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有的人球打得熟,有的人球感好——让我们共同面对——练球究竟练啥?

余业余业123 2011-7-16 00:29:00

经常听到朋友们说
此人球打得很熟
偶尔听到专业运动员或者乒乓专家说
此人球感很好
什么是熟
什么是球感好

在我的打球生涯里碰到各种各样的对手
随着自己的练球也多多少少有些进步
这就是所谓熟所谓球感好吧
但这个问题一直困扰我很久
1、这是非常抽象的一个概念
2、熟代表什么
3、球感好代表什么
打球打熟还是可以的
多打就成
球感是个啥
正是由于这样的思考
才让我一直有深究的渴望
这一追不打紧
一查还真查出点什么
是否是什么
还是让朋友们来说短论长吧[em1003]

 

打乒乓是人打乒乓
让我们仔细看打乒乓的参与方



所以打乒乓的实质就是如何驯服乒乓球也就是人球合一的游戏!
驯服乒乓球就是让乒乓球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驯服的工具是拍
而拍是完全由人掌控的
因此人球合一的实质是拍球合一

 

所以拍的特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也就是说打乒乓不了解拍肯定是不行的
拍是底板和胶皮共同组成的
底板有底板的特性
胶皮有胶皮的特性
胶皮有反胶、生胶、正胶、长胶
我们关心的是它们组合以后的特性
也就是拍的特性
早就有了!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欢看试打报告
笔者看了几则试打报告[em1001]
关于拍的特性试着归纳了以下几条
1、甜区
2、速度(弹力)
3、摩擦
4、穿透性
5、控制
6、容错
如果不全请大家补充
谢谢先了

 

说完拍当然就是说人了
人的特性
a、身体素质(体能和运动素质)
b、心理
c、智力
d、伤病
e、击球拍法(因为人拍一体,把不同胶皮的击球方法归结到人的特性应该不属不合理吧,如搓摆劈挑推弹拨等等)
而其中最主要的应该是身体素质b中的步伐了

 

最后就是说球
球的特性
r、落点即长中短
s、速度即快慢
t、旋转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
所谓熟所谓球感好有非常清晰的表达:
(球打得熟、球感好)=最优组合(拍的特性+人的特性+球的特性)[em1001]
因为熟或者球感好意味着无论什么来球
都可以很好地被处理到对方台面
而最合理的处理结果是得分!
得分当然就需要人根据不同的来球利用好拍完成回击

 

注意:
小宇宙拍的爆发是所有击球环节中最后一个环节!

 

好了,练球究竟练啥?
同样,我们从三个角度来看那就是:
对不同的来球(前面所说r、s、t、)通过人的合理运动(前面所说a、b、c、d、e、)采用拍恰当的性能特点(前面所说1、2、3、4、5、6、)回击来球
如此
我们的训练目标一目了然了
不仅如此
我们检验训练的效果的方法也一目了然了

 

如果继续说下去
我真担心我眼泪忍不住留下来

接着说训练究竟练啥
已经非常清楚了
对!
练的就是!!!
(r、s、t、)+(a、b、c、d、e、)+(1、2、3、4、5、6、)
真的我快哭了
眼镜已经有湿润的感觉
因为打了好些年好些年球
我练的是前面两个括号里的内容彻底无视了最后那个括号
而那个括号里居然有那么多项那么丰富的内容
可在我好些年的训练里竟完全是空白!
所以练球练的究竟效果如何
没有教练自己对自己究竟有没有正确评判的方法
有教练和高手在评论我们打球
是否听明白他们在说什么

好了
笔者以为
明确了训练内容
也就有了训练评判的方法

前面所说的球打得熟、球感好有明确的标准
这个标准就是————完美乒乓球对局[em1041]
我多想看到你
那完美的乒乓球比赛
想一想过去的自己
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
是啊
完美乒乓球对局是不死的对局
一切的一切尽在合理
哭吧
如果还没有理解穿透
哭吧
如果还没有理解控制
哭吧
如果还有如果
出污泥而不染是白莲花
完美是存在的却看不见
就当她是蓝莲吧

 

举例:一次成功的反胶暴冲
对方来一半高不转速度不快的球+回击方的人看准了准备暴冲(人的心理即c+快速步伐到位+暴冲拍型等待+预计落点、、、)+起爆(甜区伺候+‘垂直’打击透板儿+重度摩擦撕裂胶皮+容错让人肆无忌惮+、、、)---暴冲ok,得分

