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分享)乒乓技术精华

luguoshen 2006-9-23 09:54:00

1. 击球力量从打法来说:   i. 一般的攻球,如近台快攻、扣球时,均以撞击力为主,用力方面要尽量接近球心。   ii. 一般的旋转球,如弧圈球、搓球等,则以摩擦为主,用力方面要远离球心些。

  2. 击球力量从击球距离和不同打法来说:

  i. 近网短球以腕发力为主。   ii. 近台球和以快为主的打法,如近台快攻、推挡等,以前臂发力为主;以力量为主(如扣球)和拉弧圈球的打法,则以大臂发力为主并带动前臂。   iii. 离台较远的球,如中、远的拉球和攻球,都以大臂发力为主带动前臂。

  3. 根据战术的需要调节击球力量:

  i. 发力:依靠自己的挥拍速度,在击球的瞬间发挥出爆发力,使球产生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力,这是在比赛中运用最多的得分手段。   ii. 借力:借对方来球的力量把球回击过去。借力只能回击冲力较强的来球,如弧圈球、扣球等。借力击球要求掌握好拍面角度,击球的时间一般是第一时间,即上升初期。   iii. 减力:放慢回球速度,如放短球、减力挡等。它能起到变化节奏的作用,尤其是防弧胶拍和长胶拍运用借力时效果最好。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比大地宽广的是大海 比大海宽广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一个人的胸怀

10条评论

luguoshen 楼主 2006-10-1 11:46:00
多实践
比大地宽广的是大海 比大海宽广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一个人的胸怀
luguoshen 楼主 2006-9-29 08:30:00
常练常新
比大地宽广的是大海 比大海宽广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一个人的胸怀
luguoshen 楼主 2006-10-3 12:19:00
正手攻球第一关——借力击球   说真的,这真的是正手攻球的精随所在。学会借力击球之后,正手攻球就已经学会了百分之八十。不会借力击球,谈再多“以腰带手、小臂不要主动发力、重心转移”……都是白谈。而真正体会到借力击球之后,小臂动作就会很自然地温和起来,腕部也会自然相对固定,拍子跟球的撞击就会打透,声音就清响,不再会胡乱磨擦。再快的来球,都能轻易“快速截击”。学会借力击球,自然也就懂得控制最佳击球点。这些都对了,你就再也不会把手后拉去引拍,也不会总是要等球出台才能击球……这就是为何我说,借力击球,是通过正手攻球技术的第一关了。这是多么重要啊!

  正手攻球第二关——以腰带手   小臂动作正确了,不乱发力了,腕部、大臂都固定住了,再谈以腰带手,就变得非常轻松容易。这是第二个关卡。运用转腰击球的真正涵义,就是不让你乱发大臂力量。转腰速度快,柔和稳定,可达到以柔克刚的效果,也可以以快制快。就如网友所言,以腰带手来“截击”弧圈球。呵呵,这是轻松无比的事情。各位可能没想到,克制弧圈球的技术之一,“快带弧圈球”,就是近台正手攻球的变化型。七早八早就解放大臂?解放腕部?那肯定是大绕远路,事倍功半。打起球来,累啊!

  正手攻球第三关——重心转移   学会借力击球,以腰带手……正手攻球的基本要义,就剩下重心转移这回事了。这关就简单多了。重心转移就是讲腿的动作。除了腿腰发力的配合,正手攻球也要借助重心转移的方式来控制击球方向。转腰带手之余,让身体还有往击球方向前迎的力量。

