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附图片说明》

wanghao7181 2012-4-15 22:33:00

 

 

    先告诉大伙发球的重要性,发球好,自然你下一板漂亮的抢功的机会就多,,,你发球得分多,自然接发球就心里有底,因为你有几分垫底手更放得开,结果往往会出现非常好的接发球效果。。。。。。。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发球局,特别是业余选手。。。。。。。。业余选手有几个张继科那样直接台内拧拉的啊。。。。所以业余选手发球真的很重要。。。。。

 

看到最后附图片与说明,先上文字。 

 

 

我做事喜欢总结,喜欢把总结的东西写出来,下面开始主题,主要说最常见的发球(重点说后面的正手侧身位发球)。

 

 

最常见的一套发球分为,侧上.侧下(侧下也是分转数的侧下,楼下最后我有说明,那是高级发球技术了).不转(两种不转)具体发法不细说了,论坛里有好多好贴子。

 

说说怎么练发球

   

      1,我条件有限,只是单位有几个球桌,也没有球盆,只是有时中午没人时打球的时候,自己一人对着一个球桌,从这边发球过去,

然后走过去拾球,再从那这发过来,有时一发就是好几个小时,呵呵,也挺可怜的,但爱好上乒乓球了,没办法,为了提高,从提高中找快乐。这样

练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拾球时能看球有多转,球到地方转不转是用眼睛能看出来的,球出台后如果不碰太多形状的东西到地上的转速能看出来,但有时碰到暖气上或地角线再到地上就不准了,但多数时间能看出来球转不转,首先要把球发转,因为你只有发转了,才能想转让他转,想不转就不让它转。

你发球要不转的话,想发转也转不了。

    2,走路时或在家时,动脑想,有时用手臂和手腕“比划”姿势。一手好的发球肯定是不断想,不断学,不断练出来的。

    3,上论坛看技术贴,看视频,辩证的看,要取出好的,未必所有贴都是对的,要有自己的思想,从视频与贴子里找出适合自己的东西。还有问球馆的老手发球经验。

    4,看乒乓球比赛视频,上网搜发球教学视频,研究发球时就光看发球那段,把哪个自己认为角度看的清晰适合自己的发球反复看,反复用视频退回来反复看。看国手身体的每一个动作,咱们业余玩玩不可能练出国手的发球,但他们的发球肯定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了。

 

 

  我每周日去一次球馆,那里的人,包括很多很多老手的发球虽然很好,但与电视里的比赛里的发球还是有太多的出入了。

 

下面说说具体的:

 

一,反手发球,我是直拍啊,正反手都有这个特点,就是球离开拍的点相对低的话发出去的球才低(重心要下去发球),,,引拍向后一定有个引拍过程(视频教学里都有),这样才能发上力。假动作什么的就不说了,

论坛里有很多相关贴子。

 

 

二,重点说说正手侧身位发球,我是反复反复的看比赛与教学视频后得出的这些感受,最理想的是练出一套正逆旋转发球(正旋转发球非常重要,重中之重练好一套正旋转发球,在正旋转发球没达到神的境界之前,建议别练逆旋转),因为毕竟是业余玩玩,专业的直拍发逆转的少,但我坚信,纯业余的打球,如果练出正手一套正逆转发球肯定还是有

用的。

    想到哪条说哪条吧。不是非要以我这为准,我这只是说发球的一种。我的方法是从视频比赛里看出来的。细节啊,要抠出视频的细节啊。

    1,重心要下降,这是必须的。右手持拍重心踩右脚,借发力转重心至左脚,顺势转身。。左手持拍相反。总之,如果你是右手持拍,不论正反手发球,都要重心先踩在右脚上。。。。我是左手持拍,左手持拍者不论你是正侧发球,还是反手发球,重心都先踩在左脚上,,,发力时重心转到另一支脚上。。。

    2,不要完全的看视频教学,视频正手发球的方法只是理论基础,在那基础之上,你看国手比赛时的发球,都是做了加工的,所以要会活用,不要死学。

    3,以右手为例,面对球台右侧,在球台的左角,重心下去后身体,特别是上身一定要往前探(你看许昕发球),左腿可以进端线一点,不用全在外侧(当然了,业余发球为了转身快,一般站在端线外),这样能让你的球离开拍的时候尽量离球台近一些,减少对方的反应时间。。上身往前探实际是为了下一步合理的档发球。

    4,一定要往前下侧方切(以侧下为例。。侧上,不转你懂的)最终往侧,也就是往自己怀里的发力决定了你球的转速(给人的感觉就是由右向左平砍,最后砍向怀里)。所说的前下侧方,其实就是往自己怀里方向的切力决定了球的旋转,按发球时侧身的位置说,实际上就是往自己的左下内方切,左下很好理解,内也就是怀里方向很重要,如果不往怀里方向切是不会转的,我说的这种发球源于视频理论,但高于视频理论讲座,因为实战中都这么用,但网上没人这么讲,只有看国手比赛发球才知道是这样的。。。侧下是很转的球,所谓不转球,是每秒20转以内的侧下,其实也转(相对不转),但叫做不转球好听。。。。他不可能叫“不怎么转的球”,其实他就是不怎么转的球叫不转球。

    5,我感觉业余的如果练成正逆旋转发球应该实用,虽然逆转肯定没有正转发的转,但肯定是有用的,因为对方除了判断你发球的上与下.不转之外

还要判断你的侧,虽然正逆出手时间对手很容易看出往哪侧出手,但多一个肯定比没有强,它没有正作用,我想业余里逆转也不会有反作用。

    (1)正旋转发侧下或不转后,逆转出手一定要侧下拍型出手,然后立拍变侧上,变侧上时让对方看到,因为这是收尾动作。为什么不直接用逆侧上收尾,因为如果你的逆转里没有侧下转的威胁对手的话,对手在你逆转一出手就知道,你逆转肯定是非下旋系列。