 

原来球打得熟或者球感好是这样啊
盯球好
行动早
下手巧
原来一切尽在掌控
熟是练出来的
熟是肯定可以练出来的
熟是标准化技术

是看透了人(来球)
应对方法对路(回击前戏)
实施方法深浅有度(拍击球)

 

所以
我们为赛而练时绝大多数朋友已经熟悉来球也知道练身体熟悉步伐和拍型等等的重要性
但更重要的是要练手感(是否透板?吃球多深为好?摩擦多还是少?控制能力如何?、、、)!!!

 

最后有一点重要的训练补充:
练手感感受拍击球的感觉之前有一个步骤
感受借力打力
会借力了
再学会借力发力效果一定更棒!
也就是真正实现实战手感。

 

如果某项基本功的手感定型了,该项基本功的训练也就八九不离十了!这个十就是每一次击球的结束都是下一个击球的开始。用老话一句来形容:一次用力只能7分,8分就到顶了,留得青山在,还有下一板。

 

顺便提问:如果真能体会到训练的手感,我们还会乱选战拍吗?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3条评论

金豆 2011-7-16 09:46:00

千言万语一句话:人、球、拍的完美结合。[em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余业余业123 楼主 2011-7-16 08:46:00

这样训练还告诉我们

如何去发现对局中对方的弱点

即什么地方对方训练不足

即对方对什么球什么落点什么旋转什么速度最没手感

发现了

这就是这场比赛的关键

 

例如

发现对方起板第一板下旋

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

对方的来球速度慢

ok

打回头有效

那么就送这样的下旋

直到对方领会后甚至根本就不敢起板

 

而对方为什么第一板没质量

显然是对球,人,拍某一个环节出问题了

很多时候出问题是出在拍击球环节

该发力打透没打透

该深吃不深吃

 

为什么不追究对方对球和对人或对步伐的问题呢

因为到了一定级别的选手

这些方面一般是练功到家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余业余业123 楼主 2011-7-16 08:06:00
我们每个人都要力争更多的试打机会
使自己对拍(底板和胶皮的组合)有更全面的认识
最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自己
要多看别人的试打体会
无论试打报告写得多么有私心
里面的试打技术分析肯定掩藏不了深爱乒乓的那份痴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余业余业123 楼主 2011-7-16 08:05:00

我们曾经对技术打法套路按照对手的胶皮进行过分类
这里我们看到
还可以按照对方来球球的特性进行技术分类
如:
高中低速
左右侧上侧下
落点长中短左中右

 

只有成功的分类会更有利于标准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余业余业123 楼主 2011-7-16 08:05:00
完美乒乓是标准化乒乓
是不死乒乓
无球时跑动标准
(长有长距离的标准,短有短距离的标准)
准备动作标准
(根据不同的来球,每一种击球准备动作都可以有标准)
击球标准
(拍每一次和乒乓球的亲密接触都可以按不同的来球和回击方法实施标准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余业余业123 楼主 2011-7-16 08:01:00

举例:一次成功的反胶暴冲
对方来一半高不转速度不快的球+回击方的人看准了准备暴冲(人的心理即c+快速步伐到位+暴冲拍型等待+预计落点、、、)+起爆(甜区伺候+‘垂直’打击透板儿+重度摩擦撕裂胶皮+容错让人肆无忌惮+、、、)---暴冲ok,得分

 

 

 

本例中陈述了击打三要素人、球、拍。在训练思维里一个都不能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余业余业123 楼主 2011-7-16 08:03:00

哭泣
是因为那么美好而又关键的感觉(对拍击球的穿透性、吃球深度、控制等的熟悉程度这些就是手感的关键)
却居然一直没有想到去体会
大段大段的时间练啊练(步伐,身体素质,来球的性质判断,盯球等)
从没清晰想过练如此具体的手感
从没认真想过怎么检验自己练得如何
没有这些
意味着是在盲目练

 

当然哭泣

练的就是手感
练的就是熟悉
熟能生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武汉诚诚 2011-7-18 10:17:00
[em1002]你太棒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人到中年后湖 2011-7-18 10:50:00
[em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