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转自乒乓世界第四期,关于TUBE系列的一篇文章节选!

蝴蝶迷 2007-4-2 21:11:00

乒乓世界第四期里,有一篇专门介绍STIGA管王系列(TUBE)的文章,叫管王无管?的,里面介绍了轻管王(TL),进攻管王(TO),铝管王(TA),碳管王(TC),里面将以上这些板子都做了非常彻底的解剖,发现里面并不是微管,而是细槽,我看后感觉还就是铝管王(TA)的质量比较好些(幸亏我当初买的是铝管王,没买TO,原来TO里面没什么),下面我节选一些这篇文章里介绍TUBE系列优点的文字给大家看看(缺点的地方大家如果想看,还是买本看好了,文字太多,手打字打的很累啊!或者大家活动时找我看看,需提前告诉我啊!我好带着。)下面是我节选的部分,大家看看吧。

 

我们知道,球板内的纵向纤维(如大芯)主管底劲和持球,易于形变。这种形变所带来的振动,正是球感产生的基础。但是,如果振动不能及时(在球脱板前)复位,形变蓄积的能量就无法充分传递给球,出球质量会受到影响,使用者会感到速度太慢,拖泥带水。如果余振过多,“迟迟”不停,反而会模糊球感。同时,振动会向四周同时扩散开来,只有沿纵向(平行于拍柄方向)传递的振波,才能通过拍柄将球感信息带给人手的神经,才是有效的。横向(垂直于拍柄方向)扩散的振波,不仅对传递球感没有什么帮助,反而可能令球板“发散”,令球感不清晰。

传统的五夹弧圈板,如OC,板身薄而韧,大力击球时形变明显,振动回复时间长,因此需要借助巧妙的手法将球深深“吃”进板中,再用大幅度的动作延长持球时间,从而争取时间尽可能把形变蓄积的能量传递给球,令回球更“顶”而冲。这样做的好处是,动作充分时弧圈质量高,但反手弹击、正手击打和小球处理时“发肉”(形变不及复位)。

随着乒乓球技术的演进,快速的攻防转换越来越重要。对选手来说,必须在来回衔接的间隙,用不太大的动作幅度(避免还原过慢),提高中等力量的击球质量。而对器材制造者来说,焦点在于,怎样令球板触球时的振动更集中,既有适度的振幅(以便持球)又能让振动快速衰减(迅速完成能量传递)。

TUBE系列将大芯纵切为不超过7mm宽的窄条,而单条宽度越窄,受来球撞击时就越容易变形,也就越容易持球。这样,使用者无需用大动作幅度将球撞的很深,只需用中等力量就可以在触球点局部获得等同于以往的形变程度。同时,这种“划整为零”的形变,以单条(至多两条)为主,比原来整块大芯的形变,更易受到来自横向纤维(如力材)的束缚,也就能更迅速的复位。并且,被切分的大芯单条间有了槽(channel)的阻隔,令振动波的横向耗散大为减少,振波能更专一地沿纵向传递。这样,就能实现STIGATUBE系列的期望:使用者加快球速的同时,无需担心手感,速度/力量与球感/控制兼备,鱼与熊掌兼得。这样想来,“micro-channels”应指细槽,而不是“微管”。所谓“TUBE”或“管”,不过是比“channel”或“槽”更抽象的包装概念,只可意会,不可实指。

TUBE系列中对大芯的处理,尽管填充材料并未被完全证实,但仅仅是切分再接合,就着实富于创意,勇于突破。

其实,管他有管无管呢?打球管用,就是好管。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5条评论

自由骑士 2007-4-2 21:34:00

分析的够透彻

[em05]
精英-银河·天津乒友俱乐部
自由骑士 2007-4-10 08:44:00
Tube系列都比较震手,好不好因人而异了。
精英-银河·天津乒友俱乐部
蝴蝶迷 楼主 2007-4-12 23:31:00
不是我专业,这是书里写的,我也是学习。
自由骑士 2007-6-9 08:36:00
还得理论结合实际
精英-银河·天津乒友俱乐部
非常可乐 2007-4-2 22:42:00
QUOTE:
以下是引用自由骑士在2007-4-2 21:34:23的发言:

分析的够透彻

[em05]

恩  恩   太 专业了!~!~!~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