    (2)正旋转发侧上后,我自己琢磨的啊,未必对,逆转出手也侧下拍型出手,然后立拍变侧上。(但一般逆着都直接侧上拍形发出去,正侧上后转逆侧下拍形手腕不太好弄)

    (3)逆转侧下或不转时时,前半段身体各部位尽量与正转相同,如果有太大不同就不如不练逆转了,咱们业余逆转儿肯定没正转发的转。我感觉前半段也是侧下拍型,然后逆侧下出手,最后还变为立拍侧上。

    (4)逆侧上我是先正侧上进去拍,然后逆侧上出来。

          以下重点...........

    (5)抛球的左手(以右手为例,与我一样是左手的就反过来看,因为右手人多吗,而且我左手与对方右手练基本功正手对正手时,我都到反手位侧身练,因为少数服从多数吗)左手要伸到端线快到中间那坐标附近(纯业余不用这么发,我现在也不这么发,只是手向前伸一点就可以),我细看国手发球了,现在也有时间就看,而且抛球不是直抛,是往自己怀里,也就是与正旋转侧下切的方向一致,往自己怀里抛(准确的说抛球方向是面对自己,向右后方抛,右手为例。这个只能表述成这样了,看有缘人能否理解了),这样手臂抛球时就抬起来点,不是顾意抛完球后档球的,抛球时就在那位置,而且档球效果很好,注意了,要用自己的上身,上身在球抛起后要往前探,保证出手时上身与抛球的左臂最大化的利用上了档球,非常合理的档球。但也不能一点不放下手臂,许昕发球后手臂的确放下了,但还是有点似档非档的效果。。。。看许昕的发球不也可以打比赛吗,手抛完球要放下来,尺度自己掌握吧。档的太明显了肯定说你违规,找规定的“擦边球”。说档还不档,说不档还有点档。特别是纯业余的,很多都不高抛,很多用手直接悟着发,和这些比起来,咱们文明多了。。。他要说你有点档,你就说你为啥悟着或不抛球。

    (6)抛球前球拍是反面对着对方,你细看许昕与马琳发球前的球拍,这样也是为了不让对方看清自己出拍前的拍形,引拍时逆时针转拍(左手是顺时针)。

    (7)这个姿势正好重心踩在右脚上很舒服,而且也适合发力时用上腰,最终是手腕。

    (8)发球后转身,我因为正手大角要保护好,不转身那是护不到的。以上都是自己的理解啊,有缘人希望你们挑出对的内容分享就好了。怎么转呢,你随意找个国手比赛视频,一看就知道了。

     (9)转球不响(转球声音发沉),响球不转(相对不转的球声音越发变脆),有发球垛腿就是掩护这个(这条没什么用处)。

 

视频讲座是纯理论的啊,以理论为基础,主要看国手实际比赛视频,反复的看你喜欢的有用的发球的片段。。。正逆转动作一定要前后照顾,想好了这一整套动作对方看到的效果哦。。。。

 

          

 你可以上网查视频细看看,对照参考一下。

 

练成正反两套(侧下,不转与侧上)再偶尔急长和急下旋,急上旋。

 

落点非常重要,要能发出直线和斜线,有时往中间发的多,因为斜线容易出台被进功。落点要从身体的角度上找,底下头,身体逆时针(右手持拍)转动,转到你能发出直线的位置再发球,这样发球就会有直线,斜线的区别了。。很多正手发球的人不容易发出直线,就是站位问题,纯业余最好靠站位角度来找直线位置。直线和斜线是有区别的,因为一般人正反手接发球都是两个系列,变化一下直、斜、中、长、短。在业余里还是实用的。

 

 

    

 

正手 侧身位发球,是大多数球友发球的重要选择,国手多数都正手侧身位发球,肯定有它的好处。ffice:office" />

 

先不说隐蔽不隐蔽。

 

正手位侧身发球后,顺势转身,对方回球如果质量不高,很容易被我方上手抢功,因为发完球一转身,你的位置。

 

正好是球台的一侧,位置非常好,,往右一面可以正手上手,如果对方回球到自己反手位且质量不高时也可以侧身

 

抢功,往左往右照顾两大面。好就好在这个位置。。。。

 

 

正手侧身位发球是传下来的,都这么发,自然有它的好处,肯定是经过总结得出的乒乓球重要发球方式之一。

 

 

对于业余球友更是建议苦练正手侧身位发球。

 

可以选择正逆两套发球,配合急强下旋,和急长球。急长球的位置要特别的练习一下发直线急长球,效果会很好。。。

 

虽然说是直上直下抛球,但你看许昕,马龙,张继科,王皓,谁都不直着抛,也同样可以打比赛用这种发球。

 

 

抛球方向是,你站在侧身位,手向前伸一点,此时的抛球方向是向自己的右侧后方(右后为例)抛效果好,容易发力而且相对合理的隐蔽。右侧后方就是,抛球点在端线中点与自己这方边线之间,球落下击球点在自己右手的位置,肘要抬起些,看国手比赛视频看多了就能看出来。。。。球在空中的动作方向是从自己正前方向自己右侧后方动作,,不是完全后方,是向右,向里,往右往里的方向抛。。。这样发球效果相对好些。。。。  如果这样抛你看不清球的话,可以抛起后把头向右(右手为例)歪着发球,抛起后歪一下头出手,波尔和很多国手发球都歪脑袋的。。。

 

 

