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横拍进攻型打法之我见》

阿木 楼主 2011-6-9 07:44:00
 

(3)反拉弧圈球技术 反拉弧圈技术有三个方面:

  ①反拉对方从下旋球拉起来的弧圈球,这是难度最大的技术。

  ②相持中近台的快速反拉、反带。

  ③中、远台的对拉弧圈球技术。
随心而动,率性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阿木 楼主 2011-6-9 07:43:00
 

(4)抢冲半出台球的意识 在当今激烈的乒乓球比赛中,控制与反控制贯穿比赛全过程,特别是在前三板的争抢中,谁敢于大胆抢冲半出台球,谁就会掌握场上主动权,在这一点上,塞弗和韩国选手尤为突出,不管是接发球,还是发抢对方摆短,或者是互相摆短的控制中,只要对方回球稍一出台,或半出台,他们都能发力抢冲,给对手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由于反拉弧圈球技术运用普遍,已为大多数欧洲运动员所掌握,高吊弧圈经常被对方反拉而逐渐被前冲弧圈所代替,而我国运动员在处理抢拉半出台球上大多数是等球出台在下降期拉高吊,不敢主动迎上前抢冲,这关键在于意识跟不上。而我国大多数运动员反拉弧圈球技术不过关,比赛中对方拉高吊经常得分,也是造成意识落后的原因。 

随心而动,率性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阿木 楼主 2011-6-9 07:43:00
 

2、技术的更新

  (1)接发球技术 欧洲选手用正手侧身接发球,代表了接发球技术的发展方向,使接发球技术更具有进攻性。因此,使我们的年轻运动员从小掌握先进的接发球技术,跟上世界乒乓球技术发展的形势,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这里面还要处理好一种关系,强调正手侧身接发球并不是不要反手接发球,是在正、反手都具备接发球能力的情况下,更多地使用正手侧身接发球,是为了使接发球更具进攻性,为下一板的进攻创造更好的机会。
随心而动,率性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阿木 楼主 2011-6-9 07:40:00
 

(2)反拉弧圈球意识 过去对付弧圈球,特别是对付对方从下旋球抢拉的弧圈球,基本上是消极防御,反拉弧圈球的意识和能力不够是影响前三板的直接原因。只有提高了反拉弧圈球的意识和能力,前三板才更具有威胁性和灵活性,这也是我们的技术落后于欧洲的关键所在。

    (3)建立侧身以正手接发球为主的意识 在我国传统的训练方法中,接发球趋于保守,无论是直拍还是横拍,都以反手快摆短球后再伺机抢冲,出台球设法拉起来进入相持。而现在以瓦尔德内尔为代表的欧洲选手开创了以侧身正手接发球的先河。以侧身正手晃接、挑、拉为主要手段,配合侧身正手摆短,有效地抑制了发球一方的第三板抢攻、而接发球一方当接完发球后,身体已处于侧身位置,只要对方的回球质量不高就可以全台用正手抢攻或反拉,在这一环节上,瓦尔德内尔运用得尤为突出。侧身正手接发球的优点在于,当接发球一方侧身用正手接时,发球一方很自然要防备对方的进攻,站位就会稍往中间靠一点,当发现对方用晃接或劈长时再侧身抢攻就失去了最佳时间,往往都是被动抢拉,而给的对方反拉有可乘之机。所以侧身正手接发球是接发球技术的创新,是现代横拍打法运动员必须掌握的技术。

随心而动,率性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阿木 楼主 2011-6-9 07:41:00
4)相持中快速攻防转换的意识 历史上中国横板进攻型打法借鉴并沿用了直板快攻打法的技术风格与特点,对台内球和前三板技术研究得多,形成了以前三板为中心的技术风格。在70--80年代我们的特点是非常奏效的,可以说领导了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潮流,处于主导地位。比赛中能够攻破欧洲的加转弧圈,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再加上我国横板在世界大赛中采用了一些怪板及生胶等打法。由于技术上本身固有的特点,把相持中攻防转换的作用给掩盖了。使我们忽略了对相持技术的研究。进入80年代后,欧洲人越来越适应前三板技术,相持技术的使用越来越多,较量越来越激烈,逐渐露出了我们相持中的薄弱环节,造成只能进攻,不精于防守;只能近台,不能中远台;只能快,不能慢;只能一个节奏,缺少多种节奏的变化运用,在快速的攻防转换中难以取得主动。同时,对欧洲的弧圈球产生了一种恐惧感,我们称之为恐惧症。在这种情况下,比赛中我们在对付弧圈球时,经常出现走两种极端的局面:一是清一色的被动防守,见弧圈就,左,根本谈不上真正意义的相持;二是采取搏杀的办法,拼命发力,缺乏准确性。为此,我们研究相持中的攻防转换意识,其根本目的就是把恐弧变为制弧
随心而动,率性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阿木 楼主 2011-6-9 07:41:00
 

