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本人的第1500贴 特选发一个关于套胶的文章 望喜欢

ch00202821 2011-8-16 10:12:00

 

 

国产套胶篇

        记得十几年前刚开始学打球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有套胶这种东西,都是在外面的店里买了胶皮和海绵让教练粘起来。当时不记得海绵有什么牌子,胶皮一般都用729。那个时候还没分什么型号,就是729——很传统的中国式面胶,粘且厚。后来慢慢有了palio,有点日本面胶的感觉。再后来慢慢有了些什么755什么的,没什么印象。再过了几年就进入了套胶大泛滥的时代,也就是现在。

品牌
狂飙
        不管大家怎么骂,国产套胶中作的最好的还是狂飙系列。
其实最初的狂飙除了现在的II和III以外,有一种是胶面上只有狂飙字样的,非常稀少,被称为大自然狂飙。当时送到国家队试打得狂飙II和III中,大家普遍觉得狂飙III好用,只有王大力喜欢II,就此导致两种都出……
现在中国国家队里面正手几乎清一色狂飙。只有少数诸如 马林孔令辉张怡宁之类的例外。然而其中马林、孔令辉使用的运海+老999,其实可以算是狂飙III的粘性改进版——手感更柔和控制力更强、但是速度没有那么快。张怡宁用的是sriver-el这个大概是历史原因……
狂飙系列传统的中国式海绵和面胶结合起来非常符合中国式打法的要求:海绵刚硬让近中台范围的弧圈球有足够的速度,在这个基础上面胶的高粘性又保证了旋转的强度同时进一步稳定了弧圈球的弧线。比较熟练的选手可以运用狂飙套胶海绵和面胶的特性针对不同的来球应用不同的手法予以回击。其中比较有特点的就是让力量完全不透过面胶,让球停留在套胶表面利用面胶的粘性制造差异很大的旋转,改变球的旋转速度和节奏,就是所谓的“薄摩擦”。可以用于轻拉和台内小球的处理,也可以让力量深达海绵和底板,获得高速度和低平的弧线。
但是狂飙系列最令人感觉难以驾驭的一点就是他的硬度。狂飙系列硬度从邵氏38—42.5不等。其中我用过39 40 41 42。在刷同样多胶水的情况下,感觉在用41度的狂三的时候尚有余力用的时间也最长,各方面控制起来最得心应手手法变化也可以比较多。42度的力量非常足而且控制很好,每个球——手上控制住的话——各方面均强于41度;但是由于很难搞到,我只用过一块,1个月左右就打起泡报废了。低于41度的感觉就是一堆废报纸摞在一起,球打在里面噗噗直响就是不往外弹……不过稳定性相当好就是没杀伤力,适合力量比较小的人使用。
狂飙的版本问题一直比较混乱——普狂省狂国狂。后两种我倒是用过,感觉上国狂的海绵和胶面都要比省狂细腻润泽一点,海绵的活性比较好,可以在少刷些胶水的情况下就获得比较好的效果;而省狂则需要在刷过几次胶水打过几次之后才能有类似的效果——这个差异是不容怀疑的!不过对我来说省狂也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追求国狂,反而容易落入圈套。当时供货比较充足的情况下我一般挑标称41度里面偏硬的使用感觉比较好,现在只能碰上什么算什么……
狂飙除了2.2厚度的以外还有2.15厚度,后者手感更好,但是比较难找,只用过一块也打起泡报废……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狂飙由于海绵密度大、胶面厚,整体重量要大于外国套胶。如果两面套胶都是狂飙容易造成重量过大,影响摆速。不过每个人手感各异,当年王楠就是用P700加两面狂飙拿的大满贯……
狂飙II和III相比:II的海绵密度更大面胶粘性更强,更不容易打透,用的人相对来说少。
现在国内很多品牌都推出了应用日本海绵的国产套胶,还有很多内能产品,但是总有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不过用用无妨……每个人手感都不一样,只是从里面找出适合自己的可能就不太容易了。

