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玩转球拍之我见

余业余业123 2011-7-21 09:15:00

关键词:玩转、松紧握、左右利、随机握、强击、巧击、控制击、鞭梢效应、台内反拧

经过许多年的乒乓实践
握拍经历了左右利和深浅握
直到有一天
具体也不记得是哪一天了
更具体不记得是哪一场比赛了
有一次丢了一分
那一分是因为对方过来一个很好接的球
可线路对我的站位来说异常诡异
心里感觉十分恼火
如果可以正或反手攻
这一分是可以拿下的
如果动作快早一点到位
这一分当然是可以拿下的
比赛是没有如果的
这一分失去了

 

又一想
这是“如果”的问题吗?
所谓兵无常形水无定势
球拍究竟有没有固定握法
有木有?
如果别人说有
我也跟着说有?


那天我已经开始怀疑、、、、、、

 

随后看了论坛
在日常打球也开始关注别人是怎么握拍的
也开始和别人探讨握拍的方法
渐渐在脑海固化了两个对握拍有直接影响的概念

 

一曰随机握

 

也就是握拍分拍击球和不击球
击球时紧握
不击球时松握
不做不知道
这么做了才发现本该如此
水无常形球无定势
松紧之说的实质在于基本功要求下的击球定型和该定型下的发力!!!

 

接着又想
为什么要发力?
难道每个球都需要发力?
随着在日常打球中对松紧的理解日益深化
我现在对松紧的理解已经成为这样的形式:
根据对方的站位等因素决定回球方案
再才决定我击球时的握拍紧张程度
在击球中
既有强攻
也有巧打主要指角度轻重
而不是单纯一味地强打!
哦,这里巧打还不是指晃打
因为晃打我还没学
但由于这种握拍的可变性已经决定了
今后如果我学会晃打
那一定是能大大用上的了

(未完待续)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9条评论

金豆 2011-7-22 19:51:00
一篇力作,好耐人寻味,不同凡响,力顶![em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余业余业123 楼主 2011-7-22 20:12:00

感谢豆瓣鼓励[em1003]

 

关于人打乒乓球

本文并非有意

提出了乒乓球运动的运动建模概念

写的时候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但又连不起来

只好一一记录下来

慢慢整理

 

笔者以为这个建模结果挺有趣

人打乒乓球恰如一个二自由度的复合摆

而且是固定端在地上

自由端有两个

一个应该在腰眼

另一个就是在拍了

这就是传统乒乓球分析的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

加入拍鞭梢就多了一个自由度成为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余业余业123 楼主 2011-7-22 20:16:00

关于在自由节点上分配多少人体质量,就超出笔者思考范围了,但参数合理完整的模型才是建模的恰当结果吧。

 

唉,真是胡思乱想啊[em10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金豆 2011-7-22 21:31:00
     人类有无限的瑕想、才有历史和文明发达的今天。余业的想像力超群、给人以启迪。[em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余业余业123 楼主 2011-7-22 19:18:00

关于拍的鞭梢效应对远台反击尤其典型

因为处于远台

身形的移动肯定没有拍型的改变快!

此时已经处于远台的不利局面

而由于拍鞭梢应用

争取了时间

 

这是比较成功的应用案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余业余业123 楼主 2011-7-22 19:14:00

(接11楼)

典型案例之我见
笔者以为张继科、王浩可以随机握
台内拧球
拍全部是按台内拧的握法
电视里是看不见的
他们的握法直接符合他们自身的发力原理
如果采用正常的方法握拍
我宁愿相信很多球他们打不出来


握拍可以有标准
但标准是否宜是不同握法的标准
即标准是标准体系
不是仅仅有和一二个握法对应的一二个标准
无论台内拧还是回合中的其它击球,随机握提供了甩拍!
即拍的鞭梢效应大大增强了攻击能力

只要条件足够
只要有需要
拍鞭梢在所有击球里都可以被应用
它拓展了拍击球的领域
增强了拍击球的威胁性

 

下面从力学原理上看近台快攻技术

传统的击球分析是二自由度复合摆

即地面为固定点

身体的重心移动和转动合成为单摆

臂的鞭梢效应和前者构成二自由度复合摆
加入拍鞭梢后变成三自由度复合摆
关于传统的二自由度复合摆击球和本文提出的三自由度复合摆击球
笔者将另撰文重点讨论

随着本文的完成
笔者在日常打球里
已经开始明显感受到
三自由度复合摆击球攻击性比二自由复合摆攻击性强!

