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直板反胶复兴之马林篇---吴敬平

日单桧 2006-7-10 14:02:00
1999年第45届世乒赛,马林在男单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取得男单亚军,从那一刻起,中国的直板反胶传统打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此后,马林作为直板反胶新一代的人物在一系列的国际大赛中取得辉煌的战绩。
                                                      押宝
      1996年5月,马林在代表国家二队同国家一队的比赛中脱颖而出,顺利晋升国家一队。然而,同为“升班马”马林却不像王励勤、刘国正那样很快受到国家队教练的青睐。5月份晋升国家队,到当年11月冬训开始前,没有什么人看好马林,包括我自己在内。但经过反复考虑,我还是主动向蔡振华主教练提出,希望把马林分到自己组里训练。临近冬训,分配运动员的时候,蔡指导才明确把马林分到我的训练组里。
       当时马林的打法是正手反胶、反面长胶,发球抢攻时以反胶为主,接发球是反胶和长胶交替使用,整个打法显得十分落后。但是他当时也表现出了最大的优点,就是手上感觉好,正手的转不转发球有一定的威胁。
       1995年的天津世乒赛和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刘国梁、孔令辉为直板正胶和横板打法树立了榜样,而直板反胶却成为相对最薄弱的环节,缺乏代表性的选手。因此国家队加大了对直板反胶打法进行研究和训练的力度,蔡振华主教练当时非常严肃的给我提出了要求---------今后衡量我工作成效的标准,就是看我在直板反胶打法的训练上是否有所突破。这给我了很大的压力,通过分析我所分管的几位直板反胶选手(马林、秦志戬、王飞、韩阳)的技术特点和今后的发展潜力,我最后决定把“宝”押在马林身上。之所以下此决心,主要是看好马林打球玩命的精神、良好的手感,以及技术虽不全面但特点突出。为了实现目标,我主要做了三件事:
        1、和主教练蔡指导进行沟通,经他同意,把马林反面的长胶改为反胶,反面向刘国梁学习,走直板横打的路。让马林的打法向突出前三板、以正手全台进攻为主配合反面进攻的技术风格发展。
        2、确定马林在冬训中需重点解决的技术要点:(1)加强正手杀伤力,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抢冲下旋的半高球,着重改进正手发全力抢冲时全身力量传递的协调性;提高抢冲两条底线下旋长球的能力;提高全台正手连续进攻的能力。
      (2)增强在发球抢攻和接发球时抢冲半出台球的能力。
      (3)提高接发球加转快摆短的能力。
      (4)狠抓反拉弧圈球的成功率。
       这四点,是参照马林的技术特点决定的。由于他的发球以转以不转为主,而且质量很高,旋转差异大,对方在接发球时不是摆短就是搓长,而不敢轻易挑打。对方摆短,就很容易形成半出台球,对方搓长自然就是底线球,因此马林必须练好半出台球和底线长球的抢攻,这样才能加大发球抢攻的威胁。在接发球时,马林加转快摆短、只要对方回短,马林就准备抢冲半出台球,只要对方的发球一出台就坚决抢冲,绝不吊。因此加转快摆短、抢冲半出台球和底线长球就成为马林的技术核心,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制定马林此后三年的奋斗目标。那时我心理的想法是,争取让马林在45届世乒赛团体赛中能够通过竞争入五人主力行列,成为世界冠军。因为当时马文革、丁松的技术上升空间不大,只要训练得当,马林完全有可能赶超他们。
      从这以后,我就在马林的身上投入我几乎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每天为他加班加点地补课训练,连周日也不例外,有空的时候,就看技术录象,研究主要对手的技术特点和应对战术。我的这些做法,也曾引起了一些议论,认为这样做对我分管的其他队员不公平。我心理也非常清楚,这些议论有一些道理,但我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孤注一掷,那种内心的压力是谁也不能理解的,也很难对别人去说,只有自己承受。
                                                                                                                           待续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底板:蝴蝶刘诗雯ZLF FL 套胶:正手:狂飚III39度、2.2MM(黑)、    反手:DONIC F2(红)

12条评论

日单桧 楼主 2006-7-11 10:31:00
是你写的~~~~没有咱们交流一下 哈~~~~~~~~[em01]
底板:蝴蝶刘诗雯ZLF FL 套胶:正手:狂飚III39度、2.2MM(黑)、    反手:DONIC F2(红)
日单桧 楼主 2006-7-11 10:20:00
说实话是懒了点
底板:蝴蝶刘诗雯ZLF FL 套胶:正手:狂飚III39度、2.2MM(黑)、    反手:DONIC F2(红)
日单桧 楼主 2006-7-11 10:56:00
琢玉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训练,马林在国际比赛中开始斩露头角,取得了一些好成绩。这时,蔡振华主教练及时提醒我,马林的技术一定要不断创新,不可能“一招鲜吃遍天”,只有经得起对手的研究,才是过硬的技术。
     因此对于马林的训练,我除了力求保持他的特点之外,就是不懈的追加新技术。比如,那时的马林只会抢攻转与不转,而不太会抢攻侧旋来球,为此,我在发球抢攻环节中,增加了抢攻侧旋球的训练,增加了发正手近网短球后的抢攻训练。补充这些练习时,马林的心理其实不太愿意接受,觉得不是很适合他的技术特点。但我要求马林“不管你理解不理解,先练了再说。如果真的不适合你的技术特点,我们再调整。练都没练,怎么知道不适合你呢?”马林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只要教练要求他练新技术,无论他心理是否想的通,他都会尽最大努力认真去练。正是马林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使他的技术不断的丰富,在比赛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使我与马林越来越默契,一致同意不断创新才是保持技术先进的真正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我也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教练员,必须要具备控制训练进程的能力,使你的训练思路能够在训练中得到体现,当运动员不理解的时候要敢于坚持,而是基于对运动员的技术特点的充分了解和对乒乓球技术发展方向的正确把握。
       1999年在荷兰举行的第45届单项世乒赛上,马林和张莹莹配合,一举夺得混双冠军,第一次站在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提前实现了我让他成为世界冠军的愿望。在单打比赛中马林也发挥出色,先后战胜了金择诛、萨姆索诺夫、瓦尔德内尔,与刘国梁会师决赛,最后惜败,获得亚军。这次比赛,使直板反胶打法再一次站在了世界乒乓技术的前列,马林也成为了新一代直板反胶打法的领军人物。
底板:蝴蝶刘诗雯ZLF FL 套胶:正手:狂飚III39度、2.2MM(黑)、    反手:DONIC F2(红)
gzs 2006-7-11 08:09:00
马林的手上功夫可以说是一流的,脚下的功夫如何?-----早该减肥了。
......精彩无限!
臭球 2006-7-10 15:19:00

直板反胶复兴之马林篇---吴敬平

是我写的.
精英荟萃 乒乓结缘 欢迎大家常来聊聊天,灌灌水:http://www.pingpang.info/bbs/list.asp?boardid=5
zhxy200808 2007-4-24 22:42:00
马哥是我的偶像 虽然我比他痴长几年
eskilan 2007-4-27 01:44:00
马琳打法其实一直很先进的
zhangdl 2007-4-26 11:08:00
怎么有些球友死盯马琳长胖了点呢?怎么不看马琳的拼命精神?国家队里有谁能比?
sang0012手机认证 2007-5-4 12:08:00
马林先生是继刘国梁之后我国又一乒乓奇才,广大球迷永远支持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