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重心 帮助发力更助还原

子夜 2013-8-7 13:52:00
重心与手基本是一体的,而绝不是分离的。所以,在不夹臂的前提下,我觉得手如果能离身体近一些,就能比较好地利用重心的力量,两者的结合会稍微容易一点,动作也会更协调。对于重心帮助发力,大家都比较好理解,但其实重心的作用远不止于此,无论正反手衔接、发球、搓球…重心的影子无时不在。马林发球好,他说,“我发球,肘以下是松的,沾球的时候我发力,但是我身上其它地方都适度紧张,都要吃住点劲,我沾球的—刹那,手、重心也是同一时间同一方向点一下。”还有人说,“发球,第一跳我用重心找点,稳定系数更高。”接弧圈也是一样,大多数时候,就算板形垂直接也没关系,只要重心用力的方向往下,击球时间掌握好了,也不会接飞,如果反冲反带只*手的力量,板形压到180度,打滑了也未必管用,包括对拉中控制弧线…·-重心都是你的底气,它能解放你的手,让手上的压力小很多,还更稳定。
我着重想讨论的,是以重心带动手臂还原。假设还原只以手臂为主,手臂攻球时前进的幅度可能是两尺多或者三尺,如果还原还是这么大的距离,每打一板球,手就需要工作六尺,几板快速来回之后,由于频率太高,手就已经僵硬了,没感觉了。如果你能用重心帮助还原,在快速连续中几乎不用明显引拍就可以还击,因此能给手以更大的自由,利用节省下来的这段时间,你的手可以放松,可以比较从容地去找击球点、去取位…好处无穷。
实践中,还有一点经常被忽视,就是右手握拍的人不注意左半身的配合,左手握拍的人不注意右半身的配合,削弱了左右的协调性。以制动为例,如果右手选手发完力,左半身不吃住力,任由击球动作随贯性越过身体中线之后,再还原回来,幅度就太大了。如果动作行进到中线附近,左半身帮点忙制动,你的身体再往右后方还原就会容易许多,包括从正手回反手也是类似的道理。人的身体具有很多对称性:左肩往后,右手就能挥出去,如果左手顶在前面不动,右手都出不来;接弧圈,左肩往左后抬一下,右手很自然地就往右下方走了;包括攻球、推挡…都需要引起重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7 13:55:19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0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