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王楠发球兼与"[原创]十分钟学会超强下旋发球,以及摩擦瞬间的手法和感觉"对应学习心得

九月天空 2009-12-13 17:33:00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学无止境! 精英乒乓,我们学习的好地方![/SIZ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bcd321abcd 2009-12-13 19:41:00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un979手机认证 2009-12-13 20:59:00

我叨咕两句哈,看大家讨论的挺热闹,呵呵,掺合一下,表踹我。

 

我平时一般不看女选手的比赛,学球也很少学女选手的球,不是性别歧视,实在是......

 

我个人觉得,强调一下,是我个人觉得,一楼那三个女选手的发球都不好,尤其是前面两位,她们的发球在业余圈里也就属于二线的档次,都是属于发了之后等着对方先打起来的发球。至于郭跃的,她是严重遮挡发球,甚至靠着转肩来掩护球拍的动作。这在发球里是最被鄙视的一种球,业余圈里谁这么发球比不抛球还被人鄙视。郭跃主要是靠旋转差异,而不是强度,她那动作也发不出太强的旋转。

 

她们三个都是一个问题,入射角过高,按照下面这张蝶兄制作的角度图来说,首先他不能最大化加力,否则球落台后说不定蹦起多高来。入射角直接表示过网高度和球的二跳高度。她们前两个的发球根本都不用看,都不怎么转,照邓亚萍差远了,照乔红也差远了。我个人推崇的下旋发球四王涛、丁松、邓亚萍,其他的想不起谁的合理,近几年太忙不怎么看比赛,对新生代的不了解。

 

关于我提的这套发球,其实很多人都没仔细看。

 

一楼那三位哪个也没有谁碰谁吃的强下旋,丁松的也不是谁碰谁吃的强下旋,大家研究她们屈臂还是小动作其实没有意义,严格来说,研究丁松的发球也没有意义,因为我讲的这个发球学自丁松但是已经有了变异,加上了N多我的理解和发力心得,整理出这么一套发球。

 

严格说也不是一套,只是一个发球,只是一个超常规强下旋发球。达到标准的硬性指标就是业余六七级到八九级:谁碰谁吃。达不到,就是不合格。再高的手儿我也没碰到过。

 

按照下面的图示,从20度入拍,沿着这条直线去砍削球薄摩擦,这才是我提出来的东西,而且触球点要低于球网,越发力越低。这都是硬指标的东西,谁打了折扣就不是这个球了。

 

再一个是发力,我说猛烈,包括收腹的猛烈,直臂回砍的猛烈,手腕发力的猛烈,这是保证旋转的前提条件。

 

视频教程合集  http://i.youku.com/sun9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庄周迷蝶 楼主 2009-12-13 23:40:00

   一个发球,其实可以延伸出许多变化,并不是僵化不变的。发球时球拍的后仰角度是20度,再沿着20度的位置发力切,就可以发出很强的长下旋球。但是在45度时切,就会发出半长球或短球。对于发球动作,学会原理之后,都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来变化。

 

   我对SUN979兄的发球,就有自己的理解,同样发球,我用上不同的方式,就会有不同的效果。今天晚上打球,我把这个发球变化着用,效果很好,对方很难抢攻。对方轻拉一板,我就可以发力拍死对方。对方一搓,我就两面抢冲抢拉,十分主动。把这个发球的速度发出来,就有威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啤酒肚手机认证 2009-12-14 00:03:00
QUOTE:
以下是引用sun979在2009-12-13 20:59:00的发言:

我叨咕两句哈,看大家讨论的挺热闹,呵呵,掺合一下,表踹我。

 

我平时一般不看女选手的比赛,学球也很少学女选手的球,不是性别歧视,实在是......

 

我个人觉得,强调一下,是我个人觉得,一楼那三个女选手的发球都不好,尤其是前面两位,她们的发球在业余圈里也就属于二线的档次,都是属于发了之后等着对方先打起来的发球。至于郭跃的,她是严重遮挡发球,甚至靠着转肩来掩护球拍的动作。这在发球里是最被鄙视的一种球,业余圈里谁这么发球比不抛球还被人鄙视。郭跃主要是靠旋转差异,而不是强度,她那动作也发不出太强的旋转。

 

她们三个都是一个问题,入射角过高,按照下面这张蝶兄制作的角度图来说,首先他不能最大化加力,否则球落台后说不定蹦起多高来。入射角直接表示过网高度和球的二跳高度。她们前两个的发球根本都不用看,都不怎么转,照邓亚萍差远了,照乔红也差远了。我个人推崇的下旋发球四王涛、丁松、邓亚萍,其他的想不起谁的合理,近几年太忙不怎么看比赛,对新生代的不了解。

 

关于我提的这套发球,其实很多人都没仔细看。

 

一楼那三位哪个也没有谁碰谁吃的强下旋,丁松的也不是谁碰谁吃的强下旋,大家研究她们屈臂还是小动作其实没有意义,严格来说,研究丁松的发球也没有意义,因为我讲的这个发球学自丁松但是已经有了变异,加上了N多我的理解和发力心得,整理出这么一套发球。

 

严格说也不是一套,只是一个发球,只是一个超常规强下旋发球。达到标准的硬性指标就是业余六七级到八九级:谁碰谁吃。达不到,就是不合格。再高的手儿我也没碰到过。

 

按照下面的图示,从20度入拍,沿着这条直线去砍削球薄摩擦,这才是我提出来的东西,而且触球点要低于球网,越发力越低。这都是硬指标的东西,谁打了折扣就不是这个球了。

 

再一个是发力,我说猛烈,包括收腹的猛烈,直臂回砍的猛烈,手腕发力的猛烈,这是保证旋转的前提条件。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谢谢,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angxudong 2009-12-14 17:09: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天木 2009-12-14 18:35:00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我喜欢外表动人 弧线弯曲有致 握持弹性好 能清晰感觉到颤抖 摩擦有快感又咬得住 挺得住相持 经得起发力 且有点野 妖艳都行 总还能控制得住 允许多一些选择 不行就霸王硬上弓 红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庄周迷蝶 楼主 2009-12-15 17:31:00
QUOTE:
以下是引用好事不断在2009-12-13 16:48:00的发言:
“也可以理解成球拍后仰角度和球拍下切角度相同时,是薄切,发出来的是强下旋;球拍后仰角度大于球拍下切的角度,是厚切球,是不转球发球。 ”我不理解,请详细解释。
就是球拍的后仰成多少度,球拍就成多少度运行角度去切就是薄磨擦。如下图所示

[原创]王楠发球兼与"[原创]十分钟学会超强下旋发球,以及摩擦瞬间的手法和感觉"对应学习心得

[原创]王楠发球兼与"[原创]十分钟学会超强下旋发球,以及摩擦瞬间的手法和感觉"对应学习心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88554 2010-12-20 23:23:00
说实话,对楼主的观点实在不敢恭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88554 2010-12-20 23:24:00
9999999999999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