外国套胶篇

        外国套胶做得比较好的牌子大概有butterfly stiga yasaka donic nittaku tibha andro joola……其实和底板差不多……下面分牌子把自己用过的说一下。(都是反胶……)
joola
        没用过……不过他们的tango系列口碑不错。以前还出过一款含金属碎屑的metellica,被禁用……不过据说摩擦力超强……他们现在有一款drum,据说和狂飙差不多,风传是国狂海外版……
tibha
        没用过……似乎有款tropido还可以
andro
        没用过……revolutionary fire评价甚高。cor一度被捧为最类似狂飙的外套,最后也不了了之
stiga
        没用过……不过m2000据说不错。air套胶重量超轻可以减肥用
yasaka
        没用过……mark v倒是很经典,当年盖亭用两面mark v+ae纵横天下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虽然死在老瓦手里但是也拿了个亚军。但是到了大球时代速度嫌太慢。最近yasaka在套胶方面动作不少,低端的era,高端的xtreme等等。其中xtreme国家队有人用过似乎还不错
nittaku
        用过hammond a,这个套胶感觉比较怪,面胶相当薄有一定粘性,海绵弹性很高,但是击球的时候总感觉压不住球,小力量摩擦不住,大力量弧线又保证不了。还用过jo sc,这个更怪,海绵和面胶都超软,击球的时候手感必须恰到好处,把球含在海绵里面,不能不吃到海绵又不能透板,虽然控制不错但是用着稳定性特别差不是一般的差,可能和我手感有关系。
donic
        如果打球没听过donic f1的大名基本上可以算是没打过。f1从分类上来说算是世界上第一代内能套胶。所谓内能套胶就是在套胶粘合的过程中对于胶面施以均匀张力,保证在不刷胶水的情况下一样具有刷过胶水的效果。其实个人认为确实是可以增加套胶的力量和速度,但是完全取代胶水的效果纯属扯淡。由于工艺的限制,当年1G的内能套胶刚开苞,我是说开封的时候都是卷曲的,之后才慢慢有了改进。donic formula系列包括f1 f2 f3等,标号越大硬度越低,属于典型的德国式外套——软海绵+薄软略有粘性的面胶,吃球很好速度很快很好控制,但是感觉摩擦力不足球不是很实在,不过可以作为入门级外套强烈推荐。不过最近涨价了……
butterfly
        如果bty自认乒乓球制造业老二估计没人认老大了。他们不管是底板还是套胶的种类产量和占有率都是屈指可数。我用过的有sriver系列,bryce。
        其中sriver系列历史悠久。sriver是世界上第一款套胶,当年金泽洙用来纵横天下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虽然一个单打冠军都没有但是也差点把中国人拉下马来。sriver系列是最有代表性的日本套胶,海绵硬度中等面胶比较厚感觉涩而不粘,需要把球吃透才能制造出旋转和弧线,用好了力量很大完全没有德系套胶发力虚的感觉。sriver-el的海绵较sriver略软胶面摩擦力更好,张怡宁和boll用,我用在反手的感觉是摩擦力非常好,球吃进去之后完全没有乱跑的感觉,完全的被海绵和面胶裹住之后可以充分的发力,不过速度略逊,但是非常推荐。sriver-fx海绵更软更容易控制,相对而言力量速度不足。sriver g2是内能版的sriver,感觉速度力量确实有不少提高但是海绵偏硬,触球的感觉不是很柔和,本身反手就力量比较小,大力挥臂去吃球之后控制反而降低。
        Bryce。提到bty不说bryce等于没说。bryce是现在整个球界公认速度最快的内能套胶,大家可以上bty网站查询相关数据。刘承敏用在正手昙花一现了一下就拿了个奥运会冠军,施拉格用了也忽悠了一个世乒赛冠军,更不说激情四溢的格林卡。陈杞、孔令辉反手也在用。速度快力量大是最大的特点,而且弧线很低平,整块套胶性能整合得非常好,从弹打到拉攻几乎无懈可击;唯一需要指出的就是由于整块套胶速度太快,用在反手的时候,很多时候可能会觉得来不及吃球摩擦球就已经飞出去了,因此反而没有体会到bryce本身的力量和速度,所以建议有一定水平的人用。而且胶水要刷足。另外有人说bryce摩擦力弱拉出来的球不转,这个完全是个人手法问题,不同的球在不同情况下使用是基本的常识。至于用在反手,用好了是个什么概念可以去看看陈杞的反手,那个是独门绝技中国人不可能去学。由于以上因素加上价格因素,虽然这块胶我个人用着感觉非常好,但是,不推荐。

