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普及贴]球拍及胶片的分类

芭比天使 2011-11-4 16:20:00

球拍的分类:

 

    乒乓球竞赛规则对球拍的规定是:球拍的底板应用整块木料制做,板面平整,厚度均匀。底板的任何一面可以贴上平整的颗粒胶,胶粒向外,厚度不超过2毫米;或海绵胶,即在一层海绵上再贴上一块平整的颗粒胶(胶粒可向外、向内,颗粒胶的厚度不超过2毫米),总厚度不超过4毫米。

    ●胶皮拍

    这种球拍弹性较小,击球速度慢,易于控制球。在接对方的旋转发球和搓球时,控制球比较稳健。但本身不易制造强烈的旋转,攻击时速度不太快,力量也不太强。因此,目前除少数以防守为主的运动员使用外,攻击型的运动员已极少使用这种球拍。

    ●海绵正贴胶皮

    海绵正贴胶皮拍又分为二种:

    (一)海绵正贴“熟”胶拍

    这种球拍的胶皮弹力适中,胶粒上刻有花纹(胶粒面上还有一些小颗粒),击球时能“吃”住球(胶粒上花纹越深,“吃”球性能越好),速度快。在发球、搓球和拉球时能产生一定的旋转。但其控制球的稳健性不如胶皮拍,制造旋转不如海绵反贴胶皮拍。

    (二)海绵正贴”生”胶拍

    这种球拍的胶皮有较大的弹性,胶皮上的胶粒较“熟”胶的胶粒大,胶粒上一般不带花纹(胶粒粒面呈光滑状)。由于胶皮的反弹力大,故击球时速度快。在对推、对攻及回击弧圈球时,打出的球着台后有迅速下沉的现象。减力挡短球时,球不往前走,因此对付弧圈球较好。但由于胶粒不带花纹,触球时容易打滑,“吃”球性能较差。在一般情况下,不易制造悬殊的旋转变化。只有在发球、搓球和削球时,如爆发力较好,摩擦力集中,才能产生较强的旋转。

    这种球拍为一部分快攻型的运动员所采用。使用这种球拍一般都配以较薄的海绵,以加强回球下沉的性能。

    (三)海绵正贴“长”胶拍

    这种球拍胶皮的胶粒高度比一般胶皮的胶粒长(约在1.6一1.9毫米左右),故称“长”胶;胶粒直径较一般胶皮的胶粒小,因而质地较软。

    “长”胶拍的性能是:球触及胶皮时,由于胶粒细,长、软,故胶粒容易倒斜。在回击对方的轻拉球和不转搓球时,回球是不转球;回出对方的加转弧圈球或突击球时,回球呈下旋;回接对方的下旋发球或搓球时,回球呈上旋。对方来球旋转越强,回球的反向旋转也越烈。在一般情况下,这种球拍不易主动制造强烈的旋转,主要依靠来球的不同旋转而产生相反的旋转。

    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如发球,若能迅速集中摩擦球,也可发出转球;在中远台接突击球,用大臂发力把球送回,可削出不转球,然而,这种球拍对球的控制性能差。

    “长”胶拍主要为削、攻结合的运动员所采用。为了有利发挥“长”胶皮的特点和进攻,一般使用厚度不超过1毫米的薄海绵。

    ●海绵反贴胶皮拍

    海绵反贴胶皮拍主要有两种:

    (一)海绵反贴胶皮拍

    这种球拍胶皮表面有较大的粘性,摩擦力强:加之胶粒向里,反弹力小,能“吃”住球。海绵反贴胶皮拍能主动制造旋转变化(如利用发球、搓球搞旋转变化;弧圈型运动员拉真假弧圈球;防守型运动员削转与不转等)。但击球速度不如海绵正贴胶皮拍快,回击对方的旋转球较易“吃”转。

    这种球拍多为以旋转为主的攻击型运动员、以削为主的运动员和削、攻结合的运动员所广泛采用。攻击型的人使用的海绵较硬,削,攻结合的人使用的海绵则较软。

    (二)“防弧圈”海绵胶皮拍

    这种球拍是在结构较松、弹性很小的海绵上反贴一块表面较光滑(轻微发涩)的胶皮。其性能与海绵正贴“长”胶拍基本相同。不同点是“防弧圈”海绵胶皮拍本身可以加转,球运行的速度较慢、弧线较短,球到高点后突然下坠,这在削弧圈球时更为明显。在挡球和攻球时,球不太往前冲,着台后很快下沉。

    这种球拍多为削,攻结合的运动员所采用。但也育部分全攻型的运动员采用这种球拍的。

 

 

 

 

胶片的分类:

 

    ●正胶

    也叫短颗粒胶皮,特点是弹性好、速度快、击球稳、不吃转,适合近台快攻,尤其是左推右攻型打法,是直板快攻型选手最常用的胶皮类型之一,过去庄则栋、李富荣、江嘉良、谢赛克等一大批世界冠军都采用正胶海绵直拍。当今世界冠军刘国梁也是采用这种类型胶皮。如果你觉得自己手腕动作灵活,而大臂和腰腹力量不够,那最好正面选择以速度制胜的正胶球拍。

