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灌水]一个菜鸟GET FUN of乒乓球的经历(连载中)

firedphoenix 楼主 2011-10-3 05:27:00
家里老人住院,一晃十来天没打球,瘾死了。昨天老人出院,好容易去打球,从下午两点一直熬到晚上7点,好久不打,胳膊肌肉都木了,手指脚指都有些抽筋。

虽然水平差了,但今天终于算有机会跟市里面老年组的前三名(最近一次他打了第三,第二名似是半专业选手,第一名曾拿过全国性质比赛冠军)打了四局,的确不在一个档次(与俺的反手问题也有关系)。人家几乎不怎么进攻,让着我,才打了1:3,不过另外有一局似乎是12:14输的,本来领先,一局俺发球失误两三个,最后也输掉了。

通过昨天一通乱玩儿,找到自己的几个重要缺陷。

第一点,是我反手的技术问题。我改成稍深握拍后,反手的台内强拉没有了,板型一直较立,对台内下旋的动作是拉不象拉、打不象打,不下网就直接飞走,非常难受;想拧,对强下旋又拧不起来。我考虑以后有机会试试反手台内也象正手一下侧身挥大臂强拉,再者,把反手台内的拧强下旋,找机会练习提高一下。反手台内短若无法有效攻击,这横板岂不白练?重点是攻击时,把板型再放平些,或增加摩擦、行程试试?另外,昨天打球的结构,基本是利正手的打法,反手攻防以小臂带动的弹压为主,大概这一段时间不玩不练,把原来正反均衡两面圈的设想都忘差不多了。

第二点,跟这第三名过招,才知道他的弧圈,比我想象的还要转,反手弹了两板,飞了两板,正手防一板,飞一板,正手抢位打了一板,打得太急,扎了。他的动作基本是直臂,有一种把球“拔”起来的感觉。而我拉球,下旋越重,越会去裹球、抬球,所以球质较差。怎么才能体会到用他这种动作呢?他的弧线低且转,以后有机会问问他击球摩擦的方式与感觉。对另外有一名球友的下旋,他和我都尝试拉直接拉,我开始频频失误下网后来就好多了,而他直接拉上的成功率也并不高,只不过,他若拉上去的质量,在我看来比较高。

第三点,对台内小球的处理,还应该多样化,不能全部是拧、拉、挑。现在拧、拉、挑出的球,一是准确率太低,二是象挑接的球,真没质量,高手一板就会拍死。还是要先把劈长搞出来,然后,在劈长融入弹击,在弹击威胁之下,劈和摆自然就有了威胁。正手应该是在高质量的挑球威胁之下,劈、摆也就成了杀手。

第四点,是反手胶皮的问题。反手胶皮是BARACUDA,此胶轻掂球,弹性很好,但实战中感觉摩擦力强,发球很转。搓球劈长时,不知是因胶皮软的问题还是摩擦力强的问题,特别容易下网。弹压、攻打时,特别透板。我想调整一下胶皮,把反手调得硬一点,看是不是还老下网。

当然,也得把优点和进步表述一番:

正反手稍深握之后,转换比较流畅,近台快速(当然是业余臭手的快速)相持,正、反能连续转换击打。
反手杀高球仍然是俺的专利,前提是别被顶到。而被顶到的原因,多是原来正手击打没还原到中间站位,因为反手能杀,就候在那里不动弹,既不为正手侧身也不为反手侧身。

唉,好久不打,优点越来越少,发现的缺点越来越多。能自省,就能进步。一定还是要把反手技术结构调整一下,上次出差前,反手也不象现在这样落套,只会弹击,把攻打、起下旋的动作全都忘光了怎么好……
红鸟正蓝省反敏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iredphoenix 楼主 2011-10-16 22:09:00
忍了近两周,才又有机会去健身房打球。

这段时间,有了一些新的收获。

1、上次在健身房打球时,市老年组第三名与我又打了一次,这次他进攻,我0:3败北,最多一的局拿了7分。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今天晚上,居然有机会与老年组第一的打了三局,0:3,第一局好象是拿了3、4分,后两局都是2分,惨不忍睹。我刚学横板几个月时,与他打,可能还能打到4、5分,现在反而退步了?我思考了一下,认为,我这一年来与人练习的基本都是轻打,所以几乎很少再能象刚开始一样抓机会就不留余地发死力,而打这样的高手,不发死力根本打不死的,再加上我最早用碳素现在用OC,雪上加霜打不死了。另一方面,现在我对摩擦有手感了,也不再象过去一样甩腕撞击,多加摩擦保险,所以整体球速反而不如原来快,我整体实力与对方差太大,自己却没有搏杀,得2分自然也就正常了。对方的反手长胶似乎比原来用得更狠有攻击性。我的砍式发球,对方一个不吃,反而回来我自己吃。我拉、打的球,没有一点落点控制,对手几乎不用跨步,就够到我的球,而对手的球仍然象以前一样左右边线控制得角度太开了。