业余玩玩的角度建议也练练反手,我自己先研究的反手发球,正手发球难度比反手要难。。

 

正手侧身位发球发完一定要转到正位,转过来,正好借着腰发力发球,顺势转身,因为要照正手小三角方向。。。如果对方回球反手出台,可以再侧回去拉,但绝对不能不回位。。。。养成好习惯。。。。其实业余打不归位也经常能发抢,,,但遇到高手就菜菜了。。。所以按正规的练,肯定有它的道理的。。。

 

你如果有条件就练多球,找个球盆。。。但是练多球之余,必须拿单独一个球练,从这头发到那头,然后走过去看球转不转在地上,因为发球弧线高了可以降低接触球时球拍高度,发球短了可以发第一落点接近端线的长球。。。。但要想转与不转结合,必须先会发转的,然后才谈得上不转,以及其他的配合。。。

 

怎么才能知道 自己发的转了,最好的办法就是单球练习,发球走过去在地上看,看球转不转。。

 

唐建军,和打好乒乓球,以及非常多视频教的那是正手发球的基础动作。。。。。国手这样往怀里抛和基础动作是有些区别的,道理都是一个,,,往怀侧后面里抛。。因为这样发球效果好,但比正常的正手发球肯定有一点点难度,但从不会到会就是一个窗户纸,重要是练的过程,一但会了就永远会了。

 

一手好的发球如同一手好字,你选择了乒乓,越早练成一手好的发球你一生受益年限越多。。。同样越早练成字的人,也受益年限越多。

但能否练成好球,如同好字。。。这就努力过后可能不成功,但放弃过后肯定失败。。。。

练成的人也不要太骄傲,,,好球如同好字,,,你练成了怎么说都行,,,但假设可以让你技术清零,同样是你这个人,从头开练,谁也不敢说肯定能练成。。。

 

发球不好的人也不用上火,人有长有短,把自己的特长练好就是了。。。。

 

发球一定用腰,重心踩右脚上(右手为例)。。我是左手,左手发球重心踩在左脚,顺势发力,发力顺势转身,转身,发力,用腰,正好位置都能配合上。。。。

 

这种发球如果对方接发球到自己非常反手的位置,正手很难抢功(因为你准备侧身人家可能送你一个正手角度),所以发完球要有正反手抢功两面准备。大面积准备正手,很小面积用反手。

 

 

       

 

 

    

要想练成国手姿势的发球,绝对不是纯理论的发球,唐建军视频讲的发球是纯理论的,你看哪个国手那么发。。。。学国手发球的形,,姿势我都说了,,,姿势很好学,,,,难的是质量,,,先把姿势记住,,,自己练练,慢慢就能明白好多道理。。明白好多自己记住的道理。。。。生活中感觉很难的事物就是先背再理解。。。。。 

想到一条说一条,没有顺序,一定要先学形,再学神,,把形看准了背下来,按对方的形去做。。。最难的学习知识很多也都是先背再理解的,因为好多东西真的刚学就理解是不可能的,,,背下来,,不断去练,不断理解,,某天顿悟了。以前背下来的形理解为神了。。。。先学发球的形,慢慢学发球的神。。。。再理解,再顿悟。

 

 发球练好之后,首先你发的好,能明白发球的原理。。。也更容易判断来球的旋转。。。。除了发球,很重要的新手练球要练的就是,   接发球的判断。。。。。还有相持,这个要用到的就是正反手的基本功了。。。。。还有一项业余选手的重要技术就是下旋上手,包括出台的强下旋高吊拉。以及台内正反手的突击,也就是翻拍儿。。。

对于步伐、落点、摆短等技术是有一定基础后要去练的。先练重点的,这样进步少走弯路。。。

 

右手持拍,侧身正手发球,切到右胸,右胯的位置隐蔽而且容易发上力量。

 

 建议业余球友,发球以正手为主,偶尔反手发球,这样组合效果好。。。。因为身体结构造成的正手发球的确比反手发球有威力。。。比反手发球隐蔽,,转速快于反手发球,,正手侧身位发球后转身,这个姿势正好非常舒服的正手发抢,或正手发侧身抢。

这里就不谈判断发球了,只是提醒大家,无外乎判断发球就是,看对方出手时刻,和盯球(特别是第二跳)。

 

 

 ————————————————————————————————————————————————————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不看后悔哦》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不看后悔哦》

请看上图,发球之前,王皓直拍持拍,拍头的朝向。。要想不按理论上的发球,要想练成这种国手发球,球就得往怀里抛,发球前的感觉就和图上差不多,大伙细看吧,为了找感觉,直拍,可以拍不动,手顺时针转动点,这样持拍容易手腕往里抠,球往右侧后怀里抛,手腕往里抠发球才隐蔽才转。 如果是横拍,发球时后三个手指贴到胶上,发球后手再还原,细看波尔的发球,发球后手持拍就动一下。  王皓引拍后基本是直线左右,然后切回来切侧下。。。。。如果你这个姿势总切的不转,你可以像我说的转一点点的手的握拍试下,握拍时拍不动,(右手为例)握拍手母指沿着顺时针,就是在拍柄的下面向食指方向转一小点母指,这样你发球马上就感觉能用上力了。因为不能手把手教你,所以只能解释成这样了。 。。。还有就是看重心,你发球弧线要高就重心下降,发球点下降,再降,直到发不过网,然后再高一点点点点。。。王皓右手持拍,正手侧身发球时,重心踩右脚 ,你细看这时他左脚是离地的,我左手持拍重心先踩在左脚,,,然后发力击球,实现重心转换,借重心转换用腰发力,传到大、小臂,最后是手腕发力。。。。借重心转换一方面是发力,另一方面也顺势转身准备正手发抢、正手扑发抢、侧身发抢。