对以上要义都能体会之后,接下来我会引导大家,如何实践。请大家先放空自己,跟着我的方法练习看看,只要几小时的时间,保证会让您有所收获。


  借力击球练习   许多文章都提到,正手攻球必须借力使力,利用反弹力量来击球。怎样才算是借力呢?听起来容易,但是一上台,身体不听使唤,手臂太早发力,或者,击球点太晚。明明是台内的球,却等它弹出台外才去击球。知道要去借力,身体就是不能配合。我示范给很多朋友看,他们就是看了一百遍也做不出来。原来关键不是他们不知道要去借力,而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借力击球。想借而借不到。后来我想出一个办法,来让球友们轻易就能体会借力击球的要领。   1. 预备姿势:身体靠近桌台边缘。越靠近越好。就算贴着桌边 也没关系。勇敢靠近桌台!   2. 身体稍微前倾,肚子内收(是彎腰哦 可不是叫你駝著背),两脚与肩同宽,两脚站立要左脚稍前、右脚稍后。   3. 把手伸入台内,小臂与大臂夹角约110度,控制拍子的高度 越低越好, 比网子低更好。拍面竖起垂直于地面(小臂一定要伸入台内)。   4. 请朋友在桌子对面发球,过来你的正手位置。球速不能太慢,球带点上旋即可,不要发下旋球(麻烦找发球利害一点的,球的落点、速度要够稳定)。   5. 把拍子当作是一面墙,让球来碰拍子,不可用手臂出去击球,让球自己反弹。   6. 不可以提高拍子高度来碰球,请把拍子逼近球的落球点,来 碰球。如果碰不過網代表拍子離擊球點太遠 請往前站些 (不是把手伸長! )   7. 注意一定要用碰的!否则此练习就宣告失败。   8. 只要拍子足够接近球的落球点,你可以发现,只用碰的球就能轻易过网,而且球带有弧线。 请重复以上动作,直到每一颗球都能顺利碰过网。不要求碰进台,只要过网即可。熟练之后,可以控制拍型前倾角度来使拍子可以把球碰进。——不要偷偷退台喔! 请贴近桌台,勇敢地往前站!   呵呵,过关了吗?恭喜您。那要开始练习收小臂了吗?不……请把整只手臂固定好,别动!还没轮到它呢。    以腰帶手练习 9. 延续以上碰球的要领。请把整只手臂固定好。当然,手腕肯定是不能乱动的!简而言之,先把整只手“残废”掉。   10. 光是碰球没力道?来点儿劲吧。且慢!怕您手臂乱动,破了功。请用左手抓住右手大臂!没办法,我信不过您,哈哈,买个保险。   11. 手臂都抓住了,怎么动啊?嘿嘿,别忘了,您还有腰啊!就用腰的转动来让拍子前后移动碰球!一开始慢一点,慢慢来,温和一点。   12. 大臂被抓紧,如果乱动,你的左手马上会知道,请立即处罚右手!捏它一把,警告它不要乱动。如果您控制得好,用腰转动控制拍子前后运动,就能轻易把球碰过网,而且腰转的速度,就能控制球速。呵呵,这就是以腰带手,借力击球了。   12. 耶……不知不觉,您已经连过两关了!继续练!把转腰的节奏感觉出来(左手继续抓住右手大臂,球还是用碰的)。   13. 以上动作都顺畅了,您可以慢慢地挥动小臂来控球。慢慢挥喔!不要搞什么收缩加速,因为光借力击球,以腰带手就很够了。您会发现:好象是腰在击球,而不是小臂。小臂作用,只是拿来微调用呢!   谁说要退台才能击球?您这不就做到了手在肘前,手在台内,手不后拉(大臂被抓住了,您还能后拉?那不是你骗我,就是你欺骗你自己了…),击球点也在台内,低的球也不需要摩擦過網.... 转腰引拍,以腰带手击球,以力借力……哇,全做到了!神奇吗?

重心交換练习

14. 先徒手练习重心交换的动作, 转腰 小臂 动作先省略. 15.上半身一样保持前倾 肚子内收 两脚站立与肩同宽. 16.利用两腿弯曲程度的不同, 把臀部右側移动到右脚跟的上方! 此时上半身姿势必须保持直立 否则会变成扭屁股. 有感觉右腿比较吃力 左腿比较虚浮吗? 呵呵 那就对了! 17.同样的, 把臀部左側移动到左脚跟的上方,你会感觉到 左腿吃力 右腿虚浮. 18.重复16 17 的动作 呵呵 这就是重心交换啦. 19.熟悉重心交换的动作之后, 把转腰动作配上去! 腰往右转的时候 又配上 重心右移的动作, (控制臀部位置就对了) , 腰转正的时候 就把重心往左移动.

熟练了 你就可以请人发球给你试试看了! 可别又忘了 以腰带手 借力击球 的要领喔! 错了 就请重头练起吧!

只要 "借力击球 以腰带手 重心交换" 这三样都做的出来, 呵呵, 接下来我列出20来项 "正手功球基本动作的分解動作要領", 跟着领悟起来 就简单多罗. 反过来说, 如果这三个关卡过不去 我列 一百项 也是无用阿...

