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横拍反手技术训练心得

a98647手机认证 2009-6-27 20:04:00

打了10多年球,反手一直是我的最大漏洞。昨天,第一次交钱学了反手击球,刘教练指导了我两点,这也是我的最大误区:

 1、一定多用小臂和手腕击球(我一直感觉小臂击球很别扭,好像发不出力,昨天经过几盆球的喂打,小臂有点感觉了,用小臂击球,大臂好像可以放松了,手臂不再像以前那样僵硬了)  
      2
、重心要降下来,腿部感觉要很有弹性(我之前重心占位较高,认为的好处是:居高临下,容易看到对方球台的面积大,也就是球网横线至对方球台端线的平行面积大,错误认为击球容易上台;教练说重心低了,看到来球都是高点,就是最佳击球点,想想邓亚萍小个子怎么打球就明白了;我恍然大悟。)

    经过第三次的训练,我又学到了一些反手的技术要点:
  
 1、右肩右肘下沉(即沉肩坠肘)的重要性:是为了使右臂最大限度的放松,我之前反手练习时,感到右大臂僵硬酸累,击出的球没有爆发力及质量,注意放松这一点很重要。
      2、重心下沉的标准及作用:重心下沉不是马步蹲裆这么简单,马步太死板,不能快速移动步法前后左右击球(反手就是要练步法),应该是身体重心前倾,腿部弯曲保持弹性,重心置于前脚掌,只有这样,移动位置才会迅速。
      3、注意走位击球:来球不会始终在自己的最佳击球点,所以,就要根据来球的不同落点,作出步法的前后左右移位,如击球点近台,就要右腿带动身体快速上步近台,右小臂台内点击来球,台内不要大动作发力击球,大动作容易丧失最佳击球点,大动作也不稳定;当来球落点较长时,注意后退步法等球(击球点),不必要急于向前迎球,使节奏变乱,来球顶板,丧失最佳击球点。
      4、多练习攻球(击打球):技术体系以攻打上旋球为主,低拉高打,第一板拉起下旋后,二板之后就可以连续攻打上旋来球,业余球手还是攻打威力大,因为拉球很难连续高质量击球。
      5、要快慢有度:不要急于发大力击球,要有意识主动变化击球节奏(来球击球点也不同,更应注意节奏),教练说,击球节奏就像骑自行车一样,会慢骑的才是高手!
      6、练球要循序渐进:路还走不好,开始就要学跑;把反手的正规击球技术练熟,然后,再发力扭转身体重心击球;我现在就想利用身体重心的力量击球,教练说我的动作不熟练,动作晃动厉害,力量散,发力就会不集中,力量没有充分作用到球上。
     昨晚,我去进行了第四次反手训练,教练又给我提出了3点毛病:
     1、我击球后,没有直接近距离直线引拍,而是习惯性的腹下绕圈引拍,形成了引拍慢,动作晃动不稳定等毛病,要我坚决改之。  
     2、挥拍击打来球时,我有时甩臂较多,还原较慢,动作及发力较散;教练说应该用前臂和手腕短促发力。  
     3、重心还是偏高,本来准备击球时的重心高低合适,但打起多球来,几板之后,自己都发觉重心是越升越高,看来,前期养成的坏习惯是很难一下子改掉的啊!
  
又经过了567三次的训练,我横板反手又掌握了一些要领:
     1、步法移动的方法:前后步法的移动,是跨或撤右腿前后移动,带动左腿;左右步法的移动,是基本只动左腿(向左跨一步,然后还原,向右移动时左腿并一步),右腿保持不动。  
     2、手臂左右位置变动击球的感觉:左右移动中击球,手臂的技巧方法不一,向左移动击球时,手臂很舒服协调,可以用正规的反手击球动作,而向右移动击球时,手臂就要求有点推击的感觉,但还是以小臂发力击球为主。  
     3、手臂放松的感觉:此前,我反手击球很是僵硬,右腋的大臂附近很是酸痛,这是大臂紧张没有放松的症状,后来发现,每次击球时,我都是极度向前击球点,造成大臂向前够球而紧张,我索性就在原位击来球,手臂就放松了许多,可见,击球点合适与否也是手臂放松的关键。  
     4、小臂是反手击球的:经过这段时间反手击球的训练,我学会了用小臂单独发力击球,但由于小臂肌肉还没有完全适应化,所以,我有几天时间小臂肌肉与小臂筋络酸痛。  
     5、拉球的诀窍:拉下旋来球时,只是用球拍先接触来球的中下部,然后摩擦球体,其他动作基本与攻球动作一致;拉上旋来球时,摩擦球的中上部,但要注意自己的占位,要适当后撤占位,不要被来球顶住而发不出力来;我在拉下旋球的过程中,拉漏球过多,教练说这是重心高所致,要求我再适当下调重心,这样也能够更好地接触球体中下部。
 
  精简后的技术要领:
    1、沉肩坠肘、放松、等击来球,板型固定,小臂和手腕击球。   
    2
、重心要降下来,不晃动,腿部有弹性。
    3
、节奏要快慢轻重有度。
    4
、前后左右移动,右移动击球时,小臂推击  
    5
、攻球高引拍,挥拍短促有力。
    6
、拉下旋来球时,重心低,触球中下部;拉上旋来球时,摩擦球中上部,占位适当后撤,不要被来球顶住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8条评论

lijun0509 2010-4-4 16:47:00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nhctj 2010-4-13 09:18:00
真是好贴,楼主的学费没有白费哦,让我也得到了一点经验,楼主写出来的要点非常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b699 2010-4-13 10:02:00
有同感,多谢楼主提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洋人 2010-4-13 17:14:00

我在拉下旋球的过程中,拉漏球过多,教练说这是重心高所致,要求我再适当下调重心,这样也能够更好地接触球体中下部。

 

这个我得试试,是不是迎前不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13 17:15:11编辑过]
主板: 银河U1 狂III40+狂III39 副板: 三维碳中王 狂III39+CJ8000C 废板: 红黑7.6 狂III 39+E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o1978 2014-5-22 22:33:00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83320942手机认证 2014-6-18 10:55:00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p36 2014-6-17 18:31:00
点赞!
我的问题是重心高、小臂动作大,以后注意小动作击球。
腕要虚,指要虚,正反无碍两面攻。(握拍) 手放松,臂放松,手臂弹射犹如弓。(发力) 身如礳,腿如簧,脚尖点地有轻功。(步法) 能预判,能抢先,快速还原疾如风。(意识) 有节奏,有变化,应付自如见真功。(控制) 重过程,轻结果,不断修炼成正宗。(心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un2001779 2014-6-17 11:53:00
送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TZH 2014-6-17 13:01:00
QUOTE:
以下是引用a98647在2009-6-27 20:04:00的发言:

    精简后的技术要领:
    1、沉肩坠肘、放松、等击来球,板型固定,小臂和手腕击球。   
    2
、重心要降下来,不晃动,腿部有弹性。
    3
、节奏要快慢轻重有度。
    4
、前后左右移动,右移动击球时,小臂推击  
    5
、攻球高引拍,挥拍短促有力。
    6
、拉下旋来球时,重心低,触球中下部;拉上旋来球时,摩擦球中上部,占位适当后撤,不要被来球顶住

很好的经验,值得借鉴,特别是最后的六项总结,很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