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关于拉球收小臂?

xinshen 楼主 2011-9-11 21:43:0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余业余业123 2011-9-9 23:59:00

我的体会是,要真的做到收小臂,此时的弧圈和不收小臂比较最大的差别在步伐!收小臂要求到位要早,此时首先是重心击球,然后有时间去收小臂。而所谓不收小臂,是因为到位晚了,等重心击球完毕蹬地动作已经来不及接着做完,因此也就无法完成收小臂。

 

即不收小臂的弧圈要想暴还剩下唯一的途径,那就是用腰,因此就有了弧圈的产生方案问题。

 

弧圈的产生

1、收小臂是首选,暴的特点是落台前球有俯冲的味道

2、转腰的弧圈我亲眼见过,暴的特点和前面一致,但对腰有较高要求

3、身体回转的弧圈是末选,首先是动作大还原慢。但最主要的是养成了到位慢半拍的毛病

 

总体来看

到位早也罢,收不收小臂也罢,暴的第一要求是身体素质。

 

我曾经专文谈过

大家都会拉弧圈

但能的没几个

[em1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efeijimmy 2011-9-9 21:07:00

等着看版主的大作。

 

我的理解,不靠快速收小臂,加速度是不够的。

所以,球就很难真正转起来。

 

你所言下旋稳定,其实更多的是捞上来了而已,表面上看是有弧线,但是你会发现,你这种弧线没有下扎的特点。

严格来说,是假弧圈。

 

真弧圈,随着球快落台,会快速的下沉,也就是到了末端的曲率会增加很多。

这样的 球就有很大杀伤力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9 21:08:28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nshen 楼主 2011-9-27 19:45:00
把大臂小臂看成一个整体保持不动,只挥肩膀,这样行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iredphoenix 2011-10-1 07:39:00
快回小臂、外展手腕,都是增加出球速度、旋转的重要手段——俺现在都快忘记这两种方法了,先把稳定性找一找再说,呵呵
红鸟正蓝省反敏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c88185577 2011-10-1 12:13:00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2011-9-30 19:23:00
哥们,你说的我7,8年前就体会过了,我也曾经有你那样的困惑。正如你说的那样,保持大臂和小臂的自然角度,拉球稳定而且更容易吧下旋拉起来,其实这个动作也是有收小臂的,只不过是收的小而已(大臂带动下小臂接触球有加快一抖的动作,仔细体会一下)假如按教科书说的用小臂发力你会发现下旋球拉不起来而却不稳。我曾经练过一段时间用小臂发力(转腰,蹬地,大臂,小臂,手和手腕,这样力量次序传递到手)感觉球拉出去很爆,但很不稳定,而且很累人,坚持时间不长就放弃了这种拉球方法。我像说的式我们业余打球图的就是快乐,我们追求的式稳定,准确,连续,而这个动作这几点全有。最好我断定这就是正确的动作,因为有很多世界名将就是这么拉球的,我曾经反复看过孔令辉的教学片,他的正手攻,也是大臂小臂的角度都不变,小臂不收,拉球也是。不要怀疑要相信自己的感觉,这样拉球一样很转,落台下扎,(球不转原因很多,不一定式动作的关系,比如摩擦的厚,或者作用力贯穿球心,球就不转)拉球不要想着收小臂的问题,我现在式这样拉球的,蹬地转腰,转腰带动大臂,腰先发力然后大臂发力,小臂放松就可以,不要去管他小臂放松就可以。小臂其实也发力了,但要再大臂的带动下发力,所以我更注意大臂的发力,大臂一定要有向前送的动作,这个很重要。以上式我的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横板两面反胶:反手高调快拨前冲,台内摆短挑打,正手弧圈开路转快攻,冲死或者打死对手 弧圈结合快攻,稳中带凶,以打落点为主速度为辅,力量稍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nshen 楼主 2011-10-4 20:58:00
QUOTE:
以下是引用a-在2011-9-30 19:23:00的发言:
哥们,你说的我7,8年前就体会过了,我也曾经有你那样的困惑。正如你说的那样,保持大臂和小臂的自然角度,拉球稳定而且更容易吧下旋拉起来,其实这个动作也是有收小臂的,只不过是收的小而已(大臂带动下小臂接触球有加快一抖的动作,仔细体会一下)假如按教科书说的用小臂发力你会发现下旋球拉不起来而却不稳。我曾经练过一段时间用小臂发力(转腰,蹬地,大臂,小臂,手和手腕,这样力量次序传递到手)感觉球拉出去很爆,但很不稳定,而且很累人,坚持时间不长就放弃了这种拉球方法。我像说的式我们业余打球图的就是快乐,我们追求的式稳定,准确,连续,而这个动作这几点全有。最好我断定这就是正确的动作,因为有很多世界名将就是这么拉球的,我曾经反复看过孔令辉的教学片,他的正手攻,也是大臂小臂的角度都不变,小臂不收,拉球也是。不要怀疑要相信自己的感觉,这样拉球一样很转,落台下扎,(球不转原因很多,不一定式动作的关系,比如摩擦的厚,或者作用力贯穿球心,球就不转)拉球不要想着收小臂的问题,我现在式这样拉球的,蹬地转腰,转腰带动大臂,腰先发力然后大臂发力,小臂放松就可以,不要去管他小臂放松就可以。小臂其实也发力了,但要再大臂的带动下发力,所以我更注意大臂的发力,大臂一定要有向前送的动作,这个很重要。以上式我的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QUOTE:
 