三局之中,我唯一一个值得高兴的球,就是拉到他长胶反手,他直接飞老高我得了一分。因为他不是削球,所以,看来拉给长胶加转也是可行的。

由此,用OC,加强落点的控制,是必须的,否则对高手的攻击,很难有穿透力。

2、大概出差前,“外弧”的摩擦球方式没有白练,现在正手拉球,不须借来球前进的速度,也能找到摩擦的感觉了,想一想自己最早琢磨弧圈时划圆裹球的一切过程,似乎都是白白浪费的功夫,除了半出台球可裹,几乎其它一切球都不必那样裹。对下旋出台球,用朋友的发球机练习,我找到了拉侧下的手感,并且在实战中拉出过,这种球一旦拉出,对手是非常难接的。网上有视频,下旋弧圈若拉出速度与旋转,弧线再低,对手非常难处理,比侧上难接。

3、说到弧圈,我的反手仍然需要在实战中找感觉。今天与老年组第一的那位,在正手防住他正胶两次进攻之后,他回了个软高不转球,我反手中路有机会进攻,但还是自杀了。对手发过来的球,基本都是弱侧下长球,我反手本应有实力直接冲拉,但是悚于他的反手长胶,不太敢发力,归根到底,还是反手长球直接起板不够多,控制性地拨打多于发力。以后,一是要练习反手摩擦,找到合理的摩擦轨迹,在此基础上再发力冲,以免反手打多摩少。

4、反手的拧,最近似乎颇有一点收获。对手发来的逆旋或顺旋,我若注意力集中,都有较高拧回的概率,并且,带有一定的撞击速度。要点是,顺转要比逆旋多送一点拍。但是,拧的路线与落点还不够活,速度、旋转也还都不够,若对手熟悉我的拧接,一般一下是拧不死的,必须要衔接下一板的快带攻打,或者弧圈。但是,在接发这一环节中,反手台上短球进攻、打长的手段,我基本上是有了。

5、说到短球接发,正手挑打我也正在练习当中,现在正手的挑,上台率还太低,不足以在比赛时应用。需要进一步强化练习。正、反手短球若都能打长,那么,横板对于直板的对抗,就可以不落下风了。我搓接的弱项,也得到了弥补。横板相对直板的天生劣势,也就得到弥补,到那时,我的横板才真正基本入了点门。否则,见到搓攻流,自己就先输了。

6、最近,看到乒乓家园的YJ蝴蝶第一板弧圈的暴力,看到博乒风言的连续三板正手弧圈,就觉得,自己台上攻打、反应,还算勉强,但是弧圈攻击,还差得太多,和他们相比,都算没入门的。虽然接发短球时,能拧能挑,但对手就是发长球让你攻击时,你怎么办?所以,长球直接有质量攻击,一定要练习。以后,即便与人练习,也不要再照顾对手情绪,一定要打落点!一定要尽力直接打死!
红鸟正蓝省反敏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iredphoenix 楼主 2011-10-16 22:25:00
还有一个乒乓球板的经验值得体会一下:
那天一个球友,用VIS+729-3或是-5?我们两互换了球板,他用我的OC+铂金JO,拉过来的球质,不如他的VIS。我防挡球时,感觉球明显发飘无力。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动作适合粘性胶皮,或者是我的球拍真得无力?但可以肯定,不同的胶皮拉弧圈,真得要在动作上有调节,否则球的质量定然不同的
红鸟正蓝省反敏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欢乐乒乓 2011-11-10 08:46:00
[em10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欢乐乒乓 2011-11-10 08:44:00

练球环境水平低对你也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欢乐乒乓 2011-11-10 08:45:00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欢乐乒乓 2011-11-10 08:45:00
如果能再分析得深入一些,就更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iredphoenix 楼主 2011-11-9 14:58:00

最近的练习目标和方法:

第一重要(急需成长):正手接发要敢直接上手,如果可能,拉球增加撞击力度或者控制性拉对手空档。今天中午与一哥们打着玩儿,他直板无反手,正手一板攻杀,发球不出手全急长侧拐奔球,我正反手都有防守反击的基本功,所以正常打他没法跟我交手。数了几局没意思,于是我突发想象,给他发中间偏正手位弱下旋短,于是他利用直板优势搓我正手小角或大角,我再练习正手攻击。试行之后,果如我所愿,并且,他偶尔还能搓到我反手——直板台内搓控果真比横板好很多。俺正手频频失误,于是练习正手的目的达到了,以后我的失误率会慢减,攻击力会慢升。正手搓控也会慢升。

 

第二重要:正、反手变线拉、攻:现在正手第一次起板,其实已经能直线的,但是角度、速度、力度往往都不够。反手上手就是直线几乎还没有过——除非拧接,因为我一开始练习拧,就是两条线。

 

第三重要:增加正手第一板上手的杀伤力:感于乒乓家园中YJ蝴蝶的那一板正手,并且自己遇到快攻水平高的,对平常所谓“弧圈”一板拍死,即使是自己甚至都能做到。

 

