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群友JYJ原创:街头乒乓——打球打到“不讲理”

H红与黑H 2012-1-18 10:35:00

 

在草根乒乓舞台上,有那么一群人,没有专业的背景,不受打法的束缚,没有年龄的限制,不以输赢的计较,与专业的打法有着鲜明的对比,在这个民间乒坛百家争鸣的年代,他们尝试着不同的风格,施展着个性打法,乐此不疲的刷新着乒乓的定义。专业选手的比赛固然精彩,但民间草根乒乓也有独特的味道,选择“怪”这个体裁来写,一方面是想记录这百花齐放风景,另一方面在收集民间特有特色打法。至此将其取名为——街头乒乓。

街头乒乓——打球打到“不讲理”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身边有这么一种人,用的球板是叫不上名字的旧板子,胶皮也老化的似乎是经历的多少年的沧桑厉变,球拍边磕伤痕累累即使是缺一块也无所谓。即使拍面上沾了一层土,擦擦——照打不误。就是用这样的球拍,照样把对手打的东奔西跑、没有头绪。

他们打球似乎蛮不讲理,什么匪夷所思的球都能打出来。你认为不能打的球,他给你暴一板;你认为已经没希望的球,他从台底给你捞起来;你觉得你的弧圈拉得质量相当高,他却“啪”的一下把球给你抽回来。真是怪的离谱。

我曾经开玩笑的对他们说:“你们竟然是江湖中赫赫有名的‘丐帮弟子’,天下第一大帮,历经磨难不换拍难道是为了熬成‘九袋长老’否?”呵呵,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戏话而已。深思一下他们这样“不讲理”的打球,确有让人琢磨的地方。所谓不讲理,不仅仅指他们用旧拍子“不讲理”,而且还有他们打出来的球也同样“不讲理”。

到现在为止我所遇到的打这种“不讲理”球的有两位风格截然不同的球友,这两位都是值得我去记录的。现在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看看您身边是否还有这样的“丐帮弟子”。

第一位应该说是我的师弟,一个大学的,比我小一届。第一次认识他是在乒协的训练室,那时候正在装修准备招新。地上到处都是墙皮、灰土。我在那收拾呢,他溜达着过去了。简单的聊了几局,一说是球友,就来了兴趣,交流一下。没想到这小子从包里抽出个破拍子,球拍边磕的坑坑洼洼,胶皮一点粘性都没有,据考究像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供销社里的库存。一看就是压箱底多少年,收拾屋子才重见了天日。

就是这么一个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家伙,打法另类到难以想象。不管什么球全部就是进攻,怎么说呢,即使他防守,也感觉他是在进攻。摆短牵制,侧身暴扣,反手推挡,移动抽打给人感觉无时无刻不在进攻,很难想象他用的是个“古董拍”。他的得分手段基本上是搓和扣。动作幅度超小,发力点基本上是手腕,步伐很到位。更有意思的是几局过后他的拍子沾满了土,但是丝毫不影响他进攻。可是打弧圈的粘性胶皮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他的打法立即爆冷了整个学校,迎新赛也拿了冠军。和他交流过的人都觉得和他打是个很头疼的事——蛮不讲理。也许越不讲理越赢球。不管什么球都一律抽,整个一不按套路出牌的主。对方根本对不上点。基本上都是看他在进攻,他的进攻能力和抢攻意识超出了常人。

近网球控制,紧接着就是侧身引拍,只要球不是太低,全部抽打处理,谁能想到从接发球就被牵制,如果和他硬碰硬除非比他速度还快,还要暴力,从第一板开始就不能松懈,一松懈就要被反击。

现在他依然用着破牌子拍子,又一次在网上问他:“还用你那破板子呢?”他告诉我:“是,好拍子用不惯。”一种欣喜的兴奋幽然而升,终于找到比我抠门的人啊!

我遇到的另一位“不讲理”球友是上了年纪的老师傅,和我们住的一个大院里,他的装备也非常“寒酸”,胶皮略带粘性,但也属于快要龟裂的那种,两面都贴着加重海绵,基本上是球友淘汰下来送给他的。

区别于我师弟那种进攻性“不讲理”他打的是防守型的“不讲理”, 这块重拍子在他手上确被化腐朽为神奇,控制大师一样,球触到在他拍子上似乎有一个停顿,然后按照他老人家的意识旋转,通常他接过来的球落台后是不往前走的,而是往左右两边旋转。造成对方判断失误,即使判断清楚,由于落点和拍型的难以掌握,也通常会失误。和他打球感觉他是在逗球,主动放一个半高球,然后退到中后台等着扣来的球,然后就是进入正轨的防守,不管怎么扣,他都能借力打力,还借力制造旋转,一松懈,他再撩你一板要不就扣你一板。多少年他的名次在我们系统里稳居前三,一般人都不适应他的超强防守和制造旋转。另外还要强调的是他的发球也同样具有超强旋转和角度。如果节奏不对的话错过了击球点,回过去的球则会被扣杀掉的。当然他更多选择借旋转往下劈杀。

