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邓亚萍的学历是水货

pingpongcat 2009-6-21 11:08:00

国家可以给这些运动员任何形式的奖励,包括给他们入读大学的机会,这些都是很让人理解的。


如果(而且从各种角度分析,看来这不是“如果”)动用大学的力量甚至其他国家资源去支持邓在海外“拿”文凭,这是否合适?  

首先,对于其他没有出名但也为国家付出了青春的运动员不公;

其次,中国运动员是国家用纳税人的钱培养出来的,他们在得到金牌的荣誉和社会上的经济回报后,再在学术上沽名钓誉造成的社会影响是非常负面的;

最后,作为一个负有声望的社会公众人物,为了国家乒乓事业错失学习良机的运动健儿,退役后能有读书的愿望,并为之切实付出艰苦的努力的学习的精神深深值得敬佩。 但是本人认为,邓在多次专访中,一直在刻意勾画着自己在走着一条非常人的学习路径,苦并成功着。称这一切学术成就都是勤奋诚实所得,实在是对社会诚信的挑战和对公众智慧的蔑视。


我相信,以邓当年退役后的水平,即使加上140的智商,7/24的努力,能按时在清华英文专业毕业后一年,就写出45,000字的跨专业论文,已经能让人从普林斯顿爬到哈佛去参拜这个神了。没想到,竟然玄乎到成功申请剑桥经济系博士!

只能给那些为此辩解的人士打个比方:这就像说陈景润35岁时候宣布,我要练110米栏, 然后训练了4年,进了省队,又练了两年进了国家队,最后说我现在基本上快追上刘翔了!

没有什么事情是100%不可能, 但我认为这两个事情如果“不做手脚”,成功的可能性是基本一样的。

英国情况是, 研究型硕士不答辩, 但是研究型的对其理论水平的要求不会比考试型的低, 没有考试型的广,但是更深入. 考试型的如果对较难的内容和理论不完全理解, 仍可以及格; 但是研究型的必须对论文所用理论完全掌握.

英国考试型硕士,几乎没有作弊可能, 成绩分40,50,60,70以上几档. 分别为 PASS, GOOD, VERY GOOD, EXCELLENT; 一般40及格, 50拿毕业证,60可以写论文, 论文通过后,可以拿 Degree, 70 以上加上论文A等可以拿Distinction Degree.  

因此,在英硕士,一般认为,研究型硕士的水平高于考试型, 或至少等同于考试型中的中上等水平. 考试型一般一年, 研究型全职可以做两年, 读完申请博士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

但是,邓在一次专访中称"英国硕士有两种,一种类似于应试教育,一种作研究,我选择后者." "我刚到诺丁汉大学时候,英语可以应付日常生活,难点在专业单词..." "我出国读书不是为了镀金,是为了学知识" "为了研究这个课题,我阅读了一些对中国女运动员的研究材料,大部分是外国人写的。我认为,他们没有真正了解中国女运动员的生活和成长经历,因此并不到位...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我得出了自己的观点...""..一年后我完成 45,000字论文--<小脚>一文" (大意如此)

这些说法的问题在于, 利用了大多数良善的听众对国外教育制度的不熟悉, 对国外高校入学标准,学位颁发标准和审核制度的不熟悉, 为自己搞学术名利的舞弊环节找托词.

1, 说英国的考试"类似于应试教育", 这反映了英国考试的一无所知;

2, 以邓入学时候专业单词都有困难的程度, 为何却"舍易求难"? 不去考试而去写论文? 看来世界冠军"不求最稳,只求最难"的思维方式是常人难以体会的.

3, 一般来说, 英国文科研究型硕士论文有15,000-20,000 也就可以了,况且邓称自己花了大量时间阅读外国人写的中国女运动员情况,和查阅大量中国资料, 完成这样的工作量, 如果是专业英文没有任何困难的人, 且对此有相当雄厚的基础研究的人,不吃不喝, 能剩下半年时间写作也就算是奇迹了, 但这就是这半年,邓还完成了正常硕士一倍的写作量. 每每提及这些"成就", 邓只是用吃泡面, 春节不回家, 视力下降来解释,并换取了千百万球迷激动的泪水, 但请听我说一句不中听的话: 要知道, 在英国读硕士的, 刻苦学习的这些学生, 没有一个不吃泡面,春节不回家, 视力不下降的, 加上比邓多寒窗苦读了小二十年, 也没有谁能完成邓这样的成绩.

