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tribe29兄,使用tube及关注oc的朋友请进

tribe29 2005-8-19 20:03:00
以下是引用理论打法在2005-8-19 8:25:00的发言:

另,tribe29兄:

刚从器材超市查得ta速度:73;控制:73。而oc的标称则是速度:85;控制:75。这在我的试用感受上就控制一条是绝对不相符的!后者绝对应该比前者高15~20个点!在你的简单叙述中也大致是这个意思吧?ta的控制值要远远高于oc!

而对速度的数值比例我认为是合适的。你的意见?

这样查是因为我在关注to!它的标称速度:99;控制:64。我在期望它的实际控制值高于oc而随便于ta——当然,太快了自然容易失去控制;或者我想问的是“手感”的参数值吧——不可能吗?应该可能吧?并且,我想问它的“旋转”参数——只要它的外层还是云杉与淋巴,我想就有可能一二速同时优于oc!就是最恰当的改进型!而速度超过100的tc与talu我认为是给极端分子准备的尤物,我不予考虑。

或说,to你用过吗?一二速各是oc的几成?并及其他细节描述,它的各层材料??谢!

不要单看数据,TA控制、近台小球绝对好于OC,原因在于它手感实在,不像OC有点象弹簧似的——对发力感觉上有点“放大效应”!

TUBE系列中,综合性能最为强悍的个人认为非TO莫数!但注意TO力材并不是云杉!

所以我先后买过两块,虽然最终放弃了——我喜欢OC之类的薄板,对我而言,TO太厚了(>6.5mm),另外TO形变较小,这一点我也不太喜欢!然而这些并不影响我对TO的赞叹:

简直是拉打结合近乎完美的典范,发力好的话,可以体会到TO的底劲几乎可与OC相抗,我觉得如果OC的底劲算是10的话,TO差不多要到9.5甚至更高,基本是一个级别的!而攻球的速度则远快于OC,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可以与新版CL媲美(老版CL没试过,不能乱说!)!TUBE的技术我是极为叹服的,TO虽然算是硬五夹,但底劲和吃球比同等硬度甚至软一些的其他底板要好很多!

而且TO反手比OC好太多了!

不过TO的借力与它的硬度并不成正比,也许你很难理解,事实上我也想不通,但这是事实!

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TO主动发力时可获得几乎等同于CL的速度,而借力的情况下却只能获得CL的7~8成的速度!比OC是好一些,但也算不上出色!

这么说吧:如果你能够适应厚板和WRB(TO没有实心柄的版本),对形变的感觉并不太注重(我就是太喜欢OC的形变感了!),我认为TO是纯木五夹中弧快打法的首选!综合性能强于O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9 20:05:27编辑过]
[shadow=255,grey,3][fly]苍劲雄浑,屠龙至尊,OC在手,众板称臣![/fly][/shadow]
理论打法 楼主 2005-8-19 21:38:00
以下是引用tribe29在2005-8-19 20:03:00的发言: TUBE系列中,综合性能最为强悍的个人认为非TO莫数!但注意TO力材并不是云杉!

真的很遗憾,并且带有点沮丧:(——TO不是云杉。

在你回信前我一直是很窃喜的——“自以为得之矣”。。。 。。。当我看到它不是云杉,不去证明我的推理的时候我就冷漠地做出了决定:放弃TO选择OC。毕竟OC还在我的臆想之内——绝佳的外层,底劲的内核——我当初还不知道大芯的结构及阿尤斯的性能。当我了解阿尤斯时我是很高兴的,它吻合了我的“硬核”的理念。。。 。。。

有点意气用事哈~但我确实很重视分析的意义。。。 。。。并且最起码地,通过试拍我对它的一速还是认可的——根据我的发力。而二速的优势得以更大发挥,总体上也是符合我的设想的(我弹打不多)——我当初考虑OC-CR是因为说OC一速低的人太多了,但现在想那是依据他们的发力吧。呵呵。。。 。。。

尽快落实购进OC事宜去了。云杉深色杠细而疏的更吃球?而重量较重的更有底劲?WRB不好么?我一直以为整体重量轻了便于手上调控,而重心前移由于杠杆力臂原理给球的作用在理论上也确实加强或弥补回来了。。。 。。。

深谢!你知道你给我的帮助与快乐有多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9 21:41:51编辑过]
tribe29 2005-8-20 17:59:00

我仔细看过了,TO力材肯定不是云杉!

下图是我原来一块TO的照片,看的很清楚!

(, 下载次数: 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21 7:44:56编辑过]
[shadow=255,grey,3][fly]苍劲雄浑,屠龙至尊,OC在手,众板称臣![/fly][/shadow]
理论打法 楼主 2005-8-21 09:51:00
以下是引用tribe29在20再看看下面链接吧,有我的另外几块OC照片,包括云杉特写!

http://www.pingpang.info/bbs/viewthread.php?tid=26020

大家!果然大家!诸多方面,真的大家!

“云杉致密”是指深色杠不论粗细而密度大么?我当然想要硬一点的!对!甜区不能有木结!

我哪注意黑字白字啊?哪有那个境界啊?就是问了他哪年的板,他说三年前买的。对了,昨天他刚灌过胶!!

是我没说清或理解没到——攻球一速与拉球一速是不同并可能相对独立的!当然硬一点无论拉攻都是正比增长的,而在拉球上会反映更明显。但我几乎没有攻球——正手高球都习惯性地拉~有时很滑稽的样子~嘿嘿~反手高球倒会抡开膀子全身贯注“啪”的一下~近台稍高也会突打一下;但“撕”是当家惯技!算有些威力吧(不敢与大家比的;偶尔回来的球一般都很快,我也只能先挡一板,再接着就等着反抡大臂或侧到正手对冲;所以很注重防守:正手也强调能防一两板,然后对冲。倒希望板板对冲哈~努力!:)那天三个反撕小专业一个也每封上!嘿嘿:)。。。 。。。这样说来,对oc拉球的一速更坚定不移了。而我这样的打法(目前看还没有别的增项或改变想法,这些还不理想,还再从基功增强!)是不oc很合适呢?还有别的更适合么?“再,斯可矣”!!

