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乒乓技术篇:是否需要收小臂

四季为乐 2012-9-2 11:37:00
 

在拉弧圈球的时候,有一部分业余爱好者时常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拉弧圈的时候是否需要收小臂?”有此疑问者,无疑是对乒乓球有一定观察、思考并对乒乓球有相当理解的人,没有观察、思考与理解,是不会有这样的疑问的。

那么,拉弧圈球是否需要收小臂呢?

1.  何谓收小臂

所谓收小臂,是在人体持拍击球时以肘关节为中心加快挥动小臂的过程,收小臂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击打质量,收小臂的最大特征就是人体手臂的大臂与小臂之间的夹角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也就是说,大臂与小臂之间的夹角明显地变小。

2.  教材如是说

如果我们去看乒乓球的教学书籍,书中是有明确地说明的,那就是需要收小臂。比如某教材中有:“通常击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前臂和手腕在即将触球时迅速内收……”所谓前臂内收,就是说的收小臂。

3.  为何要收小臂

拉弧圈球,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球的质量决定于球拍与球接触时的瞬间速度,球拍的速度越快,击打出的球的质量就越高。收小臂的作用就是在击球的瞬间加快手臂的速度,从而加大球拍的运行速度,最终达到提高击打质量的目的。

4.  是否必须要收小臂

那么,在拉弧圈球时,是否必须要收小臂才能提高击打质量呢?答案是否定。

随着弧圈球技术的发展,其技术要领也有了变化。当代的弧圈技术要领,主要是靠腿、腰部发力并以人体的转动带动手臂运动从而导致球拍的运行。这样的击打方式,物理学可以告诉我们,球拍的运行速度与身体的转动速度成正比、与球拍到身体旋转轴的距离(旋转半径)成正比。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加大旋转半径的方法来提高球拍的运行速度从而达到提高击打质量的目的。

也就是说,在拉弧圈球时,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收小臂,因为收小臂的同时也就缩短了旋转半径,特别是在击球前就收小臂,就会导致击打质量的下降,而且收小臂的提前量越多,其击打质量也就下降越快,收小臂反而降低了击打质量。

所以,拉弧圈球时没有必要收小臂。

5.  不收小臂的案例

不收小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马琳与王皓。我们从比赛录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在正手位拉弧圈球时整个手臂几乎是直的,击打球的瞬间,大臂与小臂的夹角也无明显的变化,这就证明,他们在拉弧圈球时是没有收小臂的。

另外,张继科与马龙在正手位拉弧圈球时,尽管手臂不是直的,但在击球时,其大臂与小臂的夹角也几乎没有明显的变化,也就是说,他们在正手位拉弧圈球时也无明显的收小臂的动作。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32条评论

fgjdhb手机认证 2012-9-3 21:50:00

一、楼主写的很辨证,我想来想去,感觉还是用以前的答案来回答比较合适:

小臂收缩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控制弧线(千万不能忽视):

横板正手攻球,以撞击为主,只要高度合适,完全可以运用重心转移实现击打,并少收小臂;

但小臂收缩的意识必须要有,尤其是触球后的收小臂意识,这样会帮助初学者更快地过渡到拉球阶段,并掌握拉球技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3-2 13:09:41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gjdhb手机认证 2012-9-3 21:55:00

二、另外,要想不收小臂拉球,其实是完全可以的,我们在实践中可以把收与不收这两种拉球方法做个比较。

不收小臂拉球,必须以肩关节为中心实现鞭打,但肩关节实在是太灵活了,不容易控制,对击球也容易失去控制,最终导致上台率低,如果你确定要强加控制你的肩的话,那你的肩关节又很容易受伤。。。请楼主三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9-3 22:03:21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gjdhb手机认证 2012-9-3 22:01:00

      三、刚才还想到一点,索性一起说出来,供参考:如果初学者不收小臂进行学习的话,那他的攻球和拉球是很难练上一个台阶的。

      楼主说的马王二人不收小臂。恰恰相反,我感觉在他们的学习阶段,这方面的意识绝不会比我们差;如果用国家队来比赛视频来解释某些单项技术,更是不可取的:因为到了他们那个境界,很多动作都是多个动作的合成,很多动作前期有假动作,后期也有假动作,为了求变、求隐蔽、求突然性、求暴发性、求对手意料之外。。。。。。

