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 “以腰控臂”论是一个谬误 应该摒弃—— 诚呈一个新思维“自然发力方法”

1346650688 2011-10-18 20:18: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1-10-19 10:58:00

  辨宝路线图14
      认知大躯干、回头看“腰论”

 

  “一、六自然发力方法”之前,有没有谁听到、或见到过哪位名家、哪位专家、哪位教授、哪所大学、哪家协会、哪家传媒、哪家报刊杂志,哪篇学术论文明确提出过----
      1. 抓发力首先要抓纲;
      2. 关节就是发力之纲;
      3. 整个发力过程就是要紧紧地抓住八个字:“一条通道,六个要点”;
      4. 分别认知发力击球动作中的发力技术与击球技术;
      5. 分别认知大躯干能量体与手臂实施作用体;
      6. “转动转移身体重心”的转动,是从脚的启动开始转动;
      7. “转动转移身体重心”是乒乓球项目发力击球的基本法;
      8. 极致发力法“跨步转动转移身体重心”中的向右后侧跨步,就是转动跨步。


      “一、六自然发力方法”之前,谁听到、或见到过这样一系列叫真的说法?我相信没有。可能我孤陋寡闻,但我认为是乒乓圈没什么人敢这么想、也没什么人敢这么说。为什么?如果一叫真谈及人体自有发力结构,一叫真老老实实追求科学发力,那就与“腰论”唱了反调,那就与乒乓圈主流发力论点唱了反调,那就开罪了偌大中国一整个“腰论”势力圈,你还想不想吃这口饭?再说,国家队的教练、还有领队都说要“以腰控臂”、“还是腰部力量大”,他们的水平怎么可能有错?就这样,业内没人敢想,业外难详其事,所以“腰论”一说独秀、一统乒坛。如果早有人实实在在用科学向发力叫真,早提出这样一系列说法,那早就把“腰论”送进了历史博物馆;我们的发力理论,也早就一扫迷雾,一路康庄。
      我不想祈求说:请不要指责曹红宇狂妄。我只想这样说:我就是觉得“腰论”荒唐!

 

 “转腰发力”时腰的转动,一定是在踝、膝、髋关节先转动的基础上再转动的。而且,它还一定是在大脑让上体再加速继续转动的指令下,这个腰它才配合上体转动的。
      不信的话,可以当面检验。无论您是“腰论”专家、“腰论”粉丝、或是对发力技术真感兴趣的球友,您可以任选一位您认为“转腰”发力最好的运动员,让我们来共同看看,这个所谓“转腰发力”最好的发力动作过程,究竟是靠神奇“转腰”发出来的大力,还是像极致发力法所述“跨步转动转移身体重心”发出来的大力?我铁定认为:
      1. 他的“转腰发力”动作中,踝、膝、髋关节都和腰一样是在转动;
      2. 他的“转腰发力”转动,不是从腰的转动开始的,而一定是从脚踝的转动开始的;
      3. 如果前面踝、膝、髋关节都不转动,他的“转腰发力”就不能发出大力;
      4. 如果上体不转动,他就不可能“转腰发力”;
      5. 如果上下体都不转动,他的腰就不可能转得动,他也更不可能“转腰发力”;
      6. 他的“转腰发力”,完全是在“跨步转动转移身体重心”的动作框架内进行的;
      7. 他的“转腰发力”,一定是在转动转移身体重心基本到位后,上体再加速继续转动迎球;
      8. 他的“转腰发力”,一定是依序充分利用了大躯干各躯段、各关节的功能;
      9. 他的腰的转动,一定只是大躯干众多转动环节中的其中一个依序转动的环节;
      10. 他的腰,除了在大躯干众多转动环节中依序转动外,并没有什么别的特异做功。

 

 “腰论”对腰的玄化太过了!

 

  既然只是大躯干众多转动环节中的其中一个转动环节,既然只是一个依序转动的中间环节,既然只是和其它环节一样转动,并没有什么别的神秘特异功能,这样的一个“腰”,它凭什么能“控臂”?它凭什么就“力量最大”?
      不错,腰躯段有一点腰肌,还有腹肌。但是,大躯干腿部、胯部、上体、手臂,哪一个部位的肌肉会比腰部的肌肉少呢?腰环节也确实很重要,用好了腰,确实能明显增大发力。但是,踝、膝、髋、肩、肘、腕,哪一个环节又不重要呢?哪一个环节没用好不会明显削弱发力呢?腰就是再重要,它也不是月亮,其它环节也不是星星;它也不是将帅,其它环节也并不是小兵小卒。凭什么把一个普普通通的腰忽悠得这样超自然天高地大?!