 

 ————————————————————————————————————————————————————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不看后悔哦》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不看后悔哦》

 

请看上图,波尔发球时反面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位置,这样持拍为了更往里抠手腕。

————————————————————————————————————————————————————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不看后悔哦》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不看后悔哦》

 

请看上图,波尔发球时,像我说的头歪着看球,一抛起球后就歪头。少部分国手发球歪头,这个可以选择的歪,如果你总露球,总切不上,可以试下歪着头发。

 

大伙不信可以细看看,随意找一张发球照片在网上,每张发球照片,只要球抛起了,运动员眼睛肯定在盯着球,这就是我下面说的接发球的重心预动,对方一抛球,我方预动。。

说说国手打球,接发球为什么要先动一下,我的观点。

 

    我再说下国手比赛时,发球前的预动,就是接发球前为什么都重心动一下,以我的经验判断,国手比赛时,在接发球,只要对方一抛球了,他马上动一下,因为如果他知道对方发的是长球或急长球,他肯定是不会动那一下(重心起来一点)的。。对方抛球后对方眼睛就全部要跟着球走了,这时你动对方也基本看不到,对方一抛球你就可以动了,,,为什么要动,,,因为高手打球出台就拉,肯定是发侧下与不转短的开局。多数是这样的,偶尔来个急长球。。。发短的你肯定得摆短,摆短身体探上去离上身越近摆的质量越高。。。。当然了他们往前冲也一定要注意对方发急长球。。。

————————————————————————————————————————————————————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有图片说明》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有图片说明》

请看上图,许昕抛球,在手的位置抛的球,这时球已经往怀里走了,最后落到怀里的时候切。

 --------------------------------------------------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有图片说明》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有图片说明》

请看上图,许昕快击球前,球抛到怀里位置,许是左手持拍,切到左胸左跨位置,惯性,手往外伸引拍,最后内抠往里切。

 --------------------------------------------------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有图片说明》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有图片说明》

请看上图,就是我说的,许发球刚抛球时,拍反面向对手,当然了这个不必要学许昕,因为这个动作不是发球的共性,可以参考。

 ---------------------------------------------------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有图片说明》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有图片说明》

请看上图,许发球击球时离胸,跨上面直上位置,多近。这就是所的隐蔽。从抛到出手。
 ---------------------------------------------------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有图片说明》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有图片说明》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有图片说明》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有图片说明》

 请看上面两图,都是马琳正手侧身位发球,发球后逆转出手迷惑对手,图中他拍已立起,是逆转侧上,应该是正转侧下或不转出手,然后做个逆转侧下至侧上结束的假动作。

————————————————————————————————————————————————————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有图片说明》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有图片说明》

 请看上图,马琳右手持拍,切到右胸,右跨正上附近位置,切的多近,越近越隐蔽。

————————————————————————————————————————————————————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有图片说明》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有图片说明》

 请看上图。。这个应该是正侧上刚出手,逆转动作还没作出来。。。

 

业余选手要想正手侧身位发球厉害,首先得有一套正手正转发球(侧下,侧上,两种不转球结合),偶尔用逆转发球,急长球,急上旋,急下旋。这要能练成就足够足够了,发球在于精不在于多,正手反面发球可以试试,但先把我说的正面这些发球练好。。。

————————————————————————————————————————————————————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有图片说明》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有图片说明》

请看上图,,马琳抛球后拍也是反面对着对手,但马琳拍头有些向前,许昕拍头有些向上,, 这个学谁不重要,一点也不影响发球质量,只是随意说明这一点。
————————————————————————————————————————————————————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附图片说明》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附图片说明》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附图片说明》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附图片说明》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附图片说明》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附图片说明》

请看上图,张继科和马龙的发球,都是右手持拍,发球击球时都切到右胸前面,而且这个时刻,左臂都往后收着,因为如果这个时候左臂,也就是不发球的一支手臂,如果档着是肯定不行的(本来抛球就不直,裁判不叫针儿就是了,都抛的不直。)其实这样右跨上面,右胸也有一点点的档着,但似档似不档,所以都在找发球规则的“擦边球”。。。业余里不抛的太多了,都不抛球,你这种合理的档比起来高档多了。   对了最下面这张相片,张继科的是逆旋转,逆转一定要和正转前面的所有部分都一样,否则逆转就无用了。

————————————————————————————————————————————————————————————————————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附图片说明》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附图片说明》

上图中此人的发球姿势就挺标准,手向前伸出去些抛球,抛到拍的位置。

——————————————————————————————————————————————————————————————————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附图片说明》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附图片说明》
上图是郭焱发球,抛球手的位置能看出来,出手点也能看出来。都是切在胸前。

——————————————————————————————————————————————————————————————————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附图片说明》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附图片说明》

 

上图是柳承敏盯球,只要一抛球出手,肯定眼睛要全力盯球,这个发球抛的人都知道。。。。这时对方接发球时重心起来,这就是我说过的国手接发球的预动。。

——————————————————————————————————————————————————————————————————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附图片说明》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附图片说明》

 

上图是柳的抛球,这个位置抛球为了有更大的抛球运动空间,这样抛球其中一点原因就是,配合发急长球更隐蔽。柳发球前拍也是背对对手的(这个不重要只依个人习惯。

——————————————————————————————————————————————————————————————————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附图片说明》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附图片说明》

 

上图侧看王皓发球,抛球手的位置,和球将要到达的位置,和拍型都能看得出来。

——————————————————————————————————————————————————————————————————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附图片说明》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附图片说明》

 

