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乒乓日记(连载)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6-11-29 22:35:00

(三十七)和小殷过招 06.11.16 周四 阴有小雨

算了算,又有好几天没打球了。昨天倒是打了,可是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今天努力早些去球馆,结果也已经有不少人,连一向都得8:30才到的男二号林师傅都已经在打球了。

林师傅在和杨师傅对练,看我到了,就让给我打。还对我说,电厂的小殷今天要来打球。这儿的老同志们都喊他小殷,其实,他一定比凉思老师大多了,大约也有四十多岁。小殷右手直握拍,两面反胶,体形有点胖,还略有一点啤酒肚。但他能拉弧圈,是我在这儿打球常能见到的球友中第二个能拉弧圈的。并且,他的技术全面,没什么漏洞,跑动也特快。我曾和他打过计分,大半年前的事了吧,感觉他不太把我放在眼里,因为输他输得好惨。今天他要来这儿打球,不知能不能和他过招。

其实,林师傅让我打,是因为他不愿和杨师傅打。不知道杨师傅是否知道这一点。但我知道,杨师傅会很高兴和我练球。我呢,当然也愿意。不过,最好还能和林师傅、小殷他们打几局。那样,一次练习中,就既有基本功练习,又有计分实战练习了。

和杨师傅练了不知多久,总之杨师傅已经大汗淋漓,来了一位女同胞,是那种正在学习正手进攻的。我陪她练习正手进攻,很认真地给她喂球,让她打得开心,自己也练了反应、步子等等。

小殷果然来了。我就让给刚到的阿琴打,自己跑去看小殷和林师傅过招。小殷发球,以正手为主,侧上侧下旋,外加不转和奔球。侧下转比较容易看出来,侧上却总也看不准。林师傅呢,长胶对小殷似乎不起任何作用,送到小殷正手位的出台球,被小殷频频拉出前冲弧圈,林师傅完全没有办法,站位偏远,触球太迟,拍子一碰球,球就高高地弹了起来。输了一局后,林师傅开始摆短,小殷不能拉弧圈,林师傅又加强攻势,连扳两局,林师傅最终胜了。

我没想到,林师傅要我和小殷打比赛。小殷倒很爽快,我也不忸怩,打就打,机会啊。

我们一共打了五局。第一次连打两局,我居然连胜两局:13:10、12:10。第二次连打三局,我自然输了:4:11、6:11、7:11。

打完前面的两局时,我曾对小殷说:你让着我的吧?他当然否认。等打完后面的三局,我知道了,让倒不一定,但没重视我却是肯定的,否则他就不会输那两局球了。

不过,情况和大半年前还是有些不同。1、不再紧着吃发球了。下转球一般没问题,上转球判断正确后,就快速切它,好像也没机会给对方。但判断错误时,球就飞掉了。2、正手进攻发挥正常,特别是打高球,出手快,选好落点,很给对方制造了麻烦。3、知道用巧力了,台内球前后左右地调动对方——小殷跑得真是快啊。4、正手还能封堵。前两局,小殷没怎么进攻,但也拉了两个弧圈,被我堵了回去,小殷好吃惊,我好开心。后来输了的那三局,一是小殷开始进攻;再是加强旋转,令我反手提拉和正手进攻频频失误;还有,就是反手长胶奔球对小殷无效,他回击到我反手位的球,力量大,造成我的失误。挂住球再送球,还很没有在脑子里刻下烙印,不熟练是不用说了,连想起来都还成问题,得用凉思老师的方法:默念口诀——先挂后送!

最后,和王师傅练台内小球。其实,我台内小球的进步,都是王师傅的功劳。谢谢王师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9 22:38:37编辑过]
liangsi 2006-11-30 00:08:00
给些建议: 要更抓紧盯紧发球,正手还是不够狠不够刁,还是要提高整体的对阵水平,对对手的进攻能力预料和防范措施都不够得力
凉思的马甲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6-11-30 16:27:00
l凉思老师: 说得太对了。我现在每次打球,都盯着别人看呢。脑子也特紧张,不断的琢磨。感觉很有体会的。谢谢老师啊。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6-11-30 16:39:00

(三十八)和赵老师过招 06.11.17 周五 阴有小雨

今天在球馆门口碰到阿珍,一起走进球馆,约好了我俩练球。谁知球馆里还有人在等人练球,就是昨天我陪她练对攻的那位女士。她来这儿打球也有段时间了,但昨天我还是第一次和她练球。阿珍和她练过,今天,阿珍又让她先和我练习。好个阿珍,真不错,有先人后己的风度。