     目前国际市场上还有一种介于短颗粒与长颗粒之间的一种中颗粒胶皮,有不旋攻击的奇特效果,对手攻来的强烈抽球或下旋球,这种胶皮压根儿就不怕,回过去都是不旋球,而且飘忽,让对手使不上劲。它被人称作“魔性胶皮”。

    ●反胶

    其特点是击球旋转力强、击球稳定、易控制,适合弧圈型或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由于击球稳定,控制球好,因此也是初学者首选的类型。对于专业选手而言,又有多种不同性能的反胶海绵拍供选择,如胶皮粘性强、配套的海绵软而厚,因而有很好的“咬”球及“裹”球特性。反胶海绵胶皮是直、横拍选手目前最常用的胶皮,几乎100%的欧洲选手均采用此种胶皮,亚洲选手也有近80%选手使用。因为这种胶皮比较好地兼顾了速度与旋转的要求。

     目前国际超一流选手中,绝大部份都使用反胶胶皮。如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的瓦尔德内尔、佩尔森、塞弗、马文革、王楠等,快攻结合弧圈打法的盖亭、王涛、孔令辉、邓亚萍、李菊等,直握拍的马琳、阎森、冯哲等,他们都是清一色的是正面或二面均为反胶胶皮。

    打反胶的选手都希望胶皮有高裹力,即胶皮面要粘,这样才能有高的摩擦系数。除了专业运动员有条件打比赛即换胶皮外,业余爱好者恐怕就没有这个条件了,所以要懂得保护胶皮的粘性。最简单的办法是每次练习以后,用软泡沫海绵沾清水清洗干净,市面上也有专用的清洁剂出售,使用效果会更好。清洁后用聚脂薄膜复盖上,这样既可防尘又可防氧化。

    ●生胶

    生胶就是颗粒向上、直径大于高度的胶皮。其特点是击球下沉,搓球旋转弱。由于生胶有减转的作用,因此特别容易控制球。目前一批横拍两面攻选手,为求得击球的变化,采用了正手反胶(拉弧圈)和反手生胶(快拨及摆短)的搭配方法。当今世界冠军王涛及著名选手陈静、耿丽娟等都采用反手生胶的打法,韩国及朝鲜女选手对这种搭配方法更是情有独钟。这种性能的胶皮可作为直拍反打反面贴胶的一种选择。

    ●长胶

    这是一种胶粘细而长的胶皮覆盖在一薄海绵上面而胶皮海绵,是我国在六十年代发明的。当年张燮林用这种胶皮削出变幻莫测的球,被称为乒坛魔术师。这是因为这种胶皮球在拍面会产生反常的旋转现象,典型的变化是:对方搓来的下旋球,己方用长胶对搓时,将以上旋飞回;对方攻来的上旋球,己方用长胶推挡后以下旋飞回;用削球回击对方拉来的弧圈球时球会更旋,而回削一般拉球时回球则不旋。这些反常的变化常令对方失误或回出高球,对付不熟悉长胶性能的人打这种球常可轻易取胜。但用这种胶皮打球,不但对方失误多,己方也不易掌握,大大降低了乒乓球的观赏性和娱乐性。1998年5月,国际乒联在南非德班市召开理事会,以19票对18票,作出关于禁用使用长胶的决定,并对正胶作出高度与直径之比不得大于1:1的规定。少年运动员千万不要用长胶,一方面长胶难掌握,另一方面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错误的定型。中国乒协早已明文规定少年比赛一律不得使用长胶。

    ●防弧胶皮

    专门对付弧圈球的还有一种叫“防弧胶皮”的反胶海绵胶皮,这种胶皮拍面无粘性,表面较光滑且轻微发涩,击出球运行牲速度较慢、弧线较短,着台后下沉飘忽,令对手难以按常规判断,对付弧圈球尤为奏效。如前述当年蔡振华反面贴的就是这种胶皮。

    现在不但要求海绵胶皮应符合国际乒联(英文简称ITIF)的规定,如包括粘合剂总厚度不得厚于4毫米,胶皮的二面必须一面为鲜红色,一面为深黑色等,参加重大比赛还必须选用国际乒联已批准使用的胶皮及粘贴胶皮用的胶水。目前,国内有多种品种获得批准,其边缘均有清晰可见的商标型号及国际乒联ITIF的标记。

     我的推荐是以双面反胶海绵为主,辅以正面正胶海绵反面反胶海绵。作为专业运动员及业余选手均能适用的反胶海绵,宜选用粘性强而弹力适中的类型。随着对乒乓球旋转认识的提高及控球能力的加强,为求得球的变化,还可以正、反手面配置不同性能的海绵胶皮。

    总之,在胶皮的选择,正、反面胶皮类型配置上,一定要因人而异。前世界冠军邱钟惠说过,乒乓球是一项“个性”非常强的运动,胶皮类型、型号千变万化,应理智地从自身条件、技术特点权衡考虑来取舍。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3条评论

limoque 2011-11-4 16:32:00

百科帖,学习!

受过教育的人的一大使命是向人们展示一个更加美好更有意义的生存方式!http://limoque.blog.163.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泡沫之夏 2011-11-5 11:09:00
顶一个[em10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毁人不倦 2011-11-6 12:15:00
球拍种类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