上图够隐蔽吧,这种发球。看发球位置和拍型应该是侧下或不转球,具体是哪种还得看手腕发力,和球的运动轨迹。。

——————————————————————————————————————————————————————————————————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附图片说明》

“有心人” 的 “发球” 经验  《附图片说明》

 

有时如果你抛的太往怀里了,那没办法也得切,否则一抛球发不上就丢分了,,这时要含着点胸切,最好不要这样,我说的这种情况是你实在抛的太往里的情况下。。。。。

——————————————————————————————————————————————————————————————————


 纯业余发球,抛完球击球时顺势用左肘档一下,不是咱们练明档,因为业余里发球档的人太多了。。。打比赛也是,,我的原则是对方不档,我肯定不档,,对方先档我肯定档。。。这是球风问题。。国手以前的档其实是用大臂档。

 

楼下最后我说到发球旋转变化篇,主要说转速问题,不要认为发球只有侧上、侧下、不转。其实侧下也分多少转速的侧下。思路广一点,才对球理理解更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31 10:20:32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一直追求如“神”的境界.神=不可超越.

166条评论

wanghao7181 楼主 2012-4-15 22:54:00

就像我说的,业余选手如果练成一套我这样的发球,反正我在我们这的球馆以及身边打球的人当中,这套发球相当的效果。。。就是正手侧身位往怀里抛,侧上(侧下、两种不转)一套,加上急长球,急下旋,急上旋,适当再来个逆旋转(前期动作与正转一致的逆转才厉害)。

 

 

我什么事都喜欢总结,下面是旅行心得,随意写的,喜欢思考的人,思考的这些事儿未必当饭吃,但拿钱也买不来这些思考。

 

写到哪算哪,这里把每次旅行的总结和心得写下来,与大伙分享交流。

  1、拿北京来说,比如到颐和园,到这种皇家园林吧,游玩时,如果是自己单独出游的,那你一定要在很多地方跟在别人的团后面听解说,因为导游是喜欢陌生人多些给他捧场的,如果不听解说,那你转这些皇家园林就好比在转一个大的公园,只有听到解说结合实景才能体会到历史当年的一处处、一幕幕。

  总结:到皇家园林等古迹时一定要跟团后面听讲解,否则你就相当于在转一个大公园。

  2、去北京八大处公园山顶上的一许愿台,人人都说这许愿准,而且如果愿望实现的话还要回到山顶还愿,我一想我几年才能来北京一次啊,如果许愿太长时间回家后实现了还要回北京还愿,那这样吧,我许愿为“希望在下山途中捡500块钱”,如果能实现,马上回到山顶还愿,结果不灵。证明了这许愿台不准,当然了也许我这愿望太歪,神仙还是佛祖不会实现这种愿望,当然了开玩笑啊,如果真有神仙、佛祖什么的不要生气啊。

  总结:这许愿台不准,而且不要乱许愿,呵呵,我肯定是得罪佛祖了。

  3、去到北京植物园中有一景点叫温室,这个温室是园中园是单收门票的,里面都是些日常难见的植物,比如什么热带雨林里的植物什么的,那温室占地面积很大,我发现那温室的玻璃很有意思,四周和棚顶都是玻璃的,如果这玻璃太透明,那收不着门票了,都在外面瞧了。但如果玻璃不怎么透明那可能还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这个玻璃肯定是掌握度的透明的。

  总结:植物园为了挣钱肯定要把四周的玻璃弄的不透明点,但为了植光合作用还得把玻璃弄的透明点。不好把握啊。

  4、说说登山,登黄山时感受比较多,去了次黄山,首先登山如果你想走下来肯定要买跟拐杖,三条腿肯定比两条腿登山舒服,带根拐杖实在累时可以扔下,但没有拐杖累时手用不上。还有就是“远道无轻载”,登山少拿东西,该拿的拿,道远是没有轻载的,你背十斤大米走十公里试试。我是完全步行拿下黄山的。

  总结:登山,特别是登路途较远的山时不行就座缆车,如果想以“锻炼身体”为目的请不要登这种山,因为锻炼不是一次两次练出来的,如果你想全程走下山路不做缆车,除非就是为了征服黄山,想征服他那就走。或是早起没缆车看日出可能也要走上去。

  5、谈谈跟团,跟团出去玩优点:省钱,省心,省时,实惠。缺点:时间紧,跑马观花,玩的不透,而且累,快乐的累着。跟团出去一般都是几天内走好几个地方到好几个市。这样你的行程安排是这样的,先从你家飞到旅游处,再上旅游团的客车到一景点,玩一会后再上客车长途跋涉的各市奔波,没玩多久一个地方可能又换了,最后回到落地的机场飞回去。去年去的华东五市,用导游的原话说是,6天去五个市以上,每天24小时,8小时在睡觉,8小时在客车上,只有8小时在游玩,客车上的时间是“客观存在”的,只要你想玩这么多地方这些天跟了团,就要在客车上花这些时间,最常听导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将驱车前往.....又前往.....然后是漫长的客车时间”。

  总结:跟团要辨证的看,有好处有坏处,适合不同的人,没有决对的,因人而异。而且跟团出外一定不要买东西,看起来导游都挺好,其实都挺黑的,出门在外有时有购物点,你想想很有可能你一生就去那地方购物一次,这一锤子买卖,如果你是商家肯定也黑,举个例子,这次到了江苏那头说是“紫砂壶”在当地很出名,结果购物客车拉大伙到了一个企业,出来个人一顿神侃,说怎么怎么好,最重要的是导游提示大伙说这地方东西很好很实惠(导游说好肯定是导游吃回扣了),结果大伙分分掏出腰包购下各式各样的此壶,我买了一个便宜的,260元每只壶,我买完就提前回到客车上了,结果最后一个回到客车上的游客和我买的一样的壶才花了200,真黑啊,一个团一个客车上的游客两个价,这地方导游还说好,如果好为什么不一口价透明价啊。黑这60块钱导游不得回扣一半啊。切记,出门游行千万少买东西,除非你识货,这行。或者是买便宜的东西,比如我出门就买个五块钱的东西,就算他成本是0元,我只亏了五块钱。

