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乒乓球_技术分析

不怕 楼主 2012-11-7 16:13:00
拍面迎住球后,肘后部应该有一股力量突然顶着小臂向前甩球,这股力量是来自顶髋助腰再向前的腰部二次加速过程中,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蹬转",但请注意这个"蹬转"并不是刚起动就应该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怕 楼主 2012-11-7 16:16:00
这个用顶髋来顶肘的感觉一定要清晰,否则你甩出去的球会没有速度、也没有旋转!这也是由腰髋同转向二次加速过渡时重要而艰难地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怕 楼主 2012-11-7 16:17:00
马琳的甩斜线: 三、挂:挂也称"提拉",是由正手攻转入弧圈时提高摩擦效果的入门技术,也是由正手攻向弧圈过渡的第二阶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怕 楼主 2012-11-7 16:19:00
挂,主要用于半出台的下旋来球,技术重点是体验以重心带大臂迎前、小臂快收并薄摩擦的感觉,其中还包括侧身步伐的运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怕 楼主 2012-11-7 16:20:00
这一环节中的难点首先是击球时间习惯的转换,很多球友在练习时还能注意到在下降初期击球,可是一旦打起比赛来就常常会忘了要等球出台以后的下降时,于是拉就又成了打,因此,这个涉及到节奏的问题是需要下大功夫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怕 楼主 2012-11-7 16:23:00
其次是重心的控制,熟悉侧身步法以后,收腹含胸、稍转体拧腰沉右肩配合双膝再屈使重心下降至右脚并顺延来球的弧线拉手引拍,但手臂不能打直;转腰展腹带不发力的手臂迎球;蹬地挺膝加速展腹带小臂加速、较立拍型触球后中部或略上、用薄摩擦将球带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怕 楼主 2012-11-7 16:25:00
"挂"的最佳状态是"拍先球后",这是薄摩擦的最佳体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怕 楼主 2012-11-7 16:26:00
最后的问题就是薄摩擦的感觉不好掌握,由撞击改为摩擦地过程很艰难,但办法也有很多,例如先练粘后练挂、"爬窗帘"、"爬隔板"等等,需要依据自己的条件去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怕 楼主 2012-11-7 16:28:00
王力勤"挂"的专项训练: 四、撞:挂是薄摩擦,但撞绝不是厚摩擦,如果将这个环节的撞理解为厚摩擦就错了! 撞,主要是巩固和加强迎前、触球前瞬间的发力(即二次加速)的感觉,也是加强以腰带手、小臂摆速的训练內容,是由正手攻向弧圈过渡的第三阶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怕 楼主 2012-11-7 16:31:00
我们不难发现凡是弧圈技术好的运动员,他的近台快带、中台拉攻的能力都很强,这是小臂摆速的体现,当然,腰部、髋部、双膝、双肩等有关部位的摆速和协调性也不能忽视,但重点是一定要突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