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刘少奇下台前夕高级干部们的反应

烟酒人生 2012-8-3 14:58:00
 1966年5月,“彭罗陆杨”倒台后,高级干部在惊吓之余同时又缓了一口气,他们为党中央挖出了“睡在我们身边的赫鲁晓夫”而感到庆幸,却再也不敢往下想了。进入6月,各省纷纷揭露出“三家村”一类的代表人物,大多是省委宣传部部长,文化、教育厅长,匡亚明、李达等都是在这期间被所在的江苏、湖北省委“挖”出来的。
<p>  下一步的目标是谁呢?或曰:反修防修,深挖修根?只是毛泽东从不喜欢无的放矢,反修防修须有目标,无此具体目标,一切大轰大嗡皆流于形式,现在毛泽东到了下最后决心的关键时刻:是否赶刘少奇下台?</p>
<p>&nbsp;</p>
<p>  1970年,毛泽东对斯诺说,在1965年1月制定《二十三条》时,他已决定,刘少奇必须下台。</p>
<p>&nbsp;</p>
<p>  斯诺:《漫长的革命》,农村读物出版社1989年6月版,第12页。</p>
<p>  但这是事后所言,无从证明1965年1月至1966年8月他在这个问题上思路变化的过程。事实是,1965年1月,在刘少奇向他检讨后,他似乎宽谅了他,尽管可以看到的线索是毛泽东在为倒刘做精心的准备。可是毛泽东的思路又是何等的复杂多变,在做出决定后,肯定、否定、再肯定,符合他的一贯风格,参见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四),第1849页。这也是为何他会独自一人长久陷入思考的原因。</p>
<p>&nbsp;</p>
<p>  毛泽东的隐蔽的世界,他的同志们很难猜度,只有极个别的人才多少有些领悟参见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结束会上的讲话记录,1971年6月18日,引自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四),第1832—1833页。</p>
<p>&nbsp;</p>
<p>  但他们都不愿也不敢在这微妙敏感的时刻去影响他的决定。毛泽东的那些高级同事们虽然知道一年来毛泽东对刘少奇的不满,然而十余年前高岗反刘少奇的下场给他们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他们谨言慎行,谁也不愿涉足两个主席间的矛盾。林彪在他的读书杂记中告诫自己,勿忘“古策”——“主先臣后,切勿臣先抢先”,也就是决不先出头,“毛主席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引自于冯建辉:《林彪与个人崇拜》,载《炎黄春秋》1999年第10期,总第91期,第39、36页</p>
<p>。</p>
<p>  康生在这类问题上也是“九段高手”,几十年来一直对刘少奇毕恭毕敬,60年代初,还主动请缨,要为刘少奇编选集,即使在他个人大出风头的5月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康生也顾忌良深,他在大力歌颂毛泽东的同时,也不忘检讨自己在历史上犯下的反对刘少奇的错误。长期在中枢行走的陈伯达,一直在两个主席间走钢丝,生怕稍有闪失,就会坠入万丈深渊。</p>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9条评论

冷月儿 2012-10-25 19:19:00
[em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烟酒人生 楼主 2012-10-26 01:22:00
<div>『人生的最高境界』荣誉的最高境界:你已远离江湖,江湖还在传说你。喝酒的最高境界:你还知道他是谁,他已经不知道你是谁。交友最高境界:久不联系,常在心中。事业的最高境界:家人想你,单位念你。生命的最高境界:哭着来,笑着走。 </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烟酒人生 楼主 2012-10-26 01:46:00
31 有位妈妈生了连体婴,姐姐叫玛丽,那么妹妹叫做什么?答案:梦露(玛利莲梦露 )<wbr><wbr><wbr><wbr><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烟酒人生 楼主 2012-10-26 02:13:00
<div style="MARGIN-TOP: 10px; WORD-WRAP: break-word; FONT-SIZE: 14px; WORD-BREAK: break-all" id="textstyle_110154"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要读懂一个人,先读一读他身边的朋友。一个良师益友胜过千卷万卷藏书,好的书籍可以指点生活迷津,丰富知识,提高素养,使人精神世界的必需品。但是一个良师益友他是你一生都读不完的珍藏版,请珍惜你的朋友,当你真诚的付出过,定会得到永无止境的回报,这种回报不是施舍、不是祈求、不是赠与 、不是怜悯,他是无私的、无怨无悔的付出!<br/></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烟酒人生 楼主 2012-10-28 14:46:00
如果,你在乎我。不要总是让我发短信、打电话找你,那会让我感觉,你不在乎我,也许,你习惯放在心里,可是,我其实很在意你有没有主动找我,哪怕我可以理解你,我还是会在意。<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空山-3 2012-10-28 23:46:00
1966年5月,“彭罗陆杨”倒台后,高级干部在惊吓之余同时又缓了一口气,他们为党中央挖出了“睡在我们身边的赫鲁晓夫”而感到庆幸,却再也不敢往下想了。进入6月,各省纷纷揭露出“三家村”一类的代表人物,大多是省委宣传部部长,文化、教育厅长,匡亚明、李达等都是在这期间被所在的江苏、湖北省委“挖”出来的。 [em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烟酒人生 楼主 2012-10-31 00:28:00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br/><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烟酒人生 楼主 2012-10-31 13:11:00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红,日日成香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烟酒人生 楼主 2012-10-31 16:44:00
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也读微笑背后的狡诈……。</fonts></fonts></fonts><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