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原创]创新出精品,回首又见碳中王

orangechan 2009-2-23 12:26:00
三维产的“钙”,强身健骨,吃了都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内高手 2009-2-23 14:32:00
碳中王确实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最爱直板 楼主 2009-2-23 10:54:00

                                        寻找失落的颗粒

邓亚萍--大满贯得主,女子颗粒胶最后的辉煌,那是一个时代,一个经典,一个颠峰!正手反胶,反手长胶的配置,令多少乒球红颜竞折腰!可随着邓亚萍的退役,这块"颗粒"胶的金字招牌也逐渐褪色!虽然杨影的直板正胶还在坚持,但"女子技术男性化'两面弧的彻底崛起,使颗粒胶再难登颠峰,2000奥运会后40mm大球的普及更是完全封杀"颗粒"!不要说女队,连刘国梁这样的"绝顶"高手也只能一声叹息!可经典毕竟是经典,永恒永远是永恒.邓亚萍的气质,精神,球技和配置,却深深的影响了一代国人,正手反胶+反手长胶的流行程度在当时丝毫不亚于现在的两面弧,这也是为什么在某一年龄段这样的配置打法很多的原因!为了找回失落的"颗粒",我的配置如下:
    首先选板,这种打法需要技术全面,控制力好,能够突出正手反胶的杀伤力,又要体现反手长胶的多变性,所以,板的性能稳定和适合多项技术衔接的板应该是首选!SanWei给了这样的机会,碳中王应是不错的选择,看中它的原因是:10木9碳结构是业余爱好者在大球时代的最佳优选.首先:多木多碳<芯>保证了板形的形变量能,"无芯板”的结构,是正手快弧的基础,多层优质毡碳的层次,是速度的体现,可最大限度弥补业余力量差的缺点,而表面用科技木作为面材,则相对提高稳定性,使台内小球处理更合理,手感也相对突出!由于科技木材质容易打透的特点,面材用科技木,次层加入优质毡碳结构,再加上无大芯的结构,由里硬到逐层偏软,拉打起来,无疑是旋转+速度的完美结合,其次,6.1mm厚度和90g的整体板型,对于弧圈技术来说,也是不错的结构,能把板的整体质感打出来!胶皮方面,由于异质配置,赢球的关键是靠旋转变化的差异,基于此点,正手反胶选狂2-2.2mm-39H套胶,套胶足够粘,拉球旋转对付业余对手绰绰有余,2.2mm的海绵拉球更稳定,吃球感好,旋转强,39H的硬度又兼顾速度,加上经典的<贼>弧线,杀伤力绝对足够!反手的"颗粒"选银河海王星长胶,本来1.0mm是不错的选择,但我的反手更趋于防守,这样也能更体现长胶在防守上的优势,所以我反手配的是0.7mm的海王星套胶,这样能把磕,切,供这三项常用的长胶技术衔接起来!薄海绵长胶也更能体现出底板整体性能的全面,防弧更容易,而防过去的球更具威胁!而似乎受到两面弧的影响,现在长胶球友也开始在用反手长胶拉"假"弧圈了,而且威胁还是不错的,看来,反手长胶技术也向着反手反胶技术靠拢啊!至于是否倒板的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的习惯不同而定.我个人基本上是不倒板的,正手配了反胶,就是要以进攻为主,突出正手杀伤力再结合反手长胶的多变和反旋转的球风!至少要打出攻击性长胶的味道来!倒板,是对手太强,实在是没辙的情况下,倒上一两板扰乱一下对手,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碳中王---寻找失落的颗粒........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23 10:57:21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新乒 2009-2-23 12:09:00

"无芯板”的结构,是正手快弧的基础,

 

精彩啊!

想起一首歌:“北风那个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23 12:12:02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33ok手机认证 2009-2-23 12:09:00
碳中王反手配郁金香110生胶,弹击效果那是冈冈的好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itcrespo 2009-2-23 12:03:00
哇。。。文笔很好,但是总觉得有点那啥味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