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国乒一姐之争12道必答题 深度剖析自己三人想上位

小洋人 2010-4-22 13:57:00

国乒一姐之争12道必答题 深度剖析自己三人想上位

 

来源:乒乓世界

 

“一姐之争”必答题

  《乒乓世界》:在你眼里,乒乓队的“一姐”概念是什么?

  郭跃:应该在各个方面都要比别人好。但是在技术上我们队员互相都差不多,所以“一姐”尤其应该在平时做事和看待问题上应该更全面一些、分析得更透一些、要更了解别人一些,要考虑到别人的想法,和人说话与人相处时多去为别人考虑,这样才可能成为女乒的一姐,在思想方式上要大度,能够容纳很多人。

  刘诗雯:“一姐”需要具备很多东西,技术上不用说,肯定要非常好。更主要的是起到一个精神领袖的作用,能挑起整个队伍的重担,在任何事上能起到表率作用,像楠姐、宁姐,就是典型的“一姐”。她们都非常大气,在运动生涯最巅峰的时候,基本上不输球,站在场上就能百分之百万无一失,平时她们在各个方面也都能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

  “一姐”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比如对事物的理解,平时生活中如何处事,一件很小的事情就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性格。这些东西,在比赛中最关键最要命的时候都能体现出来。如果平常就很大气,比赛中很要命的时候,就能豁得出去。打一个很简单的比方,我在10:5领先时输了,如果一直想着那一局,下一局可能就会受影响。但如果不去想它,能马上调整过来,投入到下一局,结果就不一样。

  李晓霞:我觉得“一姐”应该能撑起整个队伍的一片天。不管什么情况下,不管多么难,她都能够最终取得胜利。女队中的顶梁柱历来都是这样的,就像王楠、张怡宁,无论是输球还是来自外界的压力,都能够承担。其实打到现在,大家球都差不多,就是比谁心理上能承受得更多,谁的综合素质更强。所谓综合素质不能光会打乒乓球,还包括对乒乓球之外事物的理解,这样人才能更厚一些,对打球也有帮助。

  丁宁:我心目中的“一姐”就是宁姐那样,作为中国队的领军人物,必须要大气,有大将风范,必须能压得住场,一上场就能镇住对方。在教练和队友心里,是“定心丸”。在女队,这个“一姐”,一定要非常全面,为人处事也要很好。领军人物肯定是没什么大的缺点啦,像我们竞争这么激烈,如果还能够成为“一姐”,那就一定是老大了。

  我觉得当“一姐”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让大家信服,但是要让大家信服,光有球是不够的。一定要有综合能力,给大家做个榜样,起到带头作用。就像以前我们在北京队的时候,宁姐就是带头人,她在那训练,我能在那玩儿吗?

  郭焱:“一姐”应该是一个团队的领袖,领军人物,她应具备永远打不败的精神,顽强的作风,是所有队员的榜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这个人永远会站出来稳定军心,永远是挑大梁的人。王楠和张怡宁,就是这样的人。

  她们身上所体现的,不光是技术的东西,更是综合能力,比如对比赛节奏的控制,扭转困难的能力,把握战机的能力等等。她们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之后才成就了这种高度,是一般运动员难以达到的高度。

  范瑛:“一姐”应该在各方面都是大家的表率,她承担的担子比任何人都重。她的稳定性、临场发挥,包括比赛的经验都应该是最棒的。我刚进队的时候,楠姐是“一姐”,她在各方面都能起带头作用,训练特别认真,比赛又特别拼,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再后来是张怡宁,她在场上表现出的气质完全是综合素质的体现。

  《乒乓世界》:你觉得你自己身上的众多气质里,哪点最接近,或者说达到了一姐的要求和高度?

  郭跃:觉得自己这方面还是比较好的,就是在我输球的时候,别人批评我,说我一些不是特别好的东西,我能够接受,能够听得进去,并且下一步去改进自己。我觉得还是属于非常虚心的人,不是说输完球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每赢一场球都会想自己好在什么地方,感觉这种起伏不大。现在我感觉自己想法上比以前成熟了很多,不管输与赢都有一颗平常心去对待每一天的事物。

  还有我接受新鲜事物和领会别人的意图比较快。别人说什么,自己能够马上反应。孔导(孔令辉)在通州封闭训练之前教我发球,他让我学波尔的发球就是内侧旋和外侧旋,自己当时就玩儿了几个。之前我也玩这些球,但是我一发就漏,那天他跟我说:“通州队内比赛必须要用上这个球”,当时离比赛大概一个多月的时间,他说:“我希望你能用上”。后来我就去练,只要自己用心的话,琢磨一样东西还是比较快。最后比赛的时候我用上了,他说我动作丑。他今天上午训练还和我说,“你啪啪发俩之后那是啥动作?”我说:“孔导,赢没赢?”他连说:“赢了,赢了”,我说:“就是,对方还连吃俩呢”,不过下一步我就得让动作好看点了。