 

  什么年代了!“天宫一号”都已经升空了!有人说雷鸣电闪确实是雷震子干的我们还真信?九斤老太说她的太姥姥会在天上保佑你你也真信?怨不得刘欢的月亮会弯弯的忧伤,我们今天的村庄,确实还在唱着过去的歌谣……

 

  我不是仇视腰,就是觉得“腰论”太荒唐,“腰论”的成气候更是荒唐。
                                                                                                                                             2011/10/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henxich 2011-10-19 11:13:00

发表自己的见解是件好事,但感觉楼主为了推行自己的观念,无所不用其极。我的特点就是正手发力好,从我自己打球的感受来说,腰带动臂是没有错的,很多前辈的理论在表达上面也许有一定问题,但还不至于到什么谬误、妖论的地步,我是反对这种上纲上线的文革式论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henxich 2011-10-19 11:14:00
  坚决不同意楼主观点,砸你鸡蛋,让你长记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qnwbe 2011-10-25 22:48:00

楼主,休息一下吧,你太执著了,一个人的舞台太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1-10-25 10:50:00
       辨宝路线图15
       “一、六自然发力方法”之妙4 ----依序运作 与“腰论”

 

      一楼正文第二章“腰论之害”中指出:“乒乓球的击球发力,一定是完完全全由大脑控制,依序运作的”。 “大脑控制,依序运作”这八个字,就是我们“一、六自然发力方法”的宝之髓。

 
      “大脑控制”四字,完全是为了应对吴敬平先生“一定要用腰控制手臂”而言。要按我真正的意思,我这里是应该要用“大脑指挥”这一说法的,这是不需要解释的、任何人体主动行为的一个根本点;这也是任谁怎样解释,“一定要用腰控制手臂”这句话都绝对是错误的根本点,不管是谁的腰,不管是多粗壮多苗条的腰,也不管是从什么样的人嘴里说出来的“腰”,绝无例外。
      “依序运作”,这四个字的意思就相当的简单,又相当的不简单了。
      先说简单的,怎么个简单法呢?“依序运作”,就是该次发力,完全依照人体自有发力结构的自然程序,从启动点到作用点,一个一个环节的依序运作。
      怎么又说是相当的不简单呢?说白了,“依序运作”四个字一举,它还是能让“腰论”现露原形的照妖镜。
      我们现在知道,腰不可能控制手臂,更不可能主动发力。可“腰论”硬是要把腰从大躯干众多环节中特别提出来,从发力指导思想上赋予它“控制”呀、“带臂”呀、“力量最大”呀等莫须有重大使命,人为地把腰高高供起,把腰供在高于大躯干其它环节的首要地位,这不就首先在自然发力结构程序上自乱自毁了吗?

 

      可能还会有人说我这是咬文嚼字玩虚活儿,朋友,您看看这事儿是虚,还是实?
      教练、专家们在谈到“以腰控臂”、“转腰发力”之后,一般都会再给叮嘱一句:还要注意腿、腰、大臂、前臂、手腕等各方面的协调。
      这话对极了,一点儿毛病没有。发大力,本身就是大躯干能量体整体的活儿,大家都得干活儿。大躯干其它部位、关节不给协调好的话,还别说腰,任你什么部位也发不出大力。但事实上,“协调”用在这里是一个无边框词语,如何“协调”?怎样才算是“协调好”呢?这是不是一个囫囵概念?临了还是要靠你自己的悟性,靠你自己去领会。最终协调效果----你协调好了,那是你悟到了真人敲你三下脑袋,然后倒背双手无语而去的哑谜奥秘。没协调好,怨你自己悟性不够,你只能去找爸妈讨说法,不关指导的事。对这样一个“协调”,您觉得这是实在活儿,还是玩虚活儿?
      依序运作则不一样,它明明白白告诉你,发大力,就是要在大脑指挥下,依照程序一个一个环节的来。大躯干每个环节都各尽其力,各负其责,大家的努力合在一起,最终就能完成共同目标。哪个环节没出工,哪个环节没尽力,就查它,就修理它,直到它和大家一样共同努力为目标奋斗。这样一个既细致、又明确,既好懂、又容易操作的“依序运作”,您再看看,这是玩虚活儿,还是实在活儿?

 

      依序运作,是发力击球必须切实遵行的操作规律。现在教练教出来的运动员,也基本上走的都是依序运作的发力之路,因为不按照人体发力结构依序运作,就不可能发出大力。
      为什么脚下走的是依序运作之路,口里念的却是“腰论”谬经,“腰论“专家又给我们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谜呢?
      想知道?猜去吧你!
      那我们就继续猜。
                                                                                                                                       2011/10/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henxich 2011-10-28 11:46:00

阿波罗II的初体验————APOLLO II胶皮试打报告

楼主的有些观念值得探讨,但对业界的理论有些咬文嚼字,以偏概全之嫌,这样过于偏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叟 楼主 2011-10-28 10:40:00

  辨宝路线图16
      依序运作 正手拉打发力击球动作

 