现代西方经济学博士无不拥有深厚的数学知识,邓小学三年级基础, 上清华英语专业和诺丁汉大学现代汉语研究,看不出高等数学的培训, 邓解个微分方程我们看看? 她的论文里引用了几个数学模型?她的论文不会是汇报、报告一类的东西吧。提出了有价值的论点没有?
以邓的学术水平,混个硕士已经足可交代了,干啥事别一点余地不留。

再看看相关报道:

2003年,从诺丁汉大学拿到硕士学位之后(注:中国现代研究),邓亚萍向北京奥组委提出申请,希望能到市场开发部工作。这让很多人再度大跌眼镜:“为什么要选择一个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市场开发部门呢?”但是邓亚萍从来不惧怕困难。。。
------
看来邓冠军的终极目标很明确:是市场开发, 是采购。(合理的解释是利用自己的国际大赛经验给中国选购最好的训练设备)

即不是萨马兰奇主席建议的发展中国乒乓球事业或体育事业本身; 也不是去研究什么现代中国; 更不是海外教授中最穷的学科之一“经济学”(国内民众大概认为国外的经济学家都是像历以宁等经济学家一样风光)。  


再看看近期新华网采访时,邓的这句经典: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8-01/10/content_7397411.htm

“有人可能觉得我这是自讨苦吃,甚至有人说你的荣誉多得一大把,不攻读什么学位,后半生照样可以过得不错,即使读学位也不必那么辛苦,甚至不妨找个‘枪手’代笔写论文。但我读书上大学可不是为了‘镀金’,我上学只是要圆自己的读书之梦。我不想投机取巧走捷径,更不要说我就读的清华、剑桥等国际知名大学治学严谨,容不得弄虚作假!”
------------------------
清华是否弄虚作假,本人不好说, 但如果没有“捷径”,可以肯定的是诺丁汉大学硕士的入学标准是至少专业雅斯各科6。5 以上,且本科成绩优异,两封指导老师推荐信---请问在中国普通一本毕业成绩优异比率是多少?何况清华。

猛然联想到见到过一张照片,是邓亚萍在清华毕业时候和全体老师的合影, 横幅写着“清华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xxxx毕业生邓亚萍毕业典礼”。从这个角度说,如果班里只有一个学生,指导老师推荐信里写上“全班第一”并没有作假,但是成绩单呢?

初步分析,对于基础非常差的人,成功入读诺丁汉大学的无“捷径”通道就是,首先获得国内名校英语专业本科,以“优异”成绩单免试雅斯,并从系里老师或其他名流处得到推荐信。诺丁汉反查清华,只要系里不说有假就无从查证。  

且邓在解释“为什么单单选诺丁汉而不是其他大学”时候也前后矛盾的说“我选择诺大是由于我在清华学的英语专业,而诺大的英语专业非常好”。但实际上在诺大她选读的是中国现代研究,而不是英语(English Literature). 看到邓亚萍手举硕士毕业证和当时在诺大任职的中国籍校长杨家福的合影的时候,不能不让人联想邓选择诺丁汉其实另有原因.

邓应该在剑桥和诺丁汉期间有口语和听力的进步,这和前几天我在电视上看到姚明用英文回答一些提问毫不惊讶一样。 作为工具,简单英文会话不是什么难事,但作为邓亚萍,姚明,郑洁(在日前曾在温网比赛结束后用英文回答记者提问,偶有语法错误,但十分流利)这些运动员,能做到这点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很不容易。


但请看看清华英文专业的专业课都是什么:(Google 清华外语系英语专业网页显示的结果)