我们一攻一推,她攻我推,自然,我用正手反胶推。她的正手进攻还可以,有提拉动作;步子移动也还可以,能扑救正手边线大角度球,但回击过来的球大多也是边线大角度,偶尔还会有直线到我反手位。这两种球对我,也是考验。正手还可以,反手位的却很成问题,一则料不到,总也来不及,在则嗑球和快切都还没有在我的脑子里扎根,反应不过来。虽然心里默念口诀,但一旦情况发生,还是没有用。后来,有点规律了:她的回球一旦开始到中路,接着就一点一点的往反手位跑。于是我开始注意,慢慢地,反手位的球能顶回去了。但这时,她也要走了,临走,还谢谢我陪她练习。哈,我哪有啊,是她陪我练习呢。

阿珍来和我练习了,我俩可以练习正手对攻。但她也有一点问题:拍形不对,正手斜线对攻,常常管不住球,小球动不动就跑到我的反手位。她总是很不好意思,连着说对不起。我说没关系,是我不行。实际上,这正是考验我啊。我默念着口诀:先挂再送!得空就做着快切动作。嘿,和阿珍练习,我切过去好几个反手位的快速来球,阿珍也为我喝彩:好球!可惜阿珍形体偏胖,练了不多久就气喘吁吁换陈师傅来和我对练了。

陈师傅不紧不慢嘚走过来,一边和我说话,一边发球。陈师傅也喜欢打我反手位,他要练习接我的长胶弹击球,我呢要练习反手击球,正合拍。可是才打了三五个球,赵老师走过来了。他一边和陈师傅说事情,一边就站在了球台的正中间,做出要打球的样子。陈师傅真是好脾气,靠边站站,让给了赵老师。赵老师真是个老顽童,我心里笑着。

赵老师今天刚和林师傅练了一阵子,好像在练削球,所以,他站得远远的,削开了。那我就练拉球。赵老师削过来的球,很低,但不是很转,我放松全身,舒展手臂,可着性子拉球。大多拉得不错,可是也有拉出界的。我就改快速扣杀,哈,好效果,赵老师找不到感觉了。

最后,我要打几局比赛,赵老师没有二话。年长者优先,赵老师先发球。他的球没有变化,大多发到我的正手位。今天也是。第一个球,我轻拉到他的正手位,没想到(凉思老师别笑我,真的是没想到,虽然很不应该。),他一个长抽,把球回到我的反手位且逼近底线,我没反应过来,0:1;第二个球,我轻拉到他的反手位,没想到他反手快顶,球直逼我的正手位,且没有弧线,0:2,我连丢两分。

我发球了。发什么球,怎样打呢?想了想,我决定:1、在反手位用正手反胶发侧下或侧上转长球(赵老师站位偏远,如果发短球,很容易取胜的),这是我新学的发球,正可以练习发球。2、多相持,练习反手位顶球正手位封堵和台内小球处理。3、练习调动对方,学习控制落点。4、接发球就往他顺手的地方送,练习顶住各种来球。

想好了方案,就这么打。结果,第一局输了,9:11;第二、三局胜了。赵老师以为可以结束了,我却还想练习,请他再打一局,还是胜了。3:1。我还想打,结果第五局又输了;我还要打,赵老师说,今天不回家了?我说,回家的,输了就再打。赵老师笑了,又陪我打第六局,11:6,我胜了。

赵老师真好!回家的路上我想,下次再和赵老师打,就让他几分,以此刺激自己。不知他肯不肯?悄悄和他说,他会答应的。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6-12-1 16:58:00

(三十九) 雪儿

06.11.18 周六 阴有雨

雪儿是这次建德市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女子乙组单打冠军。她小小的个子,站在球台边,比桌子高不了多少。运动头,小脸蛋小眼睛小鼻子小嘴,开心时就用小手捂住小嘴,很像qq表情图中那幅偷着乐的头像,可爱极了。着一套黄色紧身运动衣,在球桌前左右前后的跑动,活泼鲜丽,充满了生气。

我有幸参加这次比赛的裁判工作,正好在雪儿比赛的那张球桌,从团体决赛直到单打冠亚军决赛,我一直为她做裁判。雪儿打球的样子更是令人喜不自禁。

你看她,右手横握球拍,两面反胶,稳稳地站在球桌中间,上身微微前倾(个子太小,没法屈膝),双目注视着对手,全神贯注的样子。

轮到自己发球,她站在左手位,正手发急下转长球到对方的左手位。无论对方把球回到中路还是正手位,雪儿都挥动拍子轻快地将来球一抹——之所以说“抹”,因为自始至终也没能看清雪儿是怎样挥拍击球的,感觉就是“一抹”。那球呢,竟随雪儿的“一抹”,立马划出漂亮的弧线,向着对方的正手位大角度或边线或底线奔了过去。这个球,是雪儿的拿手好戏,几乎百分之百命中,对方铁定没戏。