QUOT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ukezhou 2011-11-20 04:00:00
看到这里我实在看不下去了,都2011年了。球早变大了。国家队拉弧圈动作早就改了。已经向西方学习了,怎么现在还在讨论收小臂,你们不观察专业运动员怎么拉球的吗,国家队教练不承认,我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怕丢人,还是技术保密?但你们不会自己观察吗。拉弧圈收小臂是老式拉法,还有中国乒乓界有个最大错误,就是拉球用腰发力,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其实是转髋发力,力是腿发出的,髋是发力支点,腰的作用就是把力传到手臂用手臂将球摩擦出去,小臂只是顺势收下,你们自己多看看专业运动员拉球。特别是马龙,张剧科。怎么还有人放着以前的老拉法不放,西方早就怎么拉了,其实那么拉很简单。蹬腿。髋作为发力支点。腰一扭手臂将球吃住摩擦出去。球力量大,旋转强。我练这种弧圈很久了,现在练成了,平常练球时中台对冲有的半专业的都不是个。不信回去练吧。如果需要我可以仔细将。最后再说句,练球千万不要用腰瞎发力。肯德基员工上班第一天就是教怎么样搬东西,也就是不要瞎用腰。否则腰会伤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hilei9898 2011-11-20 09:35:00
QUOTE:
以下是引用hefeijimmy在2011-9-9 21:07:00的发言:

等着看版主的大作。

 

我的理解,不靠快速收小臂,加速度是不够的。

所以,球就很难真正转起来。

 

你所言下旋稳定,其实更多的是捞上来了而已,表面上看是有弧线,但是你会发现,你这种弧线没有下扎的特点。

严格来说,是假弧圈。

 

真弧圈,随着球快落台,会快速的下沉,也就是到了末端的曲率会增加很多。

这样的 球就有很大杀伤力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9 21:08:28编辑过]

说的比较靠谱,武术里面讲究“寸劲”,乒乓也是一样,光轮大臂一会儿就麻了,就不会打了,小臂更有持久性。

说老实话,光抡大臂的稳定性不行,之所以你觉得比用小臂稳定,是因为你还不会用小臂而已。

当然,如果你的力量素质很好,动力定型做得很好,加入大臂发力弧圈会更暴力,比如王励勤就是这样。

板:张继科 super ZLC 正手胶:狂3-39 反手胶:64FX。 副板:VI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