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先打后磨是正确的概念,打磨结合很难理解。

leath 2005-7-4 11:31:00

第二个问题,就是胶皮的问题。出于习惯以及价格的问题,我们业余球友大量使用的是国产的粘性胶皮。当采用打摩发力的时候,球陷入胶皮很深,接触面积很大,粘着力很大。在球即将离开球拍时,粘着力对球反而有一个阻碍的作用,会减弱球的速度和旋转。所以,用粘性胶皮来做打摩发力,很难体现打摩发力的优点。

!!!国套便宜啊!

请推荐涩性的套胶吧,国套外套各推荐3款。

另外粘性的胶皮我觉得适合打近台,涩性的套胶适合中远台,对吗?

gong_chen 2005-7-4 10:17:00
这个不是翻腕,打摩结合就是要这样发力的。而难就难在如何知道该从打转入摩了,对手感和技术是有很高要求的。
好的器材只能给你更多发挥的空间,而不能代替你发挥。
gong_chen 2005-7-4 10:20:00

这是我另外一个帖子的一部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我们把拉弧圈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来看:一是球接触球拍开始,到球陷入胶皮达到最大值;二是从球陷入胶皮最大值开始,到球即将脱离球拍。

打摩发力的要求是这样的:第一个阶段,先以接近打的动作触球,并使球深深撞入,达到最大值,此时胶皮和海绵,包括底板的形变,达到最大值,储存能量也达到最大;第二个阶段,打球者迅速调节挥拍发力的方向,转向切向摩擦。此过程中,第一阶段储存的能量释放,并和打球者的后续发力一起对乒乓球的速度和旋转产生加强作用。

不过,打摩发力有两个主要的问题。一是打球者的技术能力,或者说手感问题。要能在吃球达到最大值,能迅速转换到切向摩擦发力,是非常困难的。一旦转换慢了,就变成只打不摩,球不会转的。转换早了,吃球还不够深,就变成类似单纯的摩擦发力了。事实上,业余球友中,掌握这个技术的人还比较少,因此,用摩擦发力方式更容易掌握些。而对于专业队员来说,这方面不是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胶皮的问题。出于习惯以及价格的问题,我们业余球友大量使用的是国产的粘性胶皮。当采用打摩发力的时候,球陷入胶皮很深,接触面积很大,粘着力很大。在球即将离开球拍时,粘着力对球反而有一个阻碍的作用,会减弱球的速度和旋转。所以,用粘性胶皮来做打摩发力,很难体现打摩发力的优点。

好的器材只能给你更多发挥的空间,而不能代替你发挥。
shipeizhen 2005-8-8 14:53:00
 不要盲目改套胶,水平到一定程度才会对不同胶皮有感觉的!
我乒我乓 2005-8-7 22:29:00
请问gong_chen斑竹,狂飙3系列是不是粘性胶皮?偶现在用的是普狂3 40度海绵+stiga eg的配置,总是感觉弧圈虽然命中率还可以,但是不暴,偶的目标就是想要练习到你说的那种“打磨结合”的境界,不知道有没有必要改胶皮?如果要改,改什么胶皮合适呢?请指教~~[em04]
gong_chen 2005-8-8 08:53:00

狂飚3是粘性胶皮没错,但你无需改配置,因为你的配置挺合理的。我估计还是你的技术问题,和发力问题吧。

好的器材只能给你更多发挥的空间,而不能代替你发挥。
宝宝 2005-8-5 22:34:00
10楼的简练啊,明白!支持!!![em01][em01][em01]
jnsg6 2008-9-20 02:53:00
QUOTE:
以下是引用gong_chen在2005-7-4 10:20:00的发言:

这是我另外一个帖子的一部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我们把拉弧圈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来看:一是球接触球拍开始,到球陷入胶皮达到最大值;二是从球陷入胶皮最大值开始,到球即将脱离球拍。

打摩发力的要求是这样的:第一个阶段,先以接近打的动作触球,并使球深深撞入,达到最大值,此时胶皮和海绵,包括底板的形变,达到最大值,储存能量也达到最大;第二个阶段,打球者迅速调节挥拍发力的方向,转向切向摩擦。此过程中,第一阶段储存的能量释放,并和打球者的后续发力一起对乒乓球的速度和旋转产生加强作用。

不过,打摩发力有两个主要的问题。一是打球者的技术能力,或者说手感问题。要能在吃球达到最大值,能迅速转换到切向摩擦发力,是非常困难的。一旦转换慢了,就变成只打不摩,球不会转的。转换早了,吃球还不够深,就变成类似单纯的摩擦发力了。事实上,业余球友中,掌握这个技术的人还比较少,因此,用摩擦发力方式更容易掌握些。而对于专业队员来说,这方面不是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胶皮的问题。出于习惯以及价格的问题,我们业余球友大量使用的是国产的粘性胶皮。当采用打摩发力的时候,球陷入胶皮很深,接触面积很大,粘着力很大。在球即将离开球拍时,粘着力对球反而有一个阻碍的作用,会减弱球的速度和旋转。所以,用粘性胶皮来做打摩发力,很难体现打摩发力的优点。

以前用的烂拍都不是粘性胶皮,但拉球很顺,有速度有旋转,上台稳定。N年不打了,前久弄块板子贴了粘性套胶,发现自己不会拉球了,完全不能控制落点也使不出全力。赶紧重新换了套软弹的涩性套,手感马上回来了,还是打磨控制简单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rcqs手机认证 2008-9-20 09:21:00
粘性套胶拉弧圈更难些么?
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石金 2011-7-29 20:49:00

大家别再纠结啦。拉弧圈先打后磨与打磨结合都可以。

先打后磨通常是拉前冲,打磨结合是拉高吊。就这么简单嘛。

另外粘性套胶狂飙是用在打磨结合最好的套胶,所以大多数人配置正手狂飙,对下旋球容易拉高吊吧。

打磨结合拉前冲对付上旋球反冲是好办法,适合中台对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