雪儿还有许多拿手好戏:当对方发奔球到她的反手位,人们都为她捏着一把汗,因为她个子太小,仿佛无论如何也来不及回球的样子,妙就妙在你还没担定心思,球桌边雪儿已经轻拨来球,小小银球以比来球更快的速度又回到了对方的反手位,还是大角度,还是边线或底线!这一回,我看清楚了,雪儿之所以来得及快拨,除了判断和反应外,就是她所选择的击球点全是上升期甚至上升前期。有时对方欺负她个子小,就发球突击她的正手位空当,我虽在裁判位置上,也替她担心,以为这回怕是没办法了。谁知她竟不知怎么移动了步子,拍子一挥又把球抹到对方正手位大角度边线或底线去了,一个企图置她于死地的球却成了对方的死球,周围的观众忍不住大声为雪儿喝彩:“好球!”

最妙的是团体赛中她与自己的师兄相遇。这次比赛,团体队以校为单位,男女混合。雪儿的师兄长的虎头虎脑的,每赢一个球左手就曲肘握拳在胸前一顿,大吼一声,像极王励勤。雪儿瘦小单薄,两相比较,仿佛输球的概率高些。后来,那虎头虎脑的师兄也得了乙组男单亚军呢。不过,虎头虎脑的师兄还是未能接住雪儿那绝妙的“一抹”,自己又性子暴躁,最后0:2输给了小姑娘雪儿,完了就在一边号啕大哭。这回一点也不像王励勤了。雪儿呢,发球时握球的手喜欢不慌不忙地让小球在球桌上轻轻的弹跳几次,那动作也像极了张怡宁。她还能将师兄抽过来的球用反手推回对方球台,两人在中台打出来回多次的漂亮的相持球。这个小雪儿,真是个招人喜爱的可人儿。

也许,她感觉到了,比赛休息时,她会主动帮我将记分牌调整好,然后就坐在我的身边,摆弄我记分用的圆珠笔,和旁边的小队友打闹着玩儿。有时,我就模模她的小脑袋,示意她安静。她很乖巧。得了冠军后,她高兴地告诉我,晚上爸爸要请她吃比萨饼呢。

很晚,我才离开球馆,坐在回家的汽车上,我感慨万千:当年自己得县少年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距今已有46年。再过40年,我已成黄土一抔,雪儿将是什么样子呢?哦,那时的雪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 21:22:27编辑过]
沉默语 2006-12-1 18:20:00
小桥大姐的文采真好,我都快喜欢上这个小可爱了.
liangsi 2006-12-2 12:01:00
如果我在场,早就买个雪糕递过去了,哈哈!这么可爱!
凉思的马甲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6-12-3 22:00:00
雪糕?老师啊,你那能吃,我们这儿现在肯定没人吃的。那天阴雨绵绵,天气可是沟阴冷的,雪儿的父亲以比萨饼奖励,应该是很诱惑雪儿的,雪糕嘛,雪儿一定不喜欢,呵呵。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6-12-4 16:41:00

(四十)密切注意对方招数的变化 06.11.20 周一 阴

今天和三个球友打了十局球。胜6局负4局。

第一个交手的是老李。他在今年的内部循环赛中获男子第三名,正手直握拍,正反反长,擅长推攻,搓球也很好,有转和不转之分,还能将已出台的下转球搞出个强烈侧转的球还给你。我和他打计分,输多胜少。早先他吃我的长胶奔球,今天我用中长胶c7,估计他不定会吃。再说我要用自己的短处打他的长处,所以不发长胶奔球,只发新学的反手位用正手反胶发侧下旋长、短球,然后左手学长胶接球先挂后送球,正手加强进攻,同时练习相持和台内小球处理。当然,还要十二万分注意接发球,尽量避免接发球直接失分。没想到,这样的方针令我连胜他两局。自己感觉最大的提高就是反手接球失误减少了。相反,因为长胶,我的失误少了,对方的失误却增加了。

第二个交手的是陈老师。我俩过招的机会比较多,最近嘛,可能还是我胜多输少。我用和对付老李相同的方针打陈老师,稍有不同处便是陈老师左手握拍,所以送他反手位的球较多,另外,因为他能用反手回拨我的发球到我的正手位,我注意不发大力,而是轻拨回去,以到台为准,所以,在第一局失利之后,翻回两局,2:1胜他。