击球点练习

正手攻到了一个地步, 可以这样练习: 站位先靠近桌边, 跟对手来回对练(用腰打就够 小臂不必发力 球速中等) , 然后 每打几球 就退一步, 球速不变, 对手发力也保持不变. 退到中台之后 再往前进 . 这主要是让您练习控制击球点. 另外, 越是远台的正手攻, 有正确用腰带手的打法 比 拉大臂的方式 还要稳定 省力!


正手攻一定要能控制 不带摩擦, 撞击声要透 ! 撞不出声音的正手攻 铁定是有问题.

如果您还是压抑不了拉大臂的方式打球, 腰没感觉, 小臂不出力就打不好, 每一球都得退台拉 不摩擦打不过网..... 呵呵 , 那就请您按着帖子的练习方法 试试看吧.

还得提醒一点, 正手攻球的基本动作 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 每次都得练习. 如果上台对练 发现不对劲 就请重新练过. 不要急着找人比赛.

小弟我每次都会先找人对练 近台正手攻球基本动作, 顺手了来加摩擦 退台. 周遭碰到的 业余球友已经没几个人正手攻 比我标准, 但是 我仍坚持 每次都练. 毕竟我们是业余出身, 定型不容易, 就像是医院的患者.... 要定期服药复建的 呵呵.

所以不要一天两天 练顺了 , 就以为神功练成... 还远的呢.

您还在犹豫 ? 看一下山西分舵 置顶的几篇 云中客先生 的文章吧 !

想直接跳级 练拉球 弧圈 ? 算我求求你.... 转腰都不会, 再怎么练 也是旁门左道. 前冲不够冲, 加转不够转, 那还不如 打正手攻 以快制快 以快制转 呵呵...


為何要練正手攻球基本動作?

我的心得是,腰是乒乓技术中最重要的基础,任何想要增大击球质量的动作,如小臂、手腕,甚至是大臂加力,都应该建立在转腰发力的基础上。就如盖房子,腰就是地基,有了稳固的地基,才能再把墙壁、梁柱一一盖上去。

  为何大家这么强调从近台快攻来建立腰的基础? 我想原因就是,近台快攻基本动作的练习可以暂且把全身肌肉都放松,所以多余的动作(挥大臂、耸肩、抬肘、手后拉、挥拍过左耳、引拍太高、翻拍、乱使腕力、上半身晃动......等)都去除,只用转腰+重心转移的力量就能轻易把球打了过去,小臂只要微调,不需要发力。正确地练习近台快攻基本动作(在此强调“正确”两个字),可以让你养成转腰的习惯,多余的动作就会慢慢去除(无法短期去除),就如倒吃甘蔗般越来越甜美,动作越来越顺畅,发力也就会越来越合理,达到击球快速稳定、发力集中、快速还原、收放自如、四两拨千斤的境界。不过这是慢慢养成的,不是练了一天两天就能成事;要有恒心毅力。

  直接从拉球动作来感觉用腰是比较难的。因为拉球靠腿、腰、肩、大臂、小臂、腕、指力等发力传递,不像近台快攻基本动作那样单纯,很容易一个环节错误,就给练错,不小心就走回头路,或者误解,感觉错误。要理解腰的动作也比较辛苦,容易绕远路......毕竟许多业余球迷都打了好几年的球,要直接从拉球动作去改,真的很难很难。

