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高手=以力打力

凉州 2012-5-5 15:49:00
前韩国名将、现任韩国男队教练的金择洙,一直到退役都有一个心结难解,就是始终未能破解中国前国手王涛的反手弹击——金择洙的单面正手弧圈威力虽大,但却总是被王涛借力打力——大赛中,只有一次金择洙胜了王涛,却又因事后被查出胶水违规而取消成绩。王涛的弹击为什么能够成为韩国日式直拍选手的克星?就是因为他对借力中发力的运用炉火纯青,加之左手握拍的优势,反手弹击大斜线正好能克制对方的单面弧圈。
实际上,乒乓球中的每一次击球,都是借力与发力融为一体的结果,区别无非是借力多一点,还是发力多一点。之所以能够借力,多数是因为对方来球本身有相当的前进力,撞拍后有自然反弹的趋势,因此,如果对方来球之力是七分,我方合理借力后,自身只需发四、五成力,回球同样能有七分的效果,典型的运用如反带、快撕、反拉、打回头等等。也有例外,如高抛发球,不是借对方来球之力,而是借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加速度之力,以提高发球质量。借力中发力的妙处,在于能够减少自身力量的无谓消耗,减小动作幅度,加快击球速度,从而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借力中发力也可称为合力,合力的关键在于找到恰当的合力点(击球时间)。从理论上来说,击球点越靠前,来球的前进力越强,也越容易借力。但是,如果在来球反弹的上升前期去击球,这时候,来球比球网还要低,难度很大,容易下网。反之,如果合力过晚,在下降期击球,来球的前进力已减弱,而向下的反弹力增强,这时力也难以合上,容易出界。因此,在来球的最高点,或者最高点之前(上升后期),是最理想的合力点。发球也是类似的道理,触球点太高,感觉合不上力;触球点太低,自己发力一多就易出界。
除找准合力点外,动作幅度的控制也是必须注意的。要想借好来球之力,触球点不宜离身体过远,尤其当对方来球力量很大时,必须借助身体重心保证借力的稳定性,而一旦手离身体太远,控制感就会明显削弱。但动作幅度绝不是越小越好,因为合力是借力中发力,而不是只借力不发力(除非减力防守),否则击球质量会明显下降。有的人练球时,只顾追求板数,趴在台前、缩手缩脚地来回借力,为了来回而来回,却忽略了最根本的练习目的——击球质量,这种来回打得再多,也是没有生命力的来回,经不起实战的检验。只有把握好借力与发力的比例尺度,做到力量因球制宜,能够自由驾驭,才是合理的合力,合理之后,来回自然增多,相持能力自然加强。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2条评论

凉州 楼主 2012-5-5 15:5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德客士 2012-5-15 19:53:00
好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