  结果下一家是卖翡翠的,进门前导游提示一句反正说的是这里黑不太好,结果大伙一进去就能看出来就一起起哄,没人掏钱,结果这家生意做的就不好,肯定是游行团行程安排有这一站,但这站回扣给的不好,所以导游这样提示,当然了也许这家真的黑,但紫砂壶一事已证明导游肯定有回扣了。同样是两家,就是导游一句话的提示,结果差了不少。

        总结:切记,出外游玩时,一锤子买卖,千万别买贵的东西,买点便宜的食物还好,买所有东西时你盯住导游,他都站在收钱人那里,而且总最后上车,或最后进哪个小屋里去吃回扣去了。你买了东西让人家吃回扣也是自愿的,所以别愿导游,买不买是自己说了算的。

  6、旅行到哪座山时,一般都要走很长的山道,那些山区四周是不用围的,不像城市里,比如我们这有座龙潭山公园四周围了一大圈铁栏杆,因为怕人不花门票就进去,但如黄山、泰山等那些大的山区是不用围的,因为想进山只有山路可行,没有别的路能走车,08年四川大地震时有时一条重要的山道被塌下来的石头堵上时,整体的抢救进度都要延后了,因为就这一条道可以通往灾区,救员队、记者、等等都等这条路通开呢,结果大伙都只能在那等,光看前面开路的两勾机在那忙活。这就是山路,看似平凡但很重要。

       7、去了长白山感受,首先你要明白为什么在哪一个点下车,这肯定是多年经过专家或有关人士总结的,比如游北坡,到二道下车,然后做所谓的环保车上山,肯定是从这点下车最适合上山游玩,因为这点上去经过景区修路等等,你沿途看到的风景点多。而且登山的过程也要理解,比如黄山,修了很多台阶,黄山的理念就是让你有登的感觉,完全可以全程安装缆车,在上面看,但那就失去登山的感觉了,所以修台阶。而长白山不一样,他不是主要让你去登山了,他主要是一个环保车为主线上山,很多山一座一座的,就是往上去,路过一个景点后你就得下车走一段,然后一般是原路返回,因为这样让你有登山的感受,景点完全可以修桥或路直接到景点(也就是完全可以直接座车到景点),但如果座车都看了就失去意义了,也就是说每个景点要想看到,必须下环保车,必须走那么一段台阶的山路才能看到,不是说出去玩跟大伙玩就是了,要明白其中的过程。你走这一段路要明白,是景区故意设计让你走的。

        8、长白山瀑布东北落差最大的瀑布,68米,其实瀑布就是山加水加落差,水是没有生命的从很高处落下来也不知道疼,源源不断的水组成的瀑布,水下落是有形状的,从时间上秒上看用重力加速度基本能估出大概的落差。

  

  传说中的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15 13:20:33编辑过]
一直追求如“神”的境界.神=不可超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anghao7181 楼主 2012-4-15 22:55:00

写字心得

 

中国有句古话“人能写字,字能写人”,写字是每个炎黄子孙生活中不可或
缺的一件事,字是人的第二张脸。
  上学时刻练过六年的字。对写字和练字的过程有如下感受
  1、女生普遍写字比男生好,但字写的最漂亮的往往还是男生。
  2、我从楷书练起的,练了二年楷书基础,每练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字比从前进步了,字贴很有用,身边的人写字也很重要,字贴是理论,身边人写出的字是实践。
  3、二年后开始练行书,行书连,靠的是牵丝找那种得体的感觉,开始练行书的时候就是“划了”,很不适应,但要坚持,行书练到最后的感觉是得体,自已的字会自成一体,是在不断的练习中形成的。
  4、行书还是最受大家欢迎的,但写行书要注意不能生,生还不如写楷体,更重要的是不要飘,身边的人好多人写字都连,连的很飘,很不得体,要找那种圆滑的感觉,行书写的好的人写字都快,不是为了快而快,是慢不下来,慢了写的效果没有快好,当然了不是说要特别快,太快了也不行,自己慢慢掌握度。
  5、练字的过程是一个不段总结,不段进步的过程,人一生越早练字越好,设人能活X岁,10岁练成就能写(X-10)年的好字,20岁练成就能写(X-20)年的好字,越早越好。
  6、练字的动力就是不断的看自己过去写的字,在进步中找动力。过程中大多数人会选择见好就收,或放弃,因为干练不进步,一定要坚持,从量到质有个过程,这过程什么时候出现谁也不知道。多看看身边写字好的同学,和这个学一个字的写法,用到自己的字体里,和那个同学再学其他的字的写法,用到自己的字体里,“划了”几年就会有想像不到的飞跃。
  7、我提倡练行书,行书得体。
  8、练到两年回头看看零年写的字,那时感觉很不可思议。练到四年回头看看两年时写的字也不可思议,那时已经满足了,今生写字成这样就可以了。练到六年的时候回头看看四年时写的字都没法看。六年以后基本定型了,现在有时也拿张纸一顿“划了”,想到哪个字就练哪个字,但基本定型了,也就是达到了一个瓶颈了,很难再突破提高了。加上参加工作了也没时间练这东西了,写字是不当饭吃的,但写一手好字肯定不是缺点。
        9、人与人的进步期不一致,写一手好字的人如果回头让他清零,从头开始,他决对不敢说他还肯定能成功,好字具体是怎么练出来的没有必然因果关系,但可以从过程中总结。正应了一句话,努力过后也许不会成功,但放弃过后就必然失败。
  10、每个练字成功的人最后字都会自成一体,具体为什么会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个性化的字体,或许是因为过程各不相同吧。就和人做饭似的,一个人做饭肯定一个味道,各不相同,正是因为过程中用火有大有小,放料有入不同,放料的顺序也有所不同,而且料先放后放次序也不一样,但为什么味道不同也只能解释为过程不可能相同吧。
写到这,感觉写的有点乱。
  水:2009年8月6日