比大地宽广的是大海 比大海宽广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一个人的胸怀
luguoshen 楼主 2006-10-3 12:17:00
(一) 胶皮拍   正胶短齿胶皮拍 球拍底板上贴一块胶皮,颗粒向外,颗粒高度在1.5毫米之内。 性能:弹力均匀,击球稳健,易于控制球,但其弹性差,击球速度慢,力量也不够强,可以产生强烈旋转。   (二) 海绵拍   1、 正胶海绵拍 在海绵上贴一块颗粒向外的胶皮,颗粒的高度一般在0.8-1毫米之间,颗粒比较硬,但缺乏粘性。   2、 反胶海绵拍 在海绵上贴一块颗粒向内的胶皮,表面平整柔软,有较大的粘性。   性能:摩擦力大,能击出强烈的旋转球,但反弹力差,回球速度不如正胶海绵拍快,且不易控制转球。   (三) 不同性能的球拍   1、 长胶球拍 颗粒高度在1.5-1.7毫米之间,颗粒向外,柔软。可直接在底板上贴一块长齿胶皮,也可在薄海绵上加贴一块长齿胶皮。   性能:用长胶拍打球产生的旋转变化,往往使对手难以适应,并引起惧怕心理。它主要依靠来球的旋转或冲力增加回球的旋转强度或旋转变化。用削球回击拉过来的弧圈球,则球更加旋转;对方拉过来的上旋球用挡球回击,则变为下旋球;如来球下旋,用搓或推(拱)回击则变为上旋转;回削一般拉球或对搓时,回球不转;发球多为不转球;控制球能力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形成,同时击球速度较慢,难以发力攻球。   2、 生胶海绵拍 这种球拍是在较薄的海绵上贴一块生胶皮,其胶体的含胶量比正贴胶皮大,故颗粒比较柔软,弹力较大,颗粒的高度一般在0.8-1毫米之间。   性能:弹性强,摩擦力较小,击出的球速度较快,略下沉,能减弱对方拉弧圈球的威力,在控制球方面有一定的成效;但不易制造差异较大的旋转变化,击球时要更多地依靠运动员本身发力。   3、 防弧海绵拍 这种球拍是在一块结构松、弹力差的海绵上反贴一块厚而硬、粘性小、有些发涩的胶皮。
比大地宽广的是大海 比大海宽广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一个人的胸怀
luguoshen 楼主 2006-10-3 12:18:00
接发球的判断 判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接发球的方式和接发球的成败。为了判断发球的旋转性质、旋转强度及来球线路落点,应利用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1、 就对方发球时的站位决定自己接发球的站位。

  2、 观察对方发球前的引拍方向。

  3、 观察球拍触球瞬间摩擦球的方向,判断球的旋转性质。

  4、 观察发球时挥臂的动作幅度和手腕用力大小,判断球的落点长短和旋转强弱。

  5、 根据发球的第一落点判断来球的长短。

  6、 根据球在空中的飞行弧线判断旋转。

   7、 根据手感判断来球的旋转。

   8、 记住不同性能球拍的颜色及各自的性能。

  接发球技术的具体运用   1、 接上旋转(奔球) 正反手攻球或推挡回接,拍面适当前倾,击球的中上部,调节好向前的力量。   2、 接下旋长球 用搓球、削球、提拉球回接,搓或削时多向前用力。   3、 接左侧上下旋球 可采用攻球和推挡(搓球或拉球)回接,拍面稍前倾(后仰)并略向左偏斜,击球偏右中上(中下)部位,以抵消来球的左侧上(下)旋力。   4、 接右侧下、下球 可采用攻球或推挡(搓球或拉球)回击,拍面稍前倾(后仰)并向右偏斜,击球偏左中上(中下)部位;回接要点和方法与接左侧上、下旋球相同。   5、 接近网短球 用快搓、快点或台内突击回接,主要靠手腕和前臂的力量。   6、 接转与不转接 在判断不准的情况下可轻轻地托一板或撇一板,但要注意弧线和落点。   7、 接不同性能球拍的发球 长胶、生胶、防弧胶的发球基本属不转球,用相应的方法回接。   8、 接高抛发球 如球着台后拐弯的程度大,应向拐弯方向提前引拍。

比大地宽广的是大海 比大海宽广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一个人的胸怀
luguoshen 楼主 2006-9-24 21:03:00
基本功最要紧,好比造高楼,否则水平到达一定程度后再提高就困难了,仍然需回头补课。
比大地宽广的是大海 比大海宽广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一个人的胸怀
g666red 2006-9-24 21:57:00
真希望我能把更多的技术精华理论结合到实践中!
luguoshen 楼主 2006-9-23 09:55:00
接发球技术的具体运用   1 接上旋转(奔球) 正反手攻球或推挡回接,拍面适当前倾,击球的中上部,调节好向前的力量。   2 接下旋长球 用搓球、削球、提拉球回接,搓或削时多向前用力。   3 接左侧上下旋球 可采用攻球和推挡(搓球或拉球)回接,拍面稍前倾(后仰)并略向左偏斜,击球偏右中上(中下)部位,以抵消来球的左侧上(下)旋力。   4 接右侧下、下球 可采用攻球或推挡(搓球或拉球)回击,拍面稍前倾(后仰)并向右偏斜,击球偏左中上(中下)部位;回接要点和方法与接左侧上、下旋球相同。   5 接近网短球 用快搓、快点或台内突击回接,主要靠手腕和前臂的力量。   6 接转与不转接 在判断不准的情况下可轻轻地托一板或撇一板,但要注意弧线和落点。   7 接不同性能球拍的发球 长胶、生胶、防弧胶的发球基本属不转球,用相应的方法回接。   8 接高抛发球 如球着台后拐弯的程度大,应向拐弯方向提前引拍。
比大地宽广的是大海 比大海宽广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一个人的胸怀
luguoshen 楼主 2006-9-23 09:56:00

