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乒乓之恋

牧民新歌 2007-6-21 16:39:00

“……刚刚结束的世乒赛又使我们看到了冷冷清清的观众席。乒乓球运动长期以来处在一个怪圈中:圈内人和爱好者们乐此不疲,自得其乐。非爱好者们则基本上不买账,连凑热闹都不大愿意凑。说夸张一点,现在的国球——乒乓球和咱们的国剧——京剧的状况颇有几分类似。圈内圈外的京剧爱好者们当然是自得其乐,悠哉游哉。如果你对他们讲:京剧好虽好,但也不能固步自封,也要居安思危,不变革将是很危险的,他们一定反感的不行!乒乓球也如是。 庄则栋写过一本书叫“闯与创”,创新占了一半儿的分量。他那个两面攻到现在也还得说是新鲜玩意儿,因为用的人很少嘛。记得在上届乒协杯上见到了一位年轻小将,直握球拍四面打,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观看实战中的四面打。过去只在录像中看到了马琳与王励勤打表演球时的最后一个球用了正手位的拍子反面去攻球,看不太清楚。而这次看到的小伙子正手位快速变换手型的两面暴冲弧圈是那样的自如潇洒,让人目不暇接,确实惊叹不已!我记得他使用的球拍好像也与众不同,他的握拍手法好像也很另类。当时我就在想,我打球打了40多年,就从没敢想过球拍还可以变变形状,握拍手型还可以变变样子,击球动作还可以别出心裁!想想也是,当年张燮林如果不是突发奇想把一块反贴胶皮试着正过来贴在球板上的话,威震乒坛的长胶打法不知会推迟多少年! 同世间万物一样,乒坛也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老祖宗的东西未必就都好,哪怕是好的东西也可以设问。各种出新、革新、创新的方案都应当允许设计和尝试。无非是尝试以后发现还不如原来呢,那就弃新取旧嘛,何惧之有?! 用40毫米的大球取代38毫米的小球,用2个球一换发的11分制取代5个球一换发的21分制,就像当初规定球拍两面的胶皮必须选用不同的颜色一样,是使乒乓球运动更加具备观赏性的有效举措,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措施使乒乓球观赏性更强了,更有看头了。但在当初,这些革新举措却无一例外地曾受到过我们乒坛的强力抵制。…… 凡有助于提升乒乓球运动人气的举措均在我们的拥戴之列。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款网络游戏的推出就值得喝彩。另外,记得曾有热心人建议改革乒乓球运动员的服装,我也深以为然。好像国外某联赛中就曾出现过与传统服装不太一样的非常标新立异的运动服,尽管将来我们国手们的服装未必会穿成那样,但第一个尝试吃螃蟹的人依然值得我们为之击掌。……… 一花独放空清寂,百花齐放春满园。乒坛闭门自乐的日子难以长久维持,唯有敞开胸襟,不断的扬清击浊,吐故纳新,才会真正走上充满希望之路。 还是常言说的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上面这番议论是我14号发的一个跟帖,帖子发出后候鸟马上跟了帖,但此后似乎没有引起太多的反响。倒是自己时不常地翻将出来看看,不光看看,而且还就不忍心让这个帖子这么早就沉没下去,于是再添把火,加一些议论,索性重新开个主题!——看不看由您,我先痛快痛快再说!谁让孔子教导咱们:“媳妇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来着,呵呵…… 黄健翔主持的天天运动会很有看头。5月22号他请来王涛聊世乒赛和乒乓球。席间说到刘国梁前些年带队去某国外参赛。决赛时现场居然上座率奇高,而且现场观众情绪极为热烈,以至于刘国梁感慨地说真想也拿起拍子上去拼它一把过过瘾。当然很可惜,这样的场面后来是越来越难以见到了…… 在节目中王涛和黄健翔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担心,那就是乒乓球运动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逐渐萎缩。黄健翔讲,庄则栋在谈到这个问题时甚至出了一个极不情愿的下下策——08年奥运会我们是不是不要4块金牌全都拿?否则的话,将来乒乓球作为奥运会项目的地位很有可能不保!!王涛认为这个担心并不是多余的,但又认为处理起来太困难。因为,少拿一块金牌国人能答应吗? 王涛不愧是行家里手。当黄健翔请他预测一下49届世乒赛的金牌得主时,他在预测女单时说的第一位运动员的名字就是——郭跃。 当黄健翔问他海外兵团会不会对中国队构成威胁时,王涛坚决地回答说:不会!他说出国的都不是国家队一线的最优秀的选手。某个海外兵团的选手有可能在某一场球里爆冷,成为一匹黑马,但他不可能从头“黑”到尾,一直杀入决赛去问鼎。 由此我倒联想到,除了现役国家队一线队员外,今后对于运动员的移居海外打球是否可以更加宽容一些。记得俱乐部有人曾披露李佳薇披新加坡战袍是有先决条件的,那就是关键国际比赛必须让球!我看这一条就应该破掉。既不符合奥林匹克精神,咱们的女国手们也没这么“菘”! 乒乓球运动目前面临的问题很多,但最主要的问题是两个:第一个就是乒乓球运动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逐渐萎缩的问题;第二个就是乒乓球运动的观赏性如何提升的问题。这两大难题目前看还都没有什么有效的应对措施。 作为乒乓球运动的爱好者,乒乓球是一个不解的情缘。除了老婆孩子,牵挂的就是它了。因此我们每天都在牵挂、惦念、憧憬、期盼。盼什么呢?盼着它更加耀眼、更加璀璨、更加夺目、更加斑斓!盼着它带给我们快乐、康健、笑声和团圆。盼着它伴随着我们一路走去,走向小桥流水,碧海蓝天……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快乐乒乓