  刘诗雯:我现在的世界排名比较靠前,但不能说我就是“一姐”了。世界排名只是暂时的,是会变动的,目前自己还没有稳住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在技战术方面,我还有发展的空间,在综合能力上还需要提高和加强。想要成为“一姐”还要经历很多。

  没有人生下来就是“一姐”,需要积累和沉淀。像宁姐和楠姐,她们经历了那么多大场面,经历了那么多成功和失败,才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我和她们相比,差的就是这些,缺少大赛的历练。我只参加过一次世乒赛单打比赛,而团体赛我还没有参加过,没有体验过团体赛的气氛。接下来我要努力争取多参加大赛,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然后一步一步踏实地走下去。

  我的个性比较好斗,不怕竞争。我也有自己的优势,年轻,往上冲的劲头比较足。我觉得在各方面足够努力的情况下,有信心和决心成为“一姐”。

  李晓霞:我这个人不会太计较什么。吃点小亏无所谓,但真到了拼的时候,我绝对不会放弃。

  第一次直通之前,我得了急性阑尾炎,发现时已经错过了手术的最佳时期。后来发展成了慢性。直通之前我没怎么练,一直在发烧。中间回北京一次,再回南通练了三天就比赛了。我想,既然选择打直通,就要打好。那时成绩对我来说已经不是最关键的了,而是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怎么把自己更好地发挥出来。

  比赛之前我一直在想,自己到底需要什么,阻碍我进步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主要是因为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正。张怡宁不打以后,我觉得队里就数我和郭跃了,一下子有点膨胀。这次大循环,我在思想上真正静下来了,摆正位置去拼。我就想看看这么长时间不练,你们比我强多少,这一年来你们比我进步在哪,我比你们差多少。其实放下来以后,我还是不比别人差。反而更轻松,看问题更明白一些。球也打出些味道,比以前更有威胁了。上场后想的都是技战术,不像以前想技战术以外的东西太多了,思想上有很大起伏。

  因为这种心态,我的成绩又上来了,又赢得大家对我的信任。但无论成绩是好是坏,无论外界怎么评价我,对我来说最主要的是要始终保持心态平和,这股气我始终都要绷住。以前我吃过这么多亏,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

  丁宁:我觉得我的优势应该是为人比较开朗,能够和大家打成一片,我比较能团结周围的人,我也特别喜欢那种感觉,喜欢大家能够劲儿往一起使,估计是和我在北京队有关系吧,因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传统。所以希望自己要能带头,就带个好头,肯定不能搞内讧啊。

  郭焱:从技术上说,我没有年轻队员先进,但我的经历和经验比她们多。这些年来,我经历了很多困难,起起伏伏,该犯的错误我都犯了,这些经历是我最宝贵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一些问题的认识相对深刻一些。

  上个奥运周期,没有竞争上,对我的打击很大。曾一度认为自己就此放弃了。经过很长时间,才调整过来。2008年乒超联赛,我代表华东理工打,有领军的感觉,心气儿一下子又起来了,之后我的状态就非常好。我觉得自己还有潜力,还可以再拼几年。伦敦奥运会我也许还竞争不上,但至少我尽力了,不会在乒乓生涯中留有遗憾。

  范瑛:“一姐”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我觉得自己不管是技术,还是心理素质,承担压力的能力,都差得很多。当然,每个运动员都想拿世界冠军,如果说不想达到最高峰,也不现实,我希望自己再努力一些。

  《乒乓世界》:反过来问,你觉得你自己身上的很多习惯里,哪些是阻碍你成为一姐的?

  郭跃:我觉得可能是娇气吧。平时训练碰到困难,或是碰到伤病,或是感冒的情况下,在可练可不练的情况下还是要坚持,如果平时没有每一天的积累的话,在大赛中也无法确保万无一失,所以我还是平时训练要多扎实一些,对自己的要求要高一些。

  以前自己想往上冲,但是眼高手低,想法是好的,做得还不够,对于核心还不是太理解。我现在有足够的动力去多拿世界冠军,但是对于想要成为女队的核心人物这个目标,我还差很多。

  直通第一阶段打完后我们开准备会,施指导和孔指导把我叫走,我还以为他俩可能会表扬我几句,因为打得不错。但是他俩不但一句都没有表扬,反而把我劈头盖脸说了半小时,回来以后自己想想,感觉在体能训练上对自己的要求确实不够。我们女孩特怕长跑,施指导说别人一天跑一次长跑,你一天跑三、四次,你能不能做到,我说我能做到,其实我自己从心底也挺希望能严格要求自己的。

  刘诗雯:碰到困难和不顺的时候,消极的心态多一点,会自我怀疑。可能每个女孩儿都有这样的时候,自己也会有这种情绪,就看你要用多长时间调整过来。

  这种调节能力也是需要磨练和积累的,我的调节能力有时候还行,有时候也不好,挺矛盾的。说是不行了,但是心里还是不甘心不行。从小我的目标就很明确,不想放弃。虽然也有过退缩的念头,但还是逼着自己去做。

