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浅谈乒乓球意识

热土 2009-8-4 00:01:00
 

   

ffice:office" /> 

 乒乓球意识,是指运动员在乒乓球教学训练和比赛中的一种具有明确目的性和方向性的自觉的心理活动。意识又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思路或观点,它只是让你自觉地想着这个问题。至于怎样想、用什么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哪是技术问题。以判断意识为例,它只是要运动员想着判断球,注意区别来球的不同特点。至于怎样判断来球,那是技术方法问题,不属判断意识的范畴了。如有人打球时,不看对方打的是什么球,一律愣头愣脑地抽,结果失误频频。这是缺乏判断意识的典型表现。另一人懂得应该判断对方来球,实践中也在紧紧地盯着球,但由于对方发球质量高,结果接发球时还是了。这就不是判断意识的问题,而是还未掌握好接发球的方法。

     科学意识

     一般人都能打乒乓球,但却不是谁都能打好。乒乓球运动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欲打好,则必须使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符合乒乓球运动的客观规律。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地总结自己和他人的训练和比赛经验,不断地探求乒乓球运动的规律,并用这些规律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苦练与巧练相结合的意识:

没有一名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是不苦练的,但却不是所有苦练者都能成为优秀运动员。乒乓球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当人们的行动符合其规律时,才能获得成功。探索规律,并用此来指导自己,这就是巧。所以,谁要想打好乒乓球,就必须苦练与巧练相结合。没有巧练的苦练,是傻练,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可说是白练;没有苦练做基础的巧练,也称不上是巧,因为它违反了训练的最基本规律。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乒乓世界 魅力无限 lyzmw@petrochina.com.cn

10条评论

笑天《水晶》 2009-8-4 21:19:00

苦练与巧练相结合的意识说的好呀在加上科学的方 法[em10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热土 楼主 2009-8-4 19:36:00

      佳铭版主也用表情图片给我回复贴子了!

    我看了很乐!

    哈哈!以后大家都学会,增加乐趣!

乒乓世界 魅力无限 lyzmw@petrochina.com.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热土 楼主 2009-8-4 19:16:00
 

  群秘书、蓝色水晶、佳铭你们好!谢谢你们的关注!

      看贴是学习,回贴是友情!

      意识是训练出来的。此贴是研究意识的人很好的经验。贴子很长,但我感觉很好,所以发在论坛里,我们共同学习。此贴我发第一遍因运行代码有问题,内容不显示,又发了第二遍,看贴的人能有个简单的回复,我很高兴,没白费劲!谢谢!


乒乓世界 魅力无限 lyzmw@petrochina.com.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蓝色水晶 2009-8-4 11:08:00

[em1002]好一个苦练加巧练,这才是国球爱好者学习的指南针。谢楼主为我们提供的精美大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佳铭 2009-8-4 12:35:00
[em99] 53IgF040.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热土 楼主 2009-8-4 00:15:00
 

调节意识。无论哪种技术动作,在还击不同性能的来球时,都必须自觉地调节动作。    具体可细分为:      1、力量调节意识:根据来球情况,适当调节自己的发力。来球慢且高,发大力;攻对方搓过来的下旋球,自己发力为主,稍借对方来球之力;对方拉冲不特别凶、球略向前拱时,借力中发力;对方发力抽或冲时,自己应借力挡一板或对付一板,不宜发大力。    2、拍形调节意识:应视来球旋转与高低,适当调节拍形。来球低或带强烈下旋时,拍形稍后仰;来球不转或与可网高时,拍形与台面垂直;来球上旋或高于球时,拍形前倾;    3、引拍调节意识:应视来球的快慢、高低、旋转等变化,相应调整引拍动作的快慢、大小和高低,切忌习惯性引拍(即不看来球,打完一板球后就习惯地将球拍引至原来位置)。如,对方拉过强烈上旋的弧圈球来,应高手引拍,并及时向前迎球(不要等球,更不能有向后的拉拍动作);对方来球下旋且低,应低手引拍;对方来球很快,应减小引拍动作幅度,加快引拍速度;来球慢且高,应适当加大引拍幅度,以利加力抽杀。
4、手指调节意识:打乒乓球,无论身体何部位发力,最后都要通过手指作用于球拍。手指是身体发力时离球最近的部位,感觉最敏锐。在发力时,手指有如长鞭之梢儿,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在发球时,触球瞬间的技巧全在手腕、手指的发力上。
5、调节用力方向意识:打球时,应视不同来球,注意调节用力方向。如,攻下旋低球,应多向上用力;攻不转球,以向前打为主;攻打上旋强烈的加转弧圈球时,应向前并稍向下用力。
6、还原意识。每打完一板球后,应迅速调整重心,将身体尽量还原至接近准备姿势,以为还击下一板球做好准备。有些人因缺乏此意识,打完一板球后,身体重心、手臂和球拍较长时间地停留在结束动作上,待对方将球还击过来,往往有来不及的感觉。

体会击球动作的意识。每打一板球,都要对整个击球动作有清晰的肌肉感觉和表象,尤其是拍触球瞬间的发力情况应该清清楚楚。打丢一板球,应立刻回忆动作,哪儿错了?怎样才算正确?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动脑筋还应越来越细。如攻球出界了,出界多少?刚才的击球动作为什么把球打出界这么远?有了这种意识,练技术才会有收获。否则,一点体会没有,技术怎么能进..

