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我的学球体会!

ccc1234手机认证 2010-10-30 17:19:00

自学球后泡俱乐部大约4个多月了,深刻体会到了技术的重要。以下为本人亲身体会,根据其要点进行动作改正,共享供大家参考。说明:左手直拍。

 

正手攻球:

1、 不要向后拉手,引拍不要过大,引拍到左腿位置身体一侧。

2、 引拍高度:不能到桌面以下,一般与球同高,与网同高。

3、如果引拍过低,则成为往上打。

4、拇指压拍,食指放松,后面三指半曲顶住,不能全伸,否则转换推挡时受影响。

5、拍型前倾,不能后仰,否则易出界。基本与台同高。

6、左腿蹬,转腰,在高点期借力击打球。小臂内收一定要屈,不能转腕、吊腕、抬肘。挥拍到眉心处。

迎前:

1、在球到最高点时,拍子已经运行一段距离去击球了。击球点一定要找好,不能过晚。

2、如何迎前?看球落台后距离你身体位置,不要到手底下才开始挥臂击球,要等球刚起时或最高点时,主动运行一段距离去击球,动作不要太散太大。引拍距离、挥拍距离都不要过大。

3、触球时和拉球一样,有一个加速动作,小臂快收然后还原,不要匀速运动,这样才能做到动作小发力集中还原快。先搞好握拍,再练习动作。攻球是小臂带动大臂,拉球是大臂带动小臂。徒手挥拍多加练习,先固定收小臂动作,再改拍形。先多球练习,再单球,做到单球练习动作固定不变形。

 

推挡:

1、基本与正手攻球相同,但是相反的是,拇指完全放松,食指压拍,后面手指辅助,手腕外悬,沉下去,拍型一定前倾。握拍不要太死。

 2、两腿分开,身体前倾,在高点期借力推出,推球中上部,压住推出。不能等到下降期用摩擦击球,不能有切的动作。不能直往前捣,小臂前臂可以伸不能全伸直,还原慢。动作要小。

3、不能切球成推下旋。在刚上升到高点的时候借力回球,向前上方运动(增加稳定性,有的球过低或带弱下旋,向前上方容易过网)。推攻两腿分开,比肩宽,右脚向左跨一步,并到左脚;左脚向左跨一步,开始击球。根据球落点,跨步子大小。在并步完成的同时(过程中),拍型转换也要完成。攻球和推挡的握拍转换很重要。到正手攻球时动作不要大,收小臂。

拉上旋

1、引拍左后方,不可太低,板面前倾,基本与台平行。左脚用力蹬地,转腰带大臂,一定迎球在高点摩擦,快速收缩小臂,盖住球,摩擦中上部,多向前用力,有前冲感觉。如果拍型控制不好,容易出界。一定要控制拍型压拍,另外不要抡大臂要快收小臂。

2、同样,也要迎前。如果让球到手边再发力,容易被顶住,拉球质量不高甚至失误。上旋球不能挡挡不好容易出界,只能压拍迎前,压拍了只能摩擦不能击打,摩擦球上部,。关于收小臂不要向后拉手太多,站近台,被迫收缩小臂才能发力,但是需要转腰带动。拉球容易甩。拉下旋左脚在后,右脚在前,左脚蹬地,拍型略前倾,拉手向下不要到腰后不能后引。在来球下降前期蹬地转腰,迎前(不要等球到下降后期再去瞬间摩擦,要运动一段距离去触球),触球后转腰带动小臂迅速内收,迎球包住迅速摩擦球。不能甩大臂,一定要迎前、触球后瞬间收缩小臂摩擦,会比抡大臂省力且有效。之前还要蹬腿转腰。拍面前倾,否则不叫拉下旋,而是托过去的。不能费力网上摩。收小臂努力摩擦制造弧线和旋转,才能好上台。一定要迎前,因为下旋球不往前走,另外不要用薄海绵。

拉下旋,摩擦为主,不要击打过多。另外来球下旋且很低时,不要死板,就要根据情况用拉高吊方式,向上发力提拉。

 

搓球

小臂带动手腕,不是大臂。触球瞬间前下方送也需要摩擦,体会球在拍上多运行的感觉。不要有多余动作(如大臂伸直前送,手腕乱晃、摆)先练习一般搓,先不要加力搓。对于下旋强烈的,不能碰球,要主动加力。

注意拍形不要太平,要略竖起一些。

 

反手搓正手拉、打

两脚分开,在反手位搓一板,右脚向左,左脚跟着迈,拉球。拉一板后打,注意拍形、引拍的转换,拉一板后的打,一定注意板型前倾些,仰板容易失误。拉一板后的打,拍形要前倾,内收小臂攻球。注意拉下旋后切换到拉上旋,控制引拍及拍型。

 

反面拨

握拍与正手一样,后面手指不要叉开,要弯曲顶住拍面。小臂内收,手腕下垂吊一些,拍面前倾,在球刚起时,以肘部为支点带动小臂转动,一定向左前方挥出,不能向上。不必发大力。大臂与身体夹角不能太大。同样不能抡大臂甩,触球后大臂和身体夹角不能太大。拍型前压,往左前方挥出。先体会动作不要发力甩。台内拧先注意板形,先前倾不要放平。

 