  这两年随着成绩越来越稳定,信心上会好一点。虽然也会输球,但郁闷的时间会短一点。没时间去郁闷,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影响紧接着的比赛。所以每次打完一场,过一下脑子就进入下一场。

  李晓霞:还是心态,我不太能认清自己,起伏太大,一会儿过于自信,一会儿过于不自信。运动员最怕有起伏,我尽量避免和调节。膨胀的时候我会想想以前遭受的痛苦,状态低迷的时候,多想想积极的一面,给自己多一些信心。

  我吃过这方面的亏,那种痛苦和折磨已经深深烙在我心里了。上个奥运周期,我的进步始终挺快,突然一下拿了很多冠军。也许就是上得太快了,感觉人有些空,咣当上去,咣当下来,像坐过山车一似的,我也受不了。而现在则更多地想怎么把地基打得更扎实一些。扎实地走好每一步,让大家觉得李晓霞真是成熟了,用我,你们放心。

  丁宁:不够狠,说白了就是思想境界不高。因为从技术能力上来看,大家都差不多,比赛一打都有赢有输,但能当领军人物的重中之重,是要有大局观。我觉得我在这方面,还是很欠缺的。看事物没有她们那么深远,我想得比较浅,比较单纯。任指导(任国强)总是说我,理解问题的能力比宁姐她们差很多,包括比赛时遇到问题时想办法的能力。

  郭焱:我是一个比较较劲儿的人,希望什么事都做得很完美。自己稍微发挥得不好,就觉得不对劲了,不够自信,出现问题不敢去面对,会找出各种理由去说服自己。我现在离顶尖选手的位置还差一步,如果想成为领军人物,还有很多东西需要突破。我的主管教练阎森告诉我要通过每一次比赛突破自己,因为只有赢了她们,才可以做到最棒。现在我珍惜每次和她们交手的机会,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范瑛:人还不够硬朗,缺少韧劲。碰到困难时自我原谅过多,是我一个比较大的缺点。像“直通莫斯科”第一次大循环比赛,我打得不是特别好。就像教练所说的,在这种压力下比赛,骨子里的东西都打出来了。

  《乒乓世界》:全运会后张怡宁结婚并暂别乒坛,当时,你脑海里,有没有一瞬间涌现出这样的想法:“我的机会来了,我有机会当一姐了。”

  郭跃:我觉得机会一直是有的,只不过现在和那时的竞争不一样了,因为那时的竞争可能是宁姐和楠姐比我大,楠姐比我大10岁,宁姐比我大7岁,那种感觉不太一样,当时是凭着自己的冲劲往上竞争,但是还不够稳定。现在的竞争是同龄的竞争,是同辈人的竞争,我觉得比以前的竞争更残酷。

  刘诗雯:没想那么多。不是说宁姐一退你就马上能到那个位置,国内国外的对手还在,比赛还得一场一场去打。不过宁姐不打,我们上场的机会肯定是要多一点。相反,责任和压力也更大一点。

  宁姐在的时候,觉得突破她挺难的。她拿冠军,我们都觉得特正常。如果是团体赛,她在就觉得保险系数高一些。她不在,大家都有机会,很难说谁会拿冠军。当然,除了她以外,我们身上都有不足,不像她能让人那么放心。

  我从小的目标就是能进国家队,当奥运会冠军,但能不能实现,也要看自己的综合能力能不能到这个位置。当明确自己有一定能力时,就开始逼一逼自己,一步一步实现目标。

  李晓霞:其实北京奥运会以后我就觉得我自己应该承担这个责任了。北京奥运会没有参加,有些遗憾。希望 2012年不要再有这样的遗憾。虽然很多东西由不得自己,但自己肯定会在点滴中不断完善自己,做好经受困难的准备。其实大家都在熬,每练一天,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该干什么。

  丁宁:说实话,我还真没想过这个事。我只是希望以后不管她在与不在,我都能成为她那样的运动员,但是没有那么明显和盲目。

  郭焱:确实有这种想法,觉得现在对自己是一个机会。以前张怡宁对我来说是一道很难逾越的坎。我和张怡宁6岁就在一起打球、比赛,我就没赢过她。她是一个非常棒的运动员。她身上的一些优点是我不具备的,她会因为乒乓球而放弃很多东西,能沉下去,我再怎么努力也做不到她那样。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她不打了,我也觉得有些遗憾。虽然现在和她打我还会输,但不会像以前那样对她没有任何办法。我觉得只有在大赛中赢了最棒的运动员,才更有成就感。现在年轻队员对我的冲击很大,但我觉得她们还不具备轻易战胜我的能力。从技术上说,我和年轻选手没法比,但我有自己的特点,有克敌的东西,和她们打我有信心。

  范瑛:我感觉是有机会,但没想过当“一姐”。机会均等,大家现在都在同一起跑线上。

  《乒乓世界》:女队目前的六个主力(郭跃/刘诗雯/李晓霞/丁宁/郭焱/范瑛),在你自己的眼里,是怎样的一个排序?

