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天极七SP,上图

xigua 2011-11-4 22:39:00

原本觉得上不上图片无所谓,球板是拿来打的,不是用来看的。再有就是自己没什么好的照相设备,也不会拍。效果不好反而适得其反。没想到网友很不相信,于是只好咬牙硬上,拿摄像头随便拍两张,效果非常不好,只能证明我真有这个板。还有就是能看出球板边缘磕碰处很多,证明我真是很用力地在比赛中打的这个板,而不是随便玩玩练两下感觉不错就上来推荐忽悠,大家凑合着看吧。总体上讲,天极七SP是一支做工精美,性能强大,适合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弧快类或快弧类业余选手比赛用的优秀球板。当然,人家国家队的用得更好。

 

另:在七楼,有我本人在其它论坛回坛友问题的帖子。可能对业余朋友选择球板又一定的帮助,所以一并转帖。

[转帖]天极七SP,上图

[转帖]天极七SP,上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4 23:36:20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22条评论

xigua 楼主 2011-11-4 22:40:00

 球板正面。木纹虽不够均匀,但很直,有细小的鱼鳞。一看就比现在出的狂王一代还要好。

FEIFV2qE.jpg

 

 

 再来一张。

 

 

dV3tA8iM.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4 22:49:15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gua 楼主 2011-11-4 22:40:00

中国国家队使用,下面是(825)。当然,这种市场版的SP可能属于原825的升级版。我个人感觉我的这把SP好像比这两天发测试帖的那位老兄的板子(他的是纯825,我的是SP)的大心相对其它各层明显薄些,我使用起来虽然没有EG这样的纯木薄软五夹那样非常清晰,但确实并无手感不通透的感觉,比纤维板强很多很多。这种情况有可能属于个体差异,也有可能属于红双喜是在825的基础上减薄了大心以及整体厚度(性能上降低了杀伤力但加强了手感通透性和易控性这样更适应业余市场的需要)而推出的TG-SP。

 

 

FgeC72dg.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4 23:41:51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gua 楼主 2011-11-4 22:40:00

侧面的图片,可惜清晰度太差,只能大致看出结构。另外可以看出这样的新板已经出现的多处磕碰,是我在比赛中回击台内球用拧和快劈造成的。这个板的特性就是你越用力,回球的质量明显提高,所以在比赛中我往往用力比较大,即便小球也非常狠。这是一支真正能在比赛中运用的杀人利器,见不得光,藏之尚不及,岂可轻易示人??呵呵,玩笑。

 

3uAnufp2.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4 23:07:02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gua 楼主 2011-11-4 22:40:00

反面的面才由于没有印刷字体的原因,显得木纹更细更密,也比较直。更漂亮些。

 

uUkneoIM.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4 23:10:40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gua 楼主 2011-11-4 22:41:00

为了证明这只板的做工,我拿一支老蝴蝶纯木(马祖诺夫)对比一下。这只蝴蝶已经买了起码有六七年了,产地为日本,做工非是现在的蝴蝶在国内工厂出品的产品所能比。从板面上看,各方各面大体不相上下,都还不错。不过拍柄你要是一摸的话,马祖诺夫的手柄在细腻度和光滑度与手感方面差距十分明显,明显是不给你用好料所致。这点和日本车一个德行,所谓的炫目的外皮非常漂亮,就是不给你安个防撞钢梁保护你的生命,因为你看不见。要不然拍柄为啥都弄成暗色呢。一是防脏,另外一点就是可以上垃圾料。认为蝴蝶做工好的朋友可以有意摸摸这里,再比对一下其它品牌,你的印象说不定会有改变。

 


 

 

vQVXSzgU.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4 23:40:14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gua 楼主 2011-11-4 22:41:00
QUOTE:
lz为什么不找一只506打打看?
XXX 发表于 2011-11-4 10:55
我认为球板只与自己能否适用有关。别人用的再好,也只能代表与他本人的特点相配。这和姚明打篮球不错,不过我不会去买他一个尺码的鞋一个道理。
业余的想要买好球板。一定要搞明白业余和专业之间真正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哪里,业余之间的对抗本质是什么。并不是某明星拿某板打得不错,你业余的就能用得好甚至用得了的。
据我的理解,业余和专业之间最不可跨越的有两点:一个是步法,一个是摆速。
比如OC吧,由于OC反手的弱点,打好OC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身高臂长,护台面积大,比如王励勤,另一个就要前三板出色(根本就不和对手打远台),自身风格速度极快,步法极快,比如郭跃。纯业余的具备这两点的很少。
这里有个视频,是很典型的对战。横板的拉球发力在业余的已经可以说是高手了,而对手相对于快攻手水平来说只能是一般。可以看出业余两面弧选手在比赛中战绩不佳的原因。特别是用非常软的软板,在近台欠缺速度,在中远台步法又不足支撑连续发力拉,一旦发力不足杀伤力不够,立刻全面下风。有个镜头是连续三板拉不死,却被对手一板就打死。
http://static.youku.com/v1.0.0193/v/swf/loader.swf?VideoIDS=XMzAxNTA2MDI0&embedid=MTIzLjExNC4xMjkuNzkCNzUzNzY1MDYCd3d3LmJva2V0dC5jb20CL3R0L2Rpc3BiYnMuYXNw
这也是我舍OC而取EG的原因。打定主意就站近台,就拼控制。所以说业余选手最好不要用太软的板,因为步法不够不支持连续发力。
至于摆速对业余选手来说更是死穴。据我所知,专业的和那些体校生往往在十来岁的时候起码有两年的时间专门练这个,挥拍速度就是快。成年人想强行把这个提上去,更是难,我还听说过有人用金属拍自己练拉伤的。因为这个能力好像和肌肉中的某些成分有关,能导致肌肉收缩更快速。过了特定年龄,想练上去,基本不太可能。摆速不够,就不能驾驭用硬板来拉球。比如说用CL吧,要是平时练练球,我注意到了摆速这个问题,可以有意识地加快挥拍速度,也可以拉的有板有眼有模有样。可比赛中往往都是下意识的,那时的摆速才是自己真实摆速水平的表现,所以用CL拉球往往失误频频,最终就不敢拉了,就剩下打了。所以我承认我驾驭不了CL的弧圈,绝对不能像EG那样随心所欲。
所以我个人认为业余选手也不能用太硬的板来拉弧圈。这也是我不找506的原因。马龙的那个摆速,不要说我,就是国家队也没几个人能顶的上,他用的板对我来说肯定是偏硬的。
所以这些年来我一直就没有找到在不灌胶的情况下近台不缺速度,在我的摆速水平下能够随心所欲想怎么拉就怎么拉的一只球板。直到碰上了这只SP.
我相信我的打法、摆速与发力水平比较符合大多数的业余朋友实际,所以才上论坛来放毒,这和几年前我力推EG道理是一样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4 23:56:20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rock757601 2011-11-4 22:43:00
[em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0181bai 2011-11-4 23:09:00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有时候我觉得爱是一切 当我看到阳光我知道我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_guorong 2011-11-4 23:29:00

最近在炒天极七?好多天极7的评测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