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八喜杯”我与乒乓球的故事征文:此情留待长追忆

反手偏左手机认证 2009-12-11 20:07:00
   

此情留待长追亿ffice:office" />

 

前一阵子出差,正好到了两个球友所在的地方,其中一位,就是当年曾经一起并肩战斗过的“大老张”。因此,两天的时间过得飞快,先是一番鏖战,然后把酒言欢。酒至半酣,与“大老张”又共同追忆了一番“激情燃烧的岁月”,于是,老战士、大刀柴、硬脖李等人的球场往事,成为了我们共同追忆的话题。

可敬可爱的“老战士”

我认识“老战士”时,他已经快近50岁了,但是能把一辆破自行车骑出摩托车的风范。打起球来腾挪跳跃、灵活无比,堪称“千拍不累”。有一次与“老战士”酣战一上午,已经腰腿俱疲、体力不支。“老战士”一记重扣,银球飞出老远,不等我转身,“老战士”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兜了一大圈把球捡回,放在我面前,笑吟吟的回到对面等着发球。反复如是,我累得扶案直摇头,而“老战士”仍然体力充沛,捡球不疲。从此,这种不知疲倦、精力超人的风格就冠名为“战士”了,因为他年纪大,所以大家就尊称为“老战士”。

严格地说,“老战士”的水平并不高,但是对乒乓球却痴迷非常。当初,他与“硬脖李”同为本单位下属车间的炊事员,因此有较多的空余时间。俩人每次在做饭前,先到球室分了高低,决定做饭分工;等大家就餐完毕,再到球室决定谁来洗锅刷盆。

后来,“老战士调到机关负责保洁工作,我们成了正儿八经的同事。由于机关工作经常加班加点,我打球的时间很少,而老战士也没有了白天打球的自由。于是,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下午临下班前,“老战士”最后一次清扫楼道。经过我的办公室,会笑吟吟地进来问:“今晚搞不搞几下?”如果我没有时间,“老战士”仍然浅笑道:“那你忙!”,然后接着拖地。如果我告诉下班后球室见,老战士会喜上眉梢地飞快干活。等我下班后吃完饭,换好衣服来到球室时,球案已经擦干净了、地已经反复拖过了、暖瓶打开了塞正冒着热气、窗户已经有新鲜的空气涌进来了,剩下的事,就是挥开膀子,大战三百回合。

最感谢“老战士”的是,他的“铁搓”打法使我练就了命中率奇高的弧圈球。许多年后,当我四处寻找球友打球时,总会想起手扶拖把笑吟吟地站在门口的“老战士”。

眼高手低的“大刀柴”

“大刀柴”姓柴,因手舞一把当时我们乒乓圈子里并不多见的横板,故命名为“大刀柴”。

初见“大刀柴”时,我还没有到机关,有一次去开会,“硬脖李”在中午时分约我挑战,并为我特意准备了一把横拍。

打了没多久,有几个人相继涌进来,坐在旁边观战。

其时,我的弧圈球刚具雏形,还以高调为主,但也足够“硬脖李”招架了。此时,坐在一边的一位带眼镜的胖子开口指导:“他的弧圈球顶转,要注意压一下。”

过一会,他上来过招,由于没有带拍子,操起球室里的一块成品拍就上阵了。结果可想而知,被我杀得片甲不留。

没过多久,我调到了机关。“大刀柴”扬言要找我复仇。这一次,“大刀柴”带来了自己的“成名武器”,一把正手贴狂2、反手贴狂3的红双喜5星球板。由于使用自己的球板,“大刀柴”的实力充分得到发挥,正手拉冲猛、反手弹击凶,我被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此战之后,“大刀柴”几乎坐上了本单位乒乓队头把交椅。

但遗憾的是,由于打球时间不多,且身体逐渐发福,“大刀柴”的状态很不稳定。状态好时摧枯拉朽,状态差时屡战屡败。特别是有一次参加系统的比赛,开赛前还戏谑要一展横板威风,但开赛后形势急转直下,被寄以厚望的“大刀柴”状态全无,最后从第一主力位置沦落至第三的位置。

“大刀柴”的打法属于典型的不讲理打法,正反手全是猛攻猛打,我称之为“专业的战术、业余的技术”,虽然气势如虹,甚是好看,但命中率却不固定,加之又无耐性周旋小球,因此一旦进攻受阻或者命中率不济,那么就会输在自己拍下。

