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我见过的最好正手攻球阐述

sosofu 2012-5-25 16:36:00
对初学者很适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zh931294 2012-6-2 14:32:00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pperking手机认证 2012-6-13 15:29:00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红双喜96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nrsfj手机认证 2012-6-13 10:15:00
如此好文章,竟然没有加精????这个是我最能看懂的正手攻球,也彻底讲了我的疑问(几个生理结构不合理,但对攻球却是合理的问题),我一直在拒绝那种不合理,所以一直不得要领,难道这个问题还不严重?
主集军用布票,湘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xbfly手机认证 楼主 2012-6-13 18:14:00
QUOTE:
以下是引用nrsfj在2012-6-13 10:15:00的发言:
如此好文章,竟然没有加精????这个是我最能看懂的正手攻球,也彻底讲了我的疑问(几个生理结构不合理,但对攻球却是合理的问题),我一直在拒绝那种不合理,所以一直不得要领,难道这个问题还不严重?

呵呵 谢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青蛙王子! 2012-6-22 17:52:00
好文章
主板:狂飙龙2,正手红双喜狂飙三,反手焦点三 备板:狂飙龙2,正手许绍发龙卷风,反手焦点三 收藏:特制W968;马龙、唐鹏、刘国栋等签名波尔ALC;波尔精神;维 斯卡利亚。 联系Q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toby0755 2012-6-20 13:24:00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nrsfj手机认证 2012-6-20 11:35:00
 再读,对初学者很有指导意义
主集军用布票,湘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xty 2012-6-24 00:48:00
好像还没完。我在网上找了后半部分,补充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xty 2012-6-24 00:49:00
 

三、在正手攻球手臂动作基本符合要求后,再开始强调动作之间的连续,进行连续攻球的练习。等连续攻球的动作建立起来之后,才开始提出重心交换的要求。“扭”腰(注意不是“转”,和“拧螺丝”相像。现在基本上都称转腰,我觉得不够贴切),最后蹬腿。初学有一个顺序问题,这个顺序与发力的顺序正好相反。初学应该从击球的最近端开始,首先手握拍,然后是前臂动作、上臂动作,完才是腰部(含上体),最后到腿。这个时候前脚掌撑地和保持一定的弹性,还不涉及到蹬地发力的问题。

四、开始时的35节课用多球供球,然后就要转入单球练习。再单球、多球交替的供球(供球时注意要对点供球还要有节奏的变化)。如果开始多球课节过多对动力定型倒越发不利,还会造成泛化现象。

ffice:office" /> 

五、、从一开始就要一直关注握拍的正确与否,发现错误及时纠正,这时是最容易出错的时候,一旦定型将很难改正。

 

六、单球定点能连续30(正手位直、斜两条线,侧身位直、斜两条线)左右就可以进行不定点的练习了。正手两点打一点(三点打一点)和半台不定点的训练即解决了步法的问题(步法是干什么用的?是通过不断的步法来调整身体协调性的)也解决动作协调性的问题还解决了重心转换的问题。刚开始定点连续时随着动作的熟练会逐渐协调,但开始打两点时又会出现新的不协调,继续练两点就会逐渐的协调,再打半台不定点比打两点时动作会逐渐更协调,以后在和其它技术进行衔接、转换练习……

 

七、在步法和手法的结合练习时,先不要考虑腰的发力问题,主要解决腰在重心交换、移动和还原过程中的作用。等基本解决上下体协调的问题之后,去掌握更加复杂一点的或难度大一点的技术动作就有基础了。

 

八、正手攻球的动作逐渐熟练,在熟练的基础上逐步去加强和改进腰部的动作。(但不要过度大幅度的去转动腰,过度的大幅转腰上半身晃动过大,动作不够紧凑,不利于快速还原,还会影响到摆速,将来还不能很好的发力)。动作熟练和提高到一定程度后,腰就会自动的带起来,这时再注意腰的运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内隐的转腰(扭腰。即腰,髋不同向转动)将来才能更好的衔接和发力。收腹绷紧腹肌,(加快摆速关键的一环节)腿部蹬地发力,挥拍过程重心由持拍侧腿向另一条腿转移,并根据具体来球,决定重心转移幅度的大小,最好不要出现大幅度的晃动。此时的腿、腰、手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

 

九、这时才开始逐渐的发力,不能过早的发力,过早的发力是破坏了协调的发力,是错误的发力。只有达到了一定协调能力后的逐渐发力才是合理的发力。速度是发力的前提,当回合具备一定的速度后,发力也就基本是水到渠成了。(会发力了才是动作基本成熟的标志。练习发力必须是一个由轻到重的训练过程,最后速度起来之后才能逐渐发力,但不能发死力,发蛮力。发力要把握三个基本准则;一不破坏技术动作的基本结构,发力情况下动作不走形;二不影响身体重心的转换,发力情况下动作能还原;三不妨碍后续动作的跟进,发力情况下技术能衔接。只有通过这样的训练,才有可能达到发力技术的稳定和成熟。