  刘诗雯:位置是别人排的,我没想那么多。如果非要排一个名次的话,我觉得自己排第三、第四吧。

  目前来看,郭跃的综合能力相对要好一点。毕竟她打过两次奥运会,世乒赛团体赛也打过三届,李晓霞也打过团体赛。我还一届没打过,也不知道到时是一种什么状态,毕竟有些东西是需要经历才知道的。

  郭焱的意志品质很顽强,也有很强的竞争力。她的综合能力和技术挺扎实,但大赛的经历并不是太多,在这方面来说,我跟她差不太多。她年龄大一些,职业生涯比我长,阅历比我多,现在处于职业生涯的末期,她肯定会特别珍惜,会全力一搏。这是我和她不一样的地方,我才刚开始。我们所处的阶段不一样。

  我和丁宁从小就在一起比赛,彼此更为了解。她有自己的特点,但在技术上还是有一点漏洞,质量稍微差一点,但她在其他方面可以弥补这些。她的心态非常好,比赛时压力不是特别大,比较容易释放自己,她特能拼,一些你想像不到的球她都能打出来。我们都比较年轻,都有发展空间,进展的步伐也差不多,可能在今后五年甚至十年都是竞争对手。

  范瑛的打法有自己的优势,外国选手对她都很难打。她打球特别有天赋,手感、爆发力都特别好。她可能信心差一点,因为她的打法在国内比较受限,我们之间特别了解,她如果想突破这么多队友,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李晓霞:这个顺序,让任何人排都不太好排,即使让教练来排,也很难排出顺序。大家也都知道,在中国乒乓球队,关键就在队内。我只能说我们现在都有这个实力去冲击“一姐”的位置,但大家都有欠缺的地方,都不完全具备当领军人物的能力。所以大家都在不断地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

  我从来不会去想自己是一号还是二号。不管外界怎么评论,我要很清醒地看到,只要你的实力和综合素质到那份上了,你自然就会到那个位置上。只有自己做到了,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只要梦想在,我就不会被打垮。

  丁宁:这我排不出来啊,但我觉得我不会是最后吧。

  郭焱:这个顺序肯定不能按世界排名来算,因为现在每个人的比赛机会是不同的。从综合能力来说,范瑛和丁宁可能稍微差一点。刘诗雯和李晓霞、郭跃比较接近,她现在还处在冲击的位置。前面这四个人非要排个顺序,真的很难。拿到奥运冠军就看出来了。中国女队以什么来命名“一姐”?我觉得就是奥运冠军。你拿到奥运冠军,你就是“一姐”。而现在还不能急于拔出一个“一姐”,在世界锦标赛团体赛中每个人的表现会给奥运会一个暂时的定位。

  范瑛:我觉得从队内的角度看,我还不能排到前6名。教练把我放在6名重点中,可能是看我对外的成绩还可以。但是我的实力和她们相比还是有所欠缺的。如果非要排个顺序的话,我觉得前5名是郭跃、刘诗雯、郭焱、李晓霞、丁宁。

  《乒乓世界》:北京奥运会后到现在,兴奋也好,悲伤也好,哪一场比赛是让你最刻骨铭心的?

  郭跃:去年世乒赛最后和宁姐的决赛。在和她打之前自己的状态非常好,包括之前的半决赛和李晓霞打,赢得比想像中轻松。我也没想到2比0领先的情况下能输了这场球,那场球输完之后对我的自信心打击非常大。之后我拿第二名的比赛特别多,有好几次决赛都输给宁姐。心理这道坎还没有迈过去,这层窗户纸还没有捅破。世界比赛打完,我进决赛的命中率基本是90%,基本是每次都能进,但是却老打第二。就是感觉无论自己领先多少,或是碰到什么情况下,我都能输回去。但是我觉得每个人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不管是男队的王皓或是马龙,都要经历这个过程,只不过是早晚的问题。

  我打到第4、5个第二的时候,就曾经怀疑过自己“到底行不行”,为什么每次一进决赛都是第二,教练和我说,如果还想提升一个境界的话,就必须要走这个过程。只不过看这个过程需要多长时间完成,有的人可能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两年、三年,有的人可能时间短一些,但是再短也要过半年。教练也告诉我,想再往上打得更好的话,那就要在平时做得更好。为什么老打第二,就是在平时最关键的时候、最困难的时候、最需要自己往上顶的时候,老差那么一口气,但是这一口气就是日积月累欠下的东西。

  刘诗雯:有三次比赛印象比较深刻:横滨世乒赛、全运会、世界杯。其中世乒赛和全运会半决赛都是对宁姐。两次比赛的心态和发挥都不一样,虽然都是以失利告终,但是整个过程下来还是有进步,有提高。

  世乒赛半决赛,一开始自己的发挥有点惨不忍睹。一上去气氛不是特别适应,一想到是世界大赛就有压力。之前我没在大赛中和宁姐交过手,不知道她到底能打出什么样的球,所以心里没底。其实,比赛中的大部分失误是因为自己给自己太大压力,自己吓唬自己。