挑打

左脚上前一步,腿可到到台下。持拍手直接到台内迎球(即直接插入台内,拍不能在桌面上划动出轨迹到)对一般下旋来球,拍面竖直,包住球用手腕和小臂,以手腕为主,向右前上放发力,手腕要转动,不是甩大臂小臂从底部托,容易失误。也不应只向上发力,动作不能过大,以手腕发力为主。用YA40挑球的时候,拍面要后仰一些,不要手臂发力过多,容易失误。要手腕发力。不能轻挑要暴挑。

 

发急长球

1)尽可能的在低点击球。

2)第一落点尽量靠近自己这边的球台边缘。

3)让球的路线尽量靠近边线。保证弧线不要太高,否则容易速度慢。重心要低,手臂不要后收太多,球的第一落点在底线附近或底线上,到对方桌面才能到底线且快而长。如果重心太高手臂拉后,球弧线高,到对方桌面时间长,两者都容易造成球速慢。

手腕打开,快速抖动接触球,触球瞬间手腕不同方向,发斜线、直线球。使球在拍面上多运动摩擦,制造不同的旋转。上旋球接触球的中上部。发急长球时,球不要太高,手臂也不能太高,否则弧线长速度下降。

补充:执拍手在发球时,不要太高,若高容易出界,要放低,一般在台下。发侧上急长球,则拍面后仰触球中上部。配合手腕左、中右方向动,分别发不同落点的球。主要靠触球后手腕的运动。

侧上旋:

拍面放平,假做发下旋动作,触球时内收向里钩用拍面中下部接触球中上部,向上摩擦。方式一。

侧下旋(要做到低、长、转)快抖手腕先切后摩球侧下部。如果撞击较多,则容易出界,加一些摩擦,容易有弧线且不出界。发上旋时,拍面要立起,或略后仰,不要放平。迅速撞击或摩擦球上部,方式二。

加入假动作:

发球前手腕外展展开,上臂不要动作过大,触球后靠手腕的快速挥动发出不同球,拍头、拍下部摩擦下部内收出下旋;拍上部触球摩擦中上部手腕上挑发上旋球;以上也可触球侧面出侧旋球。

 

强下旋:要厚摩擦吃球,用拍头面接触球下部,球在拍面上多摩擦一段时间,拍面前高后低,略向上兜卸掉球向前的力,不能水平,向右倾斜,或者水平放拍,纯摩擦底部。可发出二跳不出台的侧下旋球。

 

关于拉球

一是拍形。对于上旋和下旋,迎前拉时,拍形是前倾的。要压住拍。如何压拍,在于握拍。拍后三指不要太弯曲,略直一些,食指不能用力,基本不能起作用,这样才能压住拍。引拍:不能甩到臀部后,而向左后方引,不能向后下方靠近臀部位置。尤其拉前冲时,手臂完全打开伸直,蹬腿转腰收小臂连贯完成。站位:不要顶在近台拉,要后退一步拉。一般在对方来球或台内小球后退步拉。

二是迎前。迎前时用转动身体向后引拍(拉上旋、前冲)向下引拍(拉下旋、高吊),单纯的拉手引拍,容易碰球不收小臂。

三是迎住球后吃球摩擦。拉球时不要仰拍碰球,要有球在拍上停留、摩擦、运行一段的感觉(拍此时不能竖直或后仰)。此段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瞬间快拉。四是快收小臂。拉球发力不是均匀的,先迎前包球,迎住后快速收缩,要把动作做完整,不能上提,或收到中途停止。拉球后小臂收缩到最大,在身体带动下还原。

 

 台内小球用天极2要敢于发力,台内球也是。其余小球技术,挑、搓、摆、切、劈,都要小动作手腕为主,用手腕加力,要有加力的顿感,摩擦感。不要怕失误,如果轻碰球,不用力一般会失误。

 

搓球注意拍形不要过平,略后仰些,容易延长摩擦时间。另外搓球是拍下部接触球。拍形立起,球弧线会高一些,但也转。

 

关于快攻和弧圈

退台半步有更多时间和空间,尤其是拉球。近台应以攻球为主,可拉一板过渡,然后后退连续拉。站中台,进退可攻守。

[此贴子已经被风刀霜剑于2010-10-30 21:10:07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烧了又烧忍不住,还是专心练技术

28条评论

风刀霜剑 2010-10-30 21:08:00
感谢楼主朋友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学球体会,文章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很强,读后受益匪浅,相信此文会对初学球者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加精奖励。
忘掉你的身份,忘掉你的年龄,忘掉你的卑微,忘掉你的显赫,忘掉现实的许许多多——把你和我当作一个小小的音符,让乒乓来组合最美好的音乐.以球交友,共享国球快乐。QQ:3287953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s730712 2010-10-30 22:00:00
[em10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ccyhb 2010-10-30 22:37:00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hadog 2010-10-30 23:45:00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hengchenboy手机认证 2010-10-31 00:16:00
楼主概括得太精辟了,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bcd321abcd 2010-10-31 04:48:00
不错不错,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兵乓好友 2010-10-31 07:25:00

[转帖]如何练习反拉弧圈球技术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hrysler519 2010-10-31 09:20:00
r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angyingjiao 2010-10-31 12:10: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