但正如“大刀柴”自诩的那样:他的到来,以特有的快攻弧圈打法,在本单位乒乓圈里确有“换脑”的意义,让那些以“铁搓”打法自居为高手的老前辈及新学球的年轻人,真正见识了乒乓球的凶猛和霸道。

后来,我和“硬脖李”远赴他乡,“大刀柴”为我们送行时,准备的是两瓶陈年“剑南春”。

临阵就慌的“大老张”

“大老张”比“老战士”小好几岁,但他早早谢顶,外加面容沧桑,看起来倒比“老战士”大了不少。

“大老张”由于手腕受过伤,握拍姿势显得松松垮垮。但正因为手腕的原因,却练就了2项“绝技”:其一是“弹推”,尤善推直线,速度快、线路刁、落点准,真是鬼神莫测;其二是正手攻,是那种撇着手腕滑板似的攻,球路通常是外斜线,让对手很难防守。

以我、“大刀柴、“老战士”、“硬脖李”和他组队参赛时,他当仁不让的是第一主力。在正式比赛中,他心理素质不稳的问题成为了发挥水平的最大障碍。记得有一次团体小组赛争夺出线权的战斗中,我力拼对方第一单打而险胜,他面对平时交战如同专业打业余的对方第二主力,却在20领先的情况下放起了高球,结果被对手连扳三局,也把大好形势拱手让与了对方。

他的这一问题,在以后的多次正式比赛中都不同程度的发生。所以,谁都知道他是“高手”,而又不认为他是“真正的高手”。

多才多艺的“硬脖李”

由于早年颈椎生长骨刺,后来钙化,所以他的脖子不能像我们正常人一样灵活转动,显得极为僵硬。甚至在有一次打比赛时,被外单位人称做“身残志坚”的代表。

但由于早年练过健美,身体极为健壮,臂力极强,加之使用一把日式直拍,所以正手弧圈极具威胁。不过由于身体的原因,步伐移动较差。

“硬脖李”的经典之战,是一次比赛中差点将当届的单打冠军拉下马。应该是在淘汰赛第一轮,双方相互并不认识,所以也不知道水平高低,很快大李就以大分20领先。对手已无路可退,最终决地反击,将比分逆转。这一战的意义,就是让许多人知道,虽然“身残”,只要“志坚”,也可成为“高手”。事隔多年,仍然还有人向我打听他的消息,听说他放弃了乒乓球后甚为遗憾。

“硬脖李”爱好广范,青少年时习健美,现在还时不时显露一把比常人健壮许多的臂膀;后来迷天文,曾经自费购置天文望远镜,并带领一帮小屁孩们夜观星像被传为佳话;因颈椎有病,自学针灸;后来打乒乓球,成为单位高手;爱鼓捣电脑,成为单位电算室首批网络工程人员;放弃乒乓后改捡石头,现在家中奇石无数,还为奇石协会建立了网站。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几个人或者在球台上挥汗如雨,或者聚在一齐神侃闲聊,或者在工作中互帮互助,真是胜似知己,情同手足;几次代表单位参加系统比赛时,一齐在赛场上并肩作战,一齐大街小巷遍尝美食,一齐在网吧中陷入虚拟战争的快乐,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记忆。

在这几年间,由于机构改革,我和“硬脖李”远赴他乡。在一年多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我只能独自抚摸心爱的球拍独自回味当初的快乐。“硬脖李“由于照顾女儿,不得不中断了热爱的乒乓球。我们原来的球室,成为了“老战士”和“大刀柴”的天堂,据说由于一些外单位高手的加入,这两人水平突飞猛进。但好景不长,后来“大刀柴”和“老战士”工作发生了变动,我们的5人团体终于烟消云散了。

几年的奔波安定下来,我又能够再次鏖战球场,在新的环境中,又认识了许多新的球友,但却再没有当初肆意欢笑的心情,始终找不到当初情同手足的感觉。

时光流逝、岁月飞驰,有些事终究要成为过去,有些人终究会成为记忆。这段激情与快乐的时光也许一去不复返,但仍将会时常在不经意间浮现,以一种特有的温暖让我不断感悟友谊,继续融入难以割舍的乒乓之旅。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0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