第三个对手是老潘,他也是我们老年乒协中的高手了。老潘正手横握球拍,推搓削打都行的。最突出的是,他应该算比较会动脑子的一个。我的基本方针不变,不同的地方就是要注意他的发球。他正手发的转和不转球,我曾经吃得很厉害,今天一定不要吃他的发球。开始计分,他先发球,居然不站在正手位发了,而是在反手位发我的反手位,仍然只有转和不转两种球,今天我看得很清楚,不转球就长胶推或拨;加转球就长胶搓过去,然后准备正手进攻,他很难受,我得分比较多。很快,我连胜两局。但是从第三局开始,他有些适应反手长胶了,发球也会间或在反手位发我正手位球,我却未能很快识破他的变化,虽然仍坚守开始的方针,最后却连输三局,最后一局,9:9时轮到我发球,没能把握时机,相反发球失误一个,另一个则进攻失误,2:3输了。

虽然输了,但是觉得自己的方针没有错,有一点要补充的,就是总也记不住拉弧圈,这事要引起自己注意的。还有,就是比赛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对方招数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方针和策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5 20:06:52编辑过]
小桥流水48 楼主 2006-12-5 15:57:00

(四十一)调动对方 06.11.23 周四 阴转多云

林师傅居然7:30就到球馆了,我一到,他就让我打球。这样,我就和赵老师练上了拉球。赵老师削球,我拉球。林师傅一边走,一边说:你俩是好对手。赵老师的球越削越好了,弧线低,并且能救险球。我呢,使劲用脚,用脊椎发力,可是,好像力气用不到地方,效果不咋的。有几次,以为是摩擦不够薄,就力图摩擦薄一些,谁知又把球给拉漏了。间或,我也来几个快速扣杀,无论球多么低多么近网,只要脚步到位出手够快,命中率还是蛮高的。如果球到了反手,就拨弹拉击打,哪样方便就使哪样。只有他突然反抽到反手位时,有点措手不及。不过,一次两次后,我就有准备了,反手嗑过去,也能有成功的。我的短木条很多,环境又不允许我做有针对性的系统练习,所以,我得把练习当比赛来进行,即便练着正手对攻,也要时时防着反手位,这样才能有进步。

8:50左右,老郑来了。老郑是我们老年乒协去年内部循环赛的女子第二名,去年我1:2输给她的。今年内部循环赛,她没有参加。她正手直握拍,两面反胶,能两面起板,但反手起板命中率不高。站位偏远,能退台放高球。去年输给她,印象中除了自己反手差,没有命中率外,就是即便有命中率,她也能在中台将球挑起来,而我呢,却没有命中率。还有,就是她发的近网不转球,我吃了不少。当时的感觉,她很研究了我,是针对我的打法的。今年,她来打球的次数不多,特别是最近这段时间,我都没有碰到她。前天,协会组织大家到杭州去交流比赛,听说她也去了。

赵老师看到老郑来了,就让老郑和我练习。我们练了一会正手对攻,她有些手生,失误比较多。后来,她要练反手,我就反手推挡,让她起板,但她的失误还是很多。9:30时,我建议计分练习。

我也想了想打法:只发正手转和不转球,注意她的发球,接好发球;正反手加强进攻意识;台内小球处理要得当。我们打了三局,3:0我胜。这是我的目标,但不在意料中,觉得她长久不打球,球感不好,三局球中,她的进攻次数很少,并且几乎没有命中率。我呢,只发了两种球:近网不转和中路急下转。她接发球质量不好,正反手我都能起板打她。接发球方面,她今天几乎全都发我反手位和中路奔球,好像只有一个正手位近网不转,我还是接出界了(汗)。我用长胶接她的奔球,有两个失误丢分,其余的全都接得比较满意,感觉C7比837接发球容易。台内小球处理方面,搓球失误减少了,反手拨球和弹击命中率提高,这得益于太极所言“先挂再送”,真得很灵。我甚至想,是否能在挂了之后加快挥拍速度,使球的力量加大,速度增快,威胁更大?我现在的“先挂后送”只是提高了命中率,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威胁,对方一旦熟悉,很容易打回头被拍死的。还有,我已经能用反手长胶有目的的往对方正手位送球了,这一招,常常能极大的调动对方,有时还能一次置对方于死地。今天用这一招得了好几分呢,显得特轻松。

今天的计分练习,我再次感到,自己的主动性不仅仅表现在正手进攻意识强上,还表现在主动调动对方,控制比赛局势上了。好像是一种进步啊,很开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