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飞鱼:横拍反手侧拧实例系列讲评

水逸寒风 楼主 2005-1-20 09:31:00

横拍反手侧拧实例八:陈玘接正经哲发球侧拉拧出底线

横拍反手侧拧实例八:陈玘接正经哲发球侧拉拧出底线   正经哲发正手半高抛逆侧下旋,触球点为球拍前部,而且摩擦时间较长,有一点“甩出来”的感觉,因此旋转较强。此外这个发球落点很好,在中线附近,加上左手逆旋的作用,第二跳更向中线拐。陈玘左脚向左跨一大步,右脚跟上,曲膝下蹲,上身下压。同时曲腕,抬肘,前臂划出半圆。陈玘的这个翻腕动作不像标准侧拧中一味向上“拐”,而是最后时刻有点向外“挺”,类似于反手弧圈。此外,陈玘还在出手的同时蹬腿并将先前下压的上身抬起,增强了“拉”的效果。这个“拉拧”和前一例中正经哲的动作变形不一样,属于合理的异变,但是难度很高,用在此处显然有些过火了。最终的效果也证明了这一点,这个球飞出底线约一掌宽。总地来看,正经哲这个发球旋转和落点都非常好。陈玘事先选择了用反手接,实际上已经是失算了。不过这倒无可非议,因为双打接发球如果等球发出来了再选择正、反手,九成五是来不及了。但是面对这样一个上佳的发球,自己又站得不到位(接发球要侧跨一大步,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下风球了),还要用如此高难度的技术以凶对凶,战术上实在是不合理。如果来球速度快,还情有可原,但来球并不快,拧一个常规侧旋,甚至临时改成摆短或加转搓长都是更好的选择。还有,下一板的朴源哲已经算到了陈玘会打斜线上旋,陈玘这个高难度的球就是打上了也只不过是主动上手,并没有获得绝对优势。行内人士评价陈玘的球是“胡打,但还老能打上”,但球风“不讲理”也要有个限度,这个球明显是过头了。
最爱乒乓
大灰熊 2005-1-20 09:59:00
这几个录像缺少了业余选手拧搓的动作,实际上这些动作应该叫“撇侧”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QQ:365506367 大灰熊诊所:ttp://www.pingpang.info/bbs/dispbbs.asp?boardID=1&ID=18525&page=1 大灰熊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43569410
mzm22 2005-1-20 10:58:00
我听杨影在现场解说时介绍这个动作是“台内侧拉”。
大唐英雄 2005-1-20 17:40:00
这样的好贴,佩服之至,,,,
顶顶顶顶顶,,,,,,,,,,,
sgnivy 2005-1-20 17:48:00
虽然关于侧拉理解不同 我也顶!!
功成名 2010-5-9 19:16:00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功成名 2010-5-9 19:16:00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angxudong 2010-5-10 06:35:00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athleon1010 2010-6-15 17:12:00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uanghaidong 2013-1-12 21:51:00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