  依序运作正手发力击球动作的掌握办法(以右手拉打基础动作为例)。


       第一步,这一正手动作有16条,其中基本站位姿势7条(1 – 7),进入技术动作9条(8 – 16),合计共为16条。刚开始学的时候,只需一条一条的依序把这16条做下来,注意体会,注意揣摩,不要急,更不要、一点都不要考虑发力的问题,直到能流畅地把这个动作一气做完。
       第二步,对接“一条通道、六个要点”。“一条通道”从启动点到作用点,我把它划分为“六个要点”,它们依次为1大躯干(从脚到肩)、2大臂、3前臂、4手、5手指、6再加速作用点。这“六个要点”一个一个环节都做到了依序、充分运作,就能够确保畅通,就能够配合肌肉做功,实现理想发力。

       对这一加速通道中的趾、踝、膝、髋、椎、肩、肘、腕、指全部关节,都要一个一个地结合技术动作的相应阶段、相应部位,依次去感觉、去体会、去熟悉。在这一感觉、熟悉过程中,也一定不要急、也一定不要考虑发力问题。要循序渐进,一直到在整个发力动作中,都能熟练的运作利用上述全部关节。
       正手基本动作16条都熟悉流畅了,“一条通道、六个要点”的全部关节也都能熟练运作了,再接下来就是要让自己的身体“转动”起来。
       第三步,帮助让身体进入转动状态的“简易入门法”。因为“转动转移身体重心”是乒乓球运动发力击球的基本法,所以,要想发好力,就一定要让自己的身体转动起来。这里特别归纳了“原地踏步”和 “小孩撒娇哭闹”两个简易进入法、以提供选择、参考,以帮助让我们的身体顺利、自然地进入发力击球动作所需要的转动状态。

   以上三步,正手动作16条,对接“一条通道、六个要点”,让身体自然转动起来,我们都做好了,就说明发力前的基础阶段已经完成了。我们就可以开始寻找发力的感觉,就可以开始练习发力了。
      (具体请参看一楼正文第六章----‘自然发力方法以及简易入门法’)

 

   我们依序运作正手拉打的发力情况究竟怎么样?我们整个发力结构“一条通道、六个要点”运作得好不好?我们也专门为它归纳、设置了一个检查办法----自脚开始转动启动后,在每承接以前全部关节转动的基础上,在上一关节的充分协调支持下,本部位肌肉收缩放松的快慢程度所决定的,转动、或运动半径的速度和幅度。

   检查办法具体分句诠释如下:
       1. 在每承接以前全部关节转动的基础上,(如胯部在承接以前趾、踝、膝关节转动的基础上、上体在承接以前趾、踝、膝、髋关节转动的基础上,以此类推。)
这一分句专指肌肉做功速度快慢情况。
       2. 在上一关节的充分协调支持下,(如上体在椎、主要是腰椎关节的充分协调支持下、前臂在肘关节的充分协调支持下,以此类推。)
这一分句专指关节转向幅度大小是否到位情况。
       3. 本部位肌肉收缩放松的快慢程度所决定的,转动、或运动半径的速度和幅度,(其中,肌肉做功决定转动、运动半径的快慢速度;关节作用决定转动、运动半径的大小幅度。)
这一分句综合概括了肌肉做功、关节转向协调运作的速度和幅度要素。
       速度快慢看肌肉做功情况,幅度大小看关节转向程度,
速度快,幅度大,力量就大;速度慢,幅度小,力量就小。该次击球力量的大小,就取决于这个速度与幅度。
      (具体请参看一楼正文第五章----‘自然发力之一条通道、六个要点’)

 

   第一次把正手发力击球动作方法,和检查判断发力状况的方法都归纳在一处,热腾腾的在这儿给朋友们捧出来了,我禁不住有一点莫名的兴奋。
       依序运作,脚启动,开始转动转移身体重心,趾、踝、膝、髋、椎、肩、肘、腕、指各关节,按照击球技术与发力技术的需要,在各部位肌肉做功不断加速的作用下,随着人体的转动,依序、充分转向,直至执拍手最终在作用点完成实施击球作用。

 

   咋看这样一个依序运作、全新思维的自然发力方法,许多人都会觉得很陌生,很看不顺眼。什么“蹬腿”、“甩胯”、“转腰”、“沉肩”、“后拉手”、“收前臂”呀等等这些发力要诀都没有、都看不见了,还能发得出力来吗?您想想,那些说法都是干什么的?不都是为了转动身体、转向到位、加速距离、加速发力吗?“一、六自然发力方法”已经把这些说的精髓环节都给你掏出来归置好了,您脑子里只要想着关节为纲,只要想着转动身体、转向到位、加速距离、加速度发力击球就可以了。就再也不需要总找呀、猜呀的云山雾罩了。

 

   因为全新,所以陌生,如果有朋友觉得我哪里还说得不清楚,说得不对的地方,真诚欢迎不吝赐教,共同探讨。我相信,每一位教练、每一个想学好打乒乓球的人,都一定希望有这么一个简单清晰、易懂易学易操作的发力方法,都希望有这么美好的一天。为了这样一个发力方法,为了这美好一天的早日到来,让我们共同努力
                                                                                                                                            2011/10/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辣了 2011-10-27 21:52:00
精华贴值得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Pqiang 2011-11-2 17:14:00
强贴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