听你说来似乎我也很适合白字oc,它的底劲!我那碳板板体很软,很震手,海绵越软越震手!对么?所以我喜欢震感!而二手版让我发晕——没经验,所要学的东西太多,没时间!!我原本的想法是从国外带回,据说日本市场就是欧货也比欧洲市场有质量——市场更大,严格质检,鬼得狠呢;欧洲因没市场而稀松。。。 。。。不是不给精英网售面子,建议它也开辟国外直销业务!整个来说怎样渠道更好呢?

别太劳累,周末愉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22 22:57:46编辑过]
tribe29 2005-8-21 07:46:00

拉球时OC的一速也算可以接受,只是攻球时感觉一速慢!

不知道你用的是否是新版,黑字及新版没试过,

所说的均是指白字OC!

据说新版比旧版要硬一些!可能攻球速度也可以!

但形变小一点,底劲也要差一些!

我选OC比较注重云杉,云杉致密均匀的一般要硬一些,

在我看来OC无论软硬底劲都很足(二速相差不大),但软的一速慢,攻球、反手会弱一些,

所以要挑稍硬一些的,以求更好的一速!

再有就是重量,横板OC(实心柄的)重量85克以下的底劲会稍差一些,最好的重量在87克左右!底劲既足,又不会显得太重!

面材木纹漂亮更好,不漂亮也无所谓,只要甜区没有木结就行!

下面是我选的一块白字OC-WRB-ST云杉图: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再看看下面链接吧,有我的另外几块OC照片,包括云杉特写!

http://www.pingpang.info/bbs/viewthread.php?tid=2602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21 8:23:06编辑过]
[shadow=255,grey,3][fly]苍劲雄浑,屠龙至尊,OC在手,众板称臣![/fly][/shadow]
理论打法 楼主 2005-8-21 00:32:00
以下是引用tribe29在2005-8-20 17:59:00的发言:

我仔细看过了,TO力材肯定不是云杉!

对,不是云杉!

我今天又去那乒店看了,云杉是有斜的深色杠的,TO的力材没有!肯定不是云杉!

但,哈哈~~今天试OC巨爽!中力与大力,成功率都在95%以上!哈哈哈哈~~~~调整心态,搞准基准,适当发力——我感受到什么叫“手感”了!当你发六成力时,球就以六成的速度及旋转过去;当你发七成力的时候,球就以七成力的速度及旋转过去!这是我首次感到的对“手感”的新的认识!不是说能拉出一弧极低而成功率很高的就叫“手感”的敏锐,只有把这种力道的层次分清的才叫“手感的通透”!对吗?

等我发到七成力时,陪试的伙计已不去接了(我怎么感到4。5成力时他已东倒西歪了?)!束手无策!我都感到奇异!这么快?!哪儿去了?他(拍主;每天练球,喝喝~~)说,他(小专业)估计也接不了:)所以,我应该手舞足蹈地拥护你在《为OC正名我义无反顾〉中的观点——非专业的也能打好OC!

能否再说说挑选OC 板子的要点?云杉, 阿尤斯都怎么挑?眼观?重量?伙计说敲面板发空的声音。。。 。。。声音的方法比较含糊,还有比较直观的方法么?实在劳累你,真的不好意思。。。 。。。但我想你的境界应该能承担我的奢求吧?!

一速无虞,二速顶级(太快了,我也看不清前拱;但那侧拐,他几乎板板漏掉!即使中力也让他。。。 。。。回的全是高球!)!由此,我要说——选择OC,我义无反顾!

理论打法 楼主 2005-8-19 08:25:00

另,tribe29兄:

刚从器材超市查得ta速度:73;控制:73。而oc的标称则是速度:85;控制:75。这在我的试用感受上就控制一条是绝对不相符的!后者绝对应该比前者高15~20个点!在你的简单叙述中也大致是这个意思吧?ta的控制值要远远高于oc!

而对速度的数值比例我认为是合适的。你的意见?

这样查是因为我在关注to!它的标称速度:99;控制:64。我在期望它的实际控制值高于oc而随便于ta——当然,太快了自然容易失去控制;或者我想问的是“手感”的参数值吧——不可能吗?应该可能吧?并且,我想问它的“旋转”参数——只要它的外层还是云杉与淋巴,我想就有可能一二速同时优于oc!就是最恰当的改进型!而速度超过100的tc与talu我认为是给极端分子准备的尤物,我不予考虑。

或说,to你用过吗?一二速各是oc的几成?并及其他细节描述,它的各层材料??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9 8:48:18编辑过]
TBF 2005-8-24 20:05:00

有道理!

tribe29 2005-8-24 19:35:00
以下是引用sysa0402在2005-8-24 12:39:00的发言: 哦,但我不明白OC是硬扳还是软扳呢,好象是软扳吧

OC应该算软弹的五夹,

我的意思是HK1997涩面太软(最硬就只有39-41度),

适合硬板正手而不适合软板的正手(如OC)!

但放OC反手可以!

[shadow=255,grey,3][fly]苍劲雄浑,屠龙至尊,OC在手,众板称臣![/fly][/shadow]
sysa0402 2005-8-25 00:32:00

多谢多谢! tribe29, 真心感谢你的解答!

[em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