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直板反胶正手拉球的基本原理和训练方法

张扬露 楼主 2012-4-16 09:31:00

1、拉好定点下旋球:

拉冲下旋球是直板反胶最基础的基本功,在拉下旋球时除了注意前面提到的基本动作要领以外,要特别注意手腕的用力方法。在击球的瞬间是用手腕去摩擦球,击球点在来球的中上部,在用手腕摩擦球时还要根据来球旋转的强弱再加上一定的撞击。就是人们常说的又摩又打。拉冲下旋球旋转弱的来球要连摩擦带撞击,撞击可稍大于摩擦。拉冲下旋球旋转强的来球必须用力摩擦击球,用自己拉球的力量抵消来球的旋转。在击球的瞬间要特别注意击球时一定要把球往前送,不能靠力量去硬碰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吃球”,尽量让球在球板上停留的时间长一些。经常这样训练拉球,你对球的感觉就会越来越好,拉球就会越来越有数,慢慢达到运用自如。训练的方法,在没有多球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拉球一方发下旋球到对方的反手位让对方搓长球到侧身位,然后发力拉冲这个球。拉球时一定要注意用全力拉冲,不要考虑下一板球对方是否能够防过来。要的就是让你防不过来。经常这样训练,你的拉球力量一定会提高。在有多球的条件下,可让对方发下旋球到你的侧身位,定点发力拉冲这种球。拉球时要掌握好击球时间,在对方来球跳到最高点或下降前期击球最好。击球时间一定要相对固定,这样容易掌握拉球的命中率,好调节。出界多就向前送一点,下网多就多摩擦一点。在定点拉冲下旋球比较有数的情况下,再把来球的落点扩大到全台的定点拉冲,这样不断加大拉球的难度,拉球的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扬露 楼主 2012-4-16 09:31:00

2、拉好定点上旋球:

拉上旋球和下旋球不同的是,拉上旋球击球点在来球的上部,摩擦球要大于撞击球,击球的瞬间一定要往前送。训练的方法基本和抢拉下旋球一样,只是来球的旋转不一样,是上旋球。在推挡后侧身发力拉冲这板球,或对方变你正手位后发力拉冲,反复练习。有多球训练的条件,可以由对方直接发上旋球到你的正手位和侧身位抢冲,落点可以从定点到不定点,逐步提高击球的难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扬露 楼主 2012-4-16 09:31:00

3、练好反拉弧圈球:

反拉弧圈球是一种高级技术,尤其是业余运动员掌握了这项技术就像如鱼得水,你就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因为一般的业余运动员在拉弧圈球时拉高吊弧圈球的时候多,你掌握了反拉弧圈球的技术,你就站在了比对方高一挡的层次上。反拉弧圈球的要领,首先要自己发力,尽量少借对方的旋转,用自己拉球的力量去抵消对方来球的旋转。其次是在反拉时摩擦球一定要薄,摩擦球的上部甚至顶部,既要借对方来球的旋转的力,还要自己发力摩擦球。越是自己发力反拉,命中率越高。越是怕对方的旋转去碰球,越是容易吃对方的旋转。训练的方法,对方发下旋球到你的反手位,你搓球到对方侧身位,对方拉高吊弧圈球到你反手位,你侧身反拉,这样反复练习,等基本掌握了反拉弧圈球的规律以后,再把反拉扩大到全台和不定点反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扬露 楼主 2012-4-16 09:37:00

为论坛作点贡献,特意转贴吴敬平教练这篇文章

谢谢观赏[em1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扬露 楼主 2012-4-16 09:34:00
6、抢冲上旋球和下旋球的区别:动作上没有多大的区别,区别在于抢冲下旋球时击球点在球的中上部,发力的时候根据来球的旋转可带点撞击;抢冲上旋球时击球点在球的顶部,主动发力摩擦球,击球时身体重心也随之向前。特别是在反拉弧圈球时,摩擦薄反而容易过去,摩擦厚或带点撞击就容易失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扬露 楼主 2012-4-16 09:36:00
五、拉球的常见问题
  1. 重心后坐。
      重心后坐,自然使腿部力量不能发挥出来,使手臂的走向多为向上,削减了
      拉球的速度、力量和旋转。
  2. 手臂僵硬。
      引手的过程中,肌肉僵硬,大大降低了控制球的能力,并锁住了力量。击球
      后肌肉僵硬,使力量不能全部发挥出来,并降低了还原速度。
  3. 转腰不够。
      只靠手臂拉球,速度、力量、旋转都有很大的损失。
  4. 抬肘、抬肩。
      使腿、腰、手不能协调一致,当力量从腿、腰传到手的时候,能量中断。
  5. 步法迟钝。
      等球,使击球点太低,使全身的力量用不到球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扬露 楼主 2012-4-16 09:35:00
弧圈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并不难,但是要想拉好弧圈球必须要勤学苦练,才能是自己的技术有大幅度的提高。如何掌握基本的弧圈球技术呢?(以右手握拍选手为例)