 

发力时的顺序就和上面学习时的顺序正好相反了。发力顺序是先腿、后腰、最后才是手。各种文章上都说正手的发力是腿、腰、手三力合一共同发力,但我认为还有第四个发力的地方,那就是“髋”。我不同意几者同向发力的说法,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一个方向的力,必有相反方向和它平衡的力在和它相互作用。腿、腰、手三者的发力基本同向,都有向上、向前的成分。〔蹬腿过程中有两个力的成分,向上(制造弧线过网)和向前的力。转腰主要是向前的力,向上的成分少些。手也是既有向上还有向前两个力〕。那么和上述三力相反的力在哪里呢?一是腿蹬地时地面的反方向作用力(但这是人体之外的力),这是发力的“基石”。二就是人体之内的髋,髋用力方向正是上述三力的反向作用力,髋是发力的“平台”,它的反向作用力为上述三力起了“刹车”的作用,“刹车”的结果是使上述三力变成了爆发力(也就是所说的鞭打发力),这也是为什么坐着能练习转(扭)腰的道理(但这种练法只能平转,真正击球时腰是有些从下向上的回转,即“松螺丝”)。而过度的大幅转腰会使髋随腰同方向转动,髋就不能起到这个反向平衡作用了,即失去了“平台”,失去了三力的反向作用力(你坐在转椅上脚离地试试转腰发力就明白了,这时就是髋随腰同转了,仅剩手臂发力了),就无法实现三力的“刹车”,也就不能使三力转变成爆发力了。这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内隐转腰(扭腰)的具体解释,没有平衡了,还原也就要慢的道理。(关于转腰的问题以后专门一节来探讨)。

 

十、直到正手在运动中能连续、协调、紧凑、准确、合理的击打不同旋转、不同落点的球,并能和其它技术熟练的衔接、转换,这才是真正成熟的正手技术了(以前的一切都是为运动中击球打基础的)。

 

正手攻口诀:拍端住,腹收紧,简洁、紧凑架不散;收前臂,腰扭转,蹬腿、转脚重心换。

 

正手攻,从正手挥动击球那一下开始,逐步过度到在运动中全身参与的系统动作,再到与其他技术动作衔接、转换的整体系统动作并用于实战的这个过程,要从整体上把握你才能体会到正手攻的实质和内涵。学习正手攻这一个动作的过程其实体现了你的乒乓球理念,也反映了你的乒乓球理论水平。你的理念和理论指导下的训练手段、方法也将决定你所教学生前进方向的正确与否和未来能上升的空间。(由于学员的个体能力差异,不是每名学员都能做到你所要求的规范、正确动作的)

 

其它技术的学习过程参照正手攻的学习过程。

 

快攻(包括正、反手攻、推)是任何打法的基础,是核心性技术。攻球时腰会娴熟、自如的发力后才可以学习弧圈技术{这需要三/五年时间,最快的至少也要一/二年时间。不要过早的学习弧圈技术,腰不会发力时练的弧圈是空壳的弧圈,不能称做是弧圈,仅能叫摩擦或一板拉、挂而已,更关键的是这时练弧圈耽误了你体会用腰击球的感觉,腰会发力才是你学习弧圈的基础。快攻是掌握和体会用腰击球的根本技术〔现在你不动腰,仅挥动手臂就可以协调的完成摩擦球过网;你还不动腰,仅挥动手臂撞击(攻)球……协调 吗?快攻对腰参与的精细程度、敏锐程度及依赖程度比弧圈要高很多,所以快攻是掌握和体会用腰击球的根本技术。腰在乒乓球中的作用还用讲吗!不会用腰还打什么乒乓球!加快摆速更是依赖腰来实现的。所以腰会娴熟、自如的发力后才可以学习弧圈技术。为什么攻球会发力后才可以学习弧圈技术?过早学习弧圈的危害是什么?在以后专门一章里更详细的谈〕}。就是你学习和掌握了弧圈技术后,更要加强快攻的练习,加强弧圈与快攻的结合练习,才能从整体上提升你的技术水平。认为弧圈掌握以后,快攻好象作用不大的观点是严重错误的,必须予以纠正。错过了快攻这课直接练弧圈的和快攻没有打牢就练弧圈的必须要回头来补上这课(但补的课比原课要难而且很难达到原课的水平,因为你已形成了错误的动力定型,耽误了体会用腰击球的关键时期)。

14、其它的快点、快带、突击、扣杀、滑板都是在这基础上再加练习发展起来的,只要练好了正手攻,其他都会迎刃而解。

 

正手攻是乒乓球所有技术中最难学的,但也是最关键的技术。

乒乓球的技术动作一旦定型将很难改正的。所以前半年学习的乒乓技术动作可能就决定了你一生的方向和前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