      说了这么多,只有一个建议:初学要规范,学有所成后,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随心所欲的境界,其实不正是我们追求的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3-2 13:28:10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gjdhb手机认证 2012-9-3 22:07:00
四、当代弧圈理论中的确有不收小臂一说,并且也能把球拉得很转,但并不能肯定一种、否定另一种,各种学说利弊均有,适合于不同的人吧。建议楼主把<是否要收小臂>一文与<再论是否要收小臂>中的文字合并起来,你写的真的很好,这么好的东西,相信乒友们一定会广泛参与讨论!能与朋友们畅聊乒乓,真是我等一大幸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3-2 13:26:31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xbfly手机认证 2012-9-3 23:01:00
高深的我不懂 也不深论  如果半径是决定因素的话 那身高臂长的人都拿冠军了  个人感觉中近台还是在腿腰力量出来身子转动,肩肘前送,胳膊抡起来拍子触球之后收一下小臂为好,可以加转 可以调节   至于远台就无需收小臂了 因为弧线靠腰就能调节了   国家队的用远台动作在近台也能拉 说明时机合适 所以爆冲一板 无需刻意加转,自然就不收小臂摩擦了 而这样的球职业的也需要退台对拉 没人站在近台封挡    还有一点,职业的以拉上旋为主 都是退台对拉 而业余的呢 拉球大多时候是起下旋 水平差的高调,再熟点的直接拉前冲  而第2板好多人就打了 接着拉前冲的很少 能相持对拉的业余比赛中少见 多半都是平时练球时候玩玩而已了    简单点说 我觉得业余的 只要能熟练拉高调 前冲 能熟练的掌握高调前冲的时机,当然正反手都要会,还有步伐不能太差,站不准自然拉不狠,不收小臂,业余的拉不太转,无论正反手。  别人信不信不知道,我现在就这水平,反正我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210345376 2012-9-3 23:12:00
好文章,解答更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ssyxhb 2012-9-4 15:52:00
好文章,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郑观西 2012-9-4 16:12:00

楼主去观察一下花样滑冰的选手怎么做旋转就明白了,开始是双臂张开的旋转,角速度并不快,然后忽然双臂一收,角速度明显就加快了。拉弧圈同样原理,假设线速度不变(也就是作用到球的力不变),旋转半径小了,角速度自然加快,也就是你转腰和还原的节奏都快了,你的节奏就可以压倒对手的节奏。

更何况在抡大臂的时候收前臂完全可以有合力的作用,增加对球的作用力。

综合以上观点:1、就算击球质量不变,收前臂可以加快转腰和还原的速度

                    2、收前臂可以与蹬腿转腰抡大臂起到合力的作用。

另外再补充一下,学球一味模仿国手的动作不见得有用。国手的手感超群,细微变化不容易看出来。比如你看很多国手的摆短,好像就是拿球拍直直得往前捅一下,手腕动作都没有,但照样能摆出极强的下旋,这是人家手感太好了,细微的调节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你照着这个捅的动作去学摆短试试,能练好摆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9-4 16:37:28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gjdhb手机认证 2012-9-4 16:26:00
QUOTE:
以下是引用郑观西在2012-9-4 16:12:00的发言:

楼主去观察一下花样滑冰的选手怎么做旋转就明白了,开始是双臂张开的旋转,角速度并不快,然后忽然双臂一收,角速度明显就加快了。拉弧圈同样原理,假设线速度不变(也就是作用到球的力不变),旋转半径小了,角速度自然加快,也就是你转腰和还原的节奏都快了,你的节奏就可以压倒对手的节奏。

更何况在抡大臂的时候收前臂完全可以有合力的作用,增加对球的作用力。

综合以上观点:1、就算击球质量不变,收前臂可以加快转腰和还原的速度

                    2、收前臂可以与蹬腿转腰抡大臂起到合力的作用。

写得不错,比喻恰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