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评测】Victas TD:高弹高粘,新时代的高速粘套

darkhorse手机认证 2021-3-11 16:18:57
近期网络上流传着这么一个视频:一个乒乓球牢牢地被一片Victas套胶粘住,一动不动。冲着这胶皮强大的粘着力,众多网友纷纷表示一定要购买。这多年以前出现在狂飚3身上的强大粘性,竟然重现江湖,而且还是一片外套!大伙满是期待:当粘性和高弹内能的海绵合体,将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微信图片_20210308114626.jpg

这片套胶就是Triple Double Extra(简称TD)。近期的全日本锦标赛,丹羽孝希将其用在了反手位。咦,这个有点奇怪。话说蝴蝶D09c面世之时,大家都很自然地以为这是一面正手胶。高粘性和高硬度嘛,打正手正合适。况且大部分人的反手位已经习惯了涩套,即便有些用上了粘套,也是软透、低硬度的。但这个TD,明显不软啊。泥洼老师用最高硬度的粘套TD当反手用,不会嫌太慢吗?难道是为了强化弧线和控制力?

微信图片_20210308114643.jpg

微信图片_20210308114647.jpg

我们先看一看Victas这个Triple系列的硬度和基本属性。

  
产品名称
  
硬度
粘性
适合对象
Triple Double Extra (TD)
57.5±3
超强粘性
国家队使用款
Triple Extra
  
(TE)
55.0±3
粘性降低25%
专业队使用款
Triple Regular
  
(TR)
42.5±3
高粘性
大众使用款
简单总结就是:

粘着度:TD>TR>TE; 硬度:TD>TE>TR
(值得注意的, TR是比TE粘的。)

这个适合对象的推荐,如果不是Victas在显示高逼格,那就是低估了广大中国球友对高硬度粘套的适应能力啊!而且,很明显,我们对超强粘性最感兴趣,偶像(泥洼老师)用啥,我们也必须用啥啊!

没错,今天主要就来测试这个TD的成色。

微信图片_20210308114653.jpg
这好像不是传统的粘套

传统的粘套该是啥样?高粘性,小力量球不走。中等力量下也不怎么走。发大力了,才开始“动”起来,一般要灌油或灌胶了才好使。以旋转带动速度。

这片TD呢?小力量下不走,中等力量就开始活泼了,咦,弹性很不错啊,速度也挺快。我才刷了一遍无机胶水啊。这个弹性和速度虽然比起顶尖的蝴蝶涩套Tenergy是慢了点,但毕竟是粘性胶面嘛,不过很接近了。是不是笔者打过的最弹、最快的粘套?极有可能(在不灌胶的情况下)。

把粘性护膜撕掉,74.3g整张,贴在笔者的横板板面上,约51g,稍微重了点。对于一般人来说,还是正手比较合适。要轻点的话,硬度要软点,可以考虑TR。因为TE的重量也不会轻多少。

笔者没打最软的TR。但据图片观察,TD和TE都是狂飚3那种高密海绵,而TR更像是发泡更大的蛋糕海绵。TR自然是软弹,但TD和TE依然毫不示弱。手上这个TD,就快得犀利。

微信图片_20210308114756.jpg

高弹性、强粘性、高密海绵

这个系列是中国生产。所以胶面的粘性自然不一样,摸起来着实粘,让人想起了好些年前的狂飚3胶面。现在狂飚3都为了提速而减低粘性。TD却反其道而行之。
手感上确实感觉到硬。因为类型跟狂飚系列不同,你很难类比大概是狂飚3多少硬度。但有39-40度那种支撑力。这个高密度海绵,让你觉得发力上限很高,不会只能稳健地拉多板,一板爆是可以实现的。

在弹击对方的弧圈球时,是最容易显现这个高弹性的。弹得有点容易出界。快攻的时候,得益于高弹性,一速也够快。将高粘性和高弹性统一于一体,TD确实是了不起。

微信图片_20210308114659.jpg

实战检验

台内控制:
这个高粘性的胶面,小球控制有如狂飚3细腻。摆短不冒高,劈长也容易。控制力方面可以说得心应手。

半出台提拉:
刚开始会觉得胶皮有点硬,适应了一会后,还是很好上手。因为这个胶面够粘,反手挂一板或者正手拉一板高吊,弧线能力确实强,很好上台。不过,这里看出跟狂飚3的一点差距:狂飚的旋转更强一点,更顶一些。TD虽然也超粘,但这板提拉的旋转没那么强。

发力拉冲:
拉冲时,在不灌胶的情况下,显然比狂飚3犀利很多。一速快很多。刷一遍无机胶水,不灌油打底,都能拉出高速,可见内能感是杠杠的。一旦灌胶,效果更不同凡响,直逼顶尖涩套的彪悍速度了。但一般我们不这么干。因为这就是一面内能胶皮了。纯无机蛮好的。

在对拉过程中,感受到了TD的高支撑力,尤其强悍的弧线能力,嘿,真的蛮稳的。在旋转表现和二跳方面,压迫感还是没有灌胶后的狂飚3强。这里我们发现了TD与狂飚3最大的区别:TD仍然是高速度的风格,是靠速度来制约对手,而非像狂飚3一样主要靠旋转。它没有狂飚3那么转,但速度犀利很多。不得不说,还是理念上的不同:虽然同是中国制造,但外套的核心还是速度至上吧。

当然啦,在塑料球时代,高速攻防是主旋律。通过拉一板很转的高吊来得分,越来越难,除非面临的对手比较弱······不然,只是转,太慢了,依然会被反拉。

防御和借力中的加力:
旋转上,TD还不能匹敌狂飚3。速度上,超出了。防守上也是很稳健。这个海绵甜区蛮大。尤其在借力中的加力,比如弹击对方的弧圈球,得心应手。速度飞快,指向性强,而且还挺稳。一下子,笔者理解了泥洼老师用TD当反手的想法:这胶皮真的不是传统又慢又粘的国产套胶,它速度确实不赖,内能感在粘套中是翘楚。撕起来很爽很稳,弹击又脆又快。
TD这个硬度放在反手位,于习惯高硬度的笔者而言,还好,但对于很多球友来说,可能TE或TR更合适。但不可否认,在专业选手手上,反手用TD没有一点问题。有支撑有持球,又有高弹性。正手位跟狂飚3还是有点差异。它没那么转,却足够快。对于那些要求一板拉得很转很转来制约对手的业余球友,狂飚3应该是更贴切的选择。对于要拉出速度上的威胁,或者要拉也要攻的球友来说,TD和软一点的TE都会是蛮不错的选择。笔者也相信,这个硬度,其实大部分业余球友适应下,都能打好。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欢迎交流,个人微信公众号:黑马聊乒乓

1条评论

Tiger 2021-3-11 22:36:36
说得想去搞一块来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