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顶尖选手的发球技巧

兵乓好友 2011-5-12 19:05:00

顶尖选手的发球技巧

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每一分的而开始,它是乒乓球技术中唯一不受对方制约、主动性很强的技术。一个高质量的发球,可以起到先发制人的作用,有好的发球技术也会在相对劣势的情况下占有优势。以下介绍几位顶尖选手的发球技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李晓霞的不转长球

  2007年萨格勒布世乒赛,站在女单决赛赛场上的是中国队两名年仅19岁的新秀李晓霞和郭跃。虽然李晓霞最终败北,但她兼具杀伤力和稳定性的两面攻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我们对她的未来充满期待。

  李晓霞的发球以发转不转结合的短球和侧旋短球居多,同时配合不转的底线长球。发球看似普通实则暗藏杀机,接发球的一方和男女完全看清旋转。

  李晓霞的这种不转长球,发球突然性强,速度快,弧线低,能够有效地破坏对手的战术。发不转长球时,即使球速再快,一旦弧线过高,就难免会被对方进攻。李晓霞的不转长球质量极高,球的弧线几乎刚刚从球网上滑过。要想发好不转长球,除了成千上万次的联系,还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击球点高低位置的把握。

  虽然降低击球点可以使球落台后弹起的高度降低,但增加了下网的风险。因此发球时必须坚定。高手对阵当中,出台长球一旦发不出质量,等于送分给对方。况且不转球在落台后会微微上浮,即使进攻时击球点较低也不常出现“下网”这种失误。越是在激烈的比赛中,越是果断地变化,此时不放大胆尝试一下发长球,或许会收到意外的效果。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李佳薇的配套侧旋发球

  新击破队能够登上广州世乒赛团体决赛的舞台,身为队中一号的李佳薇无疑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李佳薇是正手生胶,反手反胶的快攻结合弧圈打法,比赛中她一贯采用反手发球。反手发球多见于横板选手,发球后便于两面上手,可以发挥横板反手位的进攻优势。

  虽然当今乒坛正手发球逐渐成为主流,但对于坚持近台两面进攻的李佳薇来说,反手发球更为适合自己的风格。李佳薇的发球动作较小,挥拍速度快。无论是侧上还是侧下,她的挥拍从头到尾都保持了高度的相似性,只有触球的一刹那拍形才会出现微妙的区别。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对手来说,接好她的发球都是一个难题。

  想着增加发球变化性或者在发球后准备两面上手的业余爱好者可以参与李佳薇的反手发球,熟练之后能够在关键时刻起到杀手锏的作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冯天薇的逆旋转发球

  奥运会团体赛中帮助新加坡历史性地收获银牌,单打比赛中使张怡宁也陷入苦战。冯天薇,这颗世界乒坛的超新星无疑使很多人都记住了她的名字。冯天薇的特长在于正反手稳健而又不失锋芒的弧圈球进攻。尤其是她的正手实力与中国顶尖选手几乎旗鼓相当,令人称奇。

  冯天薇在发球时为了最大限度配合其前三板的攻势,在旋转上下了很大功夫。冯天薇的发球以逆旋转为主,通常是带有下旋成分较多以及侧旋成分较多的两种发球。发球的落点以正手位和中路居多(对手右手执拍),一旦对手接发球稍有失误她就会果断的进攻。

  冯天薇在发球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上半身转动的力量。在进入后续动作时,上半身已经朝向了球台。正是上半身大幅度的转动,给挥拍进一步增添了力量,发球的旋转因此变得更强。

  整套发球动作不仅快速流畅,而且发球的后续动作使身体自然朝向前方,有利于下一板的衔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奥恰洛夫的配套侧旋发球

  已经逐渐成长为世界顶尖选手的德国“新”金童奥恰洛夫,出众的世界排名为他赢得了直通北京奥运会的名额。我们曾经向与他年龄相近的水谷隼和岸川圣也询问他的特点,两人不约而同地提到这位德国年轻人拥有“旋转很强的发球”和“厚实的中远台实力”。

  奥恰洛夫的发球以独特的反手发球为主,在以反手发球为主要战术套路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对手以及场上形势的变化,有时也会换成正手发球。他的正手发球旋转很强,动作和他的反手发球同样独特。

  已看到奥恰洛夫正手发球的动作,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下蹲砍式发球,但他并没有通过下蹲来借力,而更多的是利用手腕和手肘的发力给球加转并控制落点。膝关节的屈伸用来吸收冲击,保持重心的稳定。奥恰洛夫的侧上(下)旋短球。他的正手发球以发中路偏正手的上(下)旋居多。变化莫测的发球使他本身就厚实的中远台实力更增威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水谷隼的配套侧旋发球

  未满弱冠的高中生水谷隼能够在06、07年度蝉联全日本冠军,成长之快令人瞠目结舌。纵观整个系列赛,他的整体实力固然非常突出,而起发球技巧尤其令人侧面,在关键时刻往往能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水谷隼的发球以发正手半高抛为主,能够很好地借助球下坠的力量,旋转较强。不仅上下旋的动作非常相似,球落台后的运行轨迹也十分相近,经常会造成接发球的一方判断失误。

  水谷隼的配套的侧旋发球,有可能是上旋或下旋的其中一种。因为不仅肉眼无法看清他的发球动作,连高速相机的快门也没有捕捉到触球的瞬间,再加上他的上下旋动作非常相似,所以无法在这里判断他的发球种类。

  水谷隼发球动作的最大特带你是“引拍很晚”。球抛起后持拍手较为放松,球到达最高点开始下落却仍然不做任何动作,直到球落至头顶高度时突然启动,前臂手腕加速发力,一气呵成。出手动作既小有快,隐蔽性很强,这也是众多选手无法判断水谷隼发球旋转的原因。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4条评论

时尚先锋66 2011-5-12 20:39:00
不错不错,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angxudong 2011-5-12 20:19:00
不错不错,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乒分秋色 2011-5-12 20:59:00
针对性的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东东40 2015-10-1 23:00:14

不错不错,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