 一、技术动作分解

1. 准备动作:

拉球之前,站位一定要合理。一般来说,站位距球台边缘1.5米左右。左脚前,右脚后,两脚间距略比肩宽,右脚尖于左脚脚窝的位置平齐,以两脚前脚掌内侧着地。两腿弯曲,含胸,重心放低,身体与球台边缘的夹角大概为45度左右。

2. 拉球:

拉上旋球时,右肩略微下沉,同时横向转腰,右臂自然放松,靠横向转腰动作完成引拍的过程。此时,以右脚为轴,重心放到右腿上。然后,右腿蹬地,腰部横向回转,并带动右臂,注意此时右臂仍为放松状态。待腰转到基本与球台边缘平行的时候开始收缩前臂,击球。重心由右腿转移到两腿上,两肩持平。击球时,要找好击球时间。击球时间分为上升期和下降期,上升期是指来球即将达到最高点的时候,下降期是指来球从最高点刚刚下落的时候。一般来说,来球位于右腹部前方一尺多的距离时击球感觉最好,可以发出力。击球时,要注意摩擦球,主要向前发力。击球后要注意大臂、小臂立刻放松,还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关于击球部位,对于以拉打为主和摩擦为主是有区别的。 以拉打为主的选手,击球的部位一般为B点或B、C点之间。以摩擦为主的选手,击球部位一般为C点。
  拉下旋球的动作要领与拉上旋球基本一致。只是拉下旋球时,右肩沉的更低一些,击球的部位一般为B点,且用力的方向向上多一些。
3. 步法

   拉球时,要根据来球的位置,时刻跑动来调节击球的最佳位置。跑动时要保证重心尽量平稳,身体不要乱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扬露 楼主 2012-4-16 09:35:00
二、高吊弧圈与前冲弧圈

     高吊弧圈一般是针对拉下旋球而言的。高吊弧圈以旋转见长,但是弧线略高,速度较慢。高吊弧圈的击球部位一般为B点,甚至是A、B点之间,这要根据来球的旋转而定。拉高吊弧圈,右肩下沉的较低,用力方向向上的比较多,先要制造一个高过球网的弧线,然后用力方向向前,再制造一个向前的弧线。如果一味的向上硬拉,则球很容易出界。

     前冲弧圈速度快,力量大,但旋转稍逊。拉前冲弧圈,击球部位一般为C点或B、C点之间。右肩略微下沉,用力方向向前比较多。若来球的下旋旋转很强,则必须增加转腰的幅度和前臂收缩的速度,以增大对球的摩擦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扬露 楼主 2012-4-16 09:36:00
三、台内弧圈球技术

     台内弧圈球的技术难度比较大。首先要判断来球的位置和高度,根据来球的高度来决定引拍的高度。拉台内弧圈球,一般引拍的高度较高,往往与台面高度持平,甚至高于台面。击球部位一般为D点。由于摩擦球的部位很薄,因为对于下旋非常强的台内球,处理起来难度很大。而对于不太转的下旋球来说,台内弧圈球给对方造成的威胁还是很大的。拉台内弧圈球,要注意用力方向向上多一些,继而向前,要把弧线拉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扬露 楼主 2012-4-16 09:36:00
四、套胶与弧圈球

     进口套胶与国产套胶的性能不同,对于拉弧圈球的风格有一定的影响。
  欧洲人拉球多为拉打,因为欧洲的套胶胶皮黏性差,海绵偏软,但弹性好。使用进口套胶,球在接触到拍子之后,海绵被挤压的程度较深,海绵被压缩的行程长,这样就削减了来球的大部分旋转和力量,因此采用拉打的手法可以很好的控制来球,加之欧洲人身高马大,爆发力非常好。这样的拉球威力不小。

亚洲人拉球多摩擦,因为国产的套胶,如狂飙系列套胶,胶皮黏性强,海绵弹性非常实在,非常大。在球接触拍子的时候,胶皮给了来球很大的阻力,而海绵被压缩的程度也不大,这样就造成的脱板速度很快。因此只有多摩擦,以旋转克旋转才能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所以使用国产套胶对拉球的技术要求较高。

随着乒乓器材的发展,国内已经生产出很多新产品,兼具了国产与进口的很多优点,对于众多的乒乓球爱好者来说,又多了很多的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