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EG-WRB(杀神杵)试用感受(测评帖)

hhxudidtf 2007-8-19 08:24:00
打来打去,不知怎么又回到EG了[em02]
ningchang 2007-9-25 21:12:00
我觉的1997涩39-41的用反手很好的,正手用狂三呢,感觉很爽,有稳有凶.
bool
竖进横出 2007-10-2 03:04:00

eg好用,软而弹,小球控制好,用了它,我开始可以对拉了。

coolpine 2007-12-4 10:41:00
刚进了一块,正面狂3 40度,反面银河金星42-44度.昨天第一次试打,因为换拍是首次直改横,适应了好长一段时间.首先反手减力推是没法用了,感觉非常空,仿佛胶面起泡一样,但稍加点力弹就完全不一样了,又快又转.正手中近台拉感觉非常爽,板的形变有点像羽毛球拍击球的感觉,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板的变形和恢复.因为我刚直改横,拉球点太靠后,总漏球,还须适应一段时间.另外感觉就是,爽,但好累.
s011098490 2007-12-24 21:50:00

我刚买的直板EG,82克,大心无拼接。240元

正手40度狂3,反手HK1997涩

打起来声音非常响,澎湃,气派……

速域 2008-1-30 23:11:00

此板形变比一般球板小,重量又轻,需要适应的,大家慎用。

强调提前击球时间,最好在高点期或者之前,稳扎稳打型就不要用了。

所以用它打球很忙活人的,就是不能偷懒。板板用心才行,对方累自己也累

灵活有余,稳健不足。

速域 2008-3-5 19:37:00

手柄的字母是平的是新款。

这个板形变小,两面不要都配硬胶皮,至少应有一面软套胶,否则没底劲又不好控制。用这个板的人力量都不错,用软套胶应不是问题。

由于球板轻,拉球要迎前,多点撞击才好控制又有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5 19:39:23编辑过]
asd1080手机认证 2008-2-27 17:19:00

请教EG

我买的和你的不一样  主要是手柄的字母是平的 不是斜的  是不是买的假货  打球的声音非常不好听有颤音

windfly737 2008-3-14 10:45:00

好文!!!顶!!!

转贴另一遍关于EG的使用感受:

偶对EG的使用时间不是很长,但一方面偶这个人很认真,练球比赛都是这样,所以对拍子的体会还算比较认真。另一方面偶以前用过OC,再以前是CL。打法也是从快弧转变为弧快,所以偶个人感觉用EG很容易上手,现在基本上磨合得不错了。

  1、首先偶说明的是EG是STIGA家族比较经典的一款球拍,具有鲜明的STIGA手感。如果用惯其它品牌的球拍刚转用EG时可以不一定很适应,但不要轻易地否定它,再用一段时间,说不定你会改变想法,很有可能会爱上那种手感。呵呵,毕竟EG的适应能力在STIGA公司的产品中还算是比较强的,而且更容易上手(在这方面AC无疑是最好的)。

  2、关于EG的震手感和发空感。事实上,EG的震手感并不算厉害,比OC和差得多。震手感正是击球时由于球拍整体作用而产生的,而力仅仅作用在面材上面无疑很难有震手感,震手感正是球拍整体性好、各层次间配合默契、高超的粘合工艺的一种外在表现。偶在这里不是鼓吹震手感有多好,但线性的震手感对控制击球力度是有相当大帮助的(线性的震手感是指随着发力程度的增加能忠实反应力道大小的震手感,偶用过的一些球拍也有震手感,但属于那种非线性的,所以对控制力度不仅没有帮助反而有反作用)。发空感也是由于板身形变造成的,EG发大力时有发空感,但比OC差得多,这也是EG底劲不如OC的表现。EG在以中等力量或小力量击球时,不太能感觉得到震手感和发空感,感觉非常扎实而清晰,这方面和KOBEL是很象的。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拍子个体的差异性问题,较轻或较软的拍子容易出震手感和发空感。

  3、关于EG的软、费力、防守差的问题。偶看见网上很多帖子都谈到了这个问题。偶在使用中并未感受到EG软。以EG的借力为例,偶甚至感觉到EG的借力是相当优秀的,一是非常稳定,二是控制感很强,变个线什么的特别容易,而且不容易失误。而且速度也可以。这方面也是和KOBEL比较象的。可为什么那么多人说EG软呢?这和EG的结构有关系,EG的面材较软,但力材就比较硬了。这种结构造成了EG的脱板时间较长(这也是EG稳定性和控制感的来源,也是拉球时一流的吃球感的来源),但球离板的速度却不慢。想要EG借力的速度快必须打到力材层,如果借力的动作不到位,力量仅仅作用在面材上面,那么肯定借力的效果好不到哪里去。想解决好EG的借力问题必须在技术上作文章。偶的作法其实非常简单,传统的把球拍放在那里不动等着球过来的方式不适合EG的借力,EG的借力想打出速度动作必须是“迎前借力”,并不需要有多强的发力能力。较快的离板球速加上出色的稳定性和控制感,同时造成了EG强大的防守能力(特别是EG在防守对方的暴冲暴扣时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在这方面OC与EG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解决了EG的借力问题,反手也不那么弱了,又不需要板板发力猛拉,用EG就省力多了,还有人们说得那么累吗?

  4、关于EG的甜区。由于EG的WRB手柄的原因,使球拍重心更靠前。在使用时感觉EG的甜区更靠近手柄。但拿起拍子来看时,从球打在胶皮上的痕迹看出其实EG的甜区也和其它球拍的位置差不多,这是由WRB柄引起的手感的错觉。使用一段时间就能适应了。另外就是用中等力量来击球时,感觉球打在拍子边缘比打在拍子甜区更有力量,容易出界,而用一般球拍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下网。这也是EG的独特之处,偶也不知道为什么,说不定是偶动作的问题?不知道其它的朋友感觉如何?

  5、关于EG的发力。EG的威力不仅仅体现在大力暴冲之时。事实上中等力量发力的弧圈威胁就相当大,而且旋转的强度往往能超过使用者自己的估计。偶在比赛时过渡球往往力量不大,但偏偏对手接起来小心翼翼,而且失误比较多。其实EG的发力需要一定的技巧,并不是一味猛打猛冲的。偶在练习和比赛中总结了两种EG快撕的发力技巧,献给同好们。以反手做说明,正手的道理是一样的。一种是引拍幅度要小,前臂和手腕要适度绷紧,以刚力向前迎球,触球后前臂向上快带,同时小动作爆发式发力把球“绷”出。象是加了转的弹击。适合来球比较软不容易借力又比较高的场合。另一种是引拍幅度大一些。以柔力向前迎球,借用来球的力量吃住球后手腕翻转,用前臂和手腕的爆发力将球甩出。比较象有一定速度的加转弧圈。适合来球较硬又比较低的场合。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为小动作直接把球绷出,球拍运行轨迹为较短的直线,动作比较紧。后者为转手腕把球甩出,球拍运行轨迹是较长的弧线,动作比较松。事实上这两种发力方式正体现了EG在速度与旋转方面相对均衡的特征。用OC打第一种方式没速度。用CL打第二种方式又吃不住球,旋转也不够。所以在比赛中很容易让对手反过头来拍死。

底板:STIGA EG 正手:狂3 40 2.2 反手:DONIC F1 中近台弧圈结合快攻
古人 2008-3-26 18:00:00

今天打感觉好多了,迎前打还可以,拉球在击球点高时不错,击球点低还不适应,出界的多,比第一天打感觉好多了,漫漫找感觉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