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再论接发球的准备动作

乒乓如潮 2011-6-20 00:47:00

这个动作多重要?用了才知道!!!关于这个动作的网帖已经很多了,我也支持乒友的推荐——波尔式,并再论此准备动作。

 

关键:很多网帖里在介绍这个动作的时候,有一个万分重要的环节没有说,因为仅仅看图片是看不出来的,这个环节就

‘收腹’

 

我们知道乒乓球拍的每一次击球,无论是什么技术,都有引拍。我们宜深刻理解引拍的内在含义,举例:

 

例:大家都知道载重汽车前进,启动的第一步是倒车动作(见过撤砖松刹吧,呵呵),倒车是为了获得地面对前进的反

作用推动。如果没有倒车,那么汽车载重下启动会非常困难!!!
打乒乓的引拍就是汽车的倒车,如果深一步来说,是击球的稳定性问题,请问:
是球拍从静止状态开始挥动到击球,使击球成功率高?
还是球拍从运动状态开始挥动到击球,使击球成功率高?
答案:非常肯定,运动着的球拍击球的成功率要高!也就是击球瞬间的稳定性要高。
大家看过走钢丝的,钢丝在动,人在上面如果不动,那么人是很难站稳的。只有人也在上面动,人才可能在钢丝上站稳

!!!这是同样的道理。
大家同样经常在公园看到投掷圈圈获得奖品,透支者先将圈圈向后,再投向奖品,这样投成功的概率要大很多,也就是稳定性高!这是不自觉运用动态稳定的例子。

这也是关键的理由:以运动的方式对接(动或不动的)物体比以静止的方式对接成功的可能性(即稳定性)高。

 

好了,看完例子再看收腹的重要性。收腹的实质是身体'倒车'、是'走钢丝'、是'投圈圈先向后运动',没错,是身体在借力!在武术上运用叫把拳头收回来。所以波尔式图片里是看不出这个重要环节的。请朋友们记住,击球前一定要收腹!在接球,打球之前让身体紧绷起来,在盯拍看明白了,才把身体舒缓打开,接着击球(身体收紧),还原,盯拍、、、循环往复。

 

事实上,还有很多重要细节,但不属本贴讨论范围,例如重心在两腿之间的转移频率(这个也是打好乒乓的要害)、每次击球后身体的收紧方法(很多朋友称此为归位,专业上叫还原)、收腹的松紧度、身体击球(也叫重心击球)。论坛sun979朋友说发球时也有利用收腹发强力球。可见,收腹是多么重要!

 

到此,大家可以看到一个活灵活现的人是怎么打乒乓的,是的,就如海里的蚌壳。
身体,打开击球,收紧准备。
身体,打开击球,收紧准备。
身体,打开击球,收紧准备。
身体,打开击球,收紧准备。
身体,打开击球,收紧准备。
身体,打开击球,收紧准备。
直到得分或者失分,然后到下一回合
、、、、、、

 

思考题:请大家猜一下如果掌握收腹环节,最受益的会是哪一类乒友?(答案在最后)

 

注:
1、波尔式,请朋友们去搜索图片
2、盯球,请朋友们去搜索相关网文
3、发球收腹,请朋友们查相关网文
4、收腹是身体紧张手臂收回,腿不能紧张,呵呵
5、收腹仅仅是用在接发的准备动作吗?呵呵,收腹贯穿整个回合!只是一个回合里的收腹紧张程度不同。收腹不仅仅有助于老乒友发力,收紧身体更可以帮助轻松跑位!因为在球场看到太多的啤酒肚打球了,所以收腹还可以保护不经常运动的朋友玩乒乓不受伤。

 

[em1001]加油!

(乒友发球后对方接回,想抢攻却老是不到位,怎么办?)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2条评论

挥拍有益 2011-6-20 08:29:00
QUOTE:

是球拍从静止状态开始挥动到击球,使击球成功率高?
还是球拍从运动状态开始挥动到击球,使击球成功率高?
答案:非常肯定,运动着的球拍击球的成功率要高!也就是击球瞬间的稳定性要高。

哈,指出了我常犯的错误,[em1010]学习了,谢谢![em1001][em1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乒乓如潮 楼主 2011-6-20 09:23:00
呵呵,挥拍有益同学品到了其中的奥妙!打乒乓要的就是这种三伏里冰镇啤酒的感觉。至于啤酒冰不冰谁喝谁知道[em10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anwen6540 2011-6-20 09:34: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底板:科贝尔30271 正手套胶:NEO狂飙3(40度) 普狂3(39度) 反手套胶:XIOM 唯佳速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ingpangxing 2011-6-20 10:26:00
不错不错,赞一个!
乒乓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njlxg 2011-6-20 11:52:00
不错不错,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竹影清风 2011-6-20 11:51:00

好文章!学习,致敬![em10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乒乓如潮 楼主 2011-6-20 12:11:00

人非圣贤,业余发帖,不够严谨,特做修改,谢谢朋友支持,并批评指正,我为自己的头脑发热表示歉意[em1004]

 

(原文)

到此,大家可以看到一个活灵活现的人是怎么打乒乓的,是的,就如海里的蚌壳。
身体,打开击球,收紧准备。
身体,打开击球,收紧准备。
身体,打开击球,收紧准备。
身体,打开击球,收紧准备。
身体,打开击球,收紧准备。
身体,打开击球,收紧准备。
直到得分或者失分,然后到下一回合
、、、、、、

 

(修改)

到此,大家可以看到一个活灵活现的人是怎么打乒乓的,是的,就如海里的蚌壳。
打开身体,击球收紧,收紧准备。
打开身体,击球收紧,收紧准备。

打开身体,击球收紧,收紧准备。
打开身体,击球收紧,收紧准备。
打开身体,击球收紧,收紧准备。
打开身体,击球收紧,收紧准备。

直到得分或者失分,然后到下一回合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乒乓如潮 楼主 2011-6-20 12:24:00

(补充)

 

每一个乒乓回合,也就是一分,接球的身体开始和结束是这样的:

1、收紧身体(收腹波尔式准备,拍放偏反手头下方)

2、打开身体(在盯球完成,来球已经在飞的阶段)

3、收紧击球(球到人到拍到)

4、收紧还原(身体还原,回到状态1)

 

啰嗦一句化简说法:

收紧身体——打开身体——收紧击球——收紧还原——不断循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乒乓如潮 楼主 2011-6-20 12:38:00

很多朋友都有非常好的基本功,但是这些基本功就是很难在比赛中,串接起来,恐怕问题就在于,手是手,脚是脚,身体是身体,没有把整个身体连接成一个有效的整体。从而每一个技术动作之间的衔接不流畅。

 

在脑海中想象蚌壳的开合,同时收腹,不断在从准备到击球过程中体会,相信朋友们一定可以衔接起自己所掌握的所有的技术动作。[em1001]

事实上准备的时间是远远大于击球的时间的,每一次击球的全过程充其量不会超过3到5秒,也许更短,而其中击球恐怕只占零点几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