  到全运会时,我觉得宁姐想要的程度不亚于世锦赛,我觉得她也很紧张。和她在大赛中打,不能以平常的比赛估计她。所以那次我准备得特别好,虽然最后还是输了,但一直打到第七局,有些小突破。主要是在心态上,不那么慌,那么焦躁。摸清对方的心理很重要。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心态和战术去打。

  其实那次比赛自己赢的机会还是很大的,但是遇到了没想到的情况(第六局关键球出现争议—编者注),对后来的比赛影响很大。说明自己在控制情绪上和解决能力上还是差一点。所以说比赛比的不完全是球,还有综合能力。什么叫万无一失?就是不管什么情况出现,你都能排除掉,都能赢。经过那次比赛,自己也在这方面积累点经验。

  李晓霞:最刻骨铭心的比赛还是全运会吧。一场跟郭焱,一场跟丁宁,这两场球给我留下了很多遗憾。并不是因为输了,而是没有打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和风格,还没较上劲呢就莫名其妙地就输了。

  可能是因为在山东比赛,压力比较大。其实那时我已经很茫然了,不知道该用什么心态去比赛,不知道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打出的球像缺了魂儿一样。

  丁宁:比较多,在奥运会之前,我参加比赛的机会不是很多。从2009年年初,一系列的比赛才开始迎面而来,我也差点儿被击垮。头一次参加世乒赛单打和双打,我觉得每一个第一次参加的比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次接触的比赛会有很多感触。我感觉2009年对我来讲,全运会的女团决赛和世界杯的团体赛,亚洲锦标赛赢了金暻娥和世锦赛的失利都挺难忘的。世乒赛上场比赛的感觉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其实平时输了也会有很多体会,但主要是因为那是世乒赛,又是第一次参加,所以印象非常深刻。

  郭焱:横滨世乒赛1/8决赛,我输给刘诗雯那场球。其实我赛前准备得还可以,但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因为比赛前的封闭训练中我赢了她,而且从打法角度来说,我并不怕她。再加上她第一次打世界锦标赛的单打,我觉得她肯定会紧张,不可能发挥得那么好。但她的发挥与我估计的差距很大。我一下被打懵了,输了两局再想扳回来就很难了。那次比赛自己输得很狼狈,很难忘记输球后的感受,好像被人打了一棒子。

  那场球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很长时间都扭转不了。世乒赛我拿过亚军和季军,但横滨世乒赛上被刘诗雯打得一点儿戏都没有,很不能接受。现在,我在准备比赛的时候,都会想起那场比赛,会从各方面准备得很充分。

  范瑛:亚洲锦标赛女团决赛,对新加坡,自己第一个出场。那是自己第一次代表中国队打洲际的团体比赛。打团体和单打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其实上场前自己也挺紧张的,每个人都很严肃。我不知道对手会怎样,自己会怎样。最后自己能发挥得不错,还是很开心的。

  《乒乓世界》:从技术/实力角度而言,你觉得自己能够在乒坛立足,且够角逐一姐这个位置的必杀技,或者说特长是什么?

  郭跃:不断的创新,靠着以前的套路,不管是我还是别人,靠以前的战术是不可行的。得要有不断的创新,得让大家感到不断的变化,让对手永远不适应我。

  刘诗雯:我的特点是速度比较快,比较擅长技战术上的变化。球就得超出别人的想法,让对方算不到我在想什么,要用什么战术。但要想成为“一姐”,光靠一项技术是不够的,综合能力很重要。要有快有慢,有进攻有防守,有前三板有后几板,不能有明显漏洞等等。

  李晓霞:我球的质量比别人高,旋转比别人强。攻防转换时,我会比别人先抽出手来。这些是我取胜的法宝。但必须以平时的训练作保障,只有平时练到家,才能在关键时刻爆发出来。

  就像投资一样,如果你的资金多,就不怕跌。如果没练到那份上,到时就会慌,心态就会有起伏,球的质量就会下降。

  丁宁:下蹲发球。我觉得技术和实力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是不是绝对的。我感觉我韧劲儿还行。

  郭焱:别人觉得我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技术。其他人各有各的特点,比如刘诗雯的快,郭跃的正手。而我打球没有特别大的优点,也没有明显的漏洞。但我打球的节奏变化还可以,反手周旋能力比较强,发抢比一般横板两面反胶稍微强一点。

  范瑛:通过旋转的变化,创造进攻机会,让自己变得主动。

  《乒乓世界》:在伦敦奥运会的周期里,球迷们普遍认为,男队的竞争主要是以新老势力对抗为主题,而女队的竞争主要是新人之间的竞争,相比之下,你觉得男队和女队的竞争,哪个更激烈?为什么?