国产和国外套胶的比较
        其实比较起来很简单,拿块狂飙和f1和sriver比一比就知道。传统型的国产套胶海绵致密面胶厚表面粘性大(新套胶粘起乒乓球来不在话下),f1为代表的德国系套胶海绵柔软面胶薄略有粘性,sriver为代表的日本系套胶海绵略硬面胶偏厚比较涩。这个主要是由不同的技术流派对器材的不同要求导致。
        中国式的弧快打法主要强调一个快字(快准稳狠转),不光是中近台的摆速快攻防转换快,更体现在球速快。这一点直板去看马林横板去看孔令辉。而且中国运动员的训练在世界上最为系统,发力体系非常合理且身形较小,能够在小幅度的动作和极快的接触时间中发出全力,这时候应用硬海绵获得速度并且抑制弧线,应用粘性面胶制造旋转和控制弧线就成为了不二选择。但是如果在自身发力不够好或者力量不够好的情况下就选用高硬度的海绵,基本上就是自己郁闷自己!
        日本作为弧圈球的发源地,欧洲作为横板两面弧圈球打法的鼻祖而言,他们更强调中台甚至远台之后弧圈球的杀伤和相持能力,这一点上直板去看刘承敏横板去看boll。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以boll、maze为代表的欧洲人现在近中台的前三板和攻防转换同样出色,他们需要的是退到中台时相持的稳定性和凶狠程度:为了能够使球运动了5、6米之后准确的砸到对手台子上,就必须要海绵足够柔软能够吃住来球,给选手充足的时间去发力摩擦,这个时候整体整合性好弹性高的外国套胶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问答:
        Q:为什么我用41度的狂飙速度还没有用sriver-fx快但是我看xxx用狂飙可以把球打得像子弹一样?
        A:打个比方:41度的狂飙是一根钢性为20的弹簧a,每下压一厘米反弹回来的力定为20*1=20。sriver-fx假定是一根钢性为5的弹簧b,每下压一厘米反弹回来的力定为5*1=5。假定你至少要使弹簧被压缩一厘米才能使他产生弹性,如果你的力量为15,那么你可以使弹簧b压缩3厘米发挥15的力,但是根本就无法压缩弹簧a。换句话说,就是球在接触你的球拍吃进海绵之后,你手臂挥动的速度必须大于海绵自身弹性向外弹射的速度才能充分发挥海绵的性能。

        Q:不是说国产套胶在近台有优势,为什么我看王大力中远台对拉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A:首先要说的是,在每种器材上理论上可以应用所有的技术动作,差异只是适合和不适合。国产套胶在近台有速度和旋转的优势而远台性能逊于外国套胶,并不代表用起来一定输;只要能解决国产套胶持球时间相对不足的缺点,用于远台的相持也完全没有问题。快速胶水在这里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机溶剂挥发之后深入海绵内部使海绵内部的固有气孔膨胀,海绵相对变疏松而且弹性好,这样就解决了海绵钢硬的缺点而且速度更快旋转更强更利于弧圈球技术的发挥。当然,看王大力的中远台技术并不光是胶水的作用,他个人的技术在里面占了决定性因素!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喜欢乒乓器材的朋友应该也会喜欢这个的 推荐大家

26条评论

xiaoweilong 2011-8-16 10:26:00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uwei760623 2011-8-16 10:30:00
写的真好,对乒乓球的研究够深!~ 顶了
E:\\扈伟\\乒乓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h00202821 楼主 2011-8-16 10:16:00

[em1006]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16 10:18:53编辑过]
喜欢乒乓器材的朋友应该也会喜欢这个的 推荐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tongyiqun 2011-8-16 11:14:00
不错不错,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传说中的狙神 2011-8-16 11:15:00
QUOTE:
以下是引用runningz在2011-8-16 11:04:00的发言:

。。。。。。。。。。。。。。好多我不知道的,这些年白混论坛了。纠正几个笔误:tibha,应该是tibhar,还有是柳承敏,你写的是刘承敏.

总之是好贴,建议加精!!

这个写的还不错  只是并非精英首发  而且不知是楼主的原创还是转帖 所以 还不能加精 

我看见白云 想你 风 吹散我的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runningz 2011-8-16 11:04:00

。。。。。。。。。。。。。。好多我不知道的,这些年白混论坛了。纠正几个笔误:tibha,应该是tibhar,还有是柳承敏,你写的是刘承敏.

总之是好贴,建议加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aozhou58 2011-8-16 16:35:00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萝卜小仙 2011-8-16 17:28:00
一直寻找答案,终于找到了。
从银河y-2到蝴蝶sa01再到stiga 纯oc再到nittaku木吉他再到nittaku大鸟----本人挂烧瓶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萝卜小仙 2011-8-16 17:29:00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从银河y-2到蝴蝶sa01再到stiga 纯oc再到nittaku木吉他再到nittaku大鸟----本人挂烧瓶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