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下旋弧圈”-不用再争论了。

CoolBird 2003-10-25 10:41:00
最近许多球友在争论关于“下旋弧圈”的问题,我也一直很纳闷,不知道这种球是怎么拉出来的,昨天看了马林和老金的比赛,我觉得所谓下旋弧圈的急论可以告一段落了。其实,马林反面“拉”出来的球并不是拉出来的,准确的说,马林的反手拉下旋、侧旋其实并不是拉,是一个拧的动作,即先兜住球,制造旋转,再把球打出去,打出来的球主要是侧旋,极个别的带点下旋。
如果是拧侧旋的话,以磨擦球的中部为主,从右向左磨擦,如果拧下旋,是从球的中右向左前下磨擦,实质上是一个反面的削下旋,普通反面削一般是从左向右,但马林这种打法正好相反,又因为动作结束前加上了一个类似于横拉的假动作,所以看起来是拉出了下旋。
以后大家还是别用下旋弧圈这种提法了,太业余了,还是用反面拧这个叫法吧。大家以为呢?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28条评论

robertpbs 2003-10-28 12:20:00
其实这种弧圈拉的旋转轴与普通的上旋弧圈不一样而已。如果把普通下旋球的旋转轴倒一下,就变成上旋球了。大家如果细细体会,还是很好理解的。
结交北京乒乓高手!
@PLAYBOY@ 2003-10-27 01:04: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常青手机认证 2003-10-28 09:52:00

同意

我也认为往上拉的球一定是上旋[em09][em08][em12]
keyuan8 2003-10-29 23:01:00
技术板主高明啊,从这点看,COOLBIRD肯定不是技术板主的对手了。COOLBIRD,智力大大地不行。
robertpbs 2003-10-29 23:22:00
乒乓球有26种旋转,常用的不过几种,目前还是有很多新技术可以发掘的。说不定过几个月马琳会使用正手背面拉球,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0-29 23:57:34编辑过]
结交北京乒乓高手!
robertpbs 2003-10-29 23:45:00
说实话,我为了研究这项技术,付出了沉痛的代价--长时间的练习,手腕严重受损,只能停球一个月。一开始我身边的朋友都不能理解这项技术,但我亲自做了示范后才慢慢接受。

这项技术2001阎森就在用了,但是蔡猛解说时说:大家看,阎森拉了一个下旋弧圈。我当时还以为是蔡大嘴口误,没有放在心上。但两年后的今天,王皓和马琳熟练地使用这项技术后,我才想起两年前的事。我们这儿这项技术最早使用者是我们大学的前乒协主席,他的这招用在台内反手起下旋有时还真管用。我当时曾经嘲笑他的横打动作不伦不类,当是我渐渐发现,随着大家台内控制球越来越严密,上手越来越难,所以反手台内上手成了关键,也就是今年夏天,我正式开始练习这项技术,至今5个月左右,对方回球旋转不强时能拉出下旋来,但是对方强烈的上旋来球就不行,来不及做动作。我相信和我以前一样对这项技术还持有怀疑态度的球友会慢慢改变观念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0-29 23:59:04编辑过]
结交北京乒乓高手!
凡普手机认证 2003-10-29 10:26:00
往上也可以拉出假弧旋了,
但我自己技术不精,
一直觉得不是件简单的事,(磨擦很钝?算不算是挂呢?)
尤其是实战当中,更不好运用。
robertpbs 2003-10-30 14:18:00
以下是引用keyuan8在2003-10-30 13:37:56的发言:
coolbird,你听清楚了吗?技术板主才是真正的高手,既有理论又有技术,比你高明多了。我有时真得怀疑你的知识与所受过的教育水平。如果中国乒乓球界仅仅能够培养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那么就是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悲哀。运动员的寿命周期那么短,有时我都为那些被淘汰的大孩子而痛心,因为他们除了会打球以外,已经几乎什么也不会了。


不能这么说,6个月前我还和同伴为这问题争个不停了,但时我怎么也不会相信能拉出下旋球来,但事实胜于雄辩。我想coolbird可能一下子对这项技术还不熟悉,所以有些疑问是在所难免的。说起理论和实际水平,各地的高手实在太多了,象版主IDAHO 和YE马林 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技术水平就比我要高很多。coolbird是学习理工科的,我建议你到图书馆看看早期的《乒乓球的旋转》,那才是真正的精华。我是学外语的,里面有些东西还看不懂。

当然,我们版主说的东西不一定都正确。所以欢迎大家来技术版对技术问题进行各自的论说,当然是要在友好的气氛下进行,要免去一切人身攻击,说话要文明,这样论坛的整个人气都会上来。

“侧拉”这项技术确实有争议,我自己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明白和弄懂,对它的理解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所以网友们提出相反意见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学术上也不是提倡百家争鸣嘛,大家在友好的气氛中对乒乓球技术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我们是完全欢迎的

coolbird是一位热心的网友,发表了不少有价值的帖子,所以希望你继续支持这个论坛,多多发贴。
结交北京乒乓高手!
keyuan8 2003-10-30 13:37:00
coolbird,你听清楚了吗?技术板主才是真正的高手,既有理论又有技术,比你高明多了。我有时真得怀疑你的知识与所受过的教育水平。如果中国乒乓球界仅仅能够培养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那么就是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悲哀。运动员的寿命周期那么短,有时我都为那些被淘汰的大孩子而痛心,因为他们除了会打球以外,已经几乎什么也不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