  郭跃:都惨。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看谁能熬到最后了。

  刘诗雯:两种竞争的感觉不一样。女队的竞争,大家都有机会,都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争取,放手一搏。不像男队,竞争的面比较大,希望比较渺茫,年轻队员想往上冲的劲头可能更迫切一点。他们肯定比我们更难过,心理上肯定更难受。心里会有点动摇,也是可能的。我们相对简单一点,哪怕累,也能坚持住。

  李晓霞:我觉得都挺惨。因为奥运会只有三个人参加。不管是新老交替,还是同一起跑线上的竞争,谁不痛苦?都痛苦。谁不难受?都难受!不管你是年轻运动员,还是老运动员,你要成为最优秀的,就要比别人经历得更多,比所有人承受得都多。

  丁宁:男队是新老结合,年轻队员虽然有机会去角逐,但是希望有点渺茫吧。女队现在就是挺乱的,面临一种没有领军人物的局面,对我们来讲每个人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没有谁比谁高出很多,所以这样更惨烈,因为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嘛。

  郭焱:我觉得都一样。男队现在上来三个年轻的选手,但是现在还看不出来什么,因为还没有经过世界大赛的考验,而且男子比赛的偶然性很大,不像女队。大家都说王励勤不行的时候,他拿了一个冠军,可能他就是因为这个冠军,信心又上来了。这是老运动员能不能顶住年轻队员冲击的一个坎。卡塔尔、科威特比赛后我和马琳聊天,我问他为什么决赛和许昕领先那么多还输了?他说,当时比奥运会还紧张,怎么拿一个冠军这么难啊?他特别想用一个冠军证明自己。女队也是这种状态,两个小的冲击四个老的。郭跃从小和我一起打球,她不能再算年轻选手,她参加了两次奥运会,经历是最丰富的。

  范瑛:奥运会只有三个人参加,无论是什么形式的竞争,结果怎样,都会很残酷,很激烈。不过通过竞争打出来的队员才是让大家最放心的。

  《乒乓世界》:在伦敦奥运会的周期里,试想一下,今后两年的时间,你有可能碰到的最大困难,困扰,或者说难题是什么?怎么去克服它?

  郭跃:最大的困难是自己。我现在觉得只要能够战胜自己的话就能赢得了别人。自己在和自己较劲,自己在和自己斗争,自己和自己拼命。有时候就是把自己命拼出去,就能赢别人。这里的拼命是在和我自己的意志品质拼命,比赛打到最痛苦的时候,熬住了就是拼赢了,否则就是输了。

  刘诗雯:关键还是心态的调整。现在大家和我打,感觉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郭焱、郭跃和我打,觉得我是年轻队员,有想赢怕输的想法。但现在跟我打,就不会这样,都全力以赴,拼得很凶。这就需要自己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现在大家的位置差不多,竞争越来越激烈,跟原来我冲她们的感觉不一样。不管怎么样,还是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能被对方的搏杀吓倒。无论是拼别人,还是被别人拼,都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

  另外,经受大赛的考验对我来说是比较大的挑战,我已经准备好去经历了。肯定会遇到自己想不到的困难,但不管怎样,自己都不能动摇,要坚定。

  李晓霞:最大的困难就是我自己。我最怕自己迷茫,不知道怎么面对接下来一系列的问题。如果始终能保持无论遇到多大困难,自己都不放弃,不退缩的信念的话,参加伦敦奥运会,应该没有问题。但如果遇到困难就退缩或者犹豫不决的话,就会导致更多的问题。所以我现在告诉自己:无论多难,都要往前冲,必须要坚定。也许现在说起来容易,真到那时肯定会很痛苦,越是临近奥运会,就越是煎熬。

  丁宁:对我现在的情况而言,目前最大的难题还是削球。虽然有点儿突破,但是没有做到百分百保证一出手就能赢。而且赢也要赢得轻松,才能体现出真的过硬。我现在每天练削球。

  郭焱:首先我要做好年轻选手慢慢成熟的准备。目前我比她们多的就是经历,她们的技术比我先进。也许现在她们还有点青涩,但经过两三年的磨练,就会变成熟。尤其像刘诗雯这样谨慎、算球的选手。一旦在大赛中赢球,心气会提高很快。

  现在我的年龄是全队最大的,我比刘诗雯整整大了10岁。身体和精力状态是我不得不面对的问题。2009年我的肩伤持续困扰了我半年,没办法投入比赛,我打球还是比较有激情的,伤病让我没办法完全释放,一段时间内心情很浮躁。经过不断治疗、调整,包括和我的主管教练阎森沟通,在全运会后我才调整到一个比较积极的心态和状态。

  科威特、卡塔尔公开赛,我明显感到精力不够。现在除非是打很大的比赛,我才能把所有的潜能发挥出来,没办法像年轻队员那样对所有的比赛都能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

  同时还要注意心态的起伏,我要做好长时间拿不到冠军的准备。毕竟年轻队员上来很快。但不管怎样,我不能退缩,即使你赢我,也不会那么容易。

  范瑛:最大的困难应该是如何在队内的竞争中让教练放心。可能对外比赛并不会碰到特别大的困难,但是真到了要命的时候,代表国家比赛时,平时的表现就很重要,要做到让大家信任你。

  《乒乓世界》:你最欣赏哪个职业运动员?为什么?

