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zj_leslie 2013-5-3 13:13:00
[em10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ingo42858 2013-5-8 14:46:00
史上最丢人的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hao105 2013-5-8 14:24:00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参与 2013-5-10 09:48:00
误过好戏了,很多内容已不得见[em10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irsday 2013-5-13 15:33:00
QUOTE:
以下是引用来打球啊在2013-4-29 5:37:00的发言:
 楼主把“不是理工科背景就看不懂”, 坚持到底,一点错误没有,“改改就能当论文发表”,足以让全世界修路工人一起失业的大作删除,
 却把脏话全留着,
是不是太有诚意,也太可惜了一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29 11:41:31编辑过]

我们有百度快照服务。

 

[原创]通过物理力学来解释不同胶皮的性能区别在哪里

 

乒乓球的底板和胶皮种类繁多,每个球友都曾经为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器材摸索许久,还有不少人烧器材,投入大量资金。我这个帖子将从物理力学的原理来解释一下,不同特性的胶皮到底会对乒乓球有多大影响?几百元的进口胶皮和几十元的国产胶皮差别在哪里?胶皮种类成千上万,无论怎样,它也脱离不了亘古不变的物理定律。(高中物理力学基础不好的人可能难以理解)


我先以正手攻球为例,我们来分析球与拍作用的瞬间的情况。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pn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在这个过程当中,球拍对球产生了3个作用:一是垂直于拍面的正压力(N);二是平行于拍面,斜向上的摩擦力(f)。这两个力的合力,物理学的专业术语叫“矢量和”(F),最终决定了出球瞬间的速度(V)和方向(V与F的方向一致)。第三个作用就是摩擦力同时制造了上旋的旋转。


除此之外再没有其它作用,如果哪位球友想到了第四种作用力的话,我也学习学习

 

简单的说,球拍和胶皮影响了球的压力、摩擦和旋转。

下面拿两种大家较为熟悉的胶皮为例进行分析,日本的涩性胶皮如T64和国产粘性胶皮狂3.这两款胶皮我们从表面上看差别很大,那么在两次完全相同的正手攻球中,两种胶皮对于球的压力、摩擦和旋转有多大差别呢?

 

先说摩擦力。二者没有区别,摩擦力完全相同。


结论一:关于摩擦力,(在击球动作相同的情况下)只要胶皮与球之间不打滑,无
论何种胶皮、无论贵贱、无论国产还是进口的,对于球的摩擦力都是相同的。因为这一摩擦力,取决于你挥拍的速度和球体触拍之前的旋转(二者的合力),而这两个因素都是定值,与胶皮无关。试问:涩性胶皮和粘性胶皮在不打滑的情况下,对

乒乓球的摩擦力会有区别吗?这一结论或许颠覆了很多人的观念,没办法,这是通过物理学分析出来的事实。这也是为什么器材商在出售套胶时,没有人标出自己套胶的摩擦系数,因为标出来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打个比方(虽然不贴切,但可以说明点问题),路面好比是胶皮,汽车轮胎好比是乒乓球,那么只要轮胎不打滑,无论
是在赛车跑道、飞机跑道、柏油马路、水泥地面、甚至是铺满沙子的冰雪路面,车与路面的滚动摩擦力都是一样的(顺便说一句,滑动摩擦力会有天壤之别,与路面摩擦系数有很大关系 

再说旋转。先弄清楚球的旋转由什么决定?就是由胶皮作用于球体表面的切线速度决定。)


结论二:在击球动作相同的情况下,只要胶皮与球之间不打滑,无论何种胶皮、无
论贵贱、无论国产还是进口的,胶皮对于球的旋转都是相同的。

 

我们通常直观的称之为旋转,物理学的专业术语叫“角速度”,这个角速度=球体边缘的线速度/球体半径,球的半径是常量20mm,因此角速度的大小完全取决于线速度。乒乓球自身是不会旋转的,这个线速度是球拍起的作用,因此,乒乓球边缘的线速度=球拍挥出的切线速度。说白了,其实就是取决于你使多大劲去摩擦这个球体的边缘。与胶皮品牌何干?与涩性粘性何干?(还是那句话,前提是摩擦过程中不打滑)

 

     

最后说正压力。即使我们用相同的动作去击球,由于不同的胶皮其弹性不同,因此垂直于拍面方向作用于球的正压力也不同。导致正压力与摩擦力的矢量和(F)在大小和方向上就产生了差别。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左图是弹性大的胶皮击球效果,合力后的抛物线较平缓。右图是弹性小的胶皮击球效果,合力后的抛物线较高。

 