乒乓世界 魅力无限 lyzmw@petrochina.com.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热土 楼主 2009-8-4 00:13:00
 

立志意识。志向,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人产生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推动人们的实践活动。志向总是同毅力相伴而行。一名运动员没有坚定不移的志向,就不可能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也就不可能实现自己的志向。少儿学打乒乓球,一般多从兴趣开始,而教练员则应随其进步不断地培养他们立志的意识。否则,就会如同古人所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判断意识。对付不同的来球,应用不同的打法。若想打好球,首先应对来球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这是正确还击来球的前提。     

盯球意识。盯球,是正确判断的基础。不少人对来球判断不及时或错误,都是因为盯球不够。运动员每打完一板球后,都应随球密切注视对方击球的动作(尤其是击球瞬间的动作),并紧盯对方击出球的弧线。

移步意识。对方来球落点和节奏不定,为确保在最佳的位置和时间击球,或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特长技术(如反手位用侧身攻),必须移步击球。应明确,打乒乓球绝不是单纯的手法问题,随技术水平的提高,脚步移动的重要性将越来越明显、它是争取主动、抢先进攻的有力保证。    

探索合理击球点位置的意识。所谓的击球点位置,即击球点与身体的相对位置。     各种技术动作,都有一个最适宜的击球位置。它虽有个一般的规律,但因人而宜十分重要。所以,运动员在打球的实践中必须不断地琢磨与研究自己击球时最适宜的位置……     打、摩结合意识。打乒乓球有两个最基本的力,一个是撞击球的力,简称为打;另一个是摩擦球之力,简称为摩。除近网大高球,可以用单纯的打外,打其它的球,都必须是打与摩的结合。细究起来,这里还有两层意思。    1、快抽时,以打为主,摩擦为辅。打,可增加球的速度和力量;摩,可使球产生上旋,上旋有利于制造合理的击球弧线。    2、制造旋转时(如拉弧圈球),应以摩擦球为主。但是一味追求摩擦,势必物极必反。擦球太薄,反而用不上力,自然难以打出旋转强烈的球来。应先打后摩,即以打的动作将球近似粘于拍面,然后再加力摩擦。

乒乓世界 魅力无限 lyzmw@petrochina.com.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热土 楼主 2009-8-4 00:10:00
 

            浅谈乒乓球意识

 

       乒乓球意识,是指运动员在乒乓球教学训练和比赛中的一种具有明确目的性和方向性的自觉的心理活动。意识又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思路或观点,它只是让你自觉地想着这个问题。至于怎样想、用什么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哪是技术问题。以判断意识为例,它只是要运动员想着判断球,注意区别来球的不同特点。至于怎样判断来球,那是技术方法问题,不属判断意识的范畴了。如有人打球时,不看对方打的是什么球,一律愣头愣脑地抽,结果失误频频。这是缺乏判断意识的典型表现。另一人懂得应该判断对方来球,实践中也在紧紧地盯着球,但由于对方发球质量高,结果接发球时还是“吃”了。这就不是判断意识的问题,而是还未掌握好接发球的方法。

     科学意识。一般人都能打乒乓球,但却不是谁都能打好。乒乓球运动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欲打好,则必须使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符合乒乓球运动的客观规律。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地总结自己和他人的训练和比赛经验,不断地探求乒乓球运动的规律,并用这些规律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苦练与巧练相结合的意识。没有一名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是不苦练的,但却不是所有苦练者都能成为优秀运动员。乒乓球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当人们的行动符合其规律时,才能获得成功。探索规律,并用此来指导自己,这就是巧。所以,谁要想打好乒乓球,就必须苦练与巧练相结合。没有巧练的苦练,是傻练,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可说是白练;没有苦练做基础的巧练,也称不上是巧,因为它违反了训练的最基本规律。     

乒乓世界 魅力无限 lyzmw@petrochina.com.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群秘书 2009-8-4 06:03:00
楼主辛苦了,这哪里是浅谈啊,我感觉谈得很深啊,很受益哟,谢谢啦。[em2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