  郭跃:最欣赏刘翔和王濛。我感觉他们俩的性格是我最欣赏的,感觉他们的性格比较超脱,什么事都特别大度, “我就是我”、“我在场上就是要赢”这种感觉,特别自信,就有“我在场上和你们打,你们谁也别想赢我”的魄力。

  刘诗雯:姚明。他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情商很高。不光在篮球上,还有除了篮球很多方面,都起着表率作用,他能代表中国运动员的形象,让外国人更了解中国。

  李晓霞:乒乓球运动员中,我喜欢老瓦,从小就很崇拜他。可惜我打球时他就退役了,没能在现场看过他打球。我欣赏他心手合一的感觉,真的是最高境界。我还比较喜欢费德勒,很多时候看他打球,我都会想这技术如果用在乒乓球上会怎么样,因为他的一些技术环节很适合我。另外,我欣赏他在场上面对困难时的冷静,即使再下风,也不会乱,丝毫看不出表情的变化,是我喜欢的风格。

  丁宁:我挺喜欢科比的,因为我挺喜欢看篮球的。曾经看过他一个采访,他现在能到这份上,与他背后付出的确是成正比的。所有的细节都能反映出的细心,作为一个职业运动员,他很自律。他知道什么时候要干什么事,别的事都不能影响正事。在赛场上,我感觉他很有样儿,往往能在终场时绝杀,太帅了。

  郭焱:我比较喜欢费德勒,看他打网球的感觉和乒乓球有点像。他解决问题、控制场上局面的能力,冷静的心态都是我要学习的。这点他和张怡宁有点像。他们的自控能力比较强,而我自控能力比较差。我现在也在追求那种感觉,控制,再控制。

  范瑛:我喜欢王濛。很喜欢她张扬的性格,可能这正是自己所欠缺的东西。她很有人格魅力,张扬但不招人烦。她夺冠时说:首先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很骄傲。再次在这么大压力下,自己能滑出这么高水平,我为自己感到骄傲。如果是别人这样说,你可能会有点反感,但她这么说,感觉很自然。

  《乒乓世界》:如果能报上伦敦奥运会,试着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形容一下你的感觉?

  郭跃:这次我会拼命了。上两次奥运会的感觉不一样,就算团体输了一场还有那两个人顶着呢,就算单打输了也还有那两个顶着呢,确实感觉不一样。2008年拼的是自己年龄小,青春,但是2012年可不一样,2012年自己24了,就得拼命了。平时做到位、做好了,到那时老天爷都会帮你。

  刘诗雯:期待。肯定很刺激。能参加奥运会这样的比赛对运动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经历。期待自己有好的发挥,就像表演一样。

  李晓霞:这么多年,我就等待这一刻的到来。我要拼命完善自己,加足马力等待它的到来。

  真要到了那个时刻,我想肯定会很紧张,压力很大。北京奥运会我虽然没上场,但是从准备到训练我都是跟大家在一起,就差上场打了。那种压力比所有比赛都大,弦绷得比任何比赛都紧。但压力再大,再紧张,都要打啊,而且要全身心投入。

  丁宁:激动加紧张,我以前对奥运会没什么感觉,但2008年奥运会我到现场看女团决赛,拿完冠军我们全场一起看升国旗,唱国歌的时候,我才觉得这就是奥运会的气氛,没法用语言来形容。我觉得作为一个运动员,能参加上奥运会,是荣誉。对我来讲,就够了。我现在光这么想也没用,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先参加上,然后再想别的事。

  郭焱:我觉得那将是成就我的舞台。以前我把奥运会看得很神圣,觉得拿了奥运会冠军,是特别荣耀的事。现在大家好像把它看得不是那么重了。但我仍然认为奥运会是证明自己的一个重要比赛。我打球的梦想和她们不太一样,她们可能想拿大满贯,当然我也想拿大满贯,但我的梦想是让全世界的人都认识我,认可我。就算我拿不到奥运会冠军,别人一提起郭焱会觉得我是一个非常棒的运动员,这就可以了。

  范瑛:奥运会和一般的比赛不一样,承载的东西太多了,那种感觉形容不出来。2008年奥运会,我作为陪练,已经感觉到了那种压力,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了的。在奥运会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但我不是喜欢幻想的人,还是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乒乓世界》:目前国内和国际上自己最大的对手是谁?为什么?