呵呵,一个怪老头。

我对这种“不讲理”的打法,既是钦佩、羡慕,也是迷惑。羡慕和钦佩的是他们的手感和身体协调能力要优于常人,可以打出匪夷所思的球来;迷惑的是他们怎么会用这种拍子打出如此“怪”的球来,

我做过实验让他们换打斯蒂卡,还有蝴蝶的板子,排除刚开始不适应的因素,他们处理同样球,用同样的方法,效果和以前大不一样,即使用击球感觉和他们旧拍子相似的球拍。很多旧拍子能回过来的球,用好球拍根本就回不过来。

这种大相径庭的反差原因可以做一个假设,就是假设他们的球板问题,那么就是说他们用的板子保留着一种“手感记忆”,在接触球的一瞬间,他们是靠手感记忆去打,他们能够打出匪夷所思的球是由于人和球板的结合才行,而触球一瞬间的旋转、爆发力是靠着平时的记忆去打。

旧的拍子并不能称之为不好,关键是适合不适合自身的条件。我们经常比较的说“谁用的板子都破成什么样了,照样能赢,用太好的球拍没多大用,还是看技术。”其实这应该辩证的看,一半对一半不对,他们用的旧拍子是适合他们的打法和对球的理解的,一些细微的调整是需要这种球拍来调节的,而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也许你就是只有用高档拍子才能打出精彩的回合。他们几年不用粘一次拍子,你也许每次打球都要粘。个人的打法不同,没必要想任何人看齐。

一件小秘密存在于他们的拍子里,别看旧胶皮、旧海绵、旧木板,但是这三样结合的非常自然。试打一下确有不同的感觉,不管硬度、弹性、还是柔和度给人感觉指标全部都是平缓。对他们的装备猜测是:虽然胶皮没有粘性,但完全可以为缓冲用,增加触球时间和撞击球拍后的吃球度,别小看增加那一点点时间,就是这点时间高手就能完成很多的技术要领。

球拍木板是老的椴木木板,经过多年,木质结构和硬度多多少少的肯定发生了变化,这种板子越是时间长越趋于柔和,和胶皮海绵之所以结合的好,可能是老化后当时粘贴他们胶水成分渗入到木板和海绵里,结合处柔和的很,性能指标趋于平缓。所以击打的时候没有震手的感觉,透板性也非常好。所以说要这些拍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

对于这些“不讲理”打法是怎样练成的,众说纷纭。有得说是他们也是曾经经过训练的,有的说就是打的多了也就成这样的了,有的说只是随心所欲,怎么想怎么打。其实怎么打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够把不规范的动作很自然的做的到位协调,控制球的手感超强,他们的发力点是在手腕上,动作紧凑、弹性,也即是说他们大部分动作都是迷惑项,真正产生效果的就是击球那一瞬间。

“不讲理”打法人数众多,打的都不是常理球,因此显得更加有趣味性,在草根乒坛上增添了一种喜气,看他们打球永远不知道他们下一板会有什么样的动作,永远给观众们制造悬念。至于文章中提到“丐帮七八九袋弟子”完全是善意的戏称。当身边这种“不讲理”打法球友出现的时候,我们也许除了欣赏还能做的就是拍拍他的肩鼓励他说:“你打的非常棒,继续努力坚持下去,一定会直升九袋!我看好你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8 10:36:42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精英乒乓网技术群 87931288 精英福州乒乓比赛QQ群现场直播视频 217652513

4条评论

ymmy2001 2012-1-18 10:51:00

确实有这样的人啊,我们这里有个家伙,就像你说的老人家一样,越烂的拍子打的越好,怎么都打不死,要不场地有点小估计都能给防回来。

球拍烂到让人不能容忍,不过仔细观察了下,也有道理,烂板进攻速度不快,可是手感很好,海绵很软,能含住球,老化的胶皮是天然防弧,不知道哪里来的颗粒胶也算长胶。正因为拍子没力,可以把手感无限的放大,不管多大力量的球只要碰到拍子都在可以容忍的范围内,他还是可以很悠闲的制造弧线回回去。

 

对付他我有个好办法。。。。。。他从来不带拍子,来了后谁的破用谁的(我们这里活动室的拍子都是烂到极点的拍子,我家里20多年前翻出来的拍子胶皮都比那个好一点)。。。。。所以,一看他来了立刻把所有的烂拍子都收起来,然后递一块去年粘的银河给他。哈哈哈 [em1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ujing214 2012-1-18 10:47:00
[em10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hiwuzhi 2012-1-19 09:19:00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02553249 2012-1-24 21:52:00
是啊,见过这种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