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对于拉弧圈 这些原因你注意到了吗?

locoal 2013-7-31 11:00:00
高人一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乒乓三昧 2013-7-31 11:33:00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娱乐身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6989419 2013-7-31 09:02:00
  强烈支持2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6989419 2013-7-31 09:02:00
  强烈支持3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6989419 2013-7-31 09:02:00
  强烈支持10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横板NBA 2013-7-30 17:46:00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横板NBA 2013-7-30 18:01:00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平子 2013-7-30 19:11:00
[em10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bdzyd 2013-7-30 19:22:00

这帖子主题好像就是"拉球拍型须前倾,先打后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touch613手机认证 2014-1-21 00:50:00

谢谢楼主赐教,给业余的朋友一个很好的思路。楼主提到的正压力给予的力量的均匀和落点的可控 给了我很好的理论思路。

十几页都是些灌水贴,就没人把楼主的理论深入化、可操作化。。。。。

最近也有很多这方面的思考和体验,也看了很多视频和论坛。总结了一下这方面的动作基础。

 

先打后磨是一种感觉。小球时代老教学片这方面是不做讲究的。这感觉总结起来就是几个字

 

“蹬转重心迎球,减少收臂”

 

众所周知,不抬肘的情况下,收小臂必定是往上的力量,也就是制造摩擦。收的幅度大,摩擦就过了,击打的正压力就小了。

达到一定水平阶段的朋友蹬转重心应该都不是问题了。减少收臂还可以加快还原,提高连续性,提高击球准确性。。。在反拉弧圈,中远台对拉弧圈中尤为重要。

再看当今国手们的动作,大力冲击时收小臂幅度是很有限的。除非是低点挂球,刻意制造摩擦弧线。

 

我最近就在做这样的练习,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理解不知道是否正确,欢迎批评指正。本人qq 31122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