向前方移动,然后顺着击球后的惯性,向下压,重心由右脚转换到左脚,最后通过小垫步完成重心的调整。 [/hide]
[此贴子已经被zs730712于2011-10-6 11:24:23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99条评论

z680680 2011-9-3 11:13:00
一直寻找答案,终于找到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unrace 2011-9-3 11:28:00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YG手机认证 2011-9-3 01:48:00
d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arrypphong 2011-9-3 07:21:00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aukayau 2011-9-3 07:18:00
cccccccccccc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angzhiq5 2011-9-2 15:24:00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gxy206 2011-9-2 15:30:00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xlgsjy 2011-9-2 15:33:00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夏日 2011-9-2 16:42:00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