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我对小球改大球的理解

wclbf 2007-3-17 13:50:00

我对小球改大球的理解

乒乓球从38毫米改成40毫米之后,导致一系列技术变化。球变大之后,重量增加,体积加大,球的运行速度变慢,进攻技术显得越发重要。

按我的理解,小球时,影响攻守的主要因素顺序为:速度 旋转、力量 落点,这从国家队指导原则快、准、狠、变、转可以看出端倪,最有代表性的是刘国梁和孔令辉。刘国梁超快的击打速度,超转的发球和拉球(实际说到底也是个速度),还有他的变化,其实靠的也是速度;孔令辉对旋转的把握无出其右,其次就是连续性,这造就两人成绩的巅峰;而改大球之后,最受影响的是刘国梁,直接限制了他出球的速度和旋转强度,造成他无奈退役(当然也有胶皮原因);而均衡打法的孔令辉也受到影响,进攻性不强,一度成为他的软肋,对比鲜明的是马琳和王励勤,马琳依靠正手爆冲王励勤依靠强有力的正手弧圈独步天下。 按我的理解,大球影响攻守的主要因素是:力量 旋转 速度 落点。力量成为第一位,速度降为第三位。马琳和老瓦都感觉球速上不去,球的力道也上不去,于是纷纷改为加碳的板板以增强威胁,而柳承敏的横空出世更得益于小球改大球,因韩国人的打法正手进攻力量很是了得,其他方面并无明显优势。业余球友中马琳碳板板的热销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从技术上来说,原先灵活的跑位,快速的击打,应代之以强有力的正手,强有力的旋转,而象刘国梁时代从速度上,灵巧上得分的机会越来越少,这也是一个方向。原先讲动作,要"屈膝提踵",讲究移动快速击打迅速;而现在看专业运动员,无一不平铺脚面,一板球力拔千军,挟风带雨。当然并不是说现今不讲究移动和跑位。我只是想表达对出球力量和旋转的重视。现在讲“微提踵”,微字用的很好,只有微字才能切合现今以力量为主(其实旋转究根也是力量因素)的需要,很值得玩味。 题目有点大,欢迎拍砖...

[em07][em08][em08][em08]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曾用兵器 蝴蝶cs+狂三39+亚萨卡 yasaka ye2+hk1997粘+cj8000快攻弧圈型 现用兵器 亚萨卡 ye2+塞拉长胶+729日本海绵 酷爱乒乓 交友为幸 电脑为正房 乒乓为情人

0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