其它的都不最重要,但是就是兴趣好玩儿所在了。比如:正手逆旋要练会;奔球练得更快更超乎想象;练会横向跑不向前的发球;练会正反手两面发球(已经想过很久,就是感觉还没到练它的时候);练习拉不同落点;练习连续拉的准确率;也练练一些套路;等等。想来专业玩法也无非如此了。总是自己前面有好多人的时候,兴趣盎然。哪一天自己若求败的时候,俺就该放弃了。

红鸟正蓝省反敏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iredphoenix 楼主 2011-11-9 14:29:00

从开始在这里写练球之乐,已经一年有余,制造了不少垃圾。这一年自修,虽断断续续,但多少还算对乒乓有了点门道。

 

总结一下:

 

1、正手:

弧圈:薄厚、撞击摩擦都尝试并且能控了,有时也会拍先球后,会侧拐上、下,练习时能反拉(实战多是被一板过或者放高球或者回头,极少主动反拉),能有意识拉路线。能拉下降、高点甚至上升期。实战发力少,拉冲少,摩擦多(预判、练习都不够)。

攻打:当陪练多,所以主动发力意识较薄弱,动作小,借力、回头、防挡较好,能打一般“弧圈”来球。

放高球:手感不错,因一般空间小,加转少,反拉几乎没有(练习较少,而且实战中没有反拉意识,就等对方失误)。

搓、削、摆、劈:技术都很差。自己曾专练过不到一个月,然后出差两个月回来忘了手感。

2、反手:

弧圈:能按老姿势从裆下“掏”弧圈,但现在平时极少用;自己主动让反手试用正手技术动作,引拍向身体左侧,出台球较慢大动作拉较多(刚开始养成习惯),以增强技术稳定性;会小动作爆发力拉台内或者台外球;能台内拧,质量较高;能拉稍加外拐;能薄厚摩擦,能加撞击。反拉准确率还不够高。

拨、攻、弹击:练习完所谓“弧圈”后,拨打的技术基本都忘记了,剩下的动作似弹似推,近台快速相持时没明显优势,但防守挡球还不错。这也受了挨打当陪练的影响。与人练习时攻打暂用不上。

搓、削、摆、劈:反手现在搓劈不错,基本上能顶住一般的对手不敢进攻,偶尔能控(还不太理解摆)短球,退台削反手易高。

放高球:反手稳定性明显比正手差一截,因为业余选手很少主动变线攻打反手,俺自然练习得少。

3、发球:

砍发已经能正反两面砍,基本上接近全台路线,有长短、上下;正手顺旋能长短上下,能顺发之后加逆旋动作,这样的球性有另外变化(新体会:若是侧下,球下旋会更强,并且球拐后变直);正手时髦的逆旋正在练习中,老是向台上的力量不足,球旋转不错,但速度不够,老不过网;反手逆侧下旋转强烈,一般第一次发对手都直接下网。反手常规制上、下对一般高手没多大威胁,正、反手复合发球现在用得少(对高手时常有效)。铲发急长下旋到对手追身位,无论直横,吃的人很多;铲发急长上旋或不转反而易失利。俺铲发短、软球质量还不高。因为近期砍发配合发抢正练习得如火如荼,所以,另外的复合高级发球动作多被俺忽略练习了。

4、接发:

反手对一般性常规的下旋上旋长、短球都不畏惧,只要心理有准备、重心到位,能直接上手进行攻击性回接;对侧、上、不转球能直接“推弹”;若重心不到位亦可搓劈控短。若有准备,中路短、半出台侧下均可以拧接,对中路偏正手一点急长球还不够适应,因为最近反手练习以大动作稳定为主,所以拧接练习不多。正手来球无论长、短,大多数接球心里没底,手软,搓球质量差易冒高,拉球薄速度慢遇高手挨打,挑接尚在练习中。正手尤其吃弱侧上短球,都是不果敢惹得祸。

顺便强调,俺的目标是近中路站位少跑动,最近练习砍发后两面抢,尤其要如此站位。

5、综合:

目前的最软点是正手接发,最强点是发球。已经形成最熟练的记忆是拧后转正手攻。反手接发较为强势。属于偏控制型打法,有机会发力但一般不发大力。正反手均有一定杀伤力。但基础仍薄弱。

红鸟正蓝省反敏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iredphoenix 楼主 2011-11-9 09:08:00

最近对拉斜线、直线的质量比较关注,咨询高手,自己又琢磨了一下,拉直、斜之前,应该先练习控制拉球的长与短。如果拉到底线与刚过网的球都能发力,那么直线自然也能发力,只不过拉球时转体程度不同而已。

 

现在直线发不出力,一发力球就容易出去了。

 

正手接发的进攻和搓控,虽偶有一两个小有质量的,但多数仍然是易失误或送给对手机会。继续练习正手接抢,并且保证反手接抢的注意力不下降

红鸟正蓝省反敏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