通常情况下,我们把相持分为三种情况:

  (1)进攻性相持:指的是在相持当中处于主动地位(连续进攻)。

  (2)对攻性相持:指的是在相持中难以分出谁主动与被动,处于一种僵持不下的状态(对攻、对推、对搓、对拉等)。

  (3)被动相持:指的是在相持中处于被动挨打。只有招架,难以进攻的状态(兜、挡、放高球等)。

  在这三种相持状态中,我们要力求的是进攻性相持,这样才能发挥我们的积极快速的特点,在相持中的攻防转换中取得更多的主动权,那么进攻与防守之间的转换应具备什么条件呢?我个人归纳出以下三点:

  (1)击球速度快,球在空中运行时间短,直至对方没有时间引拍进攻时,就意味着进攻的机会来到了。

  (2)落点控制刁钻,最后超出了对方的可进攻范围,就意味着自己可主动进攻了。

   (3)使对方的击球点低于球网时,就是自己进攻之时。

  这里需特别指出的,能否形成积极主动的进攻性相持,前三板以及其后的第四、五板技术运用如何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在实践中除在特定条件下分开来研究,一般情况下,还是应当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随心而动,率性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阿木 楼主 2011-6-9 07:42:00
现在乒乓球比赛是全方位的较量,立体作战,不论近台、中台、远台,没有不能转攻的球,关键是意识能否跟得上。反拉、反带已成为相持阶段的重要手段,在这一点上,盖亭尤为突出,盖亭打法凶狠、令人生畏的地方正是在于他解决了反拉上旋和一般弧圈球的技术难点,使抢攻的速度明显快于其他人,他能经常在被动的情况下突然侧身用正手反拉弧圈球(即使你在发力抢冲时也是如此),出其不意,使对方措手不及,攻防转换的速度之快,令人不可思议,称之为不讲道理。而过去对付弧圈球的左挡右挡技术已被事实证明过时了,不更新攻防快速转换的意识,是不可能在当今乒坛上有立足之地。这除了要求运动员有攻防快速转换的意识外,还必须具有近台快带、反拉、中、远台对拉弧圈的能力,但意识是第一位的,没有意识,就不可能有目的地去运用所掌握的技术。
随心而动,率性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阿木 楼主 2011-6-9 07:45:00
 

(二)处理好几个关系 1、正手与反手 随着乒乓球技术的发展,比赛场上的争抢更加激烈,谁能在比赛中抢先上手,就会夺得场上的主动权。因此,在正、反手都能进攻的情况下,更多地、有效地使用正手和侧身进攻(因为正手的攻击力和威胁性远远大于反手进攻)、将会给对方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从而赢得比赛的胜利。而我国运动员在正、反手的关系处理上往往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过多地依赖反手,认为我反手或推挡能够压得住对方,没有必要去冒侧身抢攻的险,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或关键时刻,才拼命用正手抢攻,这在意识上落后了一大步。现代的进攻意识应该是快速、凶狠,更有效地使用正手进攻,包括接发球、相持球,创造有利时机侧身,能用正手进攻的球决不用反手,有了这种意识,才能真正体现积极主动、先发制人的指导思想。

  2、凶与稳 现代乒乓球的发展速度之快、旋转之强令人惊异,如果再像原来有些队员那样采用四平八稳打法,在国际乒坛上已难有立足之地。我认为在技术风格凶与稳的取向上,尤其是男队员应以凶为主,夸张一点说,就是力争“进攻,进攻,再进攻”。因为积极的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这样才能赶上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潮流,使我们能够处于领先地位。

  3、近与远 积极、快速的近台快攻是我们的看家本领,也是我们取得优异成绩的主要法宝。实践证明这是适合中国人自身特点的风格。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坚持以近为主,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以此基础上,再去寻求提高中远台技术的有效途径。

  4、旋转与弧线 众所周知,旋转对于弧线是有影响的。不同的旋转性质,会产生不同的飞行弧线:如上旋球在空中运行时,由于旋转方向与气流阻力是同向的,运行时间短,速度快,并且在落台后有“下坠”的感觉;下旋球在空中运行时,速度相对较慢,运行时间长,有“上飘”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旋转的特点,制造适宜的击球弧线,这一点对横板进攻打法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5、旋转与速度 传统经验认为,旋转与速度是一对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现在乒乓球技术发展要求既要快又要转,要突破常规速度的极限,快撕是一种有旋转、速度快的技术,要积极去培养运用。
随心而动,率性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txp1224 2011-6-9 08:36:00
不错不错,赞一个!
交易过的朋友:hsy8660689、刘南奎、黄金贾、我真穷啊、 suodapeng、刘翔靠边站、a528021、ronggang、高航、体育爱好者、 jinn_007、yin8566、洗洗睡了、笛韵、荣哥、飘泊的梦、小杨乒乓、对冲基金、波波橙、小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