  刘诗雯:对我来说,站在球台对面的就都是我的对手,没有刻意圈定某个人。因为要想拿冠军,就要赢所有的对手。只要输一场,就拿不到冠军了。

  李晓霞:我觉得真正的对手还是自己人。和国外选手打,只要自己不犯太大错误,一般不会输。真正的竞争是在队内,因为大家彼此太了解了,所以分外激烈。

  之前我最不想碰张怡宁,特别是在大赛当中。很多次我3比1,3比2领先,而且拿到了赛点,但就是赢不了。她给人的威慑力比较强,我还没打就感觉先输了两分。现在我们几个之间打,就看谁战机把握得更好一些,犯的错更少一些。我们还没有谁像张怡宁那样,场上的威慑力特别强,环节抓得那么细。

  丁宁:还是削球手吧,可能这两年一直输的比较多,能力也比较差。

  郭焱:只要我能正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基本上国外没有我怕的对手。虽然科威特公开赛我输给福原爱,但我觉得我最多发挥出五成,但她的发挥已经非常好了。真正的对手是在国内,确实比较难打。我觉得在所有人中,我对李晓霞是比较别扭的。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主板: 银河U1 狂III40+狂III39 副板: 三维碳中王 狂III39+CJ8000C 废板: 红黑7.6 狂III 39+EL

13条评论

abcd321abcd 2010-4-22 20:59:00
要用自己的实力来证明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555 2010-4-22 23:46: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洋人 楼主 2010-4-22 16:55:00
这个三位队员还需用成绩来证明自己
主板: 银河U1 狂III40+狂III39 副板: 三维碳中王 狂III39+CJ8000C 废板: 红黑7.6 狂III 39+E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温柔刀0911 2010-4-22 19:12: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洋人 楼主 2010-4-22 13:57:00
“准一姐”对对碰

  郭跃vs刘诗雯

  2008.09.13 中国公开赛 1/4决赛 4比1

  2009.06.07 中国公开赛 决赛 2比4

  2009.10.12 女子世界杯 决赛 3比4

  2010.02.21 卡塔尔公开赛 决赛 4比3

  郭跃vs丁宁

  2009.02.15 卡塔尔公开赛 决赛 2比4

  2009.06.06 中国公开赛 1/4决赛 4比1

  郭跃vs郭焱

  2008.09.14 中国公开赛 半决赛 4比2

  2008.12.14 职业巡回赛总决赛 决赛 2比4

  2009.02.15 科威特公开赛 半决赛 4比2

  2009.10.02 第十一届全运会 半决赛 4比2

  2010.02.21 卡塔尔公开赛 半决赛 4比3

  郭跃vs李晓霞

  2008.09.14 中国公开赛 决赛 2比4

  2009.01.11 大王者杯 半决赛 1比4

  2009.05.04 横滨世乒赛 半决赛 4比1

  郭跃vs范瑛

  2005.05.04 上海世乒赛 1/8决赛 4比0

  刘诗雯vs丁宁

  2009.10.01 第十一届全运会 1/4决赛 4比1

  2009.11.22 亚洲锦标赛 半决赛 1比4

  2010.02.20 卡塔尔公开赛 1/4决赛 4比3

  刘诗雯vs郭焱

  2009.01.16 斯洛文尼亚公开赛 1/4决赛 4比0

  2009.02.14 科威特公开赛 1/4决赛 1比4

  2009.02.20 卡塔尔公开赛 1/8决赛 4比3

  2009.05.04 横滨世乒赛 1/8决赛 4比0

  2009.10.03 第十一届全运会 三四名决赛 3比4

  2009.11.01 英格兰公开赛 决赛 1比4

  刘诗雯vs李晓霞

  2009.06.07 中国公开赛 半决赛 4比1

  2009.10.12 女子世界杯 半决赛 4比1

  刘诗雯vs范瑛

  2009.08.16 中国公开赛 半决赛 4比0

  丁宁vs郭焱

  2007.11.17 瑞典公开赛 1/8决赛 1比4

  丁宁vs李晓霞

  2008.09.14 中国公开赛 半决赛 3比4

  2009.05.02 横滨世乒赛 1/8决赛 1比4

  2009.10.02 第十一届全运会 五六名决赛 3比4

  2009.11.22 亚洲锦标赛 决赛 4比3

  郭焱vs李晓霞

  2007.05.26 萨格勒布世乒赛 半决赛 1比4

  2009.10.02 第十一届全运会 1/4决赛 4比2

  郭焱vs范瑛

  2009.09.13 中国公开赛 1/4决赛 4比0

  2009.11.29 波兰公开赛 半决赛 3比4

  李晓霞vs范瑛

  2009.11.22 亚洲锦标赛 半决赛 4比0

主板: 银河U1 狂III40+狂III39 副板: 三维碳中王 狂III39+CJ8000C 废板: 红黑7.6 狂III 39+E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乱头发 2010-4-23 21:43:00
一姐之争还要继续
招聘器材区版主,有意者请站内联系或QQ2976606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洋人 楼主 2010-4-26 07:57:00
  强烈支持11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主板: 银河U1 狂III40+狂III39 副板: 三维碳中王 狂III39+CJ8000C 废板: 红黑7.6 狂III 39+E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x-zz 2010-4-25 19:57:00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洋人在2010-4-22 16:55:00的发言:
这个三位队员还需用成绩来证明自己

[em1002]

云破了,月来。 梦碎了,醒来。 禅悟了,佛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庄周迷蝶 2010-4-25 20:37:00
有想法才有动力,不想的人没有进取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