一直追求如“神”的境界.神=不可超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aulboy 2012-4-15 23:12:00
不好,不要人云亦云,坚持自己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aulboy 2012-4-15 23:12:00
哥们是想来混个精华吧,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甜猪手 2012-4-15 23:06:00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anghao7181 楼主 2012-4-15 22:35:00

说句实话,啥事都得多琢磨,我在象棋吧,和北大东奥财务论坛里发的贴都有精华贴呵呵。。。。我喜欢分享。。。

 

我研究的东西少,喜欢深度。。。。生活中的最大业余爱好以前是象棋,呵呵,不谦虚的说一句,我象棋是我们市象棋协会的水平。现在一个市里算是权威水平吧,   从此以后最大业余爱好改为乒乓。。。

 

 

业余球友发球,咱们先不考虑落点,先说旋转变化。。。。必须必须有一套非常强的一套正手侧身位发球,侧下(要非常非常转的,这是重中之重。)/侧上/不转(两种不转球)。。。。这套发球在整个发球体系里非常重要,,,这套发球里的侧下在这套发球里非常重要。。。

 

除了这套发球外,再配合,正手侧身位逆旋转一套,急上旋,急长球,急下旋。。再偶尔发一个反手发球。。。。再结合落点。。。那你就强了。。

 

 

好的发球如同写一手好字,首先要琢磨,,,但琢磨也不一定就肯定能练好,,,努力过后只是也许成功,,,但放弃过后只有失败。。。

 

如果你全看完了,说明你是有心人,祝你练发球成功,正手侧身发直线球时,身体角度逆时针调整一点,手腕往里抠容易发。。。发球手法可以相同,但球出手在台上的轨迹是骗不了人的,转与不转不重要,重要的是转速的变化。如果运动轨迹区别太大的发球,你手法完全相同,完全档上出拍时的拍,人家一看球就知道你的转速。

 

 

 

 

要想有一套非常好的发球,发好急长球,同时也要发好纯下旋,他与纯侧上,之间的角度基本是90度直角。

 

 

在这之间就是侧下了,侧下是所有这配套发球中的灵魂,侧下不只分为转与不转,不转其实是相对于转球的不转。

 

高手的侧下还要有转速上的区别,单纯转侧下,不转侧下(包括一种同一位置改变力度,第二种发力相同改变接触球位置),加上侧上。只能骗新手或中手。

 

高手交手时,可能就差那么一点点转速,冒那么一点点高就是抢功的机会。。。新手吃旋转可能出界或下网,中手吃旋转可能球冒高,高手吃旋转时最多冒那么一点点高。。

 

所以不要死心眼想,看着是侧下为什么冒高,看着不是不转球为什么没有侧下转。。。对球的理解要广一些。

 

 

当然了,如果遇到初级和中级判断发球考虑太多反而不好。

 

我说这些你都练好后,你的发球在一般的球馆里肯定是排前头的。(当然了,离不开苦练,我现在的发球已经不错了,但总会找时间发盆球练习。)

 

发不同转速一是板形调节,二是力度调节。发转与不转只有接触位置调节和力度调节。

 

 

发球找到磨擦的感觉后,能发转了之后,主练我上面说的细节,最后发球要达到,用腰带大臂,小臂,手腕把球发出去,一定要甩开了,


要非常充分的引拍,很多人发球转,但不是很转,因为没有找到甩开了充分引拍的感觉。另外非常重要一条就是,右手为例,侧身正手发球要向左下内方切,必须向内,也就是向自己身体方法发力,这样才转。光左下切不怎么转。


 

拿正手侧身发球说事儿,发球想转,这个转字,主要方向是怀内切的方向切正了才转。包括侧下,包括纯下旋,包括侧上。不转也是一个道理。

 

 

右手为例。。。向自己的左,下,内侧方切。。。。。左方自然是向着对手的方向,,,下方实际就是板形后仰(后仰肯定切不到上方),内侧也就是拍头最终使劲儿的往里面抠。。。。这样才转。。。

 

纯下旋肯定是不拐弯的球,如果拐肯定还有侧旋存在,,想发好纯下旋可以夸张一些,拍头向上一些切,然后再一点点调整回来。

 

 

当然了我的发球有的是向右,下方切,然后向内切是假动作(我左手)。看着是切上了,但没充分摩擦。。。而且同一种拍形有很多种发力的力度,十成力,一两成力,五六成力。。。。也有比侧下立一些角度的全力发球,这种球相对不太转,也不是很不转。。。。当然了,接触不同部位发不怎么转的球肯定也有。。。。。。

 

侧上先不说,与侧上结合有一个带一点下旋的像侧上的球,这种球因为出手一刻板形比较立起,所以不如侧上好用,因为侧上肯定不带一点点的下旋成分。。。

 

纯下我就分好几种转速。。。。

 

最让人吃的就是侧下板形与比侧下立一点点的板形发出的球。。。。这两种板形,,

通过   力度不同   位置不同   板形不同  摩擦发力最终实在的方向不同,,,能发出很多种变化。。。。

 