(一)正手发奔球   1、 特点 球速急、落点长、冲力大,发至对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对对方威胁较大。   2、 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提高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③第一落点要靠近本方台面的端线;④击球点与网同高或稍低于网。

  (二)反手发急球与发急下旋球   1、 特点 球速快、弧线低,前冲大,迫使对方后退接球,有利于抢攻,常与发急下旋球配合使用。   2、 要点①击球点应在身体的左前侧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②注意手腕的抖动发力;③第一落点在本方台区的端线附近。

  (三)发短球   1、 特点 击球动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对方台面后的第二跳下不出台,使对方不易发力抢拉、冲或抢攻。   2、 要点 ①抛球不宜太高;②击球时,手腕的力量大于前臂的力量;③发球的第一落点在球台中区,不要离网太近;④发球动作尽可能与发长球相似,使对方不易判断。

  (四)正手发转与不转球   1、 特点 球速较慢,前冲力小,主要用相似的发球动作,制造旋转变化去迷惑对方,造成对方接发球失误或为自己抢攻创造机会。   2、 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发转球时,拍面稍后抑,切球的中下部;越是加转球,越应注意手臂的前送动作;③发不转球时,击球瞬间减小拍面后仰角度,增加前推的力量。

  (五)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   1、 特点 左侧上(下)旋转力较强,对方挡球时向其右侧上(下)方反弹,一般站在中线偏左或侧身发球。   2、 要点:①发球时要收腹,击球点不可远离身体;②尽量加大由右向左挥动的幅度和弧线,以增强侧旋强度。③发左侧上旋时,击球瞬间手腕快速内收,球拍从球的正中向左上方摩擦。④发左侧下旋时,拍面稍后仰,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六) 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   1. 特点 右侧上(下)旋球力强,对方挡住后,向其左侧上(下)反弹。发球落点以左方斜线长球配合中右近网短球为佳。   2. 要点 ①注意收腹和转腰动作;②充分利用手腕转动配合前臂发力;③发右侧上旋球时,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部向右上方摩擦,手腕有一个上勾动作;④发右侧下旋球时,拍面稍后仰,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

  (七)下蹲发球   1.特点 下蹲发球属于上手类发球,我国运动员早在50年代就开始使用。横拍选手发下蹲球比直拍选手方便些,直拍选手发球时需变化握拍方法,即将食指移放到球拍的背面。下蹲发球可以发出左侧旋和右侧旋,在对方不适应的情况下,威胁很大,关键时候发出高质量的球,往往能直接得分。   2. 要点①注意抛球和挥拍击球动作的配合,掌握好击球时间。②发球要有质量,发球动作要利落,以防在还未完全站起时已被对方抢攻③发下蹲右侧上、下旋球时,左脚稍前,身体略向右偏转,挥拍路线为从左后方向右前方。拍触球中部向右侧上摩擦为右侧上旋;从球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为右侧下旋。④发下蹲左侧上、下旋球时,站位稍平,身体基本正对球台,挥拍路线为从右后方向左前方。拍触球右中部向左上方摩擦为左侧上旋;从球中部向左下部摩擦为左侧下旋。⑤发左(右)侧上、下旋球时,要特别注意快速做半圆形摩擦球的动作。

  (八)正手高抛发球   1 特点 最显著的特点是抛球高,增大了球下降时对拍的正压力,发出的球速度快,冲力大,旋转变化多,着台后拐弯飞行。但高抛发球动作复杂,有一定的难度。   2 要点:①抛球勿离台及身体太远。②击球点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在近腰的中右处(15厘米)为好③尽量加大向内摆动的幅度和弧线。④发左侧上、下旋球与低抛发球同。⑤触球后,附加一个向右前方的回收动作,可增加对方的判断(结合发右侧旋球,更有威力)。
比大地宽广的是大海 比大海宽广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一个人的胸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