文学批评与文学原理、西方文论、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思潮、比较文学导论、语音学与音系学句法学、语义学、语言学史(语言学流派)、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十九世纪美国文学、二十世纪英国文学、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翻译研究、英语史、系统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理论文体学、语篇分析、应用语言学、文献学与学术写作、当代美国社会和文化研究、启蒙时期英国文学、现当代英美诗歌、现当代英美戏剧、文学文体学、叙事学、当代西方文论、应用文体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机器翻译、教学理论与教学法等。


稍有常识的学子就能体会在普通大学(莫说清华的标准)学习这些内容并毕业要何等努力,更不用说拿到优等成绩。

见过一个大专毕业到英的,初学语言时交了很多英国朋友,雅斯4分,一年后5分, 算是比较慢的,但是口语已经相当好了,但专业部分的听力,写作,阅读在短时间内完成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

知道雅斯为何物的人都清楚,每半分得增长都是很难的,也都理解6。5 (虽然对想到国外求学的人来说不是很高)但对一个从0开始的人是个什么概念。

在国外自费读博士的简直是凤毛麟角, 所以说硕士班有为赚点钱的,教博士生没钱赚,所以导师选人都是慎之又慎,因为导师要给学生申请经费。邓的导师不是讲师级的,读者级的(在英高于讲师一级),也不是普通教授级的。这类成绩不错的教授挑人就更苛刻,所以说,直到邓入学,迷底已经已经基本打开了 :极其可能入学前有关部门就利用学术上的潜规则把剑桥那边的教授搞定了。


听说邓在注册成为剑桥学生后就没怎么在剑桥呆,一边搞着繁忙的奥运工作,一边还按时完成了中期答辩(过了这个答辩被废掉的博士生太少见了)。边工作边学习,还能完成这个中期答辩,已经可以建议全体北大清华人大交大复旦经济系高才生,加上海外华人经济系高才生给邓大姐树碑立传了--因为邓大姐不仅拿了那么多金牌,还在学术上完成了他们谁都完成不了的任务。那么至此, 她能顺利毕业已经不是什么悬念。


呵呵, 邓就是学术界的“华南虎”.我们有理由相信, 未来的乒乓球冠军有可能冲击诺贝尔奖.
—————————————————————————————————————————————————————

这篇文章我们加为精华,是欣赏作者的独立思考,但我们也看到,邓亚萍相比其他运动员,学习态度和劲头可不一样!

不可否认:邓亚萍乃非常人![em1002]

[此贴子已经被安阳郝文杰于2009-6-24 12:52:48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84条评论

shiyuzhu58 2009-6-21 21:40:00
说了一大堆但是她的文凭是外国人给的,就像是水货和行货,你说这些没有意义,我们要学的是她的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精英手机认证 2009-6-21 21:22:00
无论如何,邓亚萍都是中国乒乓界和体育界的一面旗帜。
手机看乒乓,还是精英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anbingjie 2009-6-21 21:15:00

期待邓大姐 呵呵

主拍:朱世赫特别御祝文品 FL  +国狂三39+TSP bamboo purl 1 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反手偏左手机认证 2009-6-21 21:46:00
不知道该怎么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洋人 2009-6-22 09:56:00
邓亚萍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经典人物,当之无愧!
主板: 银河U1 狂III40+狂III39 副板: 三维碳中王 狂III39+CJ8000C 废板: 红黑7.6 狂III 39+E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ei196612手机认证 2009-6-22 09:10:00
向中国最伟大运动员之一邓亚萍学习!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风满楼 2009-6-22 09:06:00
要一分为二的看啊,精神可嘉!更应该实事求是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业余中的业余手机认证 2009-6-22 08:59:00
楼主的文笔功夫非常精湛,但我搞不明白你说这些的目的是什么,它有什么意义?邓亚萍求学经历有什么内幕我不想知道,我只知道她是我们中国和世界体育界的精英旗帜。
日本发行的波尔ZLC 全球限量120块 我的最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irsday 2009-6-22 08:47:00

哎,我错看你了~~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吹过、不管是李宇春、还是曾轶可、都是我的哥!我的哥!!! 征红颜知己一名,29岁结婚携子的女性优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