由于二者在摩擦(f)和旋转上没有区别,因此这两个因素是个定值。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话,在当年国际乒联规定无机胶水后,央视还专门做了一期节目,探讨无机胶水和有机胶水的区别。很多国手都说,改用无机胶水后,拉球容易出界。我今天就从力学原理说明了容易出界的原因。但有一条,央视说错了,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无机胶水会减少球的旋转速度。这一结论是通过一个国家队员在反复的拉球实践中得出的。谁能拍着胸脯保证那个队员每一板的拉球都完完全全的相同?因此,实践得出的结论在学术界是永远不会被认可的,央视根本没有从力学原理为观众们解释为什么无机胶水会导致转速下降,因此他们的结论经不起的推敲。但我从角速度的公式从最根本的原理解释了球的旋转取决于你挥拍的切线速度,与胶水无关、与胶皮涩性、粘性无关

 

如果我上文说了一大堆你看不太懂的话(我发帖之前与好多人探讨过,文科出身的人基本听不懂,对我的观点多数是否定和怀疑;理工出身的人基本对我的观点都是肯定和赞成的),你记住我下面说的结论就可以了。

一、挑选胶皮(反胶为例)
各位以后再选胶皮,其他因素通通可以忽略掉,你只要考虑胶皮的弹性大小就行,
通常来说,下旋球最难拉,用弹性大的胶皮比弹性小的胶皮更容易拉上(有时间我再给大家分析一下其中的力学原理和最合理的击球方法)。这就是为什么专业运动员反复灌胶,尽可能的增大胶皮弹性的原因。

二、技术运用
对于我们业余球友,说句实在话,90%的人对于胶皮不必太在意,特别是初学者,
100块钱的器材(包括球板和胶皮)和5000块钱的器材在你手里没有区别。也就是说,一块80元的底板配两片30元729反胶足够你练习各种基本功。等你水平提高了,手感上能感觉出区别了,再考虑升级器材。

    说说我自己吧,我用过各种胶皮和底板,尽管弹性不同,价格不同,但对于拉球和攻球在性能上稍有区别,但不是很大,越是发力,胶皮之间性能的区别越小。

 

但有个技术动作差别较大,那就是摆短。因为摆短不能发力,需要轻柔和良好的手感,这个技术能体现出不同胶皮在回球质量上的弹性差别,弹性小的胶皮容易下网,弹性太大容易冒高,但无论哪种胶皮,你都可以通过手上的力量进行相应的调整,所以说为什么摆短比较难,就是因为它过网容易,但既不挨打又不下网就比较难

,是个精细活。对于其他技术,差别不大。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弧圈球功底深厚,不管你用什么球拍和胶皮(只要不打滑),你拉出的弧圈球质量都差不多。


最后,我非常鄙视那些卖胶皮的厂商,多数胶皮的封面都把自己夸的神乎其神,什
么防弧啊、什么提高暴冲质量啊、什么旋转好啊....纯粹无稽之谈,从科学上根本说不出道理。

       补充:不少球友会对我的观点产生疑问,我就不一一解答了。10楼和11楼那位朋友提出的问题非常有代表性,我回答一下吧。那位朋友问:汽车在任何路面的摩擦力都一样?摩擦系数都不一样啊 你教教大家如何拿个镜子拉板弧圈球。f =μN  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系数乘以正压力。他说的没错,“f =μN  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系数乘以正压力”但这位朋友忘了一个前提,摩擦力分为两种,一种是滚动摩擦,一种是滑动摩擦,二者区别很大(难道我需要进一步解释一下什么是“滚动”什么是“滑动”??)。而这个“μ”,它是滑动摩擦系数,因此,f =μN这一公式仅适用于滑动摩擦的状态。这位朋友忽视了我在文中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在不打滑的情况下”的意思在不打滑的情况下,球与拍先是克服一下静摩擦之后便形成了滚动摩擦。由于不打滑,这种摩擦力与胶皮表面的摩擦系数便毫无关系。所以,建议有类似问题的朋友,先把滚动摩擦与滑动摩擦的区别、公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弄清楚了,然后再对我提出质疑

      还以汽车为例,我们在冰雪路面和柏油马路分别牵引一辆小QQ,如果QQ踩着刹车,四轮暴死,这种情况就是滑动摩擦,牵引力=滑动摩擦力=μN,摩擦力的大小与路面的摩擦系数有关系。如果QQ挂着空挡,松开刹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四轮转动,这就是滚动摩擦,两种路面的牵引力是相同的,绝不能用f =μN这一公式,其滚动摩擦力与路面的摩擦系数毫无关系。希望那位朋友能够理解,不枉费我一番苦心。(我从不反对别人对我提出批判,只是希望提出的批判能有点技术含量)

(如果这里有体院学生,参照我的帖子稍微改吧改吧就可以发表一篇学术论文了。虽然我不是搞体育专业的,却是理工专业出身)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吹过、不管是李宇春、还是曾轶可、都是我的哥!我的哥!!! 征红颜知己一名,29岁结婚携子的女性优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