 

拍鞭梢
行不行?
我看行

本文不妨看作无知者无畏的业余才敢有胡思乱想胡编乱造的勇气吧
这样的探索也许不一定会有结果

创新才有发展
创新才有机会
创新才有未来
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虽然我们学乒乓起步晚
纸放久了又有点毛边纸质不太白了
画不出最美
但画一幅新的图画还是没啥问题的
因此我们的探索
更大胆
更直白

 

敬请各位老师专家批评指正!

 

注:
1、现在已经有各种各样的球拍了,它们产生的思维和随机握如果流行产生新球拍种类的思维模式将如出一辙,也就是说如果真有随机握,那么一定有能工巧匠做出随机握的球拍!如果有当今高新技术的应用,恐怕乒乓将迎来恐怖时代,即打球不是人完成,而是机器完成了,甚至打球都不会是人参与,而是机器参与,不是吗?深蓝干掉世界冠军早已开机器时代之先河。哈哈,让我们期待乒乓机器人人机乒乓对局这一天吧。
2、随机握指无球时松握有球时紧握,也并非指随便紧握拍,而是根据来球随机应变确定方式再紧握拍,最后完成击球。
3、拍鞭梢是相对于小臂鞭梢的新提法。
4、直拍有直拍的玩法,横拍有横拍的玩法,笔者只强调随机握,具体实施甩拍得由爱好者自己控制。

 

完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金豆 2011-7-22 12:24:00
我会欣赏。[em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hiwuzhi 2011-7-22 05:40: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余业余业123 楼主 2011-7-22 06:49:00

(接1楼)

所以
今天如果有朋友让我说是松握还是紧握话题的时候
我会说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松紧握法
没有定式
该松则松
该紧则紧


那实际情况是什么?
这就要根据每个人根据实际场面自己观察自己去总结了
这是他人无法代替自己的个性化问题
因为从打法上来看
有强击、巧击、控制击
他们对应握拍不同的松紧程度

如:
强击,的理由有
对方站位好
对方综合实力比我强
对方今天状态特好
对方、、、、、、
自己、、、、、、
这些全靠自己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加以在实战中练习应用
除此之外
我们还可以分析巧击、控制击的理由、、、、、、
再分析它们所对应握拍的不同松紧

 

二曰鞭梢效应

 

1、暴冲与暴弧中的鞭梢效应
在暴冲和暴弧技术里
都有一个拍击球过程中的鞭梢效应以增强球的速度和旋转
此时对拍的握法也很有讲究
讲究一是松紧握(此和前述一曰一致)
讲究二是拍鞭梢
我们最知道的鞭梢都是指小臂鞭梢
但自从我采用了随机性握拍方式以后
击球中
突然发现鞭梢被拓展了!!!
原来拍也可以加入鞭梢
由于采取松握
手臂手腕更放松
击球所追求的那一击效应也就是在拍击球那一刹
这所有的放松
让‘天然紧张’(拍是木头的,没有神经肌肉,永远是紧张的)的拍
被发配到击球的最前沿发挥出击球的最大效能
也就是身体重心运动、旋转运动要加上另一个新的运动——拍对手腕的相对运动——即甩拍
来球将承受这三种运动的共同作用!
如此则大大增强了击球的攻击性

腕甩拍即鞭梢

就是拍鞭梢

 

2、台内反拧中的鞭梢效应
学反拧的朋友都知道
这是对身体素质要求极高!!!的‘小’动作
它要求身体素质过硬
小范围内身体爆发力专项素质突出

尤其是接发的时候

对方的来球对接发起板是有极其强烈的针对性的
小范围内身体爆发力是在不同的来球落点下对应于有微小差异的不同身位下的爆发
再次强调这对身体的要求极高
而任何固定式握怕法都对此(不同的身位)也就要求极高的适应度
我就想
是否有可以增加适应性而不影响爆发的方法呢?
这种尝试我才刚刚开始
而且正好伴随的是对握拍理解的深化开始这种尝试的
即松握正好可以适应不同的来球和不同的身位要求!
具体的实施就是对不同的台内球
身体只需要基本到位
但很重要的一条
身体要保留好最佳发挥爆发力的身位!
击球前调整好击球的拍型即可了
此时拍在手中真成了工具!
拍柄可以在虎口做360度调整!
随着训练的增加
熟悉程度也增加
这种熟悉主要有以下内容
1、预备姿势熟悉
此为反拧必备
学反拧时应该或者假设已经解决该问题
2、拍型和来球的匹配熟悉
此为拓展重点
它包括两个方面
A、拍在虎口360度旋转中如何固定在所要求的近似位置
B、拍和来球的匹配角度如何达到(近似)固定角
3、还原熟悉
击球完毕
如何还原预备下一击
由于还在思考和练习中
这个问题后续随着练习再逐步谈感想吧
从分析可以看出拍鞭梢和台内反拧极高的爆发力要求形成了绝配

又是拍鞭梢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