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给新人扫扫盲,关于发球触球点的旋转

庄周迷蝶 2010-4-27 23:41:00
QUOTE:
以下是引用realloveri在2010-4-27 23:27:00的发言:

      我认为sun979版主说的话非常在理,他的观点和理论从来都是非常正确客观。

      我们毕竟是业余的,有什么问题别人提出来,还是虚心点的好。千万不要明明自己的动作以及理论错误,还不以为然强词夺理,然后摆出一副权威的嘴脸。这样是要误导很多球友的,毕竟我们业余学球不容易,能少走一些弯路还是比较好的。

      我认同sun979版主的观点,很多国家级的技术理论,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去怀疑,因为我们根本没有资格去怀疑。随便录段视频,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技术动作质量如何了。连最基本的技术都打不成样子,而去质疑国家队的技术理论,非常之可笑。

不要过多谈个人技术方面原因,其实业余里打球和专业打球是两回事。SUN版的观点有值得大家来研究的地方,其它人的观点未必就没有价值。大家来说说自己的观点就好,反对也好,同意也好,不要伤了和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realloveri 2010-4-27 23:27:00

      我认为sun979版主说的话非常在理,他的观点和理论从来都是非常正确客观。

      我们毕竟是业余的,有什么问题别人提出来,还是虚心点的好。千万不要明明自己的动作以及理论错误,还不以为然强词夺理,然后摆出一副权威的嘴脸。这样是要误导很多球友的,毕竟我们业余学球不容易,能少走一些弯路还是比较好的。

      我认同sun979版主的观点,很多国家级的技术理论,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去怀疑,因为我们根本没有资格去怀疑。随便录段视频,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技术动作质量如何了。连最基本的技术都打不成样子,而去质疑国家队的技术理论,非常之可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realloveri 2010-4-27 23:08:00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庄周迷蝶 2010-4-27 20:50:00
QUOTE:
以下是引用sun979在2010-4-27 19:29:00的发言:

我觉得,初中物理的范畴不需要讨论,所以哪里发球转连小孩子都知道。而能不能用板头发球,是个人水平问题,要说改变几十年传承的乒乓理论,一个沙拉拉已经够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27 19:33:01编辑过]

从初中物理上来说,甜区的发球旋转一定比中部的强。

用板头发球也是一个加强旋转的方法,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说,他总会有一个习惯性的发球区,这个发球区到底是哪里?就很值得去深究。这样对提高自己的技术是有帮助的。如果自己的习惯性发球区并不是甜区或所画的A区,那么就值得自己去研究一下,如何才能在甜区或A区去发球。

就怕一个人自己不知道,也不去求证,然后就自以为是的说自己发球是在什么区,就象我以前一样的自以为是的说了那么多关于发球位置的错话,我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庄周迷蝶 2010-4-27 22:18:00
QUOTE:

我彻底服了你们俩位强人了,乒论说了,请我自便。

 

乒论好歹也是文字技术版版主,尽管很少在论坛看到他,既然他说话了,相当于他签字认可你推翻传统理论了,那就没我事了,我自便,你们俩折腾吧。

 

就此事不再发帖,哈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27 22:12:00编辑过]

我也没有话再说了,大家都不说话吧。其它人看了帖子自然会有自己的想法的,我可不敢说自己推翻了传统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un979手机认证 楼主 2010-4-27 21:46:00

老庄你要说把自己帖子编辑编辑,别弄那么武断,我马上把没用的删掉,不然小心我跟你磕。

 

这书呆子,叫死理,愁死我了。

 

你喝了?那玩应是咱们这水平能推翻的?

视频教程合集  http://i.youku.com/sun9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un979手机认证 楼主 2010-4-27 21:44:00
QUOTE:
以下是引用女怕嫁错郎在2010-4-27 21:07:00的发言:
个人浅见:a、b、甜区发球旋转就业余选手来说都差不多。关键看你发球的习惯挥拍方式,就下旋球来说,如果你发球习惯从底部到拍首摩擦的话,a、甜区差不多,如果你发球习惯从胶皮左侧到右侧摩擦的话,a、b区差不多。至于说到控制,那甜区自然是好控制些。

这位兄弟说的好,业余选手,首先就定位了,一个大圈,谁都跑不了。

 

既然是业余,咱们唠点业余的,不能肯定的事儿别掀天上去。

 

我这人爱白唬,好扯蛋,一整白白花花写上千字,但我从来都能找到自己位置,我好多帖子里都说:我就是业余里一个菜鸟,连基本功都打不好的菜鸟。

 

需要我帮助的,我尽可能,不敢肯定的我只说以个人菜鸟的角度提点建议。

视频教程合集  http://i.youku.com/sun9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庄周迷蝶 2010-4-27 21:55:00

我并不认为自己的一定对,我的帖子里也说了,要是有专业的人员和技术来证明对或不对就好了。而且我所发的帖子说的,都是从个人角度来说的。我没有否定其它人的论点对不对。

QUOTE:
以下是引用庄周迷蝶在2010-4-26 21:15:00的发言:

   我试验了用上部和下部发球,发现用下半部发球,球轻而慢,适合发短球。用上半部发球,适合发强下旋球。

   下旋和上旋的原理是一样的,拉弧圈球公认是上半部效果好,我也拍过照片看过,确实上半部有明显的击球痕迹。从这里推测,下旋用上半部应该是旋转效果最好的。

    我们的试验还是不够精确,如果有更多的球友来拍摄照片,有专业人员参加那就更有说服力了。期待有专业的试验报告来说明击球点的原理,而不是光从理论上来推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27 22:01:00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t1234 2010-4-27 22:03:00
听君一席话,胜练十年功,谢谢楼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un979手机认证 楼主 2010-4-27 22:04:00
QUOTE:
以下是引用庄周迷蝶在2010-4-27 21:55:00的发言:
我并不认为自己的一定对,我的帖子里也说了,要是有专业的人员和技术来证明对或不对就好了。而且我所发的帖子说的,都是从个人角度来说的。我没有否定其它人的论点对不对。

你要不认为自己说的一定对,那你说的时候请别那么斩钉截铁,众多新人不知道深浅,你说的他就当权威,然后乒论又帮你扬名了,推翻传统的理论云云,我倒。

 

QUOTE:
以下是引用乒论在2010-4-26 15:56:00的发言:

本来在庄版的原贴中已经回复,但觉得很有必要强调其重要性。因为多年来,直至现在,这个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错误的说法,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必须更正。

原帖请在此观看:

http://www.pingpang.info/bbs/viewthread.php?tid=230295&star=1

 

庄版把事实摆到桌面上来了。事实就是事实,理论计算也是如此。科学地说,按照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运动力学的方程式,击球点如果不是在球拍的决对边缘,而是在甜区之内的话,其旋转的强度是一样的!

在甜区之内,只要发球时球拍角度和方向力量都不变化的话,旋转是一样的。

希望更正只有在球拍的下半部接触球才能发出下旋球错误教学方法,误人子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26 15:57:23编辑过]

 

我彻底服了你们俩位强人了,乒论说了,请我自便。

 

乒论好歹也是文字技术版版主,尽管很少在论坛看到他,既然他说话了,相当于他签字认可你推翻传统理论了,那就没我事了,我自便,你们俩折腾吧。

 

就此事不再发帖,哈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27 22:12:00编辑过]
视频教程合集  http://i.youku.com/sun9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