21条评论

长空银河 2007-6-21 22:49:00
乒乓球推广确实很难,中国政府拿出钱来,与国外相关协会合作,找国外著名赞助商,同时改革器材,提高奖金,输出人才,增加转播,。。。。。。。
所长 2007-6-21 23:09:00
90年代初瑞典队称霸乒坛时中国人在做什么?在卧薪尝胆、刻苦训练、推陈出新!而中国独步乒坛时欧洲人在做什么?在以提高观赏性为由修改规则!“一份耕耘、都不见得有一分收获”更何况不耕耘乎,享受乒乓的欧洲人当然不会有收获了。“天道酬勤”这是永恒的真理,俺宁愿看到乒乓球退出奥运的悲惨事实,也不原看到“不劳而获”的现象弥漫乒坛!
优秀是一种习惯 生命是一个过程
joymzh 2007-6-22 17:33:00
看老瓦打球最大的感触就是他对胜负的理解。他的胜负观、他的打球境界是无人企及的。这种好心态表现在比赛当中这就那种舍我其谁的霸气和全新投入的热情。这是一种真正的职业精神,锲而不舍、坚忍不拔,和锦标主义格格不入。
随心而行、率性而为
南山 2007-6-22 12:17:00
以前帝国主义国家追求锦标主义,我们则坚决贯彻友谊第一;现在我们追求金牌至上,而欧洲运动员已开始享受乒乓。
砥砺品学 勤修不倦 信义仁勇 精进惟行 QQ:79568360
珠江 2007-6-23 12:22:00
另有一事不明,请大家指点。与网球、高尔夫相比,乒乓球的受众面在全球范围小的可怜(我个人觉得,也许不对),但全球做乒乓球器材的公司却不少,Stiga、蝴蝶、Donic等等,一大堆,他们的年销售额能有多大啊(跟网球和高尔夫的器材比)?中国是他们产品的消费大户吗?如果不是,又有哪个国家的消费量能大到足以撑着这些公司不倒呢?
球打得臭就一个原因,基本功差。
珠江 2007-6-23 11:42:00
俺自己很喜欢乒乓球,但俺的下一代如果喜欢上体育并想以此为职业的话,俺会引导他去打网球、高尔夫之类的,乒乓球只能是个爱好,原因很简单。
球打得臭就一个原因,基本功差。
老乐 2007-6-23 08:49:00
不用说在国外,就在国内又有多少人看乒乓球比赛泥,说的不是那种带电视转播的比赛,就是市一级的比赛。
去年有幸去看了乒协杯,那观众除了圈内人士,运动员,就差不多是家属了,抱衣服的居多,
至于观战环境,那就更说不上了,几把椅子横7竖8的乱放,就根本没考虑到观战者甚多的情况,
可能比赛组织者历来就是这样的低调风格吧,认定了乒乓球赛就是冷屁股,连宣传都懒得花力气了。

如今的生活,可以选择的娱乐方式、锻炼手段也越来越多,乒乓球在离时尚逐渐远去。。。。。
安居乐业 2007-6-22 23:37:00
到了老瓦这般年龄,他的胜负观也只能如此了。10几年前当他还是鹤立鸡群时,他的胜负观大概和现在不一样吧?否则,不要说逮谁输谁,就是升利率50%,那也就变成一只普普通通的草鸡了。球龄长,而总是输球,人家称你为“常青树”?才怪呢。
安居乐业者,有公寓住,就不奢望别墅;有乒乓打,就不希罕烟酒;有“天籁”当步,就不追求“奔驰”;有贤妻在,就不拈花惹草。 日常生活,三点一线:居所—单位—球馆,循环往复,悠哉乐哉。
候鸟 2007-6-24 01:45:00
乒乓球产业在中国市场上还是有很大潜力可挖的,我认为现在欠缺的是市场化运作,走商业化的道路是大势所趋,希望中国能多涌现出一些体育精英,能使乒乓球这项运动更具观赏性、更有票房号召力![em05]
我用真情换此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