你问我怎么细分,我可以告诉你,都是侧下或不转,但侧下到底多少转,我也说不清,总之假设最转的是50转。

 

假设最转能发出50转。

 

所谓的不转球也就10-15转吧估计,反正我的侧下有20-30转左右的,也有40-50转左右的,也有最极端的50转的侧下,也有最极端的侧上。。。非常少的偶尔用一个纯上旋,没有侧旋成分,要纯上旋。。。也有急长球,假定为不怎么转的球,或有一点点上旋成分,,就是主要目地是急。。。

 

 

 

提示新手接发球不要总死心眼,认为侧下只能一个转速,,,,

 

如果你做不到准确判断高手的发球,你能做的只有下面几点。

 

1、加强自己的发球,相互制约。发球好了对接发球的理解自然会更深。。如果总吃球略冒高的话,自然打下面的相持的信心会大大影响。。。而且影响手感。。。

 

2、出手是根儿,出手时刻必然要看的。。。。。球也必然要看,,至于如何盯球,有心人可以去看看我转的,盯球文摘。

 

3、谁都不可能100的判断不失误,因为是人不是机器,可以做到尽量少判断失误,然后加强自己发球让对方增加接发失误率,,纯业余里,发球接发太重要了,发球好接发球好心里有底,相持打的也顺,比分领先了往往手感超好,会打出很多漂亮的球。。。但发球接发就吃亏了,下面的相持自然打的没手感没信心。。。

 

至于我的发球到底分为多少种转速,这个说不清,N种,的确很多种旋转,所以除了盯板,一定要盯球,适时的有方法的盯球。当然了盯板永远离不开。

 

发不同转速有一个简单的检验方法,发完球后自己走到对面看,把球发到地上,到地上看转速。。。反复N次发。。。发转了,也能发不转或不怎么转了。。然后再多球盆球练习定型。
 
还有一条就是,拿直拍为例,直拍发球前手腕要充分外展,这样发力摩擦才充分,想发最转的侧下手腕发完球充分内收。。。 
 
发球好只能让新手吃吃,高手只会偶尔吃球,所以重要的是发球后的抢功,抢拉第一板重要是落点,力度五成最好,五成力度发球抢拉上手这样稳定性会非常高,这样再下一板的相持中将会占主动。
 
发球可以先不高抛,因为高抛有时难碰到球,开始时很低的抛就好,先掌握怎么能发转,等练成后建议最好抛起到头顶,这样算低抛,国家队最低的抛都到头顶,抛起30-40厘米吧,这样球有重力加速度,发球会很转。。抛球时尽量用上重心,用重心带起抛起来的球在空中才稳。。
 
发球练好低抛,再练中和高抛,多些选择,就算没好处肯定没坏处。
 
发球前的引拍非常重要,手要充分外扬,这样引拍充分发球才转,发球最终发力手腕要充分向自己胸的方向发力,向内抠,抠不到位是不可能很转的。外扬加内抠。0-90度间,只要你一个角度发转了,其他角度练练就会了。
 
发球时拍形角度是0-90度,不要单理解为侧上侧下,要理解是多少度出手,用了多少力度,接触拍的哪个位置,接发球一部分要看出手时的拍形,这个很重要,看完拍形后,中间不要看,来不及,眼睛马上看球到自己台上这一跳,跳起来后的轨迹,有时一点也不转的球还能看到球标,0-90度间,90度是纯侧上,球往上拱,但假设70度左右,这球发的侧旋但带一点点下旋,所以看球是不往上拱的,发的好的这球往下扎一点,但搓、摆接这球也要70度左右的拍形,对发球的理解不要理解为侧上只有一种,侧下只有一种,要灵活的理解。无外乎就这90度角度发出的球,盯出后,盯球,余光盯对手。
 
发球旋转变化足够时,才开始追求落点变化,然后是加上假动作,假动作非常实用而且重要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5 10:26:55编辑过]
一直追求如“神”的境界.神=不可超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言雪光 2012-4-15 23:29:00

一看“合理挡球”,兄弟,你这是图啥啊?如果纯粹为了私下打打锻炼身体没必要这么练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15 23:30:30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anghao7181 楼主 2012-4-15 23:21:00
QUOTE:
以下是引用paulboy在2012-4-15 23:12:00的发言:
不好,不要人云亦云,坚持自己的观点!

呵呵6楼的兄弟, ,谢谢这位兄弟的留言以及对我贴的关注,我原贴里写过了,我说的未必对,大伙挑对的分享就是了。

 

 

呵呵,7楼的兄弟,说实话我不追求什么精华,而且文笔也不怎么好,,我自认为还算是个有心人,只想把自己的心得写出来与大伙分享,因为看了球馆太多老球手,打球多年,但发球总是提高的很少,其实发球是个一生追求进步的技术,,,我在象棋吧里写的贴也有精华贴,我在北大东奥财务论坛写的财务实务经验贴被置顶了N年了,精华置顶。在咱们论坛我也有过文章被加精华。重要的是效果,不看广告看疗效,希望路人受益分享。我只希望路人认为我说的有点道理的就看一眼,认为我说的没道理的就担务你时间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15 23:25:44编辑过]
一直追求如“神”的境界.神=不可超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anghao7181 楼主 2012-4-15 23:46:00
呵呵,楼上的兄弟,别误会我的意思,打球也不当饭吃。我只是随意说几句,你认为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就看两句,要认为没有借鉴的地方就担务你看贴时间了,呵呵,感谢你对我贴的关